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摄政王令朕宠罢不能[穿书]-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明察秋毫,什么也瞒不过皇上的慧眼,私心自然也是有一点儿的,那就是顺便警告其他大臣,谁以后还敢在皇上面前提立后的事,就是和我作对。”顾悯边说边微抬下巴,一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语气。

    沈映看不过眼,伸手过去掐着顾悯的下巴让他把头低下来,“朕刚刚不都跟你晓以利害了吗,立后选妃只是拉拢世家权宜之计,你怎么还要阻止?刚才还说自己有分寸呢,现在又不懂道理了?”

    顾悯反握住沈映的手,沉着自若地道:“皇上,拉拢世家不是只有立后选妃一条路。”

    沈映见他好像胸有成竹的样子,奇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顾悯一副高深莫测的口吻,神神秘秘地打哑谜:“等过两天,皇上自然就知晓了。”

    ……

    沈映回京的第五天,朝廷各部的运转终于差不多恢复了正常,积压的朝政也差不多都处理完了,他身上的担子终于能轻松了点。

    只是皇宫暂时还回不去,因为冯太妃的那把火烧了好几个宫殿,修缮宫殿的工匠太多,就怕有刺客混在里面,所以为了安全着想,沈映还得继续在临阳侯府里住上一阵子。

    听底下的人说,冯太妃火烧皇宫的那天就已经疯了,因为她听说自己的儿子死了,一时不能接受,痰迷心窍就疯了,如今整天在废弃的冷宫里疯疯癫癫地抱着个枕头,哭哭笑笑喊儿子。

    宫人们议论,冯太妃也是个可怜人,年纪轻轻就守了寡,高宗薨逝后,又在刘太后手底下战战兢兢地熬了那么多年,一辈子就全指望岐王这个儿子,现在儿子死了,等于人生完全没了希望,换成谁也接受不了。

    然而没有人知道,岐王并没有死,沈映让凌青蘅把岐王绑架出宫后,找了一具和岐王身形差不多的少年的尸体,给少年的尸体换上岐王的衣服后,伪装成岐王溺水而亡的假象,让冯太妃以为自己的儿子已经死了,其实是命凌青蘅把岐王送出了海。

    因为如果不送岐王离开,岐王和其母冯太妃一起身犯谋朝篡位的大罪,留在京里必死无疑。

    岐王年仅八岁,一个八岁的孩子又能懂什么,不过都是听他母亲冯太妃的摆弄罢了,只要远离了冯太妃的挑唆,岐王就能重获新生。

    沈映不忍心让一个八岁的孩子成为皇权之争的牺牲品,岐王毕竟和他这具身体也是骨肉至亲,所以才会让凌青蘅送他离开大应,教岐王忘了京城里的这些阴谋算计、恩怨是非,从此天高海阔,过他自己的人生。

    不过,沈映也只对岐王一个人心慈手软,其他诸如杜谦仁、雍王这些乱臣贼子,他一个都不会放过,尤其是雍王。

    沈映之前在名花阁听芳蕊说了信王强占百姓良田的事,早就存了削藩的打算,这次难得拿到了雍王的把柄,正好就从雍王开刀。

    不过雍王却也不是那么好动的,雍王祖父是太宗四子,论辈分,沈映还得叫他一声堂叔。

    雍王手中不仅握有太宗钦赐的丹书铁券,可免于一死,而且他也没亲身参与谋逆,只是借兵给杜谦仁,所以雍王被林振越从封地押送回京后,口口声声只说自己是误信了杜谦仁的谎话以为皇帝已死,未免沈家江山落入外戚手里,所以才会借兵给杜谦仁拥立岐王,他不过是犯了失察渎职的罪,怎么能算谋反呢?

