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少帝成长计划-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弘心中的苦涩与恼怒,在这幅景象面前,却悄然打开了一道小口子。

    “若是汉室朝臣,都能有这样‘规避风险’的潜意识,那也不算差?”

    这一刻,刘弘对皇帝这份职业的理解,才有了一个最初步的认知。

    ——抗拒变化,自然会阻碍改革,阻碍进步;但适当抗拒变化,却也能保证政权安稳。

    而对于封建政权而言,稳定的重要性,往往远大于改革,远大于进步。

    看着殿内‘顽固守旧’的一众老臣,刘弘心中‘血洗朝堂’的冲动悄然散退,满堂忠臣,在刘弘眼里也稍顺眼了些。

    “为帝王者,当有包罗天地万物之胸襟吗···”

    暗自自语着,刘弘地气质悄然发生着改变。

    那长久以来挥之不去的暴戾,对不合心意的事务时刻存在的敌意,在这一刻悄然而逝。

    殿内众人不明白,在刘弘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但此时此刻,刘弘那一双清澈的眼眸,却悄然带上了一丝淡然——不是过去那礼貌式的淡然,而是由内而外,自刘弘的眼眸直抵众人灵魂深处,却丝毫不带锐意的淡然。

    就像一潭深泉,不过丈尺见方,却深不见底···

    “袁生所言,虽有失当之处,然亦有在理出处。”

    走到殿中央,将匍匐在地的袁盎轻轻扶起,刘弘又缓缓行走在殿内。

    “朝公之所忧,亦唯江山安定之所虑。”

    话尽出口,刘弘便回到了御阶之前,稍一正冠,便躬身一拜:“朝公心怀社稷,朕心甚慰···”

    这一刻,就连张苍、令勉等日夜陪伴刘弘左右的皇党成员,都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

    “陛下言重。”

    “为人臣者,自当为君分忧,以治天下。”

    “此臣等之本分···”

    说着,朝臣百官亦齐齐一拜,以做回礼。

    而刘弘却是眼带暖意的回过身,对着御塌旁跪坐着的张嫣再一拜,旋即拾阶而上,回到了御塌前。

    “太祖高皇帝、先孝惠皇帝,先大行皇帝,太皇太后临行前皆有遗训:不至社稷倾覆之地步,敖仓之粮,粒米不可动!”

    “朕以未冠之年以临元元,自不敢违先皇之遗训。”

    先对朝臣百官的做法表达认同之后,刘弘话头再一转。

    “然袁生所言,亦有理。”

    “敖仓之粮,自太祖高皇帝时,便只闻粮进,不见粮出。”

    “今敖仓之所立已有十数载;仓内所存之粮,自有年久勿能食之虞。”

    说着,刘弘望向左侧朝班,对张苍点了点头,继而道:“今秋收在即,又得主爵都尉收民所产之粮。”

    “朕以为,与其任敖仓质量勿食而弃,莫不如,以主爵都尉所收今岁之新粮,以替敖仓所藏之陈米。”

    “敖仓粮米虽陈,然亦可当食;以主爵都尉平价、或低价售与百姓,则民得食价廉之粮,而敖仓得入今岁新米,亦当无有粮陈而弃之虞。”

    语气祥和的将自己的看法道出,刘弘便温言望向殿内百官:“朕年幼,未涉朝政者多矣。”

    “诸公多老臣,若有教,臣谨闻之。”

    “若言之有理,咸使朕得益,朕当不吝以金爵为赐!”

    言罢,刘弘便将和善的目光撒向殿内,等候着朝臣百官的回应。

    见刘弘先陈明利弊益害,后又做出请教的架势,朝臣百官心中嗡时一紧,不由得纷纷低下头。

    ——陛下如此胸襟,以天下万民为己任;吾等却不似忠君报国,反从妄从行悖逆事···

    刹那之间,汉官与后世官员最大的一处不同,便一览无余的显露在这清凉殿之上。

    “陛下志向高远,臣等却未明圣意,此诚臣等之罪也···”

    半真半假的哽咽着,朝堂众臣不由齐齐跪拜在地,对御阶之上的刘弘深深一拜。

    ——风骨!

