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少帝成长计划-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说是让后宫的女儿帮自己了,何广粟自己在必要的时候,都有可能成为宫内女儿的一大助力!
这二人一个是封侯在即,未来保底一郡郡守;一个是板上钉钉的准材官校尉,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
二人之间的政治联盟,又是如此密不可分,再加上二人的顶头上司秦牧,在当今刘弘身边真得宠信······
只能说:二十年后的朝堂,以这几人为首的政治派系,必将成为汉室朝堂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那在这个极具潜力的政治阵营中,何强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何广粟那声‘何强以前喊我世叔’,就已经道明了一切!
不出意外的话,何氏外戚,必将成为未来汉室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对于外戚而言,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男丁兴盛。
只要家族有足够多的男丁,那即便外戚家族本身没什么能力,光是从概率学的层面来讲,也总能有那么几个可堪一用的人才。
反之,若是男丁不盛,即便有多么优秀的人才,也终究逃不过‘不出三代便泯然众人’的悲惨结局。
历史上的文帝一朝,当朝太后的家族薄氏外戚是怎样的风光。
——太后在东宫把握大局,骠骑将军枳侯薄昭手握兵权,就连储君刘启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都是薄氏女!
只此三人,就让薄氏外戚将往后三代的荣华富贵揽入囊中。
但结局如何?
文帝末年,薄昭坐骄诏,被汉室文武大臣合唱一首‘殇露’,给活活唱死在了长安枳侯府邸;
景帝刘启登基,没过多久,太皇太后薄氏又撒手人寰,薄氏外戚唯一的牌面,便成了在太子妃的位置坐了十几年,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的皇后薄氏。
当薄太皇太后驾崩,薄皇后又无儿无女,景帝刘启的长子刘荣却已经年近十五的时候,薄氏外戚的没落,便也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而薄氏外戚在原本历史上的落寞,几乎有九成以上的原因,可以归为‘男丁不盛’。
身为文帝太后、景帝太皇太后的薄太后身死,并非是可以避免的事。
——作为高皇帝刘邦的后嫔,薄太后能活到孙子刘启在三十一岁的年龄登基,已然算是长寿了。
至于薄昭之死,虽然大半原因是因为自己作死,但也是同样的道理——就算薄昭没有死在文帝一朝,作为刘恒母舅的薄昭,年龄也没有比姐姐薄太后年幼多少。
归根结底,还是薄氏后继无人,入主椒房殿的薄皇后形单影只,在薄昭死后就只能仰仗薄太后,待薄太后一死,就全然失去了所有助力。
试想一下:若薄昭被廷尉捉拿,文帝刘恒欲以‘骄诏’的罪名治罪薄昭之时,薄氏外戚能有一个男丁或在朝为官、或在外领兵,朝中大臣们谁敢去枳侯府外唱挽歌?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薄太后驾崩时,薄氏外戚能有个男丁,以‘景帝刘启舅祖’的身份手握权柄,那谁又能将薄氏从后位上扳倒?
景帝刘启又怎敢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太子、皇帝生涯中,对自己的太子妃、皇后那般冷落,竟使薄氏入宫数十年,却连一个女儿都没生下?
说到底,无论是文帝刘恒、景帝刘启,还是长安朝堂的文武百官,都在欺负薄氏没人,薄皇后没人撑腰而已。
若是单从政权安稳的角度来讲,光是薄氏外戚人丁不丰这一项,也足以让景帝刘启出于‘若薄氏子立,则储君无母族助力’的考虑,做出废黜薄皇后的决定。
——若是薄氏能为储君提供足够的助力,那景帝刘启大可把其他的儿子,如小猪刘彘之类的,过继一个给薄皇后。
再怎么样,也总比废后所带来的政局动荡要来的合算。
要说薄氏外戚是绝对反面例子的话,那汉室开国时期的那家外戚,就是绝对意义上的正面例子了。
——吕氏一族!
在朝堂、军队,乃至于宫中,吕氏外戚的基本盘,与文帝薄氏外戚几乎一般无二。
同样是东宫有太后坐镇,储君有本族太子妃,军中有良将一二人。
但就是在这种近乎同样的情况下,吕氏外戚和薄氏外戚的‘作为’,却呈现出了两个极端!
文帝刘恒登基的位,薄太后做了什么?
不过是在身后出谋划策,不时提点而已。
但为了将儿子刘盈扶上皇位,吕后却是做到了封建时代,一个太后所能做到的所有事情!
在儿子成为皇帝之后,薄太后整日在东宫诵经修炼,硬是让文帝刘恒独自面对陈平、周勃等‘德高望重’的开过老臣。
而吕后在儿子成为皇帝之后,却是在朝中大展身手,直接一手临朝称制,硬是让汉室社稷第一次政权交接,没有掀起一毫的水花!
在儿子英年早逝之后,吕后又扶着两个孙子坐上皇位,安安稳稳撑了汉室江山足足八年!
从这几点来说,高皇帝刘邦以吕雉为后,以薄氏为姬,是有道理的。
就算撇开两位女强人不谈,薄、吕两家的男丁,也是呈现出了极大的差距。
薄氏唯一的牌面薄昭,一生几乎只干了一件好事:在吕后驾崩只是,替时为代王的刘恒提前去长安趟趟浑水。
除此之外,薄昭一生的所作所为,几乎都是在做‘论皇帝的舅舅怎样才会把自己作死’的亲身示范。
反观吕氏,则可谓人才辈出——先是周吕侯吕泽,凭一己之力,几乎打下了汉室半壁江山!