    要怎么样才能定雍王的罪,名正言顺地削了他的王位,又能令其他藩王心服口服挑不出毛病,成了沈映心里最近一桩最烦恼的事。

    这日恰好安郡王从玉龙山行宫回了京城,一到京城连他的郡王府都没回,听说皇宫被烧了,沈映只能住在临阳侯府,便马不停蹄地先赶到了临阳侯府。

    安郡王是被沈映诓骗去行宫的,自然对沈映的计划一无所知,他以为沈映是真的遇刺身亡了,还为此伤心自责了好久,后来又被刘太后软禁在行宫里,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惶恐不安,最后因为精神太紧张导致一病不起,直到几天前听说沈映又没死,还已经平安回了京城平了杜谦仁的叛乱,安郡王的病才慢慢好起来。

    安郡王进了临阳侯府,在太监的引领下进到书房见到沈映后,也不行礼,也不说话,只是站在沈映面前,斜着身子,用一种幽怨到极致的眼神无声地谴责着沈映。

    沈映怕自己笑出来会更让安郡王生气,只能努力忍住笑,语气尽量委婉地道:“怎么了?怎么看朕的眼神跟看负心汉似的?朕听说你在行宫里病了,身子可大好了?朕这里有棵朝鲜进贡的百年山参,等下让你带回去补补身子。”

    “皇上还问我怎么了?”安郡王气呼呼地道,“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瞒着我?你知不知道我差点被你吓死了?你知道我以为他们找回来的尸体真是你,我有多伤心吗?”

    沈映走过去,抓着安郡王的手臂把人按在椅子上坐下,“朕知道,朕都知道,朕就是怕你担心,所以才没告诉你的。”

    安郡王瞪着沈映,不理解地反问:“怕我担心所以不告诉我?这是为什么?你到底拿没拿我当兄弟?”

    “当然拿你当兄弟啊!你想啊,朕诈死的事这么凶险,稍踏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朕若是告诉你,万一失败,岂不是连累了你吗?”沈映一本正经地说完,摇摇头叹了口气,“朕之所以召你去行宫,是怕你留在京城会遭杜谦仁的毒手,而你在行宫,太后说不定还能立你为帝,朕这么为你着想,你却反过来怪朕,真是令朕心寒。”

    安郡王听沈映说完这么曲折的内情,脑子里还一下子没转过弯来,愣愣地问:“所以你不告诉我都是为了我好?”

    “你要是不相信就算了。”沈映装作失望地转过身,却被安郡王拉住,“我信我信!我就知道,你不会不讲义气的!”

    “当然,”沈映欣慰地看着已经高兴得笑容满面的安郡王,诚恳地说,“其实在朕心里,一直都视你亲生兄长。”

    安郡王十分感动,望着沈映的眼眶都有些泛红,“照熹,你受苦了。”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沈映笑着点头,心里想的却是,要是朝廷所有的大臣都能像安郡王一样好哄就行了。

    安郡王忽然一拍脑门,好像想起了什么事,“对了,我有件要紧事要告诉你,太后她已经派人去找各地藩王求助,准备回京来对付你呢!”

    沈映不慌不忙地道:“我知道,昌平已经写信告诉过我了。”

    安郡王瞪大眼,惊讶得都站了起来,“昌平竟然也是你的人?”

    61、第 61 章

    “不然呢?”沈映笑道,“她是朕的亲妹妹,不向朕还能向着那个要把她推进火坑的老妖婆?如今有她帮朕盯着太后,太后想什么做什么都尽在朕的掌握之中。朕早知她不会善罢甘休,但也只不过是强弩之末罢了,不必大惊小怪。”

    “皇上,你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安郡王用一种看陌生人的目光直勾勾地望着沈映,“我好像认识你,又好像从来没认识过你。”

    沈映拍拍安郡王的肩膀,“谁让你我都生在天家,想要活下去,只能不停地与命斗。”

    “算了,就我这脑子,还是别想着和谁去斗了,只要皇上多照顾照顾我,让我当一个富贵闲人就好。”安郡王挠了挠头,没心没肺地道,“对了皇上,我听说皇宫被人放火烧了?这儿地方这么小,你怎么能住这儿啊,我的郡王府可比这里大多了,你不如搬到我那儿去住吧?我刚刚一路进来,看见这府里冷冷清清的,连个戏台都没有,你去我那儿住,我那里人多还热闹!”

