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少帝成长计划-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舆论,对于汉人淳朴的价值观,无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我等汉人,为何拼着散尽大半家财,也要尽可能的把先祖的丧事,办的漂亮些、风光些?
不就是为了让先祖在地府过的好一点,自己则落一个‘孝子’的名声吗?
可现在,一个几乎不可能说谎的人,居然说:黄金会让亡魂灼伤?
那将黄金作为陪葬品送入先祖坟墓之中,导致先祖的亡魂经受灼伤之苦的后人,还能算作是孝顺吗?
一时之间,无数长安百姓,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而让长安百姓最为恐惧的,却并非是‘先祖已经遭受到了黄金的灼伤’,而是···
“我儿!为父死后,可万莫以黄金作为陪葬之用啊!”
“若是为父在冥槽吃了苦痛,那为父便是化作厉鬼,也誓不罢休!”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无数达官贵人将自己的继承人交到了身边,软硬兼施,哀求、威胁间,无所不用其极的告诉自己的儿子:老子死后,坟墓绝对不能放黄金进去!
但更多的人,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还是感到一片茫然。
——以金作为陪葬,这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啊···
如果不以黄金作为陪葬,那应该葬什么?
还有就是,如今还活着的这一代汉人,或许能通过强制命令子孙,来避免死后被金毒灼伤;那已经入土为安,很有可能已经在遭受金毒灼烧之痛的先祖,应该怎么办?
挖开他们的坟墓,把黄金取出来?
最后,便是让长安百姓最感到迟疑的点:黄金,究竟有没有毒?
究竟是怎样程度的毒?
在过去,人们的认知停留在‘吃了会死’的地步,但现在,又出现了‘亡魂连触碰都会受到伤害’的状况。
那活人触碰黄金,会不会有问题?
一时之间,长安舆论陡然化身为‘十万个为什么’,一个个刁钻至极的答案,让长安城的舆论扑朔迷离了起来。
而正当所有人,都将目光望向‘消息来源’:未央宫时,一个年近四十的老妪,却悄然来到了长安城以西的一处山丘。
几日之后,这座不知名的山丘,就成为了长安城达官贵族的停留之地,无数公卿贵族,都从这里得到了就‘金毒灼魂’一事的完整解释,以及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满意离去。
而‘金毒灼魂’的消息,也在短短几天之内,以长安城为中心,飞速向四周扩散···
第0326章 近龙则凶
当‘金毒灼魂’的消息,传播到长安方圆五百里的范围内时,作为‘事发地群众’的长安百姓,已经得到了关于这个说法的第一手资料。
——前秦神女,大名鼎鼎的日者,以女性受封侯爵的鸣雌亭侯许负,在长安城公开表示:没有人比我更懂鬼神!
一时之间,整个长安都陷入心绪若狂之中!
实在是这件事的最终结论,对汉室百姓的影响太过重大了···
都不用交换意见,长安百姓就已经自发的、默契的总结出了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既然金毒对亡魂有影响,那对活着的人,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毒害’作用?
二:如果金毒对亡魂的影响,果真如当今梦中的高皇帝那样,被折磨到奄奄一息的地步,那究竟该怎么做,才能缓解先祖的痛苦?
紧接着的第三个问题,则与第二个问题息息相关:既然金毒灼魂,那以金为陪葬品显然就行不通了;那为了在地府过得更好,应该把陪葬黄金,改成陪葬别的什么呢?
准确的说,第三个问题的内在逻辑是:这地府,究竟以什么作为钱币!
在过去,汉人在‘侍死如奉生’的思想背景下,想当然的就将‘人间’贵重的黄金,理解为在‘地府’也同样贵重。
现在,以金作为后辈给先祖的‘生活费’,显然已经被证伪;这样一来,汉室百姓就极其迫切的想要知道:要先给父祖寄点钱财过去,究竟应该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几乎是任何时代,华夏百姓面对新事物时的本能反应了——甭管这玩意儿多好用,先弄清楚对身体有没有害再说。
而第二、第三个问题,才是汉室百姓在得知‘金毒灼魂’这个说法后,真正所在乎的。
至于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刘弘以皇帝的身份,拉着太祖高皇帝的虎皮,无疑是彻底坐实了‘金毒灼魂’这个说法的真实性。
而这就意味着:汉人家庭已经去世,且墓葬中有金器作为陪葬的先辈,已经在地府,忍受了多年‘金毒灼魂’的痛苦!
偏偏导致这些亡魂在地府‘久经苦痛’的,又正是那些自诩为孝子贤孙的后辈,极其‘愚蠢’的将金子,亲手放入了先祖的墓葬之内。
——即便这种做法,大都是先祖生前的要求,也属于整个社会风气所提倡的‘美德’,那些以金作为先祖陪葬的后辈晚生,也根本无法原谅自己。
所以,三观受到颠覆的汉室百姓,迫切的需要有人给他们指出明路,以弥补自己的过失,以免将来死去之后,在阴曹地府被先祖唾骂斥责。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在后世人看来无关紧要,在汉人看来却十分严重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答案。
——既然地府根本不以黄金作为‘钱币’,那是不是就意味着,那些被风光大葬、墓穴塞满黄金的亡魂,到了地府就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人?
也就是说:后人都以为已经给先祖‘寄了足够多的钱’,结果地府根本就不认这些钱不说,这笔财富反倒成为了折磨先祖亡魂的恶魔?
如果真是这样,那汉室天下,很有可能迎来一次极其严重,影响极其恶劣的社会秩序崩溃!
