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个问题。”太子捏捏下巴,估计他们家汗阿玛最头疼的也是这事儿,现在还没有废除徭役,田赋和丁役合为一体是老四摊丁入亩之后的事情,目前征调来铺路的都是前来服役的百姓。
即便最开始就说了按天支付工钱,进度快了还有额外的奖金,但是在外人看来,那还是服役的平民百姓,只是朝廷急着赶进度,所以每天都有赏赐发下来。
修路不是抗洪救灾那种要命的事情,在这种可快可慢的活儿上,真要那些大爷们和平民百姓一起干活,他们估计得闹翻天。
兹事体大,还得从长计议,奈何时间不等人,只能耍点小心思。
太子爷眯了眯眼睛,敲敲桌子点点头,觉得是时候先发制人先搞定舆论再办正事儿了,只要他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弹劾他荒唐的就是坏人。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纸质媒体的用处毋庸置疑,官府会定期发行邸报,不过那上面写的都是朝廷大事,寻常百姓不会关注这些,主要是关注了也看不懂。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据说前朝前前朝还有前前前朝民间种有种叫“小报”的东西,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小报,上面写的大多是些乡野传闻或者传奇话本,鲜少涉及朝政,在民间卖的极为火爆。
这些“小报”不敢涉及朝政也是不得已,若把朝廷大事写的直白一些有趣一些,百姓们对这些东西的兴趣不会比书生孤女的爱情故事低,只是有些不靠谱的前辈为了吸人眼球,故意编造出一些没有发生的事情,更有甚者还会泄露朝廷机密贻误大事,最终就是主办者锒铛入狱,用惨痛的代价告诉后继之人,办小报可以,朝政之事绝对不能碰。
今时不同往日,他詹事府里有的是人才,各个都是写文章的好手,撑起一份报纸不在话下,只要他舆论掌握在他手上,还愁有人弹劾他吗?
呵,等报纸办成,他让那些养尊处优的八旗大爷们争着抢着帮他搞基建。
第53章 第 53 章
*
太子越想越激动; 趁二大爷还没过来又回了御书房,“汗阿玛,儿子还有话说。”
胤禔:???
你还没解释完呢?跑什么啊!
如此不稳重,难怪他是个弟弟。
大阿哥撇撇嘴; 到底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跟在太子身后听他还要怎么忽悠。
康熙扔下蔫儿了吧唧的常宁,坐在那里看着兴冲冲跑出来的儿子扬扬下巴; “什么话; 说吧。”
“汗阿玛,儿子刚才和大哥商量; 想出一个极大的隐患。”太子郑重其事的说道,他挨骂不要紧; 让天下人都以为汗阿玛亲自养大的储君是个不着调的人可不行。
他是太子; 国之储君; 万一哪天汗阿玛不幸嗝屁,能没有任何阻力直接登基的储君,他挨骂是自己的事儿吗,不是; 那丢的不是他自己的脸,而是汗阿玛的脸。
汗阿玛那么要面子的人; 会任由别人打他的脸吗?当然不会!
他要不把这个要命的问题提前解决了,这事儿十成十的要没影儿。
常宁饶有兴趣的听太子说办报的好处,跃跃欲试想把这个活儿也拿到自己手中; 他从小到大也看过不少话本; 只是那些东西不怎么体面也拿不出手; 想看也只能偷偷让心腹去书坊买; 买到府上藏在四书五经里偷偷翻着看。
他们满人入关抢了汉人的江山; 那些汉人的文人老喜欢写些讽刺他们的东西,弄的他看话本都不敢放心看,生怕不小心买到什么不该买的再把自己搭进去。
写书的文人是诽谤朝廷,他这个看书的王爷是不肖子孙,他多亏啊。
康熙坐直了身子,想撬开太子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奇奇怪怪的念头,他寻思着他的教育没有出问题,给太子找的老师也是稳重为上,难道是詹事府混进去了几个不着调的将太子也影响的这么不着调?
想一出是一出,没有一点身为储君的稳重。
偏偏主意还挺好。
老父亲有些郁闷,如果是别人上折子说这些,他会开私库大赏特赏,可是这事儿放到太子身上,他就只想拿鸡毛掸子抽他。
这一天天的怎么就不干正事儿呢?
太子洋洋洒洒说完,看他们家汗阿玛表情沉重也不紧张,刚才就是这个表情把他吓的半死,结果却是故意吓他,同样的招式他可不会上两次当,“汗阿玛,儿子想办的小报不会妄议朝政,只刊些小故事在上面,放在酒楼书坊中寄卖,肯定不会泄露朝廷机密。”
等他的小报名气上来了还能招商引资打广告,打广告可比单纯的卖报纸赚钱多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你先别说话,容朕想想。”康熙抬手示意太子闭嘴,指尖点着桌面发出低低的声音,一下一下缓慢却有规律,听的底下三个不由自主就紧张了起来。
太子詹事府中的所有人都是他亲自挑出来的,办个小报不在话下,可是文字最容易出事,就算要办报也不能由太子身边的人出面。
前朝遗留的许多文人还在活跃,那些人不能杀更不能放任,三藩平定之后那些人也消停了不少,他前两年开了博学鸿词科来让那些文人应试,入京应考的人不在少数。
文人要气节,可是气节不能当饭吃,明朝已经是过去,这些年以朱三太子的名义反清复明的没有一个是真的朱三太子,老朱家的人藏的严严实实,冒头的尽是些沽名钓誉的蠢货。
为明朝守节的大儒们可以隐居,可他们还有学生,还有子弟,总不能坏了整个家族的前程。
三藩之乱时那些人有多能搞事儿,之后就有多消停,兴许也是认清了现实,知道胳膊拗不过大腿,也渐渐接受了现实。
康熙明白大局为重的道理,对那些依旧不肯出仕的大儒没有苛责,对前来应试的文人更是宽厚,注意着不去伤害他们脆弱敏感的内心,收拾出来一片地方全让他们修明史去了。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让他们自己看看明朝末年天下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再看看现在百姓过的日子,但凡有点良知就该知道,就算抢江山,他们满人也是凭本事抢过来的。
皇帝陛下选择性的遗忘汉人中出了个打开山海关放他们入关让游戏难度直线下降的叛徒,只琢磨着如何才能让小报发挥更大的用处。
他很清楚那东西有多大用处,文人的笔杆子杀人不见血,既能伤敌人,也能伤自己,太子年幼,只能想到用那东西来达成修路的目的,殊不知将小报的用处发挥到极致,国家根基都可能受到动摇。
“此事交给明珠来办,若真的办成,预备军也不仅限于八旗子弟,只要身体合格都能编入花名册。”康熙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小报上只有故事太不上台面,正好容若在家养病,让他帮明珠一起办小报,免得在家里越闲越病。”
太子眼睛一亮,“汗阿玛英明。”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汗阿玛只听到办报纸就能想到利用名人效应打开市场,不愧是他的汗阿玛,他刚才怎么没想起来还能用这招呢?
