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穿着黑色儒衫的中年男子自然就是于谋了,而旁边的美丽女子当然是陆采薇,还有一个看起来颇为陌生的中年男子,欧阳修就不知道是谁了。

    那中年男子的声音穿过雨帘:“……第一批灾民已经快要进入京畿了,董事长您吩咐的在卧牛山搭建的简易棚户已经搭建完成,至少是可以容纳一万多人。”

    ————

    欧阳修心下有些纳闷,幺儿这是要干什么,赈济灾民的事情是朝廷的事情啊。

    却听到欧阳辩说道:“容纳一万多人应该是不够的,我估计这是几十万级别的灾民,你让他们不要停,继续建。

    嗯,先来的灾民将他们的家属安顿好,注意做好管理,不要让他们闹事,青壮年让他们去干活,挖土、运土、砍树、搭建棚户等等,都让他们干,我们的人做好管理。

    其他的妇女最好也让她们忙起来,将棚户区的卫生搞好,对了,石灰这些都采购了吧,石灰是防疫用的,还有青草药,灾民一来就要洗澡、换衣服、喝药,一个流程都不能少!……”

    欧阳修越听越是稀奇,听他们的谈话内容,还真的就像是在计划赈灾呢,可个人赈灾……

    欧阳修摇了摇头,大声地咳嗽了一下,引起了凉亭内几个人的注意力。

    陆采薇和于谋立即站起来:“大人来了。”

    中年男子慢了一步,有些局促道:“欧阳学士安好。”

    欧阳辩笑嘻嘻地站了起来:“爹爹,您回来啦?”

    欧阳修微笑点头:“都坐都坐。”

    欧阳辩指了指中年男子给欧阳修介绍道:“爹,这位就是我和你说过的西湖城总经理姜汝成姜先生。”

    欧阳修笑呵呵点头。

    他没有说话,这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如果不是他儿子的得力助手,这种商人他看都不会看一眼。

    姜汝成看到欧阳修和颜悦色,也颇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虽然他和王启年是朋友,但欧阳修这个级别是不一样的,欧阳修隐约已经是文坛领袖,最近私下有传言欧阳修也是要拜相的人了,虽然不知道真假,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啊。

    众人落座。

    欧阳修看了一下几天不见的幺儿,发现欧阳辩神色颇有些憔悴,便知道这几日肯定又是忙得不行了。

    他不在家,大儿子几个又不太通事务,家里的重担就全都落这幺儿的身上了。

    “你们在聊些什么?”欧阳修笑问道。

    欧阳修问话,自然是欧阳辩出来答话。

    欧阳辩道:“我们刚刚在谈西湖城二期项目的事情。”

    “哦,一期不是才刚刚建好么,怎么这么快就要上二期了?”

    欧阳修奇道。

    欧阳辩神色有些沉重:“原本可以不这么着急的,这不是发了水灾吗,接下来肯定有大批灾民涌入汴京城,但现在汴京城也受了水灾,根本没有余力救助,我也想出一份力。”

    欧阳修点点头道:“你做的是对的,有余力的情况下,帮一帮也是可以的……”

    欧阳修话里意有未尽,欧阳辩笑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大家先回去休息吧。”

    凉亭只剩下父子两人。

    “父亲想说什么?”

    欧阳辩笑道。

    欧阳修道:“赈灾是好事,但得注意一下尺度,过分了的话,会授人以柄的。”

    欧阳辩笑了笑:“父亲是怕人诬陷我们怀有不轨之心吧?”

    欧阳修点点头:“不得不防。”

    欧阳辩点点头:“父亲放心,我有分寸的,我不会明着说赈灾,而是用招工的名义,之所以启动二期工程,就是给这些灾民找一个可以干活的地方,给他们一口饭吃,挣点买种子的钱,这样灾年就算是过去了。”

    欧阳修舒了口气,但马上皱起了眉头。

    欧阳辩奇道:“爹还有什么担忧?”

 第一百一十八章 富可敌国

    面对儿子的询问,欧阳修摇了摇头道:“你的想法很好,但你可能不知道这次的灾情有多么的严重,那可是几十万灾民,你怎么救得过来。”

    欧阳辩笑了笑道:“当然不能全部是我啊,那把大宋官家往哪里放啊,二期项目启动之后,工地上至少需要几万人,其实可以惠及的家属加在一起至少都有十来万的数目了,剩下的就得朝廷来解决了。”

    欧阳修豁然开朗:“也对,你能够帮十几万人,已经是帮朝廷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了,不过……”

    欧阳修有些好奇:“……这二期项目究竟有多大啊,竟然需要好几万人,我记得之前修建外汴京外城的时候,也不过是几万人而已。”

    欧阳辩笑道:“二期工程我计划融资一千万贯,这一千万贯有至少一半的资金都会投入到这个项目里面。”

    欧阳修倒吸一口凉气:“你说多少?”

    欧阳辩伸出一个巴掌:“五百万贯!”

    欧阳修有些懵。

    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皇祐年间,国家财政年收入总共才三千九百万贯,而自家幺儿,才仅仅十岁的年纪,就掌控了这么大的一笔财富?

    欧阳修知道自家幺儿有钱,但总觉得再有钱,哪也不过是几万贯就了不起了,没想到竟然是千万贯级别的!

    这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欧阳修感觉有些不太现实。

    ——————

    “那你现在有多少钱?”欧阳修道。

    欧阳辩顿时警惕起来:“你想干什么?这钱我有用的,可不能捐出去!”

    欧阳修哭笑不得:“拔一毛而利天下,有何不可?”

    欧阳辩不屑道:“钱在我手上,我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把钱撒出去,才是对天下的不负责呢!”

