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少帝成长计划-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在现如今,汉室只羽林、虎贲、蓝田、飞狐四部常备野战军,且羽林、虎贲二部尚未确定大纛图式,蓝田都尉连建制框架都还没拉起来的现在,兽类大纛,只有一家野战军拥有。

    猛虎大纛,飞狐军!

    作为汉室北方防线最为关键的一支力量,飞狐军在过去几十年,几乎是仅凭一己之力,就确保了汉室北墙的安稳。

    而在汉室北方长城军团二十余万人,按每队数十人的规模,散布在长万余里的长城一线,只充当哨兵的情况下,毫不夸张的说:当今汉室最了解匈奴人作战方式,在面对匈奴人时最具备战斗力的,就是汉室北方防线的守护神兼救火队员:飞狐军!

    从这个角度上而言,汉室一场针对匈奴人主动发起的中大规模战役,若是缺了飞狐军的身影,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长安朝堂针对此次马邑战役的庙算统筹,根本就没有飞狐军!

    为了诱歼匈奴先锋折兰、白羊、楼烦三部四万余人马,汉室已经出动了包括整支羽林军在内的关中部队近十五万!

    而这十五万人,将在为期两个月的马邑战役中,将汉室在过去一年积攒下来的财政收入全部消耗殆尽!

    在这种情况下,飞狐军特有的猛虎大纛出现在武州塞东北方向,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飞狐军此番调度至武州塞东北方向,没有丝毫潜伏、伏击的意思。

    若是身经百战的飞狐军想要隐藏行踪,就武州塞这几万新兵蛋子,根本不可能察觉的出来!

    而这就意味着飞狐军此番调动的目的,并非是按照朝堂的预案打伏击,而是单纯的出现在武州塞以北,和武州塞成掎角之势,让武州塞以北前来支援的单于庭主力出于忌惮,不敢全力攻打武州塞。

    毕竟是飞狐军,虽然平推匈奴不大可能,但让匈奴人心惊胆战,时刻不敢移开目光,飞狐军还是做得到的。

    这样一来,武州塞北向的压力就将骤减,郦寄、栾布所率领的东路军所面临过的形势能好很多。

    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飞狐军的出现,郦寄本该高兴才对。

    可问题的关键还是那句话:朝堂原本的预案当中,根本就没有飞狐军加入战场的安排!

    飞狐军意外加入战场,且先不提那上万人会如何增大此次马邑战役的成本、分走原参战部队的多少功劳,光是意外参战这一项,就足以让郦寄皱紧眉头,暗地里恶狠狠骂柴武一句饕餮!

    在郦寄看来,柴武在此次马邑战役的吃相,着实是有些难看了

    要知道柴武从飞狐都尉转任为大将军,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

    如今的车骑将军飞狐都尉令勉,那更是柴武一手提拔起来,亲自给当今刘弘举荐的继任者。

    天下谁人不知,飞狐军,根本就是柴武的嫡系?

    要知道柴武作为此次马邑战役的主将,就算本人在南距马邑数百里的代都晋阳远程指挥,只要战斗顺利,就保底会有指挥得当的功劳到手。

    先前柴武将秦牧从驻守武州塞的东路军,临时改换为潜伏于战场内,伺机进入战场绞杀的西路军,还能理解为柴武对秦牧的战斗经验还不是很放心。

    而柴武非要亲自驻守马邑,也可以勉强理解为此次马邑战役,马邑城实在太过重要,柴武不亲力亲为,实在放心不下。

    但柴武手握总指挥的功劳,又有驻守马邑不实的功勋,现在又把自己的老伙计飞狐军调来

    就连当今刘弘,也从未有过如此不顾吃相的时候!

    “带回转长安,某必要以棘浦侯僭越一事,在陛下面前参上一本!”

    略有些无力的丢下一句狠话,郦寄也只好气呼呼砸了关墙一拳,旋即闷头走下关墙。

    没办法:虽然郦寄和柴武同为彻侯,且同为开国元勋,但郦寄再怎么如何,也终究是二世功侯,在汉室军方的,多少还是要差柴武一点。

    相比起年过花甲,正值黄金年龄的柴武,年不到五十的郦寄,在汉室军方也终究还算是小字辈。

    即便撇开二人的身份和威望,光是此时二人的官职,也使得郦寄只能坐视柴武临机应变,却又对此无可奈何。

    原因无他:此战,郦寄为将,柴武为帅

    作为主持此次马邑战役的主帅,柴武早在出征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刘弘在必要情况下,可调燕、赵、代境内全部兵马的授权。

    虽然柴武调动飞狐军的举动,多少有点涉嫌擅做主长,不按计划行事,但总还是能勉强解释为:战时情况特殊,时局瞬息万变,特事特办,先斩后奏,一切为战争服务。

    更何况柴武是把飞狐军调到了包围圈外,武州塞东北方向二十里处的山林之中,只起到一个从侧翼掩护武州塞的作用,未必能有多少斩获。

    结合这此件重重,郦寄也只能无奈认命,去视察关墙南北两侧的防御工事去了。

    但和郦寄恼怒截然相反,目送郦寄气冲冲离去之后,栾布站在关墙之上,确实流露出了些许安心的淡笑。

    马邑战役,东路军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马邑城再怎么重要,所要面对的也终归是包围圈内,数量一定的匈奴先锋三部,近四万兵马而已。

    再加上马邑那虽称不上雄伟,却也还算坚固、完整的城墙,以及马邑城内的数万关中将士,马邑保卫战,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而与之相比,驻守武州塞的东路军所要面临的敌人,却几乎是上不封顶!

    在武州塞以南,东路军将面临匈奴先锋四万兵马带着回家渴望的疯狂攻击。

    在武州塞以北,光是已经大致确定数量的单于庭本部主力,兵力就有近十万之巨!

