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农家女的富贵田园-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挣钱的机会怎么也得让这个消息流传的慢一些才行,要不然种菜的多了,万一腌菜作坊要的菜够了,这不是坑人了吗?

    所以,在两个村的人有意识下,腌菜作坊明年收菜的消息还是没有大面积的传扬出去。

    好歹等他们先争上一些银钱了再说吧!

    忙活了一个月腌菜作坊就盖好了,足足占了两亩多地方,东西两边的地方不够,又往北面推了一些。

    作坊是呈南北长方形状,除了南面开了个可以让两辆马车进出的大门再,剩余的三面都盖成了棚户,只有顶棚四周都是用柱子顶起来的。

    主要这里是放腌菜缸的,并不需要盖成屋子。

    院子中间就是三口水井,水井中间就是石头垒成的水池,用来清洗菜蔬,还有一些木架子,箩筐用来晾干,通风还整齐。

    地面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的,除了种了几棵大树,剩余的地方都看不到泥土。

    毕竟是用水多的地方,真要有泥土,加上水还不得泥泞不堪?

    苏糖站在门口,望着里面宽敞的地方,想象着明年夏季开始忙活起来的场景,就觉得很开心。

    “怎么样?”

    “地方很大,这得多少人才能占满啊?”

    “要那么多人干嘛?这些棚子下面主要放的是腌菜缸。”

    “哦!”

    这一晃秋季就来了,这个时候的沈芸娘肚子早已经显怀了四五个月了,行走之间就有些缓慢。

    腌菜这个活计她已经完全丢开了,完全都交给了苏明江,她只顾好自己就行了。

    这天沈芸娘就在屋子里剪裁布料,准备给家里的人做秋衫。

    苏糖跟在一旁默默的坐着,手里拿着针线,哈有一个剪好的荷包样式,默默地垂头穿针引线缝荷包。

    不错,就是缝荷包,她不会绣花,这都是她娘绣好花样,身剩下的就交给她来缝好。

    倒不是她愿意过来的,这是她娘说眼看着她的年纪也大了,该学一些女儿家该学的针线活了。

    苏糖抿着嘴,不甘不愿的一手针,一手荷包,慢慢的缝着边。

    然后听着她娘的叨叨不休。

    “不是娘要拘着你,你是女儿家,年幼的时候可以随意玩耍,可是,最终还是会长大的,到了二八年华就该说亲了,如果什么也不会哪里会有婆家能看上你?”

    苏糖偷偷翻了个白眼,我多挣钱,多买几个下人,什么活都让他们做,自己当贵妇人不行吗?

 第37章孝顺

    “你不要觉得娘说这都是无用的,你却不想,你找婆家不仅是要嫁给这个相公的,还有他身后的家人的。如果,不能让他的家里人满意,只你们两个怎么能过得舒心?”

    苏糖:娘,你不觉得我才六岁,现在说这些有些早了吗?

    虽然心里嘀咕腹诽不停,却也没敢真的回嘴。

    她爹可说了,娘怀孩子要保持心情愉悦,不能给让她娘不开心。

    要不然谁让她娘不开心了,她爹就让谁不好过!

    其实,苏糖哪里不知道她爹说的就是自己?

    苏糖叹了口气,认命的继续缝手里的荷包。

    沈芸娘手里的活也没有停,一会儿停下来休息片刻,看着乖巧的苏糖露出个欣慰苏明江的笑容。

    “娘,缝好了!”

    “我看看!”

    沈芸娘接过荷包,仔细的检查了起来,看完后满意的点点头,“还不错,你这些日子的针线活没有白练。好了,带着你弟弟去玩吧,别跑远了,收秋正是忙乱的。”

    “我知道,娘我去给爹和三叔送水去。”

    “行,菊花茶已经煮好了,你提着水壶慢点走,别摔跤了。还有,记得把你两个弟弟给带过来。”

    “知道了!”

    沈芸娘看到拉着弟弟急忙闪人的女儿,有些好笑的摇头,能安静的缝好一个荷包已经是她最大的忍耐了。

    不能逼的太急了,要不然让女儿起了厌烦的心理就不好了。

    反正年纪也还小,慢慢培养就好了。

    苏糖拉着苏启来到厨房,这才大大舒了一口气,而苏启也跟着大出一口气,然后就哈哈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

    苏启咧着嘴,用小胖手指刮着脸,笑道,“姐姐,胆小!”

    这熊孩子,她这哪里是胆小了?

    她,她这是不想惹她娘不开心而已。

    “走了,上地去给爹送水去!”

    他们家没有地不用收秋,可是苏老爷子还有地,三叔苏明峰家里还有地。

    以前苏明江身体不好,就算想要帮忙也是忧心无力。

    今年就不一样了,苏明江身体好了,又分了家,如果苏明江不去帮苏老爷子干活,也没人说他不对。

    但,如果他去了也是有人夸他孝顺的。

    和沈芸娘商量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去给老宅帮忙收秋。

    现在在家的也就是苏明江和三弟苏明峰两兄弟了,老大和老四的地都租给族人种,自然也不会回来收秋了。

    两兄弟商量先给老宅的粮食收的差不多了,再去给苏明峰收粮食,剩下的小块地就由他们自己慢慢收。

    所以,老爷子的粮食已经收的差不多了,今天就轮到给老三收粮食了。

    苏糖提着水壶,走在后面,苏启拿着树枝甩开甩去的走在前面。

    不大一会儿就看到了在地里割粟米的苏苏明江兄弟俩,一块地已经割了大半个了。

    三婶张氏就在后面把粟米堆到一块,再用绳子捆好,等着待会儿往家送。

    地头上的大树下还有两个独轮车,三叔家的两个孩子正坐在一块主席上玩耍。

    “爹,三婶,过来喝些水吧!”