    欧阳辩心道,我的志向岂是你们能够理解的,眼前的灾民苦则苦矣,但得用更好的办法去帮助他们,而不是单纯的给他们钱花,这不是什么好事。

    欧阳修对于欧阳辩的说法倒是认可的,笑道:“我逗你的,我只是好奇而已。”

    欧阳辩笑道:“其实现金并不多,只是理论上的资产而已。第一轮融资100万贯,送出去四成的股份。

    也就是说,整体估值是250万贯,我持有六成的股份,这一次融资一千万贯,依然还是按照四成来算,也就是估值两千五百万贯。

    股份稀释以后,我手上持有是三成六的股份,估价是900万贯,看着多,但只是理论上的钱而已。”

    “九百万贯……那也是很多的钱啊!”

    欧阳修还是一副被惊吓到的样子。

    欧阳辩摇摇头道:“比起海商,我这点钱还是差了点意思。”

    宋朝海商是真正的有钱人,北宋立国之后,北方面临辽国的压力,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又几乎萧条,于是海商贸易反而火热起来。

    外加宋朝对沿海商民出海的限制,比起唐朝来大为放松。

    于是海商群体迅速扩大。凭着当时大宋强大的造船业与手工业经济,“每十贯之数可以易番货百贯之物”。

    这巨大的利益诱惑,自然惹得大宋各个阶层,只要有钱有机会,都是纷纷“下海”。

    汴京城离海虽远,但作为官场的食物链顶端的生物聚居地,他们的触角早就涉及到了,那些世代的世家大族,哪个没有在海商那里占股,不然怎么支撑得起汴京的繁华。

    欧阳修对此也有所耳闻,闻言点点头道:“他们那都是几代人的积蓄,你这是白手起家,这是不同的。”

    欧阳辩只是笑笑不语。

    在父子俩谈话的同时,皇宫里也有一场谈话在进行。

    对话者是仁宗、文彦博和富弼这三个掌控着大宋朝的最高统治者。

    富弼道:“……此次受灾面积很大,受灾百姓估计有百万百姓之多,淹没农田不计其数,陛下,我们得准备赈灾了,这是臣草拟的赈灾方案,请陛下过目。”

    仁宗接过方案,仔细地看了一会,揉了揉眉心,叹息道:“也不知是朕做错了什么,以至于让百姓遭此大祸,唉,就依此执行吧。”

    文彦博和富弼对视了一眼,文彦博道:“陛下,现在赈灾是第一要事,然则陛下也应下诏令群臣上书,共论时政阙失。”

    仁宗纳谏如流:“理应如此,朕一会就下诏。”

    所谓共论共论时政阙失,是每次自然灾害发生时候朝廷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他们笃信天人感应,他们认为,自然灾害意味着上天的警示与责罚,如果更严重的,皇帝还得下诏自省。

    这也是所谓的题中应有之意,所以仁宗也不认为文富二相在针对他,很痛快地答应了。

    诏书很快下达。

    欧阳修摩拳擦掌,在新的书房中一挥而就,写就一篇《论水灾疏》。

    欧阳辩就在旁边看欧阳修书写。

    “臣伏睹近降诏书,以雨水为灾,许中外臣僚上封言事,有以见陛下畏天爱人、恐惧修省之意也。窃以雨水为患……”

    欧阳修下笔历来汪洋恣肆,这道《论水灾疏》认为:“水灾至大,天谴至深,亦非一事之所致;灾谴如此,而祸患所应于后者,又非一言而可测”。

    当欧阳辩看到“灾谴如此,而祸患所应于后者,又非一言而可测”这一句的时候,便知道欧阳修又要放炮了。

    果然下面欧阳修便认为。

    ‘仁宗皇帝年近五十,在位三十年,尚未立储。

    这在封建宗法时代是最令天下人心不安的一件大事。

    仁宗原有三位皇子,但都相继夭亡。

    欧阳修建议在宗室之中选择一人作为皇子,以安定人心。

    然后,假以时日,一边考察他的为人,一边等待新的皇子的诞生。’

    又认为‘应大力进用贤才。在《论水灾疏》中,欧阳修特别推荐了知开封府的包拯、知襄州张瑰、崇文院检讨吕公著、群牧判官王安石,他认为这四人都是难得佳士,希望朝廷能够予以重用。’

    欧阳辩点点头,这没什么问题,督促仁宗赶紧立皇子,是如今大臣们的共同想法,欧阳修估计是和富弼文彦博等一起合计过的,问题不大,推荐贤才更是欧阳修干惯了的事情,问题不大。

    只是欧阳修还不罢休,再写了一篇《再论水灾状》,欧阳辩一看,顿时有些心惊。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不是要害他

    “臣又见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枢密。

    始初议者已为不可,今三四年间,外虽未见过失,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且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

    ……欲乞且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青,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臣言狂计愚,惟陛下裁择。”

    欧阳修的意思是,武臣掌握国家机密对朝廷绝非幸事,加以民间种种离奇的传闻,不能不引起警觉。

    因此建议罢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出知外州,既可以保全狄青,同时也能为国家消除未萌之患。

    “爹,你这是……我听说狄将军是难得的常胜将军,您为何要弹劾他呢?”

    欧阳辩假装有些不解,指着奏疏向欧阳修问道。

    欧阳修停下笔,笑道:“爹不是要害他,而是要保全他啊,以你的才智,应该看得出来才是吧?”

    欧阳辩笑了笑,他心中有猜测,但还是希望从欧阳修的嘴里亲耳听到。

    后世人总有人认为狄青之死是因为欧阳修的弹劾,虽然也有人帮欧阳修说话,但总有人还是固执的认为,狄青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