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形象点来说,三司不过是水车,财源是水塘中的水,水就那么多,不是水车好用水就能够变多的。”
王安石沉吟了一会道:“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将季默放到勾当司,在那里他只能荒废时日。”
包拯脸上也有些疑惑:“我也不知道官家的意思,想来想去,也就是只有一个官家想要磨炼季默的理由。”
王安石沉默了下来。
帝王心莫测,历来如此。
——
勾当司的诉苦大会还在继续。
“……勾当司原本就是个清水衙门,薪资微薄倒也罢了,风光时候,还有一些孝敬收入。
可这没落之后,孝敬收入没了,连一点微薄的薪资都要被克扣!
那些人对咱们勾当司恨之入骨,如今咱们没落,他们欺负了咱们二十年了,还不罢休,就一个字,惨呐!”
老吏的声音如同夜莺啼血,底下的吏员们也都轻轻啜泣。
欧阳辩也忍不住咂舌,这勾当司当年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勾当,才让人记恨了二十年还不放过啊。
不过,真的是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当年的勾当司有多猖獗,今日就有多狼狈。
欧阳辩差点就笑了出来,但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因为现在他也是勾当司的人了,还是勾当司的主官!
惨呐!
欧阳辩也忍不住鞠了一把眼泪。
欧阳辩甚至都有一个拒绝官家任命的念头,但他立即打消了。
勾当司的事情是难,但以后的改革会更难。
这点困难若是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改革,干脆回去享受大好生活去不是更好。
只是目前这种情况,应该如何破局?
欧阳辩蹙起眉头。
想了一会,并没有什么头绪,抬起头,发现吏员们都眼巴巴地看着他,欧阳辩一笑。
“老人家,你将勾当司的职责细则拿来我看看,以及勾当司往年的勾当公事述职报告拿与我,我得先了解一番,其他的人该干嘛干嘛去。”
老吏点点头:“大人稍等,这几年的勾当公事都不怎么来,只是挂了个名。
述职报告都是前些年的,我去翻出来,至于其他的人……他们现在每日里都是无事可做……”
老吏的眼泪又要下来了。
欧阳辩大手一挥:“那就将咱家给打扫打扫,看看咱家都破落邋遢到了什么程度了,该打扫打扫,该修缮修缮起来!
别人瞧不起咱们,但咱们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先把自己的精气神振作起来!”
老吏精神微微振奋,赶紧回头喝道:“听到没有,还不抓紧打扫,今日不将咱家打扫得一尘不染,我扒了你们的皮!”
几十个吏员立时如同鸟兽散,各自找工具去了。
老吏回头看到欧阳辩看着他,老吏顿时有些心虚,生怕欧阳辩觉得风头被他抢去,赶紧解释道。
“这些孩子都是老朽昔日同事的孩子,都是顶班进来的,都敬重我是长辈,所以都还算听话,可不是老朽嚣张拨扈的原因。”
欧阳辩笑了笑道:“无妨,还没请教老人家尊姓大名?”
老吏赶紧道:“不敢当,老朽王启日,大人叫老朽老王即可。”
欧阳辩奇道:“这名字听起来似曾相识啊,你是不是有个弟弟叫王启年?”
王启日愣了愣:“同族中倒是有个叫王启年的族弟,大人怎么认识的?”
欧阳辩笑道:“是不是开封府里的那个?”
王启日恍然大悟:“是了,令尊知开封府,大人认识我家族弟也正常。”
欧阳辩倒是好奇起来:“你们王家的人我已经遇到过很多,难不成王家在开封还是个官宦世家?”
王启日嘿嘿一笑:“说来大人莫笑,王家哪里算得了官宦世家,不过王姓家族在开封的确算是大族,不过历来为官的少,为吏的倒是很多。”
欧阳辩点点头,原来是所谓的胥吏世家。
中国官场千年来有一种隐藏的怪现象,也就是官员议政于庙堂,胥吏执政于江湖。
进士出身的官员自然清贵无比,但官场由这些从科举场中出来的学子是撑不起来,还有人是在泥土中生根发芽出来。
这些人便是胥吏。
胥吏,异称也是司吏、书吏、书办、吏员等,性质类似今日政府机关中雇员的意思,而其不受官员更动影响,终身永保地位又形同世袭则迥异。
对于这样的情况,后世的黄宗羲叹息道:“……京师权要之吏,顶首皆数千金。
父传之子,兄传之弟,其一人丽于法后,而继一人焉,则其子若弟也。
不然,则其传衣钵者也。是以今天下无封建之国,有封建之吏。”
可以说,胥吏也形成了世家大族,王氏家族便是这样的胥吏大族。
他们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但要做一些事情,却是得心应手,因为胥吏实际上掌握了很多的权力。
甚至有些胥吏大族不愿意做官,而是愿意安安心心的做一个能够世代相传的胥吏。
欧阳辩暗暗留了心,这个王启日倒是要好好笼络,这样的人不起眼,但在很多事情上却很好用。
官员定政策,而最靠近百姓的人却是这些胥吏,执行政策的人也是这些胥吏。
可以这么说,这些胥吏甚至决定了一项政策的成功与否。
第二十一章 这是个能干大事的人(今第一章 )
欧阳辩细细研读前几任前辈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是写给一个人看的,此人叫胡则。
欧阳辩对此颇为好奇,就查了一下胡则的资料。
原来胡则此人颇为不凡。
胡则,字子正,永康胡库人,被百姓称为“胡公大帝”。
宋太宗端拱二年登进士。
胡则于宋太宗端拱二年登陈尧叟榜进士,开宋朝八婺科第之先河。
在他浮沉宦海的四十七年中,先后出知浔州、睦州、温州、信州、福州、杭州、池州、陈州等十个州郡。
按察江淮、京西、广西、陕西等六路使节。