    汉官与后世官员最大的区别,就是那打不断的脊梁,和折不弯的风骨!

    有汉一朝,汉官在天下人,乃至于外邦眼中的形象,无一不是那铮铮铁骨。

    而作为视骨气胜于生命的汉官,其风骨最大的一处体现,就是肯认错,敢认错。

    不是后世官僚那般,东窗事发时方忏悔,也不是被皇帝强摁着低头,而是在尚未酿成大错之时,就低头认错,乃至于羞愧自尽···

    汉,就是一个神奇到皇帝,都敢大大方方下诏书,向天下道歉的时代。

    这神奇的时代,便是华夏民族数千年傲骨之来源!

    “陛下所虑,皆以江山社稷计,行虽略险,然当可行。”

    随着张苍代表皇党成员出班发言,开敖仓之粮以应关中之事,便算是在朔望朝之上定下章程。

    准确的说,从此刻开始,汉室朝堂不再分‘皇党派’‘陈周派’亦或是‘中立派’。

    除一道尴尬孤立的身影之外,汉家朝堂,已经彻底站在了刘弘这边;满堂朝臣,皆汉之忠臣!

    而作为那唯一一个尴尬的例外,刘揭在朝班之列可谓如坐针毡···

    “待散朝后,便向陛下乞骸骨,归国罢···”

    正当刘揭做出隐退决定的同时,朝堂议论之中,陈周集团的其余成员,也都收获了自己的结局。

    “奉常丞不疑谨奏陛下:绛侯勃口出狂言而不自知,得太后规训而不改,复又以矫诏之事乱长安。”

    “谥法云:不悔前过曰戾;其知而不改,过而复过也。”

    “臣与朝堂诸公议,皆以为,绛侯勃,当谥之以戾,以警后世···”

    “御史大夫臣不疑谨奏陛下:曲逆侯平行将亡故,即所任之右相一职,当议定人选;曲逆侯之丧葬事,亦当着章程···”

    “郎中令臣勉谨奏陛下:大将军于睢阳驻防已有三旬,然齐贼之乱未平;当遣使以斥,促大将军速平齐贼之乱,以安江山···”

    从刘不疑出班那一瞬间起,刘弘在整个朔望朝之上,都再也没有插上话。

    无数曾被刘弘所看不起的官僚,纷纷在一个个议题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在朝堂‘欣欣向荣’的议论氛围中,得出一个个切实可行的结果。

    待等黄昏前后,朝臣百官才鼻青脸肿的走出未央宫,彼此之间,却又丝毫看不出有何嫌隙。

    站在未央宫前殿的高台之上,刘弘注视着朝臣百官离去的背影,不由长出一口气。

    “今日起,汉家将迎来新的时代···”

    “朕的时代!”

 番外 《新史记·陈平周勃列传》

    绛侯周勃是沛县人,祖先本是卷曲人,后迁到沛县。

    显赫之前,周勃以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经常为有丧事的人家做吹鼓手,后来又做了拉强弓的勇士。

    高祖在沛县起兵时,周勃以中涓的身份跟随高祖攻打胡陵,取下方与。夺取下邑时,周勃最先登城,高祖赐给他五大夫的爵位。

    汉军攻打啮桑,周勃最先登上城池;汉军攻打开封,周勃的军队先到城下的最多。

    高祖自从在沛县起兵到返回赐县,一共是一年零两个月。楚怀王封沛公为安武侯,任命他为赐郡郡长。沛公拜周勃为虎贲令,周勃以虎贲令的身份跟随沛公平定魏地。

    攻打长社县,周勃最先登上城池;攻打颖阳、缑氏,切断黄河渡口;在尸乡北边进击赵贲军队,往南攻打南阳郡守吕崎,攻破武关、蛲关;在蓝田击破秦军,到达咸阳,灭亡秦王朝。

    项羽到达咸阳,让沛公做汉王。汉王赐周勃为威武侯。后跟随汉王进入漠中,汉王拜周勃为将军。汉王回军平定三秦,到达秦地后,汉王把怀德赐给周勃作食邑。汉军攻打槐里、好峙时,周勃立了大功;汉军进击赵贲、内史保于咸阳,周勃又立了上等功。