    沈映嘴巴刚张开想说“不用了”,就听到有个凉凉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安郡王许久没回京,怎么不先回家看看,万一你家已经被人一把火烧了呢?”

    安郡王闻言不屑地嗤笑了声,“怎么可能,哪个不要命的敢烧本王的郡王府?”

    顾悯从外面掀帘子进来,也嗤笑道:“皇宫都有人敢烧,何况你区区一个郡王府?”

    安郡王还纳闷哪个不知好歹的东西竟敢顶撞他,正想开口斥责,一见进来的人是顾悯,便把到嘴边的话给憋了回去,回京的路上他就听说了,这次顾悯在平叛中立了大功,升了锦衣卫指挥使,人家现在是炙手可热的权臣,而且这毕竟还是在顾悯家里,跟他作对不是明智之举。

    安郡王冷哼了声,“要是有人敢烧本王的府邸,那一定就是你临阳侯。”

    顾悯朝安郡王虚虚行了个礼,“安郡王说笑了,不过现在外面天色已晚,下官劝安郡王还是早点回府吧,最近京城里不大太平。”

    安郡王瞪他,“你敢赶本王走?皇上在这儿还没说话呢!你眼里还有没有皇上?”

    沈映头疼地抬手揉了揉眉心,这两人就跟天生八字不合似的,一见面就要吵起来,他刚想开口劝架,只听顾悯含笑道:“安郡王别急,下官有句话想说与你听,等你听完,便会想回府了。”

    安郡王将信将疑,“什么话?”

    顾悯信步走到安郡王身旁,侧头在安郡王耳边不知道说了句什么话,只见安郡王听完,脸色霎时就变了,先惊恐地看了看顾悯,又心虚地瞟了眼沈映,立即低头行礼告退:“皇上,臣家里还有事,就先回去了,改日再来和皇上请安!”

    说完,便逃也似的出了书房,好像背后有鬼在追他一样。

    沈映指着门口,诧异地问顾悯:“你跟他说什么了?跟催命符似的?”

    顾悯淡淡笑了下,“没什么,一句闲话而已。”

    沈映不相信,单手扶着腰,不满地指着顾悯道:“骗谁呢,一句闲话就能把人吓走?朕还从没见过沈暄什么时候这么怕过一个人,你一定有事瞒朕,还不老实交代!”

    顾悯道:“皇上,我来交差。”

    沈映没反应过来,“什么差?”

    “我有了帮皇上拉拢世家的办法。”顾悯不紧不慢地从袖中掏出来一本黄色封皮的册子,呈给沈映,“办法都写在这本册子里了,请皇上过目。”

    沈映把册子接过来,翻开来边看边默念,“某年某月某日,工部侍郎收受木材商人吴某贿赂白银五千两,;某年某月某日,魏国公开设地下赌庄;某年某月某日,咸平侯夫人放印子钱……”

    沈映翻了几页停了下来,这册子上写的哪是什么拉拢世家的办法,明明是能够逼死世家的黑历史啊!

    除了受贿行贿,什么开赌庄放高利贷这些明显触犯朝廷刑律的事,这本册子上甚至还记载了某某官员晚上和小妾闲聊说了几句抱怨朝廷的话,哪家的官眷和下人通…奸……这种发生在人家府里极其私密的事。

    真不知道顾悯是从哪里打听来的这些消息。

    沈映合上册子,怀疑地问:“这上面写的东西,可靠吗?”

    顾悯道:“这些都是锦衣卫这么多年来,在京中各个官员权贵府里搜集到的情报,虽然不能保证十成十的可靠,但空穴不来风,十之八…九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