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三国收义子-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韩馥那小子,他配吗?就算是袁绍那个未来的北方霸主也不行。自己要是想打工何必反水如日中天的董卓大魔王?

    不过这个计策倒是不错,等我占据了冀州倒是可以试试。

    于是说不过沮授,被秀了一脸的刘玄还是没忍住,把沮授吊起来打了一顿、嗯,好吧,其实是三顿。

    过摸着时间快到了,刘玄才又一平底锅拍晕沮授,把他扛回了军营里的帐篷里。

    将沮授往地上一丢,刘玄便毫不留恋的迈步出了帐篷,他已经找到了典韦的下落,自然是没时间在乎沮授这个死鸭子嘴硬的家伙。

    就在沮授与麴义交头接耳之际,刘玄也正在和系统小屁孩咬耳朵:“嘿,都说典韦力气大,没成想居然这么大,单手举牙门旗,牛叉啊!”

    系统小屁孩白眼一翻:“那是,这可是典韦,和吕布、张飞、关羽等人一样,在历史上武力就高的吓人,在演义里也战力惊人的主。不管怎么看,都是猛地一塌糊涂!”

    就在距离刘玄不足五丈的位置,一个形貌魁梧的彪形大汉,在一众将士的围观起哄之下,单手举着一面大旗。迎风飘扬。

    大旗并非是大军的帅旗,而是一杆牙门旗。是固定在牙门内的旗帜。

    这杆旗帜又高又粗,平日里运输都是由许多人抬着,或者用车拖着。只有在立下牙门之后,才会在牙门里面立下这么一杆大旗。

    就是这么一杆压根不是给人举的大旗,如今稳稳的立在典韦的一只大手之上。引得周围的士兵一阵惊叹和起哄。

    “典大哥太厉害,之前在战场上就是这样稳住司马大人的军旗吧。”

    有口快的,已经把典韦这次玩旗的原因说了出来,原来典韦是被征召入伍的,之前并不受重用,就是一个大头兵。

    结果真是应了那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个月前的那场大战,成了典韦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战场太大,局势太过混乱。各部兵马只得各自为战。

    恰在这时,代表典韦这支部队的军旗被敌人斩断,所有作战的士兵见状都是大乱。

    典韦却大步上前,一手持刀杀退了敌人,一手便举起了被斩断的军旗。士兵见军旗迅速竖起,便至自家将领司马赵宠无事。

    此战过后,张邈麾下的司马赵宠便看中了典韦这个猛男,对典韦大加赞扬。自此典韦一步高升,告别了老上司赵宠,被逃回来的夏侯惇收入麾下。

    也就是曹操最近要忙的东西太多,没有时间,夏侯惇也忙的团团转,所以一直没有时间把典韦引荐给曹操。

    要不然刘玄都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想要在曹操这种主角手下挖人,简直是难如登天。

    看着满场嘚瑟的典韦,刘玄是一点名将风范都没能看出来。不过要啥自行车啊!有这一身怪力还不够吗?

    刘玄觉得自己要是有典韦这么一身怪力,现在就可以去夜袭吕布大帐了。先把吕布那个骚包货打成满头包,然后再绑起来卖钱。

    而不是想之前设想的那般,打枪的不要,偷偷的进村,悄无声息的偷走方天画戟。

    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刘玄有些意兴阑珊,看着不远处放着的两枝重八十斤的铁戟,悠悠叹道。

    “没想到典韦这个时候就已经有铁戟了,我还以为要等典韦当上将军之后才会命人特意打造呐。他一个大头兵哪里来的钱打造这么重的武器。”

    系统呵呵一笑:“你这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别看典韦这个人有些憨傻,但人家可一点也不傻。相反的很有大志气节,性格任侠。”

    “年少时曾孤身一人杀了富春长李永和李永的妻子,并安然脱身,自此为豪杰赏识。这铁戟估计是哪个想要拉拢典韦的狗大户送的。只不过没想到典韦被征召入伍了。”

    刘玄在系统的耳濡目染之下,对大汉的一些事情也了解了一些,知道所谓的富春长,就是大汉皇权不下县的具体表现。

    县之下,皆交付当地的宗族,比如收取赋税、征调青壮、服劳役。都是这些所谓的这个长,那个长来完成。

    不是朝廷命官,但却胜似朝廷命官,再加上铁打的宗族、流水的县令。这些家伙就是其实就是当地的无冕之王。

    这种人物的护卫可不会少了,年少的典韦居然孤身一人杀了他,还安然离开,确实很厉害、很亡命之徒。倒也难怪有些狗大户会请喝酒、吃肉,送礼物拉拢一番。

    不过,刘玄眉头一皱,看向场中还在将牙门旗玩的虎虎生威的典韦,冷声说道:“他为何要杀李永?又为何要杀李永的妻子?”

    观典韦年纪也有三十多岁,年少杀人时,应在十几年前,当时天下虽然不平,但尚未大乱。富春又是南方江东之地。一向富庶。可不像是活不下去的样子。

    系统小屁孩也学着刘玄眉头一皱,语带嘲讽道:“怎么你丫道德圣人的毛病又犯了,醒醒吧,能在乱世出头的有几个好人。”

    “典韦这货是为了替人报仇才杀了李永夫妇,至于是别人请他喝酒吃肉忽悠了他?还是给了票子买通了他?亦或者找了十几个妹子睡服了他?跟咱有鸡毛关系?”

