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少帝成长计划-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刘弘已经起了分封刘遂,以弥补赵国宗室断绝的念头了。
“夕者,赵幽王以一妇人之故,而亡故孝道人伦,致吕太后怒而除国,朕甚悯之。”
不着痕迹的为赵幽王刘友盖棺定论,见刘遂嗡然抬起头,刘弘便继续道:“然幽王之罪,确有负太祖高皇帝之望,吕太后如此处置,朕身以为子孙,自当奉从。”
随着刘弘愈发‘严厉’的言辞,刘遂目光中却反而泛起些许精光!
看上去,刘弘只是在单纯针对吕后废黜赵国宗祠一事表达看法,其言辞更是犀利无比,就差没把刘友踩到泥里。
但是,如果刘弘真觉得刘友一无是处,赵国宗嗣断绝不足惜,就绝对不会在刘遂在场的情况下,肆无忌惮的发表这样的看法。
为权者不无的放矢,便是这个道理。
现在,刘弘在刘友的独自刘遂面前,肆无忌惮的贬低其刘友的身后名,或许在外人看来,这是刘弘在羞辱刘遂;但看看殿内众人的面色,便不难发现异常。
——在刘氏宗亲内部,有一则约定俗成的共同认知:对于真正放弃的人,天子是绝对不会提及的!
非但自己不会提及,甚至会不允许任何人,在天子面前提起那人——就连名讳都不行!
就像淮阴侯被囚禁于长安那几年,高皇帝刘邦唯一不能听的人名,就是韩信!
而提起了某人,就意味着那人还有救;天子也有意给那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现在,刘弘当着刘遂本人,以及刘氏宗亲的面,毫无顾忌的提起‘赵幽王’这个吕后绝不愿提及的人名,毋庸置疑,是要为赵幽王的事,正式画上句号了。
嗡时之间,众人都赶忙做出推杯换盏的模样,实际上,手中酒樽却是空空如也。
除代王刘恒,还仍旧沉浸在‘一人我饮酒醉’的表演之中外,其余人,都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刘弘即将出口的最终定论之上。
就见刘弘略有些摇晃着站起身,负手长叹一口气,便有些怀古伤今道:“夕太祖高皇帝之时,吾刘氏宗亲人丁繁盛,人杰层出不穷;赖宗室之力,高皇帝方得以剪除异姓而王者,以安关东之地。”
“而今,高皇帝诸子尽亡于吕氏乱臣之手,唯代王、淮南二人存于世;朕之昆季三人,亦不得已弄璋之年而封国家,以为朕之手足臂膀。”
“及至悼惠王一门,更是举族谋逆,以欲夺高皇帝恩允先皇父之江山社稷;然朕却尤患于宗亲之稀,而不敢至法于贼众···”
“可悲···可叹···”
“若有宗亲为助力,朕何患悼惠王诸贼?何俱齐王国祚易手,而天下物议沸腾?
说着,刘弘哀痛的张开双手,似是在自问,又似是在质问上苍:何以独薄朕一人?
但这殿内,每一个耳朵还没聋的人都清楚:刘弘嘴里吐出的每一个字,都是说给他们听的。
众人正要再拜,就见刘弘目光中带上了些许怜悯,望向一旁的刘遂:“吕禄窃居赵王之位,乃吕氏逆贼蛊惑太后,乱权所致,朕甚悯之。”
“然幽王之事,吕太后已有定论;朕为太后亲孙,不敢不从。”
哀痛的说着,刘弘便摇摇晃晃着向刘遂稍一拜,甚至挤出了两滴眼泪。
见此,刘遂再蠢,也知道刘弘的意思了。
“陛下万莫如此;先王父行差就错,负高皇帝恩泽在先,臣纵万死,亦不敢怀有怨念···”
言罢,刘遂亦是挤出‘悔恨’的眼泪,跪拜在了刘弘面前,肩背甚至随着啜泣声不时起伏。
刘弘却是怅然起身,复有将双手背负身后,满是哀伤道:“吕太后即有命,赵国宗祠,朕不敢复归于幽王之后嗣。”
“且夫赵,古今皆四战之地,今更负卫戍边墙,防备胡虏之责;朕不得已,只得以亲弟王之。”
说着,刘弘便缓缓闭上了眼睛。
“悼惠王,乃高皇帝长子,朕先皇父孝惠皇帝长仲也;悼惠一门虽当诛,然齐国祚,朕不敢废之。”
说着,刘弘便将哀伤的目光撒向面前,正匐地啜泣的刘遂。
“表兄可愿即齐宗庙,以替朕督镇关东,规压诸侯邪?”
