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少帝成长计划-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使得飞狐都尉这个位置,从以前单纯的飞狐军主将,将逐渐演变成为游离于太尉掌控之外,只对皇帝刘弘负责,并全权处置北方边墙战事的全新机构按制,车骑将军虽无权开幕府,但假天子节,车骑将军的权力便将不亚于大将军!

    对此剧变,朝中百官自是忧心忡忡权力如此重大的机构,却远离中央,至边墙附近的飞狐道,无论是谁,都不会觉得安心。

    而陈平此时,也已是彻底明白了刘弘地意思明年之前告老还乡,就还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但是

    回头看了看同样面色沉重的周勃,以及再靠后些处,面色已经有些绷不住的刘揭,陈平苦涩一笑,回过身,对御阶之上深深一拜:“陛下既圣意已决,臣,附议”

    闻言,刘弘诧异的一挑眉,目光中满是匪夷所思陈平,难道真的答应投降了?

    孤疑间正要开口,就见陈平继而道:“然中尉之事,事关长安,若不慎择,臣恐高庙之事反复”

    言罢,陈平缓缓抬起头,古井无波的脸色上,那双眼眸炯炯有神,目光中满带着决绝。

    “呵,我说呢”

    暗自摇了摇头,刘弘长叹一口气,坐回御塌之上。

    “丞相所言甚是。”

    淡笑着点点头,刘弘便淡然的望向陈平身后的周勃:“中尉者,身系长安之重,非良将不可胜任。”

    “还请太尉不吝举贤。”

    言罢,刘弘的注意力便没有再集中于周勃身上了。

    掌控中尉,等同于掌控北军;陈平继续争取中尉的举动,已经很直白的回答了刘弘:不降!

    虽然对此早有预测,但刘弘心中还是深深感到遗憾如果没有诛杀原主的事,陈平周勃应该能为他的事业出一份力,在这汉室即将青黄不接的时代,替刘弘撑一撑场面

    但世界上,没有如果。

    在周勃率兵进入未央宫,将原主手上的传国玉玺取走,并和陈平等人一同呈到代王府时,刘弘和陈平、周勃二人之间,便再也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暗自为自己的天真讪笑两声,刘弘将注意力收回,并没有在意周勃提出的人选,径直道:“太尉以为善,便如此吧。”

    既然陈平不降,那这场斗争,就还要继续下去。

    刘弘任张苍为御史大夫、任令勉为郎中令,甚至隐晦的提了一嘴将秦牧任命为卫尉丞,陈平都识相的没有出来添堵,那刘弘自然也不会贪心到想一口吃下个大胖子,将北军也彻底掌控,逼迫陈平狗急跳墙。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将打下的地盘坐稳,巩固下来,消化下去。

    至于北军,则已经被刘弘彻底放弃了如果陈平周勃真能拉得动北军,攻打自己这个名正言顺的刘氏皇帝,那刘弘也不会再顾忌北军的功劳。

    而经此一事,第三位坚定的诛弘集团成员新鲜出炉内史:刘揭!

 第0117章 温声和气

    御史大夫、郎中令,甚至于卫尉丞的任命,都在殿内百官充当背景板,刘弘与陈平等人明争暗斗中定下。

    从结果来看,无疑是刘弘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刘弘的目标尽数达成,陈平一系却丝毫未能阻止刘弘明目张胆的任人唯亲,往九卿要害位置上安插党羽。

    正当百官对充当背景板感到有些不舒服时,刘弘就如同有所感置般,将廷尉和少府的人选扔了出来,交由百官商讨定夺,而没有如任命御史大夫般咨询陈平,任命郎中令般问柴武,或是如任命中尉般直接让周勃举荐。

    迟疑片刻,发现殿内站着的王陵、陈平、周勃等人尽数回到位置,跪坐下来闭目养神,柴武、刘不疑、刘揭等人也没有开口的意思后,殿内百官顿时眉飞色舞起来!

