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启年说,西湖城根本不需要这么着急开业,着急开业是需要担风险的,二期也不需要这么着急,因为一期的项目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这么着急是冒了更大的风险。”

    彦博道:“今日他所说全是商业,并无半句关于赈灾”

    包拯摇头道:“避讳以及说服股东,个人不好大规模赈灾,以免朝廷忌惮,商人唯利是图,西湖城不是他一个人的,他不能说是为了赈灾,必须用利益说服其他的股东,所以”

    彦博叹息道:“用心良苦啊!”

    包拯点点头笑道:“但如果你认为他仅仅如此就太过于小看他了,你要理解欧阳辩,就得读懂他的富国论。”

    彦博道:“这又是什么说法?”

    包拯道:“他曾经和我讨论过,他认为,商鞅变法后,重农抑商便成了历朝历代的国策,本朝重视商业,但某种程度上还是打着重农抑商的底子。

    欧阳辩认为,商业很重要,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这个道理是讲透了的。

    这一次欧阳辩执意说服股东快速开展二期项目,如果我们认为他仅仅是为了赈灾,就未免过于小看了他。”

    彦博眼神一滞:“还有深意?”

    包拯脸色严肃点点头:“以我对他的了解,恐怕还真的是如此。”

    彦博道:“愿闻其详。”

    包拯道:“大灾之后必有大难,或是瘟疫,或是民变,或是饿殍千里,但这些的关键,就是大灾之后的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灾民无以为生,自然饿死的饿死,想活下去的就得去抢,但凡有点活路,他们才不会铤而走险。”

    彦博醒悟道:“你的意思是,他是为了消除这一隐患,所以先行二期开发?”

    包拯点点头:“如果是其他的人,我不会这么想,但如果是他,我是可以肯定他是这么想的,我和他认识了两年多的时间,我和他的书信没有怎么断过,他展现出来的见识,我实话讲,我查他远矣!”

    彦博闻言惊道:“希仁兄莫要戏弄于我!”

    也不怪他惊骇。

    包拯从政虽晚,但一路从地方到中枢,从中枢到地方,不知道走过多少地方,见识上并不比自己少,现在包拯竟然认为他的见识比不上一个只有十岁的孩童

    包拯苦笑摇头:“很难想象对吧,我一开始也不太相信,但久了反而就习惯了。他的见识见解,有时候像是剑走偏锋,不循圣人正道,然而深思剖析之后,竟然大多不失为正道。

    在许多事物的见解上,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初时觉得荒诞不经,深思进去,又觉得理所当然!”

    包拯苦笑不已。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国库空虚

    彦博点头:“此子真大才也!”

    包拯点头同意:“尤其是在运营上,此子才华果真卓绝于世!”

    彦博心中一动,脸上露出笑容:“希仁兄,你这开封知府之职,也坐了不久了,也该干点新鲜的了。”

    包拯愣了一下:“干什么?”

    彦博一笑:“三司使如何?”

    包拯苦笑:“你这恐怕不是看上我,而是看上欧阳辩吧?”

    彦博哈哈一笑:“此子与你有缘,你若是找他帮忙,他肯定会出手的。”

    包拯想了想:“你干脆让永叔干好了,他父亲的事情,一定会更加尽心尽力。”

    彦博摇摇头:“你终究是在三司使干过的,里面的事情你都是门清,永叔毕竟没有干过,怕是不好处理。”

    包拯正色道:“宽夫,现在财政的事情到底有多严重?”

    彦博的眉头马上就垮了下去,叹息道:“难啊,国库都要可以跑老鼠了!”

    包拯惊道:“怎么可能,我在三司时,岁入近三千万贯,虽然没有年年结余,但终究是可以应急的,怎么现在国库竟然空虚如此?”

    彦博摇头叹息:“这几年年年灾荒,西边又在打仗,仗是打赢了,但国库也为之一空了。

    现在又遇上这种百年不遇的水灾,前前后后的赈灾将空虚的国库清洗一空,接下来的些年,恐怕都要勒紧裤腰带咯!”

    包拯苦笑:“可不是嘛,每次饥荒,就要收诸多饥民入军,如此下来,大多收入都养活官员和军队了,哪里还有其他的余钱。”

    包拯对这个情况也是所知甚深。

    其实大部分的高级官员对此情况都是清楚的。

    太祖时期全国军队还只有40万不到,到宋仁宗庆历年间已暴涨到125万左右,现在也有一百多万的军队。

    不仅军队如此,官员更是消耗了大多数的岁入。

    真宗咸平四年,就已经有人建议要一次性裁减天下官吏195万余人,可想而知官吏的数量。

    而且这种情况不仅是中央如此,从地方到中央,都是越演越烈,就包拯所知,大部分州县的收入和支出都已经严重不对等。

    比如他所知道的一个县,一年收入只有一万五千多缗,支出却达到三万四千多缗。

    有一个州,供养官兵一个月需要粮米七千多石,一年就要八万五千多石,地方上去掉需要上供的数目之后,只剩所需求一半的数目。

    州县连自身都顾不上了,可以说,大部分的州县实际上已经是处于破产的状况了。

    彦博正色道:“希仁兄,你是同年中年长的一个,如今国库空虚,你可敢担任起这个责任来?”

    包拯苦笑道:“好了好了,宽夫,激将法不用在我这里用,说实话,我也没有太多的把握,我虽然懂些经济,但对目前的情况一样没有太多的办法,不如你让我想想?”

