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少帝成长计划-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肉要烂在锅里。

    且相较于《削藩策》所必然会带来的阻力,推恩,反倒可以让诸侯王们无暇对抗。

    试想一下:一个身为诸侯王之子,却因庶出而什么都得不到,等父亲死后,只能得到一笔钱财,就要被扫地出门的王子,突然听到可以裂土为王,会是什么反应?

    只怕弹冠相庆都不为过!!!

    那倘若这个时候,身为诸侯王的父亲,却对这个事表示反对?

    父子结仇可能不至于,但王子们找老娘们哭诉一番,然后这帮王妃再猛揪诸侯王耳朵,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妾侍奉大王终生,幸生得一子,大忘却厚此薄彼至此,只以妾之粗鄙,而轻妾与大王所生之子邪?’

    ——刘弘都能猜到那些诸侯王的妃子们,在知晓推恩策后,会说出怎样的话了···

    对于此策可能引发的舆论分歧,刘弘甚至有一个十分完美的例子,来证明其正确性。

    ——如今尚提兵关外,为祸关东的齐悼惠王诸子!

    要知道这帮二货,可就是因为刘弘没有‘遍封悼惠诸子’,才决定起兵反叛的!

    只要今后,有哪个睿智敢站出来,对推恩之事比比歪歪,刘弘就可以把这个血淋淋的例子扔出来:齐悼惠王诸子之所以会起兵作乱,那就是因为没有推恩呐!

    如果悼惠王诸子皆为王,还会有如此亲者痛,仇者快的悲剧发生吗?

    刘氏宗亲,至于如此自相残杀吗?

    天下苍生黎庶,至于遭受战火荼毒吗?

    如此正义凛然的说辞,足以让刘弘稳坐钓鱼台,坐等如今动辄数十城的关东诸侯国,在百十年后,变成一个个坐拥一城甚至一县、在册之民不过千百人的弹丸之地。

    推恩策,就是刘弘针对汉室宗亲诸侯,所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温水煮青蛙,青蛙没准也乐在其中。

    而推恩策究竟能否顺利推行下去,其关键,就在太祖刘邦的亲弟,如今的楚王刘交身上。

    如果刘弘大咧咧把推恩策往朝堂一摆,然后朝仪通过,下发到关东诸侯,虽也能有效果,但终归是会多许多麻烦。

    会不会有哪个小聪明,为了今后国土不被分裂,就开始独宠王后,甚至生一个儿子就化身柳下惠?

    再比如,某个自认为聪明绝顶的刘姓诸侯,为了保全国土,将除长子之外的所有儿子一起带走?

    ——可别忘了,溺婴之俗,在汉室尤为严重!

    百姓选择溺婴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门。

    家穷养不起这都算是好的——什么生辰不吉利啦~八字不顺眼了~

    乃至于‘出生时村里有人死’,都可能成为百姓溺婴的动机。

    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诸侯王为了保全家产,溺婴乃至于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完全有可能发生。

    刘弘可不想百十年后,各家诸侯还是如今这般坐拥数十城,家家却都是独生子女,刘氏诸侯早于时代两千多年,开始严格遵行计划生育。

    所以,推恩是否能起到效果,能否达成刘弘‘肢解关东诸侯国’的最终目标,就少不了‘榜样’的力量。

    还有比太祖刘邦的亲弟弟,如今的楚王刘交还合适的榜样人选吗?

    辈分高,风评好,儿子又够多——给刘氏诸侯做榜样,大小长短正合适!

    而且按照历史上所记载的寿命,刘交,只怕是没几天好活的了。

    如果能够促成裂楚国土,尽封刘交六子为王的结果,那推恩策,就将具备十分强大的现实依据。

    ——楚王这样的‘宗室长者’‘贤王’都同意推恩,其他诸侯反对,就是在自绝于天下了。

    如是想着,刘弘便将已有些飘忽的目光,撒向殿内正身危坐的刘郢(yg)客身上。

    其实这件事,刘弘不太方便跟身为楚王太子的刘郢客说。

    换做谁做为王太子,听到天子打算将原本属于自己的诸侯国,分给其他兄弟们,都不会高兴!

