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少帝成长计划-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欺软怕硬的道理,不只是后世官僚的专利能找到第二个出气筒,绝对不会有人选择记恨一个封建皇帝!

    而陈平作为丞相,还偏偏不能否认这件事是自己的建议,为了彰显自己百官之首的担当,陈平只能将这口黑锅背过来,与这件事的导火索刘揭,一同承受官僚阶级的怨念。

    更要命的是,陈平已经顾不上如何甩掉这口黑锅了内史从关中粮商收上来的那笔商租,此时就躺在曲逆侯府的库房之中呢!

    从刘弘在诸侯大臣归还赏赐那件事的变现上来看,张苍很有可能会在清查长安有司官员时,顺便到丞相府,过问一下这笔商税的去向。

    为了避免这次反腐运动第一个遭重的老虎,陈平现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这件事摆平,将自己从这次反腐运动里摘出来。

    事情,并不是陈平将家里那几千块金饼,原封不动放回国库那么简单的!

    刘揭送来的,是已经被封存于钱缿中,并被内史府库记录在册的铜钱!

    而陈平则是另寻了一个支出为掩护,从国库取了与这笔铜钱价值相近的黄金回家!

    如今国库的账面上,已经清楚地写上了一笔内史所输钱千五百万,以及紧随其后的一句丞相府取军厩养马钱二千金!

    陈平如果把这笔钱直接送回去,那国库的账本上就会多一笔丞相府退回军厩养马钱两千金

    如此诡异的账目,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陈平真没偷!

    如今,陈平不但要让这比钱真的用到兴建一座新的,用于为军队培养战马的马厩之上,还要给刘弘以及朝堂必然会提出的一个疑问,给出合理得解释:国库如此拮据,发俸禄都很是勉强,丞相为什么要那这么一比巨款,去兴建马厩?

    如此大事,为什么没有报于陛下知,报与朝堂共论?

    ps:缿:通銗,亦通匣,一般指官府用于收税的钱罐,或是用于放匿名告发举报文书的公文盒,二者都有可进不可出的特点。

    二年律令金布律规定:官为作务、市及受租、质钱,皆为銗,封以令、丞印而入勿敢擅用。

    其中指出的受租,指得就是商税。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中的关市律,对于“缿”亦有如下解释:受钱器也古以瓦,今以竹。

    汉书赵广汉传则记载:缿,若今盛钱臧藏g瓶,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结合出土的秦简、汉简,以及汉书中所记载,“缿”,其实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存钱罐,地方官府将收上来的钱,存放进类似存钱罐的竹盒之中,由主官和副官一同用印封存,再上缴中央。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地方收上来的钱税被挪用,或是被私吞。

 第0153章 定时炸弹

    散朝之后,百官朝臣皆次序在温室殿门口处踩上布履,再从门口侍卫里的郎官手中,各自取回自己的佩剑,旋即向着宫外走去。

    看着人群径直向着未央宫外而去,田叔微皱着眉,手下意识的放在怀口处,摸着怀中的奏疏,为如今朝堂的礼乐崩坏而感到忧心。

    汉室以孝治天下最根本的两个理论基础,便是刘邦在位时五日一朝太上皇,以及孝惠朝的太后临朝。

    刘邦五日一朝太上皇,最终演变成了朝堂五日一常朝;又因为每月初一十五,刘邦朝见太上皇时,刘太公都会将在京宗室召集在一起,举行家宴,故而每月初一、十五,朝堂举朔望朝,由所有在京彻侯、关内侯,及六百石以上者与会。

    而孝惠朝的太后临朝,则为整个西汉奠定了两宫制的基础;正常情况下,无论皇帝年长或年幼,朝臣百官都需要在散朝过后,由未央宫东宫门径直往长乐,给太后请安。

    这里的请安,可不是跪地叩首,拍两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马屁就完事儿的朝臣们给太后请安,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告诉太后:方才的朝会发生了什么。