    彦博点点头:“这个重担希仁兄若是扛不起来,我怕再也无人能扛了。”

    彦博走后,包拯想了良久,终究是叹了口气。

    第二日,包拯早早起来,乘着当年欧阳辩赠送的马车,踩踏着污水往城外而去。

    在路上的时候看到城外的难民成群结队的走向西湖城,包拯有些诧异,让车夫下去询问。

    车夫下去了一会回来禀告:“大人,我打听了几个灾民,说是西湖城那边在招工,不仅管吃,还有地方可以住。”

    包拯神色一振,断然道:“跟着人群走。”

    车夫领命。

    马车跟在人群后面。

    包拯从车里往外看,人群并没有往商业中心去,而是被路旁的人引导着走向另一边。

    那边包拯去看过,就是一片荒地,是当时一起填了起来但还没有建筑的空地。

    包拯下车跟在了后面,发现空地的已经建起了一排一排的临时棚屋,棚屋之间隔着距离。

    包拯下去想要仔细地观察,却被一个年青人拦住。

    那人看模样应该也是一个难民,拦住了包拯道:“这位大人莫要乱闯。”

    车夫见包拯被拦住,赶紧喝道:“你干什么,不知道面前的是谁么?”

    包拯赶紧止住车夫,脸上露出笑容,和蔼道:“这位小兄弟,我看你好像是从别处来避荒的,你现在这里做什么?”

    年轻人面上有得色:“我是这处安居营的营长,负责管理这里的治安,现在里面的青壮男子都去干活了,里面的都是一些妇孺,我得管理好,以免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骚扰。”

    包拯笑道:“这样啊,我是城里的官员,我过来考察一下情况,我想进去看看,你看可以吗?”

    年轻人看着包拯,虽然身着便服,但有随从相随,身形法度深严,一脸的正色,看起来不像是个歹人,点点头道:“可以,我带你进去,但我得跟着你,还有,你还得消毒。”

    包拯有些疑惑:“消毒?何为消毒?”

    年轻人挠了挠脑袋:“我也不知道,那位小董事长说是水灾过后有疫病,必须得经常消毒。

    呐,我们在那里洗手就好了,如果是其他的灾民来,就得在那边的浴室里仔细清洗干净才能够进去。

    大人是城里的,应该不用,就去洗手就好了。”

    包拯笑道:“好好,那咱们就去。”

    包拯在年轻人的引领下,去洗了洗手,水里面似乎有些酸,应该是放了一些草药和醋,不由得点点头,这是用了心的。

    进入棚户区,包拯仔细地观察。

    棚屋之间大约是十步的距离,中间挖了排水沟,洒了一些白色的粉末,应该是石灰。

    棚屋里面果然都是一些妇孺,小孩子们还有些面有菜色,但都十分活泼,已经有小朋友在空地上开始玩耍了。

    妇女们大多在扎堆,包拯不方便过去,远远地看了一下,似乎在纺织。

    “她们这是在干什么?”包拯问道。

    年轻人道:“她们啊,在织布啊,西湖城让青壮年男人去挖土排水,婆娘们则是给分发了棉布等等各类东西。

    会织布的织布,会纳鞋底的纳鞋底,都是可以卖的,她们每天可以挣好几十钱呢。”

    年轻人看起来有些羡慕。

 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有上中下三策

    包拯来回看了几次,这里的难民营和官方的难民营完全不同。

    官方的难民营其实就是给设了粥厂,至于难民的居住什么的是根本不管的。

    这里的难民营从防疫、干净卫生、整齐度、吃食都考虑到了,甚至还给难民找了生计,能干重活的难民去排水挖土,不能干重活的妇孺则是干点手工活,也一样能够挣钱。

    几乎就是无微不至了。

    包拯忍不住赞叹:“小和尚的心思着实是细腻无比啊,倒是朝廷这边的赈灾工作,以后可以多学习学习了。”

    离开了难民营,包拯去找欧阳辩,他今日来是另有目的的。

    找到欧阳辩的时候,欧阳辩似乎很忙,和十几个人在一起开会,包拯也不好打扰,等了一会才看到欧阳辩带着一脸的疲过来。

    包拯问道:“在忙什么呢?”

    欧阳辩笑了笑:“就是融资的事情,明天就要招股了,要确定的事情还有不少。”

    包拯点点头:“把握大吗?”

    欧阳辩点点头:“没什么问题,西湖城现在算是打开局面了,有第一轮融资的成功案例在哪里,现在大把人挥舞着钞票准备进场呢。”

    包拯点点头:“那就好。”

    欧阳辩笑问道:“世伯今日所为何来?”

    包拯佯怒道:“怎么,我就不能随意过来看看你?”

    欧阳辩笑了起来:“世伯日理万机,哪里有时间来看我这小喽啰。”

    包拯微微一笑:“你也莫要小看了你自己,现在你身上可是担任着十几万人的生计呢”

    “我今日过来,的确有点事情想要和你商量一下。”

    欧阳辩见包拯神色,便知道这事情颇为重要,脸色一正,轻声道:“世伯请讲。”

    包拯斟酌了一下道:“相昨日有意让我挑起三司的担子,我有些犹豫。”

    欧阳辩有些诧异道:“三司使?”

    包拯点点头。

    欧阳辩惊讶道:“这是好事啊。”

    包拯苦笑道:“差遣和官职都上去了,但这活不好干啊。”

    欧阳辩笑道:“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的包公包青天也有不敢挑的担子么?”

    包拯佯怒道:“你这猴头怎么敢来打趣我替百姓伸不平,只要不怕得罪人就可,但经济的事情,可不是硬来便可以的。

    你不是说过,理财是一门极其考验专业能力的学问么,我自觉才能不足,才因此而犹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