    攻打曲逆,周勃立了大功;汉王把钟离县赐给周勃和颖阴侯,作为他们共有的食邑。

    在易县城下打败了叛军。周勃率领士兵在驰道上阻击叛军,功劳最多。高帝赐给周勃列侯的爵位,分剖信符,让周勃的爵位世世代代不断绝。把绛县八千一百八十户作为周勃的食邑,号称绛侯。

    燕王卢绾反叛,周勃以丞相的身份取代樊呛领军,攻下蓟县,俘获燕王卢绾的大将抵、丞相偃、郡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于浑都县屠城。

    追赶叛军到达长城,平定上谷十二个县,右北平郡的十六个县,辽西、辽东二十九个县,渔阳郡的二十二个县,周勃的功劳拍在第一。

    周勃为人质朴刚强、没有心眼,高帝认为可以委任他大事。周勃不喜好文学,每次召见诸位儒生和游说之士,都面向东坐着而责令他们说:“赶快对我说吧。”这就是周勃不爱习文的模样。

    周勃平定燕国以后回军长安,高祖已经去世了,周勃就以彻侯侍奉孝惠皇帝。

    ※※※※※※※※※※※※※※※※※※※※

    这时周勃与陈平谋划,联合齐哀王刘襄起兵响应,朝中大臣坐镇于长安,将把持朝政的吕氏驱逐。

    陈平是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中贫穷,喜欢读书,有田地三十亩,仅同哥哥陈伯住在一起。陈伯平常在家种地,听任陈平出外求学。

    陈平长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有人对陈平说:“你家里那么穷,吃了什么长得这么魁梧?”陈平的嫂子恼恨陈平不看顾家庭,不帮丈夫看顾田亩,就说:也不过吃糠咽菜罢了,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

    陈伯听到这些话,赶走了他的妻子并休弃了她。但乡邻之间,却流传起了‘陈家次子只会夸夸其谈,却连锄头都挥不动’的话语。

    陈平的家乡库上里祭祀土地神,陈平做主持割肉的人,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匀。父老乡亲们说:“好,陈家次子分肉很平均。”陈平却哀叹说:“唉,如果让我陈平主宰天下,也会像这次分肉一样呢?”

    ——这是陈平想要得到天下的野心第一次出现。

    陈胜起兵后在陈县称王,派周市平定了魏国地区,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在临济交战。在这时,陈平和朋友去投靠了魏王,被魏王任命为太仆。

    陈平向魏王进言,魏王不听,又有人将陈平的过去告诉魏王,陈平只好羞愧离去。

    后来,陈平投靠了项羽,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

    项羽东归,在彭城称王,汉王回军平定三秦向东进军,殷王就反叛了楚国。于是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让他率领魏王咎留在楚国的部下去讨伐,陈平却只夸夸其谈而不知兵事,终大败而归。

    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单身拿着宝剑抄小路逃走。

    于是到修武投降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他进去。此时石奋做汉王的中涓,接过陈平的名贴,引陈平进见汉王。

    陈平等七个人都进去了,汉王赐给他们饮食。汉王说:“吃完后,到客舍去休息吧。”陈平说:“我有要事前来,所说的话不能拖过今日。”汉王见陈平如此雷厉风行,还以为陈平有本事,就问:“你在楚军时担任什么官职?”

    陈平说:“做都尉。”汉王当天就任命陈平为都尉,让他做参乘,主管护军一职的工作。众将都喧哗起来,说:“大王日前刚得到楚国的一个逃兵,还不知道他本领的高低,就跟他同乘一辆车子,并且反让他监督我们这些老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