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少帝成长计划-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答案,便是那青年军官,以及账内大半人手臂上系着的布条。

    军中都尉及以上的将领,在官制中都属于比二千石及以上的等级,校尉则为千石。

    对应汉官制中的绶印制度,在军队日常作战时,都尉及以上的将领都会在手臂上,系一条青色布条,校尉则系黑色布条。

    而率五百人之队率司马,秩四百石,刚刚好卡在了‘比六百石黑绶’的涵盖范围之外。

    所以在汉室军队,一位手臂上系着黄色布条的人,几乎可以确定为:屯长以上,队率司马以下的军官。

    而在此时,账内这六七十号人中,能在手臂上系着黄色布条的,只可能是队率司马!

    这一级别,是汉室军队中十分微妙的点。

    绝大多数功侯子侄、外戚子弟,入伍后的起点都是从队率司马开始。

    而寻常百姓入伍从军,凭武勋所能到达的天花板,也恰恰是队率司马。

    倒也不是说,汉室有什么关于‘寒门子弟不能做队率以上军官’的条令,而是从队率司马以上的校尉一级,军官就会具备绝对意义上的自主指挥权。

    这也是为什么‘队率’一级,会成为豪门子弟的起点、寒门子弟天花板的原因。

    勋臣、外戚子弟,能被家里安排到军中的,大都是从小习读兵书、磨炼身体的精英,本身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但在毫无战场经验的情况下,不太适合有太大的自主指挥权。

    而寒门子弟之所以会在‘队率’一级停下升迁的脚步,也恰恰是由于校尉一级,拥有绝对自主指挥权。

    ——能从大头兵一步步爬上来的,自然都是军中的勇士、翘楚!

    但寒门出身的标签,必然使得这些真正的勇敢者,在先天、后天条件上有一定的缺陷。

    身体素质的缺陷还好说,多吃点肉,在军中磨练几年,总能跟上来。

    但军事战略素养方面的欠缺,却是寒门子弟入伍从军道路上,几乎无法跨越的一道鸿沟。

    这也是为什么汉室,会有‘校尉者,将官世家之始’这种说法的原因。

    ——能达到校尉级别的人,无论如何,都会具备一定程度的战略认知!

    而这样的人,就算没能为后代留下片竹兵书残卷,光是其自己一生所总结出的战略认知,也足以让后代突破‘校尉’一级的鸿沟。

    所以在汉室军队当中,校尉一级开始,才会被视作‘希望之星’,成为都尉、将军们眼中,前途不可限量的乘龙快婿。

    而与之恰恰相反,仅比校尉低一级的队率司马,在都尉、将军级别的高级军官眼中,和大头兵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非要说有什么区别,那也就是相比起一般大头兵,队率司马往往会是勇猛无比的大头兵。

    如果在战斗中,某一个队率司马上演了一出‘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戏码,绝对不会有人觉得奇怪。

    ——汉室的每一位队率司马,除了身份背景实在太硬的豪门子弟外,其他的所有人,都是凭着这种视死如归的勇气,才得到如今的地位的。

    但当眼前这位以前被视作‘勇敢的大头兵’的队率司马,在大奖军柴武,十来位都尉,以及数十位校尉面前侃侃而谈时,账内的众人,无一不送上了惊诧的目光。

    “不知壮士何方人士,姓甚名何?”

    就连柴武本人,在确定那青年手臂上的细布条是黄色,而不是严重褪色的黑布条后,也流露出了些许惊喜的神情。

    唯一让柴武压抑住心中惊喜的,是一种最为合理的可能性。

    ——这厮,是某家功侯塞进军中的子弟!

    但青年随后的自报家门,却让账内众人目光中的震惊,愈发趋于凝实。

    “回上将军的话:末将何强,家中乃长安何家寨人氏······”

    嘶~

    青年华英刚落,账内众人不约而同的倒吸一口冷气,以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向那自称何强的队率司马。

    ——在长安城内,能培养一个队率的家庭,只会在两个地方。

    尚冠里,以及戚里!

    除了这两个地方,长安绝对找不出第三个‘能培养家中子弟涉读兵书’的地方!

    很显然,何强口中的‘何家寨’,并不是尚冠里或戚里,只是长安城北平平无常的平民聚居区。

    这也意味着:柴武等人所不敢相信的事,恰恰就是现实。

    ——眼前这位侃侃而谈,能看清马邑战场战略局势的队率司马,确确实实是从底层一刀刀杀出来的寒门子弟!

    而这样的现象,却让账内的高级军官们没由来的一心慌。

    “若务农之良家子入军为卒,皆能有如此见解,吾等之后,当如何于军中安身立命?”

    带着这样的想法,账内那十来位都尉望向何强的目光,一时之间竟都带上了若有似无的敌意!

    而与之恰恰相反的,是柴武眼光中终于直达眼底,不再压制的喜悦。

    “若吾汉家良家子弟皆如此,何愁南越不平,匈奴不灭?”

    柴武正思虑着,还没等再开口,就听另一侧的人群中,响起一声低微的询问。

    如果是在账外,这声询问估计连五步都传不出去。

    但在账内所有人都沉寂在‘区区一个队率司马能对战略层面表达看法’的震惊时,那声平日里微不可闻的询问,却清晰地传入了账内每一个汉室将官的耳中。

    “何兄家中,不就在何家寨?”

    众人不有循声望去,看到开口那人的面庞时,店内众人无一例外的带上了些许敬重。

    ——在马邑保卫战已经结束的现在,羽林军材官校尉舒駿,无疑成为了中路军最大的赢家!