    而这十四万人,却并非是武州塞所可能面对的理论最大值。

    如果冒顿铁了心要救包围圈内的三驾马车,那最多五日之内,冒顿就还能从亩南草原召集二十万以上的骑兵部队,以及二到三倍数量的奴隶、炮灰!

    也正是出于这个情况,郦寄、栾布所在的东路军,实际上并没有得到长安朝堂务必保证武州塞不失的死命令。

    对于底下的将官士卒,郦寄、栾布二人下达的自然是死守的命令,但整个东路军数万将士当中,只有二人心里清楚:朝堂下达的命令是尽量守,尽可能多的造成杀伤,若情况是在恶劣,则自武州塞撤向西南方向,退守善无。

    可话虽如此,作为东路军将领的栾布、郦寄二人,显然也不希望随随便便就弃守武州塞,放过这么一个扬名立万、重挫死敌的机会。

    所以,除非情况恶略到了再不撤退,东路军就要溃败的地步,武州塞,就绝对不可能被郦寄、栾布二人放弃!

    在这种情况下,久经沙场,深精对匈作战的飞狐都尉出现在塞北,摆出一副掩护武州塞的架势,这对驻守武州塞的东路军而言,显然是战略层面的一大利好。

    对于令勉这位前辈,现任郎中令的栾布也是满怀敬佩,久欲相见。

    结合这些状况,栾布对于飞狐军意外加入战场,其实是略带些安心的。

    毕竟相比起心中,已经对马邑战役十拿九稳的郦寄、柴武相比,栾布还算是个彻头彻尾的青年俊杰;对于这样一场堪称堵上国运的战役,栾布还是持比较保守的态度。

    能大获全胜,自然是皆大欢喜;可若是不能全胜,那得到一个赢了,但没有完全赢的结果,栾布也完全能接受。

    “也不知可有良机,能与令车骑并肩作战?”

    暗自发出一声感叹,栾布刚要走下关墙,就见先前来向郦寄、栾布二人汇报飞狐军大纛出现的斥候,便出现在了栾布的视线当中。

    在栾布略有些担忧的目光注视下,那斥候快步跑向关墙,快速扫么一圈,发现不见郦寄的身影后,便径直跑到了栾布面前。

    “禀,禀将军,关内之胡,已至武州以南十里!”

    在栾布得到消息慌忙走下城墙,向郦寄先前离去的方向快步走去的同时,武州塞以南十里处,折兰王呼奢看着眼前,已经人仰马翻的本部勇士,不由将眉头紧紧缩起。

    在和白羊王且居、楼烦王秃克商议数日过后,三人终于达成一致:由折兰部尝试向武州塞发起攻击,白羊、楼烦两部紧随其后,伺机而上。

    但此时此刻,当折兰骑兵在距离武州塞十里的地方,被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绊倒在地,摔得人仰马翻之时,原本还对攻破武州塞稍有信心的呼奢,脸上却肉眼可见的黑了下去。

    “主人。”

    奴仆一声轻微的呼唤,讲呼奢的注意力拉回现实。

    看着眼前,奴仆手中拿着的木制刺球时,呼奢的心,彻底掉到了渊底。

    “折兰王因何停步不前?”

    不片刻,且居、秃克二人的身影,便也出现在了呼奢身后。

    而对于眼前的状况,呼奢却并不想多解释,只随手将手中的木制刺球交到且居手中,便满目沉重的眺望向远处,那依稀可见轮廓的关墙。

    “武州塞的关墙都还没见到,汉人就已经设下了如此卑鄙的陷阱!”

    “如果本王没猜错,从这里一直到武州塞,沿路的陷阱也会层出不穷!”

    看着眼前依旧还没断气,被压在马屁身下垂死挣扎的本部勇士,呼奢目光凶狠的回过头,语调中,却是带上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如果一路都是陷阱,那折兰部的勇士恐怕到不了武州塞,就要全都死在这些陷阱上!”

    “我们还是再商议一下,看是先清理陷阱,还是从其他方向突围吧。”

 第0424章 大路朝天

    只短短片刻之后,同样深陷重围的三部头人,就已经吵得乱作一团。

    折兰王呼奢更是气呼呼的走了开来,摆出一副武州塞我反正不去,你们谁爱去谁去的架势。

    而让同处陷阱的三人,在如此关键的时刻闹内讧的,显然就是且居手中依旧拿着的,不远处的尘土中依旧藏着的木制刺球。

    作为匈奴部署在幕南最具战斗力的三驾马车,折兰、白羊、楼烦三部,几乎堪称是已知世界最具战斗力的三支骑兵集群。

    在草原,只要有着三部大纛其中任何一个出现,那方圆数百里的区域,就绝对没有人敢捋其虎须。

    但在南下,面对汉人坚固的城池、宽阔的护城河,以及层出不穷的陷阱时,即便是这三个部族,同样也很难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就拿先前的马邑保卫战来说,若攻击马邑的不是匈奴人,而是中原某支稍具战斗力的步兵部队,如某一家关东诸侯的军队,那战斗的结果,就绝不会呈现出那般一边倒的状况。

    蚁附攻城,算是中原部队最拿手,也是最有心得的战斗方式了。

    在同等兵力的前提下,若之前攻打马邑的换换作中原部队,那即便不能攻下马邑,驻守马邑的柴武所部中军也绝无可能那般轻松。

    说白了,马邑保卫战,就是汉室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用自己最擅长的城防战,挫败了匈奴人最不擅长的攻城而已。

    这也是过去这数十年来,匈奴人每每南下犯边,却始终不能如春秋战国时期那样,攻下汉室xx座城池的原因。

    骑兵的舞台,还是在开阔、平坦的平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