听到这里,刘遂的哭泣声早已听不出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只见刘遂抬起头,涕泗横流的对刘弘再一叩首。
“陛下大恩大德,臣···臣纵万死,亦不敢有负陛下之恩德啊·········”
第0251章 卜数只偶
齐国的问题大致敲定,梁国有刘恒接手,赵国,也已基本确定由梁王刘太移封。
剩下的,就是刘弘为今后,如何安定内部所要做的打算了。
——关东诸侯,到底如何处理?
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是由太祖刘邦分封宗亲诸侯留下祸根,文帝刘恒下《许民弛山泽令》加剧,并在景帝登基后不久彻底爆发。
被刘邦派去开发东南的刘濞,凭借《许民弛山泽令》中的开矿权,一点点将遍地沼池的吴国,开发成了户口数十万,民百万余,财富仅次于坐收商贸通道之利的齐国,位列天下第二的富强之国!
腰包有了钱,刘濞倒也没丢下老刘家的看家本事:邀买人心。
传言,自文帝开矿山之禁,直到景帝三年吴楚之乱爆发,吴国的百姓,几乎没有缴纳过一分一毫的税赋。
凭借的开山取铜铸钱的利益,刘濞自掏腰包,非但替整个吴地百姓承担了税赋,甚至还有余力筹建并维护一支战力可靠,战员达十万人以上的常备部队!
手上有了兵,也有了百姓的拥护,刘濞自然而然的膨胀起来,身边也逐渐出现一些魔鬼的蛊惑:大王刘氏宗亲,今得吴地百万民爱戴,何不提兵北上,以图神圣?
恰巧就在刘濞犹豫之际,被刘濞派去长安,做太子刘启伴读的吴王太子刘贤,以一种十分憋屈的方式,死在了长安。
——吴王太子刘贤,居然被当朝储君刘启一怒之下,用棋盘活活砸死!
更让刘濞无法接受的是,爱子被储君一棋盘砸死,长安却连一句解释都没有!
天子刘恒就连一句场面上的‘骚瑞’都顾不上说,就低调的将王太子的灵柩送回了广陵城···
只能说,历史在绝大说数时候,都是有一个个匪夷所思的巧合所促成——刘濞正犹豫之时,便发生了这件让他下定决心,并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事。
最终,刘濞只任性的丢下一句:既然死了,还送回来干什么?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吧!
就这样,吴王太子刘贤的尸首辗转大半个汉室,又回到了长安。
看着吴王太子被光明正大葬于长安左近,别说天子刘恒了,整个长安朝堂的脸,那都是被打的啪啪作响···
刘濞更是凭借‘占理嗓门儿高’的短暂优势,直接扬言‘年老体弱,不复朝长安’。
刘濞占理,理亏的刘恒也只能咬碎牙齿和血吞,为刘濞补了一道诏命:吴王劳苦功高,特许不朝。
有此一事做为依仗,刘濞更加肆无忌惮起来,最终,文帝驾崩,景帝继位,刘濞的野心也逐渐膨胀到了顶点。
恰恰在此时,又发生了一件促成刘濞谋逆的‘巧合’——故太子家令,帝师晁错,于长安朝堂力主削藩,编织罪名,以夺关东诸侯封土!
