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三国收义子-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还有呐?”

    麴义一愣,面现狐疑之色,还有?还有个屁啊?难道老子要告诉你我反叛了韩馥?

 第四百五十四章自己貌似可以冒头了

    思忖再三,麴义强笑道:“韩馥横征暴敛,导致冀州民不聊生,所以末将这次前来也是有避祸之意。”

    刘玄眉头一挑,他想问的可不是这些,说的这么好听,还给韩馥扣屎盆子,说到底不就是你个二五仔反叛,然后跑过来投诚袁绍吗?

    老子有你的历史资料打底,用屁股想都能想到的了!

    “董卓回撤长安,十八路诸侯已经各自撤军回到自己的州郡,这件事你为何迟迟不说,难道你不知此事?”

    刘玄的问话,让麴义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吓死老子了。

    当下答道:“还请将军恕罪,末将还以为将军再此地驻扎,已经知道董卓回撤长安,十八路诸侯撤军之事。所以并未提及,是末将疏忽了,还请将军责罚!”

    顺手敲打了一下有小心思的麴义之后,刘玄也就将这些琐事丢到了一边,转而思索起下一步的动作。

    董卓回了长安,十八路诸侯也撤了,只剩下百里荒无人烟的洛阳城,还有一个死活不愿回老家保水晶的袁绍。

    就眼下这个局势,自己貌似可以冒头了。

    就是不知道袁绍这货麾下兵马多不多?猛将、文臣多不多?可别一出头就被人家给踹了!

    心念至此,刘玄便换过来崔巨业,好一番的询问。这才得知了袁绍军中的情况。

    原来袁绍现在虽然兵马不甚强壮,也有近三万之众。这里面多是各地豪强附庸而来,打的是袁绍的旗帜,听从袁绍的命令。

    因为袁绍是盟主,是四世三公的袁家。更因为袁绍在起兵讨伐董卓之后,董卓一怒之下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全部给杀了。

    一门忠良壮烈!

    大汉人可是很讲究这些的,所以一时间各地豪强纷纷附庸而来,供袁绍驱使。而袁绍的本部兵马真心没多少。

    至于麾下猛将,那更是凄凄惨惨戚戚,大猫小猫两三只,刘玄那些耳熟能详的猛将都没有到账。

    由此可判断,冀州是一块多么大的肥肉,袁绍应该就是得到冀州之后才招揽到那么多猛将的。

    倒是文臣方面,额额额!

    刘玄有点想哭,为毛老子累死累活的就绑了一个王彧回来,还是一个扑街文臣。而袁绍手下那么多。

    逢纪、许攸、等等大名鼎鼎的文臣已经到账。原因也很简单,许攸和袁绍是好基友,逢纪和许攸也是好基友。

    于是在袁绍跑到渤海郡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许攸就拉着逢纪过来出谋划策了。

    倒是审配、荀彧、田丰、沮授等人还没有在袁绍手底下。这些人刘玄也问了问崔巨业,别说,崔巨业还真知道。

    沮授不用多说,现在还是韩馥的骑都尉,审配、田丰也在冀州为官,只不过人有点太直了。所以不受重用。

    荀彧这货倒是出奇冒泡,他是在董卓把持朝政的时候,带着家族跑路的,一跑就跑的了冀州,荀彧家族影响力本来就大。

    这一跑过来,当时还在渤海郡的袁绍都屁颠屁颠的过去了,送了好多东西给荀彧,待为上宾。可以说袁绍已经拉拢的差不多了。就差最后那么一哆嗦。

    然后,袁绍起兵了,荀彧为了家族考虑,没有跟着过来。这就是世家子的无奈了。背负的太多。

    别的不说,就算是王彧这个山阳王家的世家子,在面对刘玄的招揽时也是宁死不屈吗。

    只不过到了后来,让刘玄给迂回了一下了。成全了他的忠义之名,让他改头换面重新做人。这一下没了家族的牵挂,王彧做事不也是杠杠的吗?

