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三国收义子-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现在何进死了!董卓突然发现自己大意了,人特娘的带少了!估计当时内心也是慌得一匹。

    但袁绍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没同意鲍信的建议。

    估计是想和董卓一起搞搞基,一起把持朝政。咳咳咳!匡扶汉室!

    然后就看见董卓勾搭上了何进的死忠——吴匡。拉着小手送温暖:“吴匡啊!你看你老大之所以会死,都是被他弟弟何苗给坑死的。你不报仇?”

    吴匡登时脑子就热了,直接带兵攻杀何苗于朱雀阙下。

    于是董卓就把何苗的军队都吞了,吴匡也被收入麾下。

    鲍信一看,卧槽,驴蛋蛋的。竖子不足与谋。

    于是带兵屁颠屁颠跑了,直接回老家,征召了士兵两万人,骑兵七百人,运载粮草物资的车辆五千多辆。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果然,没过多久,袁绍和董卓就搞基不成反被草了,

    因为董卓有了兵马之后,说话的嗓音就大了!格外的大!

    为了掌控朝堂,董卓直接无师自通——瞎几把乱认亲戚术!

    表示我董卓和长乐太后——董太后,也就是何太后的婆婆是同族之人。

    所以准备废除小皇帝刘辩,立被董太后抚养长大的刘协为皇帝。

    可实际上,董卓和董太后虽然都姓董,但压根一点关系都没有,

    董太后是河北人,董卓是陇西临洮人。两个人隔了大半个中国。不可能有什么亲戚关系。

    董卓这么做,是为了拉拢董太后的董家。

    而这个举动,彻底的打乱了袁绍,或者说是老袁家的谋划。

    要知道老袁家是要拥立小皇帝刘辩的。董卓这么搞,之前的努力和投资不是都白费了吗?

    于是袁绍和董卓就直接掐吧起来了。

    可惜这个时候,董卓已经把自己的大部分军队带进了洛阳,又稳定了朝堂局势。

    袁绍已经不是对手。只得后脚跟打屁股蛋子跑路,直接跑回了冀州渤海郡。

    这就给了董卓秀微操的机会,一方面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

    表示只要你乖,老子给你买条街!

    一方面开始大肆任命名士和党人做官,其中就有死扑街孔伷、蔡文姬的老子蔡邕,以及如今的冀州刺史韩馥。

    而冀州刺史——韩馥,就是用来禁锢、监视袁绍的。

    可这么安排,袁绍能愿意吗?

    指定不能啊!一个渤海郡就把老子打发了。做梦呢!老子要的是星辰大海!咳咳!是匡扶汉室!

    于是在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刘协为帝,并以何太后和刘辩毒死之后。

    朝中的矛盾终于达到了顶点,引起了官僚士大夫的愤恨,董卓所任命的关东牧守也都反对他。

    在渤海的袁绍一下子就成了最有号召力的人物。

    这不仅因为他的家世地位,还因为他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

    冀州牧韩馥一开始担心袁绍起兵,故派遣几个部郡从事驻勃海郡监视,限制袁绍的行动。

    结果撞上东郡太守桥瑁,冒充三公写信给各州郡,历数董卓罪状,称“受董卓逼迫,无以自救,亟盼义兵,拯救国家危难“云云。

    韩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属商议,他问大家:“如今应当助袁氏呢,还是助董氏呢?“

    治中从事刘子惠正色说:“兴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

    韩馥顿时语塞,脸有愧色。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他写信给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于是十八路诸侯各怀鬼胎,相互结成联盟,开始向着洛阳这边杀来。

    对此,鲍信自然是积极响应,但他之前和袁绍闹掰了,自然是不能去找袁绍,于是带着人,就投奔了曹操。

    曹操一看鲍信来抱自己大腿,自然是喜不自胜,一时间郎情妾意好不快活!连自己的好基友张邈都丢在一边了。

    而张邈是曹操、袁绍的好基友。

    年少的时候,朝廷征召他做官,他以出色的应考成绩被任命为骑都尉,是个很有前途的家伙。不久就被任命为陈留太守。

    所以张邈一开始起兵的时候,是跟袁绍、曹操混在一起的。

    而且可以说,是张邈的人脉促使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联盟。

    因为张邈是“八厨“之一。当然这是历史上后人给出的名号。现在还没有。

    虽然张邈长了一个厨师的胖体型,但真不是厨子。

    人家的这个“厨“是厨者,言能以财救人也。

    说的不好听,就是人傻钱多。

    说的好听,就是仗义疏财!

    张邈少时以侠义闻名,接济贫困,助人为乐,倾家荡产,壮士多有归附于他的。

    所以了,这么一个人,人脉自然可想而知。

    于是在他弟弟张超,被手下臧洪窜作要讨伐董卓的时候,张邈果断站了出来。大手一挥:“孟高,你尽管起兵,兄长我给你联络人手。”

    就这样,讨伐董卓的第一次联盟雏形开始出现,随着有心人的推动和各方势力的加入。这才慢慢演化为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而且人一多,张邈自然也就镇不住场子,于是便把盟主给了袁绍。自己从一旁辅佐。

    可是袁绍这家伙脑子有点问题,成了盟主之后,鼻子都抬到天上去了。傲慢矜持、不可一世。

    张邈作为好基友,自然是经常直言责备他:“本初,你别浪!”

 第二百六十一章 这项目我投了

    这本来不是啥事,多年好基友说你两句,你就听着呗。

    但袁绍受不了这个委屈,估计是人生的大起大落,让他的心理已经严重的失衡。内心有些扭曲。

    袁绍决定杀张邈这个多年好基友,用来树立自己的威严。妥妥的杀友证道!

