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少帝成长计划-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政治,从来都是精英者的游戏;而越是精英,就越懂得权衡利弊。
心中感叹着,刘弘执弟子礼,恭请王陵坐在寝殿的案几前,然后才小心跪坐在了王陵对面。
“多年未相会,老太傅尚能饭否?”
见刘弘在如此艰难的局面下还有心调侃自己,王陵欣慰的呵笑抚须道:“承蒙陛下挂怀,老臣一餐尚能食米半斗”
“如此便好,便好”
刘弘欣然一笑,全然没把王陵吹得牛皮放在心上。
汉一斗合十二斤,一斤约250克;半斗米,放在后世足足15千克!
王陵要真在这把年纪,还能一顿饭吃下一公斤半粟米,那在后世妥妥就是个大胃王!
微整面色,刘弘满怀期待的问道:“老太傅此番入朝,可是有出仕之意?”
说着,刘弘生怕王陵否认般,赶忙承诺道:“若果真如此,那左丞相之位非老太傅不能胜任!”
在被吕后明升暗降为皇帝太傅前,王陵的职位便是左丞相。
古时以左为尊,当某一官职同时有左、右二人并存时,通常以左为主,以右为辅。
如果王陵真的愿意官复原职,那刘弘在朝堂就将多一大助力王陵任左丞相,陈平自然要挪挪位置,勉强做个右丞相;左相王陵压制着右相陈平,刘弘地压力就会少很多。
ps:薄昭,汉文帝刘恒母舅,太后薄氏胞弟;在文帝登基后被封位轵侯,官至骠骑将军。最终以矫诏的罪名被文帝逼杀。本书参考薄昭在历史上矫诏的前科,将其刻画为了一个敢铤而走险的人。
至于薄昭的真实死因,目前公认的是文帝卸磨杀驴在文帝刚到长安时,为了夺权,便扶立起外戚薄昭以掌兵权,试图以外戚制衡朝臣;等陈平亡故、周勃被罢免之后,文帝彻底掌控了局面,手握重兵的薄昭就成了文帝的眼中钉。再加上薄昭本身,或许可能也许真的嚣扬跋扈,就被文帝抓住小辫子给弄死了。
本章中引用的关于刘邦驾崩后,朝臣对吕后的态度均为史实,引自史记:惠帝本纪以及吕太后本纪当中,王陵也确实是汉初唯一一个不鸟吕后的开国功勋。
这也是作者强行为王陵续命的原因:除了他之外,汉家朝堂没有第二个厚道人了
第0020章 两相泪目
却见王陵长叹一声,唏嘘道:“若是二十年前,老臣尚还能替陛下披挂上阵,执刃以击敌”
刘弘点了点头,这是事实:王陵的安国候,是在汉初那个众星璀璨的时代,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王陵垂头一笑,继而道:“若十年前,老臣虽算不得身手矫健,却也还能替陛下执笏1hu于庙堂,以治四方”
说着,王陵抬起头惨而一笑,露出嘴里仅剩的几颗牙,自嘲道:“人言男子六十耳顺、七十古稀”
“老臣年过耄ào耋dié2,实不敢以此枯朽之躯,而误天下大事啊”
王陵这番话语,惹得刘弘这个两世加一起,年纪也不到四十的老男孩眼睛一酸,眼角微微刺痒起来。
王陵笑着垂头叹息,刘弘暗自压抑泪意,二人谁也不再言语,殿内就这般沉寂下来。
过了许久,王陵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呵笑着将其摊在案几上:“还记得五年前,老臣授教,陛下亦甚是不耐”
回忆着,王陵抬起头,看向刘弘地眼神重新带上了毫不掩饰的赞赏。
“如今看来,却是老臣愚钝了”
“陛下高祖皇帝亲孙,生而神圣,自是用不上老臣所授之凡学。”
听着王陵自贬的话语,还没从伤感中走出的刘弘赶忙摇头道:“若非老师教导,学生只怕早已是冢中枯骨”
虽然刘弘这次转危为安靠的全是自己,但好歹是原主的老师,也是如今朝堂难得的忠直之臣,刘弘对王陵的赞可自是由衷而发。
王陵却是呵笑着微点了点头,将案几上的竹简轻推向刘弘面前,示意刘弘看看。
诧异着低下头,只略扫了一眼竹简上的文字,刘弘便陡然瞪大眼睛,匪夷所思的望向面前,正满脸姨母笑看着自己的王陵!