    想想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逢纪、许攸,在想想自家那个扑街的隔壁老王,

    刘玄在眼红之余,也不由打了一个寒颤。和这俩个人玩心眼,王彧估计能被玩死。

    所以一定要小心。

    即便袁绍现在不是巅峰期,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致命的威胁。不过,袁绍真的会全力来攻打吗?

    刘玄对此抱有很大的怀疑。

    要不要等着袁绍和南匈奴的於夫罗先对砍一阵,自己再去渔翁得利?貌似不行,刚才几个啥啥俊丽的货说了,於夫罗是要抢一笔财富粮食回国。

    所以说,於夫罗随时都可能跑路。那袁绍过来找谁对砍呐?自己?嗯,貌似还是有点不对。

    袁绍还不知道自己在这里,而且一个小小的壶关县,他打个毛线球,要打也该打下整个上党郡。

    上党郡!

    想到这里,刘玄突然露出了一抹邪恶的微笑,话说,现在的上党郡太守是董卓任命的吧,这货如果知道袁绍带着大军杀过来了。

    会怎么办?

    投诚还是誓死抵抗呐?

    好期待!

    刘玄一边呵呵坏笑,一边抽调了华雄的五百骑兵,与自己的骑兵护卫合兵一处,疾驰着出了壶关关卡。

    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从壶关飞快的向外飘去,隐藏在雾气之下的,正是刘玄所率领的骑兵。

    雾气之中,麴义一脸的难以置信,这是什么鬼东西。策马跑出雾气范围,从外面看了一会,又策马跑了进来,向外面看了片刻。

    喃喃道:“这他娘的是雾气?咋里面一丝雾气都没有,还能看清外面的情形,而从外面往里面看就啥也看不到?”

    刘玄看着傻了吧唧的麴义,不屑的撇了撇嘴:“瞧你那没见识的样,本将是何人?名动天下的黄巾妖人刘玄是也,用个妖术隐藏行踪不是很正常的吗?日常操作好吗?”

    麴义无语了,真的很想问一句:“你丫整天以黄巾妖人自居,整的不别扭吗?那可是贬义词来的,为毛你丫一副以此为荣的得意表情。真是见了鬼了!”

    “咳咳,那个将军,咱们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出来是要做什么?”

    憋了半天,麴义还是忍住了心中的吐槽,转而问到了最关心的事情。为毛刘玄这货一提审完那个匈奴人,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出关了呐?

    是要去找匈奴作战?不像啊!作战的话至少应该把大军都拉出来啊!

    就这八百骑兵,去找匈奴麻烦不是找死吗?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丹河、泫氏县(补更清明节苦笑中)

    “如此大好时机,当然是要出来抢劫了!”刘玄回答的那叫一个理所当然、义正言辞。

    麴义为之栽倒,强压心中怒火颤声道:“你要趁火打劫,劫掠百姓?果然是黄巾妖人死性不改!我”

    哐当一声。

    麴义这次是真的从马上栽了下去,刘玄收起平底锅,从战马上扶下身子一把将跌落下马的麴义捞了上来。

    恶狠狠的道:“你刚才叫老子什么?上下尊卑都忘了。属金鱼的?七秒记忆?要不要本将帮你回忆一下被吊起来打的爽感。”

    麴义僵在那里自然是无从反驳,刘玄一把将麴义丢到他自己的战马背上,吩咐道:“绑起来!居然把本将想的如此不堪。让他睁大狗眼好好看看咱们的威风。”

    一个时辰后,壶关县与泫氏县交界的地方,一团白茫茫的浓雾飘过,正在四散劫掠百姓的十几骑匈奴人无声无息的被浓雾飘过。

    片刻之后,浓雾继续向前,只留下一群被解开绳子的当地百姓和十几具被剥去皮甲武器的匈奴人尸体。

    看着越飘越远的浓雾,呆愣在原地的那些百姓抱头痛哭起来,在一旁是刘玄给他们留下的粮食、财物等等。

    现在是秋天,马上就要秋收了,只要挺到秋收,至少不会饿肚子。而且在临行前刘玄也告诉他们可以先去壶关县躲避战火。

    至于这些百姓是躲进深山、还是去壶关、亦或者留在村子里继续生活。那就是他们的选择了。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刘玄倒是想过把那些粮食、财物以及百姓都送到壶关县,然后由他来统一调控。但现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战马!