    或许是张邈的名气和人脉,让袁绍不好亲自下手。于是便找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好基友曹操。让曹操杀张邈。

    曹操一听,内心是一阵草泥马疾驰而过:“你丫脑子有病吧!”

    然后果断带着张邈就和袁绍分道扬镳了!

    当然,曹操的原话说的比较委婉,没有和袁绍撕破脸皮。

    于是乎。十八路诸侯的核心终于分裂了!

    当然,这些隐秘的消息,刘玄一丁点都不知道,他正疑惑刘备、关羽、张飞怎么和曹操他们聊得这么开心。

    好吧,因为隔得太远,刘备、曹操聊得开心与否,刘玄压根看不清。

    他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因为曹操他们聊得时间足够长,而去期间居然还没进攻。

    所以刘玄估计,他们是聊嗨了,可能就差喝酒开派对了!

    于是刘玄便果断大胆的打起了瞌睡。看的众人一阵无语。自家老大心真大!

    等刘玄再次被吵醒之时,已经是哈喇子流了一铠甲。

    “将军,敌人打上来了!”

    孙康的心态很炸裂,刘玄刚被喊杀声吵醒,就听到了他的聒噪。当下骂道:“号丧啊!敌人打上来,就把他们打下去!”

    说着,刘玄便在一众护卫的保护下,来到了城墙边上向下观望。

    只见发起攻击的居然不是曹操,而是鲍信这个扑街。

    刘玄心念微转便明白过来,鲍信这个扑街是要在曹操面前表现一下子。

    至于刘备、关羽、张飞这三兄弟已经是不知所踪,连旗帜都没在大后方。估计是已经回去找好基友公孙瓒玩耍去了。

    眼见敌人越来越近,刘玄也看出了一些门道。这些敌人貌似不太精锐的样子。至少和曹操的大军相比,要差远了!

    很快刘玄就想通了这一点,应该是鲍信招完兵马,就急吼吼的过来讨伐董卓,没有来得及训练军队。

    而且,这个装备,貌似也不咋地啊!

    之前曹操、鲍信、张邈、张超的本阵都隔着老远的距离,所以装备啥的看不清。

    现在离近了看,刘玄觉得,鲍信的兵马,也就一般。连铠甲都没配齐,大部分都是皮甲。

    甚至在队伍的后面,刘玄还看到了不着甲的士兵。

    这就有些迷之操作了!

    这也是刘玄开局就是高难度副本,整天和西凉铁骑混在一起,养成了一些不好的毛病。

    比如,穿铁甲=精锐,穿皮甲=普通士兵。不着甲=裸奔杂鱼。

    这也是刘玄判断士兵精锐与否的不二法门,屡试不爽!

    可是刘玄也不想想,像鲍信这种一口气招募两万多士兵的情况,短时间那能将这些士兵武装起来。

    能武装到这种地步,鲍信已经是拼尽全力了!

    毕竟又不是人人都会有一个天使投资人,要知道天使投资人也不是瞎几把投的。是要实地考察的。

    显然,鲍信的情况不达标。没人投,属于刚上市的新兴产业。

    除非鲍信祖坟冒青烟,遇上王总:“这项目我投了!”或许可以直接鲤鱼跃龙门,真正的成为一方大佬。

    可惜鲍信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和运气,只能紧抱曹操的大腿,充当马前卒来攻打刘玄。

    战场上,喊杀震天。

    整天整体的听这些喊杀声,刘玄都快听腻歪了,刚出道那会,只觉得肾上腺飙升,那是五分畏惧、三分激动、外加两分懵逼。

    后来习惯之后,就变成了十足的亢奋。

    再后来,就是:“喊你马逼!过来送死!”

    话虽这么说,但刘玄却是战场上嗓门最大的,没办法,他现在伤重未愈,输出基本靠吼!

    好在他是大军统帅,光是这中气十足的吼声,都有着镇定军心的效果。

    再加上吼叫出来的指挥内容,刘玄起到的作用,反倒是比上阵厮杀要强上太多了!

    “刘三刀、潘凤、你们二人领本部人马待命。”

    “孙观,俞涉。你二人率部坚守各自的城墙区域。”

    诸将得令,各自飞奔而去。

    这次要打的可不是关卡防御战,是城池防御。所以防守面积格外的大。

    刘玄的嗓门再大,也不可能覆盖整个战场。

    所以刘玄开始发挥手下将领的作用,这个时候不派他们出马,难道留着暖被窝吗?

    当然,刘玄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旦哪里出了问题,就带着华雄过去救场。

    眼见敌人已经进入百步之内,刘玄大手一挥:“放箭!”

    顿时城墙上便射下漫天的箭雨,直直的落入敌人冲锋的阵型之中。

    只不过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都被敌人的盾牌和铠甲挡住。

    和守城战类似,攻城战也有自己的套路。

    顶在最前面的一般不是啥也没有的炮灰,如俘虏,百姓。就是装备精良的精锐。

    而鲍信咋说也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正面人物,绝对的善良守序阵营。

    这种人物,就算为了自己的三分颜面,也不会用百姓攻城,消耗刘玄的守城物资。

    至于俘虏?当然是直接打撒吞掉了!

    没办法,两万大军,就算都是杂鱼,那当量也是蛮大的。

    所以,为了在曹操这个新老大面前,展示自己的当量。为以后的发展谋求更好的道路。

    鲍信这次攻城,可算是下血本了!

    负责攻城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两个兄弟,鲍忠,鲍韬。

    而攻城的先锋自然也是军中精锐,铠甲盾牌是清一水的精良货色。

    挡住刘玄大军的箭矢,自然是毛毛雨,洒洒水了!

    顶着城墙上的箭雨,便冲到了近前。后面士兵抬着的云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