老臣陵昧死百拜,谨奏陛下:
今江山困顿,生民艰难;又逢外戚作乱,朝野动荡。
更有乱臣贼子二三人,以家国大义之名,行弑君篡位之实,实江山之不幸也。
幸今陛下得胜兵逾万,然亦不敌贼子之十一;陛下万不可因怒而兴师,以绝孝惠皇帝之嗣脉。
唯今之要,陛下当广施仁义,以安军心;赐给官爵,以安朝臣;虚与委蛇,以安贼首。方可使吾汉家江山社稷,免遭贼子窃夺之灾祸
陛下亦不可忍辱过甚;贼从之骄妄者,陛下当施以雷霆之怒,万不可叫贼子猖獗视低,以轻天家威严。
臣年老智昏,不知所云;唯顿首顿首,昧死百拜而已
看着面前案几上静卧着的竹简,刘弘心中,不由涌现出后世那篇举世闻名的出师表。
同样在汉朝,同样的两位老人,为年幼的君王殚精竭虑,死而后己;哪怕到了即将老死的时候,心心念念放心不下的,也还是先主亡故前百般托付的少主,以及江山社稷
啪嗒。
一声轻响,原本整洁净爽的竹简上多出了一滴水滴。
两滴,三滴
刘弘再也止不住泪水,不由在案几前无声流起了泪。
案几另一侧的王陵也已是湿了眼眶,只自顾自颤声感叹:“陛下壮矣老臣纵亡于今,亦当瞑目”
听着二人的对话,就连侍立一旁的王忠都是低着头,暗自抹起了眼泪。
过了许久,刘弘才将情绪勉强控制住,不着痕迹的抹了把脸上的泪,郑重道:“老师勿忧,学生自当忍常人所不能忍,以卫祖宗之基业!”
王陵却是用衣袖小心擦了擦泪水,微一拱手道:“臣失仪,万望陛下赎罪”
见王陵这般模样,刘弘好不容易拧上的泪腺再度骚动起来,险些又一次攻破刘弘地严防死守。
即便贵为帝师,也时刻不忘君臣尊卑
刘弘心疼之余,不由期盼起王陵这样的臣子,要是多一些该多好?
不用太多,哪怕再有一个,刘弘也不至于如此狼狈,甚至不惜向自己的臣子低头,才暂保皇位不失
只见王陵思虑片刻,便犹如知道刘弘地想法般,开口道:“老臣今日陛见,乃欲举荐一人,以供陛下驱使。”
“此人学博识广,才不输老臣之年壮,实乃治国之才,谋国之臣!”
刘弘强忍着泪水点点头,却下意识将王陵的后一句话无视了。
治国之才,谋国之臣?
汉开国到现在,有几个人敢自称其为治国之才,具谋国只能?
开国丞相酂zàn侯萧何,在刘邦打天下时,始终保证大军后勤补给不断,粮草供应不缺;而后又兴建长安城,为汉室底定律法基础,为后代子孙留下了无穷无尽的遗泽,当的上一句治国之才,谋国之臣。
留候张良都不用说别的,光是刘邦一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评价,就足够说明问题没有张良,刘邦连鸿门宴都躲不过去,就更别提位登九五,号令天下了。
丞相平阳侯曹参,虽然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能萧规曹随,完全遵循萧何生前制定的策略方针,为战乱后的天下赢得了足够的喘息时间,勉强算半个。
还有么?
在刘弘看来,老王陵不过是想将资质尚可,还看得过去的后辈子孙塞到刘弘身边,以搭上刘弘地战车罢了。
但饶是如此,王陵在刘弘心中的形象也丝毫不受损这样一位老者,有资格提出这样的要求,享受山川永固,与国同休的待遇!