    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在汉初根本行不通,作为以孝治天下的汉室,根本不会允许皇帝叛逆的自行其是,在太后不知情的情况下乱来。

    武帝爷登基之初,可谓志得意满,撸起袖子就想要干一番大事业;随后发起的建元新政,更是将朝堂上下,自文帝晚年开始逐渐安稳下来的政治秩序,给搅了个一团糟。

    武帝爷甚至丝毫不顾及太皇太后窦漪房对黄老学的青睐,连连做出亲近儒家,而疏远黄老学的举动。

    饶是如此,窦太后都未对年少登基的武帝爷太多干涉,只当是年轻人的尝试,任由武帝爷磕碰。

    但最终,武帝爷做的一件事,将窦太后刺激的大发雷霆,旋即将武帝关了小黑屋;若非馆陶太长公主、皇后阿娇为之求情,以及那个金屋藏娇的誓言,武帝险些在登基几年之后就被废黜,成为西汉第三位少帝!

    儒生赵绾建议武帝爷:太后已经老啦,根本理解不了陛下的雄心壮志;今后,陛下还是不要再将朝中政务禀告太后啦

    但令武帝爷没想到的是,他这边一点头,窦太后那边就已经在着手废帝了!

    西汉太后在法理上,是有权废黜天子的!

    只要天子确实做出了无法原谅的过错,并且这个过错大到朝臣也无法原谅,那西汉太后,就可以以东宫懿旨,直接行废立之事!

    吕后废前少帝,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以神志昏庸无以临政为由,方得以成行。

    而窦太后若真是在建元新政中,将武帝爷废黜,那天下人绝对是挑不出一点毛病的武帝爷的罪由,实在是到了获罪于天的程度

    不孝!

    汉室仅次于乱论,且远高于谋逆的罪责!

    虽然最终,武帝侥幸躲过了成为西汉第三位少帝的悲惨结局,但朝局却是一键恢复出厂设置,被窦太后强行归零请毋奏事东宫的两个罪魁祸首,御史大夫赵绾,以及郎中令王臧二人,坐离间两宫,蛊惑天子,下狱论死!

    丞相窦婴,为宰而不能佐天子治政,坐视天子受人蛊惑而不能阻止;太尉田汀熳油馄荻恍匏降拢抟晕郯颍园眨

    当朝三公一死二免,朝堂彻底洗牌,轰轰烈烈的建元新政,最终被窦太后仅凭一己之力,便全面废除。

    若说西汉与别的朝代,有哪些明显的不同,那首当其冲的,就是与后世后宫不得干政反其道而行之,以两宫制制衡朝局的太后摄政!

    甚至于在皇帝年幼时,东西两宫的关系,更像是上下级皇帝在朝会提出想法,由朝臣在散朝后报与太后知,再由太后拍板,决定是否成行。

    但现在,汉室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状况东宫无主!

    身为自高帝微寒之时,就已征战沙场的老臣,田叔早就养成了散朝而朝东宫的肌肉记忆;看着如今散朝之后,径直涌出未央宫,朝各自属衙走去的朝臣百官,田叔可谓是浑身别扭。

    再摸了摸怀里的奏疏,田叔暗自摇了摇头:“可惜今日未能成行”

    自顾自哀叹一起,田叔便加快了脚步,追上了不远处,正与新任廷尉吴公交谈的张苍。

    “不知鄙人可有幸,与张公同行?”

    正与吴公低声交谈着的张苍闻声回过头,旋即露出一丝了然:“少府此言,折煞老夫啊”

    轻笑着看向田叔,张苍的目光下意识在田叔的怀口处停留了一下,旋即淡然道:“少府可是有言告与老夫知?”

    今日常朝后半段,张苍的目光几乎全都锁定在了田叔身上!