刚登基的天子刘启想要提兵北上,马踏草原,却面对整个朝堂‘攘外须先安内’的反对声;为了早日整合内部,发起对匈奴的战役,刘启采用了晁错的《削藩策》,开始在诸侯王身上一点点割肉、放血。
就这样,原本因刘恒莫名其妙得到皇位而感到不满,又得了刘恒诸般好处而暂且满足的关东诸侯,又重新燃起了对长安中央的敌对情绪。
这下,可谓是正中刘濞下怀。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带着暗藏多年的野心,以及对失去爱子的悲痛,刘濞开始联络各路被朝堂削夺封土的诸侯,最终,掀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
从结果来看,刘濞似乎是天生脑后有反骨,不谋逆就不舒服的先天性逆贼;但从这个详细过程来分析,促成吴王刘濞发动叛乱的,应该是那几个接连的巧合。
——开矿权的私有化,王太子被棋盘侠砸死,以及《削藩策》的诞生。
这几庄‘巧合’,但凡其中一个没有发生,历史上的吴楚之乱很有可能不会发生。
尤其是削藩策!
如果没有削藩策,刘濞别说勾搭上明面上的七个,暗地里的几乎所有关东诸侯了,能不能拉拢到毗邻吴国的楚王刘戊,都尚未可知。
若是从马后炮的角度分析,甚至可以这样说:与其说刘濞是早就暗怀鬼胎,倒不如说一纸《削藩策》,将整个‘刘氏诸侯集团’都推向了中央的对立面,推向了刘濞的怀抱。
通过现象看本质——既然刘濞反叛的本质是这般,那刘弘也就没有必要动杀心,意图以绝后患了。
刘弘地到来,已经使得开矿权的私有化变得不可能——没有任何一个穿越者,会在做了皇帝之后开放开矿权!
就更枉论封建时代,与开矿权息息相关的铸币权了。
所以,刘濞反叛的物质基础,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
至于‘刘启一怒杀刘贤,以留棋盘侠之名’的闹剧,也因刘弘地出现而变得不再可能。
——同为王太子,刘启就算有八十个胆子,也不敢做出‘怒杀他国王太子’的过分举措。
再者说,等刘恒做了梁王,刘启就是梁王太子了。
如果不出意外,刘启这辈子,几乎不会有同吴王太子刘贤下棋的机会。
至于《削藩策》,则和《许民弛山泽令》一样,也必然不再会出现。
同样的道理:不会有任何一个穿越者皇帝,会做出如此莽撞,性价比如此低下的举措。
——与其逼反,倒不如瓦解!
推恩不就完了吗?
诸侯王坐拥数郡之国土民众,却几乎什么都不用做,在这娱乐手段匮乏的时代,能做的,不就是疯狂造人吗?
看看现在的各家诸侯,但凡成年的,那个没有十个八个儿子?
就拿齐国来说,在刘肥受封之时,作拥七十三城。
如果当时有推恩策,齐国那七十三城,被封给了刘肥十三个儿子,如今的齐国能有多大?
——哪怕是嫡系,恐怕也不过十数城!
诚然,在遇到‘密谋篡位’这种远大事业面前,这一家子兄弟很有可能会合伙;但若是时间久了呢?
都不用隔几代,就说二十年之后,今天的汉家诸侯,可还是曾经那个自家兄弟?
别闹了~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话是没错,但如果是堂兄弟,甚至世兄弟呢?
但凡脑子正常的诸侯王,都不会相信一个出了三服的远方亲戚,掌着屁大点地方,却扬言要‘马踏长安’的提议。
所以对于刘弘而言,关东诸侯的最终归宿,已经很明显了:推恩。
诸侯王死,诸子皆裂本国土以王之!
相较于《削藩策》的粗暴,以及明显站不住脚的‘家国大义’,推恩无疑更加温和,也更容易为天下所接受。
相较于国土被收回中央,诸侯们肯定更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国土还掌握在儿子(们)手中。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肉要烂在锅里。
且相较于《削藩策》所必然会带来的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