    而材官校尉将士在马邑保卫战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也足以让账内众人对这支铁血军队的主将,报以由衷的敬佩。

    见众人的目光都被自己吸引了过去,舒駿心中暗道一声糟糕,待等反应过来,又坦然的对众人拱手一拜。

    ——今天,在马邑城内的中军大帐,舒駿只是个不起眼的校尉;账内近七十号人当中,只有二十人的官职比舒駿低。

    但等马邑战役结束之后,舒駿就将成为账内众人中,低位仅次于柴武的人。

    ——彻侯之位,正在向舒駿招手!

    连带着,众人望向舒駿身旁那人的目光,也不由带上了一丝敬意。

    能被舒駿带在身边,亲切的称呼一声‘何兄’的,只可能是舒駿的部将,材官校尉麾下队率司马。

    甚至很可能是材官校尉中,舒駿最为信任的一人!

    见众人的目光又集中在自己身上,何广粟自然满是惶恐,语调局促的道出一声:“确实如此,确实如此······”

    说着,何广粟又僵硬的嘿嘿一笑,向不远处的何强遥一拱手。

    “俺······额,某。”

    “某家中确于何家寨,同何司马之父素有交谊。”

    “何司马从军之前,还唤某一声世叔呢,呵呵······”

    听着何广粟的话语,账内众人不由再度陷入大脑待机状态。

    而在上首,柴武却是若有所思的抬起头,意味深长的目光在何强和何广粟二人之间来回转换。

    “何强、何广粟······”

    “长安何家寨······”

    “后宫何良人······”

    “恩·······”

 第0422章 筹谋策划

    “何家寨人才辈出,此乃吾汉家之幸!”

    “待此战过后,大军班师回朝,老夫自当以此间事,向陛下请功!”

    只稍一思虑,柴武便以这样一个略有些敷衍性质的总结,结束了长安何家寨诸位军官的话题。

    在帐内众人听来,柴武这句话,基本就是类似‘今天有事,改日再拜访’的性质。

    ——纯客套。

    就连何强、何广粟等当事人,也只是礼貌一笑,向柴武拱手道谢一番,便也回到了原先的位置。

    但只有柴武自己一人知道:自己方才所说的话,并不全然是玩笑或客套。

    倒也不是说在柴武看来,长安何家寨,真是一个卧虎藏龙,需要柴武以彻侯之爵、大将军之贵去巴结的地方,而是从几人看似浅薄的关系当中,柴武看到了一丝微不可见,却又切实存在的联系。

    ——何强出身长安何家寨,只是一个非常备部队的队率司马,这意味着何强原本的官职,大概率是两种情况。

    其一,是长安附近某地方武装的曲侯(百长),借着长安朝堂征召良家子的机会,才临时官升一级,成为了中路军某部分关中子弟兵的队率司马。

    其二,则是某边关部队的前任屯长,借着此次出征机会临时官升两级。

    当然,无论是两种情况间的哪一种,都意味着何强家族的政治成分,属于绝对意义上的‘自己人’。

    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何强的队率之位,只不过是战时的临时职务。

    待等战后,如果没有立下太过瞩目的武勋,何强就将大概率官复原职。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何强这个队率司马,并非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队率司马——说何强一声‘守队率’,也是毫无问题。

    但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何强身上,而是在舒駿身旁依旧局促不已,自称‘何强世叔’的羽林军材官校尉巨盾司马:何广粟身上!

    对于麾下有一位理论上的皇亲国戚,柴武自然是早就心里有数。

    ——当今刘弘的后宫就那么几位良人,在刘弘后位未定的情况下,后宫那几位良人,平均都有一成以上的机会生下皇长子!

    而一旦有哪位有幸生下皇长子,那就将有九成以上的机会成为皇后。

    这种情况下,柴武就算是再怎么神经大条,也不可能对自己麾下,有一位后妃亲父得事一无所知。

    通过过去这十几天的战斗,柴武又和舒駿有了些来往,自然也从舒駿口中了解到:何广粟和舒駿二人,已经结为了儿女亲家。

    这样一来,一个看似连雏形都还没形成的人脉网络,已经清晰地摆在了柴武的面前:

    舒駿已然官至羽林军材官校尉,封侯在即,升官自也是题中应有之理;

    那作为长安军队校尉的舒駿升官,会往哪里升?

    ——要么外放为一郡之守、尉,要么入朝为九卿副手!

    再结合舒駿必然将被封侯的身份,以及不到四十岁的年级,不出意外的话,二十年后的汉九卿之列,必然会有舒駿一席之地!

    就算舒駿从今天开始无欲无求,随遇而安,舒駿这一生的成就,保底也是一郡郡守。

    舒駿如此,何广粟就是个歪瓜裂枣?

    ——就算撇开和舒駿的密切关系,何广粟本身,也已经是当朝外戚了!

    即便何广粟这个外戚身份略有些鸡肋,将来女儿也没能争气,何广粟自身也已经是羽林军的一队司马。

    加上此战的武勋、外戚的身份,待等战后,舒駿从材官校尉的位置升迁离职,舒駿的继任者,便大概率将是何广粟!

    做了校尉,成为了一个有资格口称‘末将’的高级军官,何广粟的外戚身份,可就没那么鸡肋了~

    别说是让后宫的女儿帮自己了,何广粟自己在必要的时候,都有可能成为宫内女儿的一大助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