介绍玻璃水泥等东西可以交给工匠,由工匠口述,再让别人润色,还有草原的风景、科尔沁各地的美食,这些交给蒙古来的王孙,实在不行,他就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去慈宁宫的玛嬷和乌库玛嬷那里找素材。
他们大吃货国的百姓,不管什么民族,都逃不开对美食的热爱,爱美食就像搞基建一样,那是祖祖辈辈薪火相传刻进骨子里的本能。
只要美食传记写的好,绝对能吸引不少人去草原。
老的官道从京城到科尔沁要走二十多天,还是在中途没有休息,忍着马车颠簸的情况下,可是水泥路不一样,不光更快,还能更舒服,丝毫没有以前坐马车坐的想吐的烦恼。
这时候再写几篇京城水泥路带来的好处baba,事情就搞定了啊!
纳兰容若的词乃是当朝一绝,让许多没他有才的文人酸的不行,没法从他的诗词上挑毛病,就暗戳戳嫌弃他满人的身份,说什么此等才气放在汉人身上才合理,殊不知这话只能显得他们更输不起。
人家纳兰成德就是有才,人家不光有才,他爹还是当朝大学士纳兰明珠,拼爹拼才华都不输,酸鸡们也就只能在阴暗处跳脚了。
满人以纳兰容若的词为豪,汉人中跳脚的酸鸡不多,大部分还是折服于他才气的正派文人,到时候传出小报上有纳兰容若的新词,他们的小报就是下一届洛阳纸贵的代名词。
太子爷兴奋的差点蹦起来,兴奋完忽然想起来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汗阿玛刚才说纳兰容若在家养病,这病养的好吗?
他仿佛记得,那人最出名的除了他的词就是他的英年早逝,如今已经康熙二十五年,他怎么感觉上辈子那人已经没了呢?
是他和老四重生的蝴蝶翅膀所致,还是此纳兰已经不是彼纳兰?
明珠老狐狸那么精明,应该不会连自己儿子都认不出来吧?
太子被自己的想象吓的打了个激灵,打定主意待会儿问问五叔纳兰成德到底是什么情况,最好能让老大去明珠府上看看,成德之前当值的时候经常带他出宫玩,他应该也能看出来那人的身体是不是被别的孤魂野鬼给占了。
康熙以为他把太子想出来的主意交给别人去做,太子应该会有小意见,现在看他非但没有意见还很是赞成,在心里感叹了几句“不愧是他亲手带出来的继承人”,然后摆摆手让他们下去,顺便让人传明珠来御书房。
容若经常在渌水亭和汉族文人小聚,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等人都是名气极大的当朝大家,如果能让那些人在小报上题些心得,必然比只刊登容若的词传的更广。
福全接到传召后便匆忙赶来,进到御书房后还没来得及行礼就被康熙扶了起来,“二哥,保成出息了!”
常宁:……
得,在说正事儿之前,还得先听他三哥吹儿子。
他可太了解他们家皇兄的小心思了,嘚瑟太子有出息,不还是炫耀自己教子有方吗?
*
太子和胤禔没有再去隔间,而是直接回了毓庆宫,大阿哥并不经常去毓庆宫,一方面是不喜欢太子詹事府那些人看他的表情,另一方面就是毓庆宫太窄,住着还没有他乾东所的院子舒服。
占地面积大也没有用,布局不合理就是不行,乾东所的小院儿都那么大,他娶了福晋后也依旧宽敞,太子这里现在看着宽敞,等他娶了太子妃试试?
伺候光头阿哥的人手和伺候太子的人手不能比,毓庆宫本就比不过他的小院儿,再加上伺候太子的一堆人,伺候太子妃的一堆人,汗阿玛要是头脑一热再赐给他几个侧福晋,那完了,毓庆宫还不知道得挤成什么样。
大阿哥眼中的嫌弃快要溢了出来,太子将人带进书房,让伺候的人出去候着,这才无奈的说道,“大哥,孤知道你不喜欢这里,但是好歹给弟弟一个面子,毓庆宫这样也不是弟弟设计的啊。”
胤禔端起茶杯假咳了两声,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道,“你捣鼓出来的琉璃厂那么赚钱,听哥一句劝,和汗阿玛说说现在多攒点钱,过两年把这儿推了重建,不然真的住不开。”
“多谢大哥提醒,孤记下了。”太子眼睛一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