如是想着,刘弘便笑着开口道:“不知是何人,竟得老师如此赞许,学生都有些妒恨了呢”
王陵却是面色一正,严肃道:“荀子门徒,前秦御史;故御史大夫,北平侯,张苍!”
随着王陵的话语,刘弘瞳孔一点点扩大,最后在听到张苍这个人名的时候猛地一缩,呼吸都不由粗重起来!
差点把他给忘了!
这一章2000字花了我至少五个小时,完全重写至少三次,不得整个百十来张推荐票犒劳犒劳我?
ps:1笏,其实大家在影视剧中看见过的,上朝时朝臣每人手上拿着,拜礼是双手持于胸前的木板,就是笏;长约3035厘米,宽812厘米。其作用类似于现在的会议记录本,上朝前,朝臣会把自己打算提出的计划或建议或弹劾简易记录在笏板之上,避免遗漏;朝会内容也会简单摘要记录于笏板之上,毕竟早朝动轨数小时,谈论内容又属于国家大事,记录本的存在还是很必要的。笏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在秦朝时逐渐流行于宫廷之中,到东汉成为朝堂定制,一直沿用到明末,满清入关才废止。
对这个东西,佐吏其实是有疑惑地:笏到底是一次性的,每天换个新的,还是每天都把上一天写上去的字用刀削除,继续用到不能用为止?如果每天用一个,那几百号人一天能用掉一棵树,是不是不太合理?又,如果笏属于朝堂礼制范畴的话,那削薄笏板会不会被认为是损坏礼制?还有,厚度接近一厘米的笏板里是不是可以藏暗器,比如说薄一些的刀刃,或者是毒针之类的东西靠近皇帝?那在没有金属探测装置的古代,又是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通过统一发放由皇帝下令特殊定制的笏板?
百般查阅,却并没有找到相关文献,暂定为不可考吧。如果有哪位大佬对相关知识有涉及,佐吏恭闻教诲。
2耄耋,指男子年8090岁之间,与古稀、而立、不惑等词属于一个性质。
不知道这种科普方式大家能不能接受。在前面几章我采用了在单句评论中解释的方式,现在通过这种注解的方式,大家可以踊跃发言,看看哪一种方式可以让大家的阅读体验更愉快一些。
仔细查过资料了,张苍的北平侯确实不是文帝封的,而是在公元前200年,即汉高祖2年,张苍在平定燕王臧zng荼tu叛乱的战斗中立有战功,被刘邦封为北平侯候。
汉室的官员是真的猛,个个都能打
张苍是荀子门徒也是真的,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级别的弟子,但起码在荀子门下听过课;前秦御史也是真的,张苍真的给秦始皇做过御史,也就是图书馆里员;凭借着超强的记忆力以及在秦朝担任御史的机会,张苍几乎将秦律完全刻在了记忆中;阿房宫被项羽付之一炬,天下仅存的书籍几乎全部失传,张苍凭借记忆将许多本已失传的书籍写了下来,可惜都带到坟墓里去了。在文帝朝成为汉丞相时,张苍根据记忆中的秦律完善修改了汉律汉承秦制,汉法就是低配人道版秦法,这没什么好说的。
第0021章 刘氏家宴(一)
礼送王陵出未央宫,并目送王陵的马车远去后,刘弘便赶忙回到寝殿,抓起案几上的糕点就狼吞虎咽起来。
脑子里全是早朝的事,刘弘把很重要的一件事给忘了这个时代,是只吃两顿饭的!
在大约上午十点吃完早饭之后,下一顿饭就是要太阳下山前的晚饭了
而刘弘因为前世的习惯,连早饭都没吃!
在早朝上疯狂秀演技的某一刹那,刘弘甚至都想以上厕所为由暂停朝会了!
如果后世人有不吃早饭的毛病,把这个人扔到汉朝待几天,必然能治好。
不吃?
不吃饿死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