    早在履任之初,田叔还未从汉中赶到长安之时,张苍就得到了刘弘的授意:汉中守久离中枢,或不知今之朝局;卿为亚相,当看顾之

    对刘弘的暗示,张苍自然是一点就透盯着田叔,别让这货干出什么破坏朝局稳定的事!

    真要说起来,田叔的政治资历并不比张苍低到哪里去;说田叔看不清朝野局势,几乎与高帝不会收买人心一样可笑!

    对于刘弘地担忧,张苍也大致能猜得一二:宣平侯张敖,乃受冤失王爵!

    但这件事,根本就和张敖究竟做了什么没关系张敖最大的过错,就是异姓为王!

    相较于那些被高皇帝论死,或是无奈逃亡匈奴的异姓诸侯王,张敖能得以保全性命、保全家族,甚至还能保有彻侯之爵,已经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但刘弘地担忧也是不无道理自出仕开始,田叔就是以忠肝义胆为标榜。

    在如今赵王出缺的微妙时间点,还真说不清田叔会不会为张敖求情,请立宣平侯为赵王。

    所以在前几日的家宴之中,张苍也已经隐晦的点了田叔一句:少府规模庞大,所司甚广,公初为少府,首当熟知政务,以全本职

    但在今日常朝,张苍却发现,从朝会开始,田叔就抱着怀里明显藏着的一支竹简,目光中满带着决绝,等待着发言的机会!

    这可真是把张苍吓的老大一跳,整场朝会都在惶恐不安中煎熬!

    如今朝堂,可谓暗波涌动,虽然明面上还是一副和和气气的模样,但张苍为首的皇党一系,和陈平为首逆党一系之间的政治角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刘弘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就如同野兽般般,闻着一点血腥味就扑上去全力撕咬,将陈平一党的人员从朝堂中驱逐,借着一个又一个政治事件,一步步在朝堂之上安插党羽。

    不出意外,刘弘一系可谓胜利在望。

    对于近在眼前的胜利,刘弘的态度也让张苍很安心以朝局稳定为首要目标,不可操之过急。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都是刘弘一系所不允许的,尤其是张敖究竟犯了什么罪这种反动的话题,绝对不能出现在朝堂,成为陈平一系攻击刘弘的武器!

    异姓诸侯王,在汉室就是个不能碰的高压线!

    对于异姓而王的危害性,朝中百官自然也是看的清楚自高皇帝以来的所有汉室异姓诸侯王,除了最特殊的长沙王一系,余者皆反!

    如果说太祖高皇帝前半生是在沛县混吃等死,临老征战天下逐秦之鹿的话,那坐上皇位后的几年,就几乎全是在平叛中度过!

    甚至最后几年,刘邦已经到了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的尴尬境地。

    在最后一次平叛,即镇压淮南王英布黥布的过程中,英明神武,在项羽面前都未曾倒下的高皇帝刘邦,仅因身中流失一支,便轰然倒下;随后不久驾崩,无奈的将天下交到了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太子刘盈之手。

    至于异姓诸侯王究竟为何要反,那更是不用多说如今就连那些刘姓诸侯,也隐隐有了周室那般敬长安而远之的趋势了!

    分封制的弊端,在汉初暴露无遗对于任何一个立志做到中央集权的来讲,无论派多么亲密的人去做诸侯王,这些国中之国也早晚会变成政权身上的恶性肿瘤!

    但知道归知道,这些话,却没有一句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在正式场合说出口的

    高皇帝令:凡有功之将士,皆为王侯;山河永固,与国同休!

    就这一句话,便足矣让任何一个不想被刘氏专政铁拳暴揍的人,对异姓诸侯王这个问题三缄其口!

    在这种情况下,万一田叔真的为了报答故主知遇之恩,毅然要为张敖讨个公道,那陈平绝对不会放过这个良机,并借此恶心刘弘:高皇帝没能履行对异姓诸侯王的诺言,陛下难道也要整治吾等开国元勋,违背高祖皇帝对勋臣阶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