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少帝成长计划-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佑吾大汉······”
“天佑吾大汉!”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与此同时,站在马邑北城墙角楼之上的柴武,也看着身旁低落的点点雨滴,而发出一个会心的微笑。
“如此一来,武州塞那边,曲周侯应当是手到擒来了······”
暗语一声,柴武脸上的浅笑便如过隙之白驹一般,转瞬即逝。
而匈奴人的攻城部队,也随着雨水再一次退去,重新组织起新一轮的进攻。
“北墙将士伤亡如何?”
柴武冷声一问,身旁的监军主簿赶忙转过身,在城墙上快速跑了一圈,便气喘吁吁的回到角楼之上。
“禀上将军,伤者近五百,亡者百余!”
闻言,柴武不由紧皱起眉头,面色凝重的望向城外,正在重新阻止进攻队形的折兰士卒。
——马邑保卫战,才爆发不到一个时辰!
刚刚结束的,也不过是匈奴人的第二波攻势而已。
短短一个时辰,以长安羽林军材官校尉二千将士为骨干充足的四千守城将士,便伤亡将近一成五!
要是再打五六个时辰,材官校尉岂不是要全军覆没?
虽然柴武心里知道,账根本不是这么算的,伤亡应该也是由原本不属于材官校尉的关中青壮承担下大半,但对于如此数量的伤亡,柴武还是感到有些不能接受。
——在材官校尉巨盾司马的防守、强弩司马的掩护之下,匈奴人的第一波进攻,甚至连梯子都没能搭上城墙!
即便是在第二波进攻中,匈奴人趁着强弩司马装填箭矢得空隙搭好了木梯,但也依旧没人能摸到墙头!
单从这两点来讲,柴武对主持北墙防务的舒駿,那是一百个满意。
但柴武对舒駿有多满意,就对这近六百人伤亡数有多么无法接受。
——匈奴人到现在,可是连马邑北城墙的墙垛都还没摸到!
也就是说,这六百多人的伤亡数字,匈奴人几乎是全靠着远程打击手段所完成。
作为曾经的飞狐军主将,柴武实在不是很能理解:在巨盾的保护之下,北墙守卒还能被匈奴那堆破弓烂矢,在一个时辰之内硬生生射出六百人的伤亡数量!
自然而然,柴武脑海中,也出现了一个略有些自责的想法。
“莫非是老夫履任大将军,关中男冬训之事反懈怠了些?”
不能怪柴武有这样的感受,实在是过去这几十年,‘关中良家子’这个身份,在汉室军队打下的名号实在太大了些!
自汉室立至今二十余载,军方将领,基本都是从丰沛地区从龙的开国功侯阶级。
少有的例外,也大部分是楚汉争霸时期判处归汉,出身关东齐、楚等地的‘降将’。
但与军方高层,几乎完全不见关中人身影的状况截然相反:汉室几支具备战斗力的部队,几乎都有三成以上的关中青壮的身影!
部署于长城一线的边防卫戍部队且不提,在内陆,包括飞狐军在内,能得到军官更高评价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关中士卒。
在汉室军方将官看来,相较于豪爽有余,而纪律性不足的燕赵之卒,以及纪律严明,战斗意志却有些薄弱的齐、楚之兵,关中出身的青壮,总是能更好的检具纪律性和勇敢。
原本的历史上,以严格军纪闻名的细柳营,以及程不识所部,几乎都是以关中良家子为骨干力量。
过往几十年当中,从秦末战乱,到楚汉争霸,再到汉室鼎立后的异姓诸侯之乱,关中良家子总是能成为长安中央最坚实的力量。
如此光荣的‘履历’,也怪不得柴武对‘关中良家子’这个群体,抱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但柴武不知道的是:关中良家子群体的兵源优先级,即便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从高皇帝鼎立汉室开始,呈现出一个稳定的下降趋势。
如历史上的文帝一朝,与燕、赵之卒同样勇猛,却更具纪律性的代、上之卒,便已经取代了‘关中良家子’在汉室兵源选拔中的龙头位置。
到了景帝一朝,‘北地骑士’群体又随着汉室逐渐富裕的马匹储备而强势崛起,借着汉室大肆扩建骑兵部队编制,成为了与上、代之卒并列的优秀兵源。
武帝一朝,猪爷更是颇具创造性的挖掘出了‘丹阳兵’这一古代精锐兵源地,让丹阳兵首次在华夏历史上,留下了专属于自己的篇章。
若非是李陵最终带着手下五千丹阳精骑葬身草原,随后又判汉降胡,恐怕早在公元前的西汉,丹阳兵就能彻底成为刘汉政权的一支利刃!
而与这些‘新兴兵源’相比,关中卒从汉室初的享誉盛名,一点点退出了历史舞台。
按道理来说,在汉室‘士不教不得征,男年十四而行冬训,以训射、刺之术’的背景下,关中良家子本该愈发精锐才对。
尤其是关中位处皇城脚下,冬训的严格程度本就比关东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更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军方最高领导者——太尉或大将军直接过问。
这样的背景,显然与关中良家子最后的走向不太相符。
但这并非是汉室的国民军事素质建设工作没做好,亦或是下面的官吏阳奉阴违,而是一个历史趋势。
想想汉室鼎立之前,关中被称为什么?
——老秦!
关中出身的士卒青壮,在战国时期,被称为‘虎狼之师’!