在后世的演绎中,吕泽由于政治原因被刻意淡化,其一生的成就,也是大半被安到了淮阴侯韩信的头上。
但若是从客观角度,单独讨论个人功绩,周吕侯吕泽之于刘汉,绝不亚于常遇春之于朱明!
即便是在吕泽战死在刘汉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吕氏外戚,也涌现出了无数人才。
吕台、吕产、吕禄等人,无一不是弓马娴熟,文武双全的狠人!
只不过物极必反,相比起‘没本事’的薄氏外戚,吕氏实在是‘太能干’了些······
现在,柴武从何广粟、何强、舒駿,乃至于看上去和何广粟毫无关联,甚至由于同样的外戚身份,而隐隐站在对立面的秦牧之间,看出了一丝‘外戚望族’的潜力。
原因无他:人丁繁盛,后继有人而已。
“若是后宫何良人生下皇长子······”
“不,只需诞下龙子,何氏外戚······”
考虑到这个可能性,柴武已经不敢想象这种情况发生之后的状况了。
——万一何氏真能成为后族外戚,那即便何氏不会成为下一个吕氏,也绝对不会相差太多!
对于吕氏外戚,除了最后哪一出不知真假的‘密谋造反’之外,柴武的感官都是相当不错的。
而对吕后一生的所作所为,柴武唯一略有诟病的,也就是遍封诸吕为王侯这一点。
除此之外,吕后所做的一切,都几乎完美的扮演了太后在‘皇帝年少登基’时,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完美诠释了‘如何做好少年天子的太后’这一千古难题。
总的来说,吕后的一生在柴武看来,还是功大于过,瑕不掩瑜的。
带着这种‘后族还是强盛一些好’的认知,柴武对何氏这个极具潜力的外戚,情感上自然也是偏向于友好。
除了这些客观、宏观层面上,单纯为汉室社稷的考虑之外,柴武对何氏外戚略有示好之意,也有一点点个人原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战过后,柴武就要转文职了······
很简单的道理:柴武如今身彻侯之爵,食邑近五千户;又居大将军之职,秩中二千石!
五千户的食邑,再加上大将军这个如今军方最高将领的官职,柴武无论是从爵位,还是从官职,都已经近乎到了‘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地步。
而马邑一战,连校尉舒駿都预定了食邑二千户的彻侯之位,作为主帅的柴武,赏赐自然也不会底。
如果一切顺利,柴武战后的赏赐,大概率就是食邑溢封三千户左右。
至于官职,那就真是升无可升了······
当今汉室,比大将军高的职务,就剩下三公了!
而太尉已经被刘弘明言罢设,丞相又已经被北平侯张苍预定,能留给柴武的,也就剩下个御史大夫的位置。
——就这,都还得等到张苍升任为丞相之后,御史大夫的位置空缺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柴武已经确定要转为文职,步入朝堂。
为了以后做打算,柴武自然要向可能成为后族的何氏外戚表示表示亲近,留点香火情。
既然即将离开军队,柴武自然也要在军中留些人脉,好让家中子侄将来能在军中,谋求一官半职、些许武勋。
当然,除了‘友好何氏,以图将来’之外,柴武脑海中,还有一个想法浮现。
“夕酂侯自污以保声明,方得善终······”
“吾如此行事,当是出不了差错的吧?”
第0423章 武州战起
酂侯萧何自污保全名声,在后世可谓是褒贬不一。
有人说,萧何作为一朝开国元勋,却为了个人安危而丢失原则,实在算不上什么英雄。
也有人说,萧何政治嗅觉足够敏锐,政治智慧足够高超,完美诠释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亘古名言。
但无论后世人如何评说,从政治的角度上而言,功臣自污,都算是相当明智的举措。
想想就知道:任谁做了皇帝,都不可能在一个武双全、功勋卓著,又毫无道德缺陷的功臣存在时安心。
这一点,从华夏李朝历代开过初,那些看似头脑发达,实则小心思比牛毛还多的莽夫身上,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就拿汉室来说淮阴侯韩信武勋卓著,又没有什么道德污点,所以不出意外的被刘邦带走。
反观酂侯萧何、留侯张亮二人,一个自污保全自身,一个修仙远离政坛,萧、张两家,便顺利的在开过初,那个动荡的时局中存活了下来。
而现如今,柴武也来到了前辈们曾面临过的关口。
自污,还是爱惜羽毛?
很显然,一支从飞狐径悄然出发,沿经平城,潜行抵达武州塞东北方向的一支人马,将柴武的选择浅显直白的摆在了天下人面前。
“猛虎大纛?”
“确定没看错?”
站在武州塞的关墙之上,郦寄、栾布二人听闻军事的汇报,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惊呼出声!
即便是在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之后,二人也没有收敛惊诧的架势,只满脸震惊的对视了一眼。
“棘蒲侯此意欲何为?”
作为后起之秀,栾布虽然对柴武的这番调动有所质疑,却也不好发表言论。
但同作为开国元勋的郦寄,却对柴武没有太高的尊敬;在确定猛虎大纛出现在武州塞一带时,郦寄几乎流露出了豪不加以掩饰的不满。
在原本的历史上,再过三十年左右的景帝一朝,汉室拥有棘门军、霸上军、细柳营等常备野战军之后,各式兽类大纛,将成为汉室野战军最为基础的身份牌。
但在现如今,汉室只羽林、虎贲、蓝田、飞狐四部常备野战军,且羽林、虎贲二部尚未确定大纛图式,蓝田都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