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三国收义子-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本来以为刘玄是要将壶关本来常驻的那千余士兵,放回家帮助家里秋收。毕竟那些士兵大部分都来自上党郡,家是壶关县的可不少。

    结果,看着正在帮忙打谷子、军民一家亲的士兵,于禁是欲哭无泪。

    去他娘的军民一家亲,这都是他于禁带着人杀出来的!

    百姓对军队本来就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尤其刘玄麾下的这些兵,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凶神恶煞的,只带buff。手脚又不干净,军纪也不严明。

    怎么可能军民一家亲?做梦呐?那都是他于禁一个脑袋一个脑袋砍出来的。

    现在刘玄军中的军纪归他于禁管了!但刘玄给于禁的职位却不是军正,而是典农牙门将。

    这个职位完全是刘玄一拍脑袋搞出来的,因为朝廷那边有典农中郎将,是专门负责掌管屯田区的生产、民政和田租,即为该区的行政长官。

    刘玄这么一心思,派于禁带着大军去帮忙秋收,咱要给于禁一些支持啊,不然他压不住那些士兵咋办。

    于是就给于禁整了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职位。

    实际上壶关县里压根没有屯田,都是百姓和大族的土地。而且负责生产、民政和田租的是县令。当然因为县令被刘玄软禁了。所以现在是王彧做主。

    于禁的作用就是让那些士兵老老实实帮助百姓秋收,不要惹是生非。争取军民一家亲。为刘玄争取民心。

    没办法,谁让刘玄这个黄巾妖人的名气太臭了呐。妥妥的逆风飘百里的主。

    就算刘玄此次在匈奴手中保全了壶关县,当地的百姓也没有多少人感激他。因为在那些百姓看来,就算没有刘玄,驻扎在壶关的那一千朝廷兵马也能挡住匈奴。

    所以于禁在刘玄手中接过这个任务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木的。这些天东奔西走,到处跑着巡视。比刘玄这个老大还要忙上好几倍。

    之前说过,壶关县整个县都在两道山脉包围的区域里面,这并非是单指壶关的关卡,或者壶关县城,而是整个壶关县!里面的村庄集镇可就多了去了。

    大汉的县,管辖的区域可要比刘玄那个时代的县要大的多。所以于禁这几天跑下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终于在刘玄