    政治参与感,对于朝臣而言,几乎比乌纱帽还重要!

    如果每一件事,都像这几个月的常朝一样,皇帝和三公九卿交流拍板,那剩下的朝臣半夜醒来,在天亮前摸黑上朝就完全没必要了;美美睡上一觉,然后优哉游哉晃悠到属衙办公,多舒坦?

    实际上,封建时期的朝堂,很少会出现如这几个月般,三公九卿赤膊上阵,与皇帝据理力争的场景。

    历史上,除了始皇帝、明太祖

    通常情况下,皇帝对某件事有看法,甚至已经有解决方案之后,一般也不会直接在朝堂上说某某事不好,朕觉得可以这样改这般直白的话。

    而是提前召见具有相应职权的九卿,隐晦的提一句:朕听说某某地发生了某某事,卿有什么看法?

    然后这位九卿闻炫音而知雅意,顺势说:陛下,这种事早已有之,只是之前不太严重,如今居然到了这个地步,那确实是要考虑整改了。

    皇帝就会点点头,交代这位九卿:爱卿是专家,对这方面了解的多一些,下去想想解决之法吧。

    至此,君臣默契达成。

    下一次的朝会上,皇帝就会不经意的提出:某某卿前日给朕上奏,说某某事需要改进,如今可有解决方案了?

    那位九卿就会应声出班,略有些愧疚的回答:臣愚笨,实在是没想出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朝中皆人杰,应该有人能想出应对之策,陛下何不集思广益,让朝中诸公商讨?

    皇帝顺坡下驴,从善如流道:既然这样,那大家议一议,看能不能拿出个方案出来。

    这一整套下来,才是标准的皇帝试图对某方面作出改动的政治流程。

    被皇帝如此抬举为治国之臣,百官们自然会兴致勃勃的提出自己心中可行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皇帝都会作为旁听者,不针对某一方案发表意见;任由朝臣反复提出方案,然后被其余人指出不足并否决。

    如此反复之后,待等朝臣们讨论完善,最终拿出三个大部分人认同,且指不出弊端的方案之后,皇帝才会下场拍板,从这三个方案中选择一个。

    这样一来,即便皇帝心中原本就有了属意的方案,也会在朝臣们的商讨中暗自权衡,并试着通过朝臣们提出的弊端,完善自己的那套方案,再与朝臣提出的方案相比较,取其中最合理的一个。

    如果最后的三个方案中,刚好包括了皇帝原本认同的那个,那自然是皆大欢喜皇帝完美的通过朝臣的口,达成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朝臣们的认同感和对治理国家的参与感也得到满足,主人翁意识ax!

    长此以往,朝堂政治氛围便向着君臣共治的积极方向发展,并最终促成文景之治那样的盛世。

    即便皇帝依旧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个方案,也只需要逐个指出朝臣所提的三个方案有不足之处,朝臣们就会心领神会,识相的俯首纳拜:臣等愚笨,不明圣意,还请陛下独断。

    不过这种强摁牛头喝水的事,必然会让朝臣们参与政治讨论的热情逐渐减少;皇帝亲口提出的方案,如果起到不好的效果,对于皇帝的威权也会造成不小的打击。

    所以,哪怕是历史上的独夫景帝,在大多数时候,也是遵循着这套流程的;即便最后到了几乎撇开脸不要,强行破坏政治流程,亲自下场推动削藩的地步,也会尽量控制这种专政独裁的次数。

    待等吴楚一平,诸侯一削,景帝也依旧乖乖收回獠牙,坐回那个温顺和煦的圣天子,一应朝政都交由朝臣商议决定。

    而在百官心中,刘弘此前的每一次常朝,几乎都是以独夫独裁者的形象出现的上来就大咧咧提出方案,交由臣子商讨可行性!

    皇帝亲口提出的方案,即便是不好,朝臣又怎么好直接指出错谬?