    刘弘最好的选择,其实是当面跟楚王刘交交涉,将个中利害说清道明,以争取刘交的支持。

    最理想的状况,就是通过刘交之口,通过‘临终遗奏’的方式,请求刘弘将自己的儿子们遍封为王。

    但事实总是那么的无奈——满打满算,刘交今年至少也有六十岁了。

    且不提刘交这把年纪,能否支撑其车马劳顿以入长安,光是刘交在史册上‘死于汉文帝元年’的记载,就足以让刘弘打消一切让刘交‘活动’的打算。

    算下来,现在的时间对应历史,已经是汉文帝元年九月了!

    此时九月为岁末,十月为岁首;距离历史上的‘文帝二年’到来,就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史料没有错误,刘弘此时甚至可以断定:刘交的死期,最晚就是九月三十!

    这种情况下,且不论刘弘天子之身改不改离开长安,以及能否穿过大战在即的函谷关外;光是刘交能否活到刘弘抵达,都要花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无奈之下,刘弘只能试图通过刘郢客,让刘交之子皆裂楚国土为王,楚王一门,带头第一个吃这只名为‘推恩’的螃蟹。

    此事的难度···

    “唉,只能试试了···”

    暗自悲叹一气,刘弘便装作醉酒的模样,费力的起身,摇摇晃晃的来到刘郢客身边。

    只见刘弘一个‘没站稳’,就跌向刘郢客的方向;手‘下意识’扶上刘郢客的肩膀,才‘侥幸’没有摔倒在地。

    其实都不用刘弘伸手借力——在刘弘从御榻上起身,向自己走来的那一刻,刘郢客的注意力,便已大半集中在了刘弘身上。

    只见刘郢客自然地一沉肩,好让刘弘靠的更舒服些1,便淡笑着开口道:“今日,陛下可谓尽欢?”

    闻言,刘弘却是真醉酒般,挣扎着将瞳孔聚焦在刘郢客身上:“哦···宗正啊···”

    “今日···嗯···今日家宴···”

    “尽欢···”

    嘟囔着,刘弘飘忽的身形突而一滞,旋即没由来的一跺脚:“诸侯不恭,朕如何尽欢!!!”

    突如其来的怒号,顿时惹得殿内几人一惊,齐齐将目光移向刘弘身上。

    就连早已‘不胜酒力’,瘫爬在案几之上的刘恒,亦是眼神有些飘忽的直起身,默然望向刘弘耍酒疯般的身影。

    却见刘弘又突然嘿嘿傻笑起来,脚步踉跄的来到刘郢客身边,强拉着刘郢客坐了下来。

    “朕···朕不胜酒力···”

    “扰宗亲雅兴,当罚!”

    说着,刘弘便毫不介意的拿起刘郢客的酒樽,一饮而尽,旋即嬉笑着将酒樽放回案几之上:“同饮!朕还能食!”

    “嘿嘿嘿嘿嘿···”

    看着刘弘如此模样,刘郢客惊疑片刻,终是只得起身,取来一只新得酒樽,不着痕迹的放在刘弘面前,将自己的酒樽取了回来。

    在酒樽内倒满酒,刘郢客便举樽稍一拜:“陛下欲饮,臣不敢不从?”

    “嗯···”

    刘弘又摇晃着上身,举起酒樽:“嗯!饮!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

    言辞含糊之间,那最后一樽酒,刘弘却是怎么都没端到嘴边。

    见此状况,刘郢客手举酒樽,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正当刘郢客纠结于怎么办时,刘弘又似诈尸般一抬头,看了刘郢客一眼,复又将手撑上刘郢客的肩膀。

    “宗正不知···”

    “朕坐天下···可谓身···身心俱疲···”

    此话一出,可把刘郢客吓了一大跳!