    闻听此言,刘玄哈哈一笑:“是没关系,我只是想扒去这些所谓名将豪杰的华丽外衣罢了,衣服之下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嗯,一个亡命徒而已。或可用金银财宝、高官厚禄、美酒佳肴、娇妻美妾诱之。应该比麴义、沮授更好对付。”

    刘玄三言两语便将拉拢典韦的计划定了下来,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便出现在了典韦的面前。

    之所以没有一平底锅拍晕典韦,完全是因为刘玄觉得自己扛不动典韦那虎背熊腰的大体格子。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四百二十九章 古之恶来

    关于典韦的表字,刘玄和系统查来查去只查到一个恶来,大名鼎鼎的古之恶来吗!

    刘玄当然知道出处,这是曹操赞誉典韦勇猛的话。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曹操夸张辽的那句古之召虎。

    对此,刘玄估摸着典韦搞不好是一个平民出身,没有表字,所以便用了曹操的赞誉坐表字。其性质和皇帝赐姓、赐名是差不多的。

    在刘玄看来,曹操、典韦、张辽这些家伙都是古人,但曹操他们可是活在当下,他们口中的古人是更遥远的人。

    恶来是殷商时期大臣蜚廉的大儿子,纣王的宠臣。

    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

    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於霍太山。

    也就是说,周武王杀了大力士恶来,然后用石棺收敛了恶来的尸体,送给了恶来的父亲蜚廉。命蜚廉老老实实在北方呆着,别班师回朝再跟着纣王混。最后蜚廉将恶来埋葬在了霍太山。

    这件事就牵扯到武王伐纣的一些腌臜事了,因为当时纣王在讨伐北方的敌人,蜚廉就是军中大将,结果周武王联合商朝里的一帮叛徒,在背后捅了纣王一刀子。

    纣王留蜚廉镇守北方,自己回去救国,然后就被杀了。

    封神演义中武王伐纣是正义的。史书也多如此记载。但真的就如此吗?

    商纣王是周人对自己敌人的侮辱、蔑视性的称呼,而更公允的称呼应该是帝辛。

    要知道在周朝没有灭掉殷商的时候。称之为“天邑商“、“天裔商“、“大邑商“,而周灭商之后,亦称之为“大邦商“、“大国“,而周自称“小邦“。

    只是随着后来周朝的一步步强大,一步步抹黑,帝辛才成了昏庸无道的商纣王。

    当时的历史政治环境与后世的一些朝代是不太一样的,因为那个时代的宗教祭祀神权比较强大。说罢了就是迷信、忽悠人的神棍贼他妈的多。而且权利还贼他妈的大!

    帝辛的一些开明政策,严重损害了那帮神棍的利益,加剧了君权神权的矛盾。

    再加上帝辛在立继承人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帝位传给了少子受德而不传给长子微子启,朝廷随分两派。

    微子启一派不断向帝辛发起反叛活动,如造谣中伤,发动内讧,幽谋行刺,卖国求荣等。

    而帝辛又忙于平定北方的叛乱,征讨东夷。没时间搭理他们。

    要知道当时可没有啥忠孝礼仪信。那帮神棍、叛徒一合计,要不咱们换个老大?

    于是就联合了早有不臣之心的周武王,周武王再次之前就反叛过,只不过被帝辛给削了。刚刚老实了没几年,就与那些神棍、叛徒混在了一起,发展了耀眼的基情。

    再然后,帝辛就在这些人的联合之下,扑街了!成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大昏君、残暴君王,纣王。

    剩下的事情就顺利成章了,因为周是出其不意灭的商,所以硬实力不行,控制不了那么大的疆域。便开始了多生孩子多封地。

    经常有人抨击周文王生有百子,比帝辛只有三个儿子的君王更荒淫,实际上,人家多生孩子,为的是多占地方。

    生一个孩子,占一块封地,生一个孙子占一块封地。饶是如此,周朝为了削弱商朝残余势力的影响力,还是挑选了许多古代帝王的后裔给与封地。

    周初总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15个,同姓之国40余个。继而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力量以及东夷势力。

    据记载,当时共讨伐了九十九国,有六百五十二国向武王臣服。还封了一些前王之后,如焦、祝、蓟、陈、杞等。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多生孩子那是政治需要,另外补充一句,周文王百子那是封神演义,历史上有证可考的18个。

    至于到底有多少个儿子,搞不好周文王自己都摸不清准确数字。

    至于背叛帝辛的那些叛徒,别以为他们被卸磨杀驴了。

    相反的很不好意思,他们活的很好,因为他们本来实力就强。所以周也不敢卸磨杀驴。被封为了最上层的公国、侯国。

    后来被削弱,那是周朝一步步、上百年间完成的。

    多八卦一下,孔子之所以在春秋时期难以传播自己的恢复周礼的政治主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室。

    一个殷商王室后裔,满天下跑着呼吁大家要恢复周礼。谁看着心里不膈应?可又因为孔子名气大,只好礼遇而不重用。

    要知道那个时代,生活节奏可没有这么快。几百年前的事情,在当时那些人的眼中可能就跟刚发生不久没啥区别。

    像那些呼吁中日友好,忘却仇恨的,回到春秋绝对会不声不响的死在那个臭水沟里。除非他像孔子一样能打,门下弟子三千。

    而神棍吗,这就不必多说了,周天子吗?天的儿子,自然是神权压君权一头。

    不过后来吗,宗教神权就慢慢的被削弱了下来,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诸子百家争鸣的功劳,他们神仙打架的时候顺带着把宗教神权给削了。

    而这个天子的称呼一直流传到后世也未曾改变,哪怕是强汉、盛唐也是如此。只不过已经不再是神权至上,而变成了一个流传下来的称呼而已。

    真要是神权至上,张角能那么快的扑街?大汉的神棍们能混的那么惨?刘玄这个假神棍能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很早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