    所以两个月以来,朝中百官心目中,对刘弘一直是隐隐有些不满的;这也使得在高庙事件之前,朝中百官即便有意投身刘弘麾下,也有些不情愿。

    如今,见刘弘如此圣明的将朝堂秩序恢复到正常,百官心中顿时一喜,纷纷派出六百石左右的副官出头,将自己的看法提出。

    一时之间,宣室殿内如同闹市般热闹起来;如今汉家几乎每一个有资格担任九卿的勋臣、将官,其大名都出现在了朝臣们的议论之中。

    而最终商议的结果,基本与刘弘的预测相差无几。

    通过朝臣们温声细语,有理有据的友好商谈,最终由黑了一个眼圈的奉常丞出班给出最终结果:廷尉卿最合适的人选,乃河东太守,吴公。

    对此,刘弘心中早已有八成把握如若不然,刘弘也不会那么自信的将已经决定人选的廷尉扔出来,交由朝臣商议。

    如今汉室天下,能有资格担任九卿的,除了那几十位年龄够大的彻候外,便只有各地郡守。

    再加上廷尉这么一个对律法专业要求甚高的条件,挑来挑去,符合条件也就那么两三个人而已。

    比起那几个空有十数年资历,却没有什么特别业绩的郡守,以及除了老爹意外没有任何东西的侯二代,河东守吴公在坊间那句治平为天下第一的评价,无疑算得上的出类拔萃。

    这恐怕也是历史上,吴公成为文帝第一任廷尉卿的原因可供刘恒挑选的人就那么几个,让人放心的,则只有吴公一人。

    借着朝臣们的廷议,得出自己满意的廷尉人选,刘弘自是非常满意;但朝臣们对少府人选的商讨结果,却是让刘弘始料未及。

    汉中郡守,田叔!

 第0118章 燕赵之王

    刘弘当然知道,田叔是个什么人。

    田叔田子卿,战国时期齐国田氏后人,酷喜剑术,曾于乐巨公门下研习黄老学,为人刻峭廉洁,非德高望重之辈不交往

    但对刘弘而言,无论是田叔喜欢耍剑,出身黄老,还是有道德洁癖,甚至于是否真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记载般靠盗墓发家,都不是重点。

    真正的重点是:田叔,是故赵王,宣平侯张敖的门客!

    宣平侯张敖,赵王张耳之子,于秦末随父张耳参与陈胜、吴广起义,甚至曾被陈胜封为成都君。

    高祖五年,张耳离世,张敖继承了赵王王位,并迎娶了刘邦与吕后所生长女:鲁元公主。

    也就是说,张敖即便是在高祖七年失去了王位,被贬为宣平侯,但也依旧改变不了他是刘邦女婿的事实!

    刘弘作为刘邦的孙子,看上去,祖父的女婿张敖跟刘弘扯不上多大关系?

    这里头的关系,大了去了!

    张敖与鲁元公主所生之长女,正是此时依旧简居于深宫的孝惠皇后,刘弘理论上的亲母:张嫣!

    也就是说,田叔作为张敖的门客故旧,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刘弘的母亲张嫣的人!

    如果真让田叔顺利入朝,出任九卿

    勉强按捺住心中激动,刘弘用尽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是语气平淡下来:“以汉中守叔为少府,丞相以为如何?”

    跪坐于左班,正闭目养神的陈平闻言,缓缓起身,对刘弘一拜:“臣愚以为,或乃尚佳之选”

    看着陈平满脸纠结的吐出这几个字,刘弘心中大定!

    飞速瞥了一眼身后充任侍卫的虫达,刘弘勉强做出一副淡然的面色:“既如此,便由奉常拟诏书一封,呈与朕观。”

    刘弘很确定,田叔进驻中枢所带来的影响,陈平也同样想到了。

    但这件事,呵呵

    别说陈平区区丞相的身份了,即便是刘弘大权在握,都无法去阻止分毫!

    满带着欣喜,将廷尉和少府的人选定下来,今日的常朝就已进入尾声。

    戏肉结束,剩下的,就是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