    再连番坑死了匈奴一千五百多骑兵之后,刘玄对匈奴这个大汉头号大敌的忌惮之心是直线下降,觉得闻名不如见面。

    匈奴之凶名赫赫,不过是徒有虚名,不足为虑!

    而这货还有这么多上好的战马,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更别提刘玄本来就仇视匈奴,匈奴还派人到他眼皮子底下劫掠百姓。

    叔可忍、婶子不能忍。

    于是刘玄六华雄镇守壶关,自己则带着一部分骑兵出来抢劫了。顺带着把麴义这个最大的不安定因素给带上了!

    既是为了防备麴义在自己走后搞事情,也是为了折服麴义。让他看看自己的厉害。

    结果,呵呵呵,麴义现在正被捆在马背上,一脸的纠结和不解。

    “我们大汉的子民是属羊的,太善良、太温顺了,所以那些大官被称为牧守。其实就跟放羊是一样一样的。”

    “而匈奴这个狼崽子总想着闯进羊圈,大吃特吃。那还能怎么办,打死他们呗。”

    一路上,就在刘玄絮絮叨叨的过程中,他们已经砍死了几十个匈奴游骑。逼近了丹河。

    丹河由北向南,源头在北方的长治县境内。因战国长平之战时,秦坑杀赵卒40万,河水被血染红而称丹河。

    丹河流至泫氏县城东面时,水量并不大。只有过了泫氏县城往高都县汇合了当地的泉水之后才会水量大增。

    即便如此,丹河依旧是泫氏县城的主要取水来源和天然屏障之一。

    靠着这水量并不充沛的丹河,泫氏县城外面还是挖了护城河,只是因为年久失修,成了一个杂草从生的水道而已。

    泫氏县城下,一群百姓抬着简易的云梯,拎着木矛、菜刀这些所谓的武器,正在蚁附攻城!

    在其身后一骑骑匈奴骑兵大声呵斥,马鞭挥舞之间,驱使着这些百姓奋勇向前!

    骑兵并不擅长攻城,但他们却能驱使抓来的百姓攻城。这是匈奴一贯的攻城之法,也是历代贼寇攻城的方法。

    这一招最厉害的地方,莫过于杀人诛心,当守城的士兵、将领、官员看着自己的亲人、同乡、治下的百姓举着武器攻城时。

    他们的心一片冰冷!如坠冰窖!

    很多官员都会下不了狠心,开城投降。

    而即便他们有了决断和觉悟,下令士兵杀死那些攻城的百姓。也是饮鸩止渴!

    同乡、朋友、亲人惨死在自己刀下的场景会有多么的残忍,士兵就真的能下得去手?

    战场之上,生死相搏,哪怕是刹那间的犹豫,那也是一场灾难。

    如果想要不做抵抗放他们进城,然后一起守城,那就太蠢了。

    谁又能确保这些人里有混入敌人,或者有很多人早已经投靠了敌人。想要率先夺取城头,像自己的新主子献媚。

    至于同乡、朋友,在一些人眼里,在生死和利益面前,或许狗屁都不是!

    泫氏县城岌岌可危。在大汉按照兵制,县城一般是不会有多少兵马,无非是杂役捕快之流。除非是一些兵家必争之地,会常驻大量兵马。

    而在整个上党郡,拥有朝廷常驻兵马的也只有郡城长子县、以及交通要道壶关!

    若非近些年天下大乱,各地官府为了地方上的安全,招募青壮,闲时练兵,忙时为农。打仗的时候在从县城那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