并曾担任权三司使吏部流内铨、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朝廷重臣。
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选曹计省,历践要途,是北宋前期政坛一位中高级官吏。
二年后释褐,补许州许田尉,至七十二岁,宋仁宗景佑元年以兵部侍郎致仕。
胡则在政治上力主宽刑薄赋,兴革使民,勤政廉政,做了许多功国利民的好事。
例如签署贝州观察判官时,把十来万服役民夫遗送回家;
担任福唐郡守连上三道奏折痛斥将官庄田标价出卖的不义之举。
减租平值;整治钱荒,为国理财;
勇改盐法,变官卖国商销等等。
所到之处,政绩斐然。
胡则清正廉明,颇有政绩。
尤其于明道元年,直言极谏,要求皇上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
后世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信奉的胡公大帝就是这个胡则。
“原来是这位啊。”
欧阳辩砸吧嘴巴。
再看看述职报告,欧阳辩忍不住笑了起来。
怪不得勾当司这么被人记恨呢。
当时胡则权三司使的时候,已经到了晚年,他无欲则刚,所以对三司的折腾几乎是毫不留情。
他手上的刀就是勾当司。
当时的几个勾当司主事就是他推荐的,在他的支持下,狠狠地杀了杀三司里的歪风邪气。
原本三司只是每年年审,到了他这里,三司每个季度审一次,每年要审上四次,每次审核都要大动干戈,若是查出点什么来,胡则都要上奏皇帝处罚,毫不容情。
各司案不敢对抗胡则,却把怒气都撒在了勾当司的身上,以至于胡则离任之后,勾当司都成了三司各司案的眼中钉肉中刺。
胡则在任期间,三司各司案几乎都有主事下马,被清退的胥吏更是数不胜数,甚至有被当场打杀的胥吏。
大宋朝刑不上士大夫,但不杀士大夫,不代表不杀胥吏。
胥吏之间关系密切,有很多都是相互联姻,拔出萝卜带出泥,勾当司既然当了刀,自然要被这些人所嫉恨,这也是因果相连罢了。
勾当司得势之时气焰熏天,失势之后万人踩,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理解是理解,但欧阳辩既然进了这个坑,就得将坑填起来,不然他根本没法做事。
——
几日之后,包拯乘坐着当年欧阳辩送他的马车,和平常一样早早就来了三司坐衙,才刚刚到达三司,就看到了鬼鬼祟祟地王启日。
包拯冷哼一声:“来就来了,干嘛鬼鬼祟祟。”
王启日笑容可掬,花白胡子抖动,两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缩着脖子点头哈腰道:“包大人早啊。”
包拯哼了一声:“跟我进来。”
说着包拯一马当先走在了前面。
王启日也没有了之前颤颤巍巍的模样,手脚轻快地跟在包拯的后面。
进了公廨之后,包拯自顾自的在办公桌坐下,王启日小心翼翼地站在桌前等候包拯说话。
包拯眼睛都不抬一下:“说吧。”
王启日嘿嘿一笑:“根据你的吩咐,小人将勾当司的所有事情都像小欧阳大人汇报了……”
包拯斥道:“大人就大人,什么小欧阳大人!”
“是是,欧阳大人。”王启日赶紧认错。
包拯道:“近几日他都干了些什么?”
王启日拱手道:“回包大人……”
包拯一瞪眼:“直接说话。”
“是……欧阳大人近几日按时上下班,每日所作只是就是阅读往日文件和勾当司的规章制度等等,还有一些其他关于三司的规章制度等等,所看的都是这些基础类的东西。”
王启日小意地观察包拯的神色,他惊骇地看到包拯的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
虽然很轻微,但明显看得出来那是微笑。
包拯的脸上竟然出现了微笑?
这怎么可能?
包拯不苟言笑,笑一次都会被称为黄河清的人,竟然会微笑?
unbelievable!(这句是作者加的。)
但他此刻的心情便是如此。
“从规章制度开始啊,这是好事啊。”
包拯想道。
从基础开始不用怕,怕的是在什么都不懂得情况下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那才是最致命的。
天才们总是蔑视权威,总是觉得规则是陈旧的东西,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如此。
他们没有想过,规则之所以是规则,是因为这是时间留存下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东西,要么是为了保证程序正确性,要么就是为了补漏洞。
即便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行导致不适合现时代的规则,也有它们的意义。
规则不是不可以改,但一定要用正确的方式去改。
如果连规则都不知道,连规则的缘由都不懂,就擅自操弄手中的刀斧砍削,最终的结果未必就是好的。
而经过研究,经过实践之后,找出原有规则过时的地方,这样的改动才是有效的。
欧阳辩在面对如此艰难的境地时候,没有抱怨,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失去分寸,而是静下心来研究,寻找破局的机会,这非常难得。
谋定而后动,这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有的素质。
这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包拯心里给欧阳辩下了一个评价。
原本他已经准备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