    “陛下承太祖高皇帝之托,以看顾天下元元,自是辛劳···”

    四平八稳的一语,却只惹得刘弘连连摆手。

    “非也···非也···”

    “朕临天下···朕之亲族却不帮吾···”

    说着,刘弘‘费力’的抬起头,似是稍打起了精神,又像一个钻入牛角尖的少年:“悼惠王,吾父长仲也!”

    “其诸子,吾之堂仲也!”

    “朕临天下,朕之堂仲不助朕,反以兵为乱,此何道理?”

    神经质般说完这几句话,刘弘的脖颈,又回到了方才那犹如断裂的状态;头颅就像是没有脖颈支撑,只在刘弘肩上晃来晃去。

    “宗正不知···宗正不知···”

    就在刘弘沉溺于自己的绝世演技之事,殿外却传来一道急促的脚步声。

    没等刘弘发出‘酒鬼的怒吼’,王忠便已出现在殿门处,与那宫外交谈两句,便快步走入宫内。

    看着刘弘遍布血丝的眼眸,再看看一旁的刘郢客,王忠纠结片刻,终是开口。

    “陛下,方才传来消息,楚王···”

    “楚王薨···”

 第0252章 岂曰无衣

    “查!”

    “尽遣斥骑,务必查清,齐军今于何处!!!”

    睢阳大营内,年逾六十的大将军灌婴,正怒火冲天的下达着军令。

    帐内,将官们都是面色复杂的相互一对视,终是不知该如何劝说灌婴。

    齐王大军,居然在睢阳十数万中央军眼皮子底下,消失了!

    更让将官们感到忧心忡忡的,是齐军何时离开睢阳城下,根本没有人知道。

    至于被齐军留在营内的那千余老弱,更是只说:齐王只令吾等日日加灶,其余诸事,吾等一无所知

    若非前日,灌婴突然下令要夜袭齐营,提前派了斥候打探,只怕至今,睢阳城内的灌婴大军,都还要被齐营内那数万道炊烟所迷惑

    “大将军,末将以为,齐军之所欲,当不过两处。”

    就见一位青年将官稍站出身,对着灌婴一拜。

    “嗯?”

    听见这话的一瞬间,灌婴便已经从齐军走失的愤怒情绪中清醒过来,片刻之后,就已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可是荥阳、丰沛?”

    那小将稍点点头,复带些担忧道:“此二者,可谓皆不可失啊”

    “荥阳负敖仓之重,失则天下乱;丰沛更乃国朝龙兴之所,失,更或置陛下于不孝之地”

    实际上,根本不用等这小将分析,作为汉初开国功臣中的翘楚,灌婴的专业能力,自然是水准线以上。

    灌婴甚至已经隐约猜到,这两个足以搅乱天下的选择之间,齐军会选择哪一个了

    “即刻遣人往荥阳、丰沛,谓淮阳守、隆虑侯:贼或将至,须枕戈以待!”

    言罢,灌婴便来到帐内堪舆前,手指从睢阳以东起,顺着睢阳以北划了一圈,最终在睢阳以西的三角之上重重一点。

    “荥阳!”

    笃定的道出一语,灌婴便回过头:“丰沛距睢阳虽不过三百余里,然得隆虑大军驻之,贼刘氏,当勿往。”

    “且贼粮寡,军卒空腹之时久矣;或西绕睢阳,直击荥阳!”

    “荥阳今守军不过万五,俱乃淮阳郡兵,其战力堪忧;且荥阳负敖仓之重,贼破,则军粮之缺自解。”

    说着,灌婴便笃定的来到帐中央,对诸将官稍一点头。

    “着前军即刻西出睢阳,将兵三万,奔赴荥阳!”

    “沿途但有齐贼大军过境之迹,速速回禀!”

    待一位中年将官领命离去,灌婴又回过头:“中军、后军留睢阳,须时刻警戒;万不可叫齐贼偷城。”

    其实,叛军大费周折,凭借减卒加灶的手段逃离睢阳城外,要说其是想使睢阳城放松警惕,好更轻松的攻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