作为华夏两千年封建历史上,唯一一个把‘百善孝为先’作为政策,而非口号的政权,汉人对个人道德的最后底线,便是孝道!
在过去数十年当中,几乎每一个汉人也都已此要求自己;哪怕是山贼匪盗,也基本保留着‘孝顺父母’的最后良知。
准确的来说:汉室两千二百余万百姓民,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不孝’的。
可是在‘金毒灼魂’的说法出现之后,这两千二百余万自诩为‘孝子贤孙’的汉室百姓,几乎一瞬间,就变成了两千两百万个不孝子徒!
——往先祖的墓穴放金子,导致先祖的亡魂遭受灼烧之苦,甚至还‘一毛钱都没有寄给先祖的亡魂享用’···
如果这个说法得到官方的承认,那理论上,整个汉室天下的每一个汉人,几乎是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要因‘死后当以发覆面,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而羞愧自尽!
就算真的有那么几个没有‘迫害’过先祖的例外,也只会是那些穷的连一点黄金,都没能塞进先祖墓葬里的穷苦之人。
这样的‘高标准’,在汉室只有一个群体满足条件。
——因汉室‘分家别户’‘一夫五口为一户’的政治规则而分家,又因庶出或非长子的原因,没能继承家中土地、财产,为了生计只能铤而走险,在刀口舔血的游侠众!
而实际上,即便是穷的只剩胆魄的游侠,也很少有不在先祖坟墓中陪葬金器的例子。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
农户厚葬先祖,或许是为了担心被戳脊梁骨;官员厚葬先辈,大都是为了爱惜羽毛。
游侠这种有活力的民间社会组织,则出于见识、学识等当面的短缺,以及对仁义道德的重视,反倒尤其看重道德素养。
游侠们普遍奉从的核心观念,可是仗义!
可曾听说过那个官员,在上任之后,说自己要做一个‘仗义’的官员?
不严谨的说:整个汉室,就属这些文化水平几近于无、又极具原则的游侠重,属于由衷的仁孝。
也就是说,一但权威人士说一句‘没错,你们确实导致了你们的先祖在地府受苦,还没有钱花’,那整个汉室,无论是从土里刨食的百姓,亦或是在刀口舔血的游侠,都会在‘社会性死亡’的范畴之内。
而这种社会性死亡现象的严重程度,随着社会阶级的上升,而会显得愈发明显。
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给先祖陪葬了金子没错,但总有个量多量少吧?
而谁陪葬的金子多、谁陪葬的金子少,答案显然不言而喻:身份地位越高的人,就越有能力,也越顾忌社会舆论,而陪葬更多的黄金制品。
如果说过去,汉室奉行‘谁给先祖陪葬的金子多,谁就更孝顺’,那么现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简单的代换成:谁陪葬的金子多,谁的罪孽就越深重!
真要说起来,要真有谁要因为‘给先祖陪葬了黄金’而羞愧自尽,那首当其冲的,就是汉天子!
——汉室的厚葬之风,从来都不是民间的自发行为,而是历代天子以身作则,王公贵族、达官显赫有样学样,百姓受迫于舆论,以及对舆论的盲信,方一步步成为整个时代,乃至于整个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风俗’。
这,也是刘弘一句‘白头翁’,就能让汉室百姓如此轻易地接受‘金毒灼魂’这个说法的原因——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刘弘自己就首先要遭重!
在淳朴的汉人看来,天子必然不会说谎;而在精明的官僚、贵族看来,天子也不可能莫名其妙的编造出一个无利可图,反倒可能动摇其自身地位的谎言。
这样一来,等候在长安城内的鸣雌侯府前,希望能见到许负的人员组成,也就很明显了。
——除了朝中那些位居高位,能直接和当今刘弘搭上话,或是有门道打听出刘弘‘官方解释’的高官之外,长安方圆百里范围内,几乎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出现在了鸣雌侯府外!
···············
“母亲,府外车马云集,街道都有些塞堵了呢!”
侯府正堂,一个年近四十的老妪跪坐于香炉边,手持一块铜制八卦牌,嘴上不住的低吟着晦涩难懂的咒语。
那微微眯起的双眼,则不时望向正劈啪作响的香炉之内,那块正被灼烧着的龟甲。
听闻青年快步跑进正堂,又语带喜悦的汇报府外的状况,老妪眉角微不可见的一皱。
过了好一会儿,老妪才轻颤着开口,稍出一口气,便有些无奈的望向堂下,依旧喜色无以自掩的青年。
“不过几家权贵登门,便叫贤婿忘了府中礼数?”
“如此说来,登门的几位,当真为贵客吧?”
似乎是还没从‘冥想’亦或是‘念咒语’的状态中完全脱离出来,老妪的音色,淡雅间隐隐带着一丝暗哑。
听闻老妪之言,青年面色顿然一滞,稍走上前,等看清香炉内正被灼烧的龟甲之后,青年便赶忙跪了下来。
“儿失礼,万望大人赎罪···”
须得一提的是:与后世专门称呼达官贵人,以及比自己身份更为显赫的人不同,‘大人’这个称呼,普遍出现在子女对父亲的称呼之上。
而老妪一介女身,却被女婿以‘大人’称呼,无疑将一个极具汉室特色的事实,展露在了所有人面前。
——这户人家的户主,正是这位老妪。
也只有成为户主的女性,才能在家中享有‘主君’地位,以及子女恭敬的‘大人’之称。
见女婿扑通一声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