    苏糖来到大树下,朝着地里的三人喊道。

    苏明江直起腰,回头看去,笑了起来,“老三,走去歇会,这太阳大的,热的人心焦,喝点水解解暑。”

    “唉,二哥你先去,我把这一道割完。”

    “行,快点儿啊!”

    苏明江放下镰刀,拍着手上的碎屑朝着地头走去。

    路过张氏的时候,停了停,“弟妹,一块儿喝碗水吧,孩子们也该渴了。”

    “哎!”

    张氏手里系绳子的动作加快了几分,很快就捆好了,拍着身上的灰尘也走了过去。

    “三婶,我娘说待会儿让我把弟弟带回家,要不然他们该热着了。”

    之前沈芸娘就让张氏把孩子送到家里,只是张氏顾忌到沈芸娘怀孕了,怕孩子调皮捣蛋伤到了她。就一直带着孩子去地里,给他们拿了玩具,让他们自己玩。

    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都不是很爱动的孩子,哪怕就是这样张氏也不好麻烦她。

    眼看着太阳越来越大,沈芸娘就想着让苏糖把孩子领回去,省的孩子给热出毛病来。

    “三婶,你放心吧,我一直带着弟弟的,不会让他们靠近我娘的,等中午你回去了去我家领他们就行了。”

    苏糖见张氏有些动摇,就再接再厉的劝着,她说的也是事实。

    苏明江倒了一眼菊花茶,一口气喝了大半碗,才跟着说,“弟妹就放心吧,有糖糖看着他们几个,不会有事的。芸娘自己也会注意的。天色,大人还觉得受不住,孩子就更难受了。”

    “那好吧,真要是太淘气了,我再把他们领过来。”

    “行!三婶我会看好弟弟的。”

    苏启已经和苏玉笛和苏玉笙玩到了一起。

    张氏给两个孩子分别喂了水,才自己喝了一碗。

    等三人把一壶水喝完后,苏糖就带着三个弟弟往家走。

    苏启和苏玉笛拉着手走在前面,苏糖拉着两岁的苏玉笙走在后面。

    走的不快,所以额头上很快就出了汗,小家伙不觉得热开心的又蹦又跳。

    她就不知道这三个小家伙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劲头啊?

    回到家,苏糖迫不及待的给他们洗了手,洗了脸,送到了正屋里去,里面有冰盆,凉快很多。

    她自己也清洗了一下,才来到正屋坐在凳子上舒服的叹了口气,“外面真是太热了,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沈芸娘给三个小的倒了蜂蜜水,拿了两盘糕点,让他们吃。

    “已经习惯了吧,要是不好好干就得饿肚子,如果有选择,我想是没有人喜欢那么辛苦的。”

    “可是我们就算如此贫苦百姓还大都是种地的!嘿嘿!”

    “要不然那么多人都希望改换门庭呢,是人都会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族里这几年也有许多读书的人,只是能走上科举之路的却没有几个,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苏糖摇头,“为什么?”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是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的事实。

    那怕就是在她的上一世也是一样的,又文凭的和没有文凭的待遇还是不一样的。

 第38章天凉

    “因为出生门户是不一样的。世家子弟都是四五岁启蒙,然后就是邀请名师教导,再加上家族传承下来的书籍。足够他们见识,学到很多东西。可是,寒门弟子有什么?”

    “寒门子弟开始读书都在十来岁,足足比世家子弟晚了五六年。哪怕有学堂的夫子教导,学到的知识哪里有他们多?”

    苏糖点头,这个世界没有九年义务,老百姓读书的还是少数,走上科举之路更是凤毛麟角!

    午饭前张氏过来接孩子,却发现两个小的已经在苏糖家吃了饭,甚至已经开始午睡了。

    张氏看着躺在穿上躺着的三小,像个翻肚的蛤蟆似的睡得香甜,有些不忍心叫醒他们了。

    为了秋收早起,天刚蒙蒙亮就把两个孩子叫醒到了地头,现在这是瞌睡了。

    “二嫂真是麻烦你了,哪知道他们都给睡着了?”

    沈芸娘笑的很温柔,“弟妹见外了,他们都很乖,也不吵,也不闹,跟着果果吃了饭,就一起睡觉了,一点儿也不麻烦。你就安心上地里吧,让他们呆在这里吧。”

    张氏连连感谢,谢绝了沈芸娘的邀请,就赶紧回家做饭了。

    虽说两家离得不远,可二哥来家里帮忙,不给工钱吧,总不能不管饭吧?

    可能没有二哥家里的饭菜好,却也是他们的心意嘛?

    哪里会像她那个婆婆斤斤计较,两个儿子帮着秋收,不仅不管饭,还抱怨干活不出力。

    要不是有老爷子在张氏都不想让自己男人去帮忙了,真是没见过这样不懂事的婆婆。

    回到家里,张氏看向正房的厨房,没有动静想来是已经吃过饭了。

    地里的活也就是一些琐事的小事了,老爷子自己去地里忙活就行了,秋氏就没上地。

    按说秋氏有时间,她家里的两个孩子可以交给她婆婆看管。

    可是,张是却没有这样想过,在一起住久了,哪里不知道自己夫妻俩不得婆婆喜欢,连带着两个孩子入不了婆婆的眼。

    算了,现在有二嫂帮忙看着,张氏想着等忙完了地里的活,就把家里种的豆子,芝麻,什么的给二嫂送去一些,毕竟二嫂他们没有地,这些东西还要去买。

    这些东西虽然不值些什么钱,但这也是他们夫妻的一片心意呀。

    正房,堂屋里。

    秋氏坐在一边缝补衣服,针角很密,手上的动作速度很快。

    苏老爷子坐在上首吸着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