这么一想,关中士卒质量稳步下降,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事了。
——在汉室鼎立之初,中央征召士卒青壮,家里的父母长辈作为‘过来人’,还会满怀期翼的告诉儿子:争取杀两个人,或许能谋个官爵!
但到了下一代,父母给即将出征的儿子做的嘱咐,可能就是:争取夺两个首级,看能不能换点赏赐。
再到下一代,等汉室对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的摧毁工作接近尾声,武帝猪爷都到了不得不推出‘武功勋’,以激发百姓送青壮上战场的激情之时,关中良家子退出历史舞台,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说到底,这并非是汉室在关中的冬训做的不好,而是二十一级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对军队士气的鼓舞作用太大。
大到了封建时代,再无取代之物的地步!
所以从历史的客观角度上来讲,汉室的国民军事素质建设,实际上已经减缓了关中良家子,即原‘老秦锐士’的战斗力减退速度。
现在,柴武还能看见自己率领的大军,大都是操着关中口音的长安、丰县青壮。
等再过个十几二年,柴武从大将军的位置光荣退休之后,从长安出发,剑指草原的汉军将士,则可能很难见到关中士卒的身影。
又再过了几十年,等刘弘都到了柴武这个年级,变成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皇帝之时,汉室的军队,可能就是由‘内陆地区’的北地、陇右、雁门卒,来接过大旗。
但这一次,判汉将军李少卿,显然无法再玷污丹阳兵,在史书上享受的盛名了·······
第0407章 华夷之别
日暮黄昏,夕阳西下,马邑城北城墙之下,已是被漫天绯红所渲染。
但无论是城墙上的汉军将士,还是城外正抢夺战友尸体,好继承战友全部遗产的匈奴勇士,对这一抹夕阳下的绯红,都毫无欣赏的性质。
因为那抹绯红,并非全然是夕阳映射在大地之上的颜色······
“哼!”
“等明日,马邑必破!”
看着勇士们缓缓从城墙下后撤,从自己身边退回营地,折兰王呼奢暗自咬了咬牙。
今日一战,城墙上的汉军将士固然损失惨重,但作为攻城部队,尤其是不那么擅长攻城的草原民族,呼奢的折兰部,显然遭受到了更为严重的伤亡。
就呼奢目光所及,光是勇士们从城墙下背回的尸首,就足有数千!
虽然这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呼奢为了消耗汉军的体力,而派出去的奴隶部队,也就是俗称的炮灰,但今日一战,折兰部还是有不下一千勇士,长眠在了马邑城下。
匈奴上一次从武州…马邑方向入侵汉室,距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呼奢不知道这样的伤亡数字,到底算不算正常状况。
但呼奢知道:如果之后也都还是这种状况,那理论上,只要马邑之战再进行十天,呼奢的折兰部两个万骑,攻击一万两千名勇士,就要全都埋骨于此!
要想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呼奢必须要想个办法。
············
当呼奢回到营地时,白羊王且居也已早早等候在了呼奢的王帐之外。
随口招呼且居进入王帐,呼奢便长出一口气,在帐内的狼皮榻上坐了下来。
今日的攻城,说不上那一方有明显的优势。
汉军守卫城池的决心依旧坚定,但马邑与且居、呼奢二人的推测一样,只有不到万人的守备力量。
而攻城的折兰、白羊两部,虽然更擅长草原战争中的平原追逐、对阵,但更大的兵力优势,也足以支撑他们,对马邑城造成了足够的压力。
就是这战斗的惨烈程度,以及伤亡比例,略有些出乎二人的预料······
“白羊王。”
就见呼奢瓮声瓮气的轻呼一声,便望向眼前不远处,也同样满目凝重的白羊王且居。
“今日攻城,我折兰部的奴隶,损失了数千。”
“此次南下,本王只到了五千奴隶,光是今天,就死了将近一半。”
“明日,恐怕需要白羊部派一些奴隶,来消耗马邑汉人的体力了······”
作为部落联盟奴隶制游牧文明,奴隶在匈奴文化当中,总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存在意义。
在寻常时日的生活当中,奴隶的存在,使得匈奴的牧民阶级能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骑术、射术等战斗技巧的磨练之上。
从这个角度而言,草原文明的‘牧民阶级’,实际上并不对应中原的农民阶级,而是更接近于地主阶级。
而在战争来临之时,奴隶,也同样是匈奴人重要的战斗力组成部分。
为了让这些失去人生目标的奴隶奋勇作战,奴隶主往往会许下一些看上去稀松平常,但对奴隶而言却毕生难求的承诺。
大部分部族会双管齐下,一边用宗教激励奴隶,类似‘只要你好好作战,以后你就是xx神的奴隶’这种;另一边,则用一些相对实际的赏赐作为承诺。
就好比如今的匈奴,绝大部分部族默认的‘武勋’制度:奴隶在战场上杀死敌人的奴隶,就能得到一个和其他女奴留下血脉的机会。
如果在战场上杀死敌人的勇士,那就将摆脱奴隶的身份,成为一本光荣的本部勇士!
这样的承诺,虽然看上去并不算什么‘重大力度’的赏赐,但对于早已失去人生目标的奴隶而言,却不亚于封侯拜相、为一脉之先祖!
自然而然,在部族出征作战的时候,部落内的壮年男奴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无论是讨主人欢心,还是展现出自己的勇武,都要争取一个随军出征的机会。
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匈奴人对奴隶阶级的战争动员,也颇有一丝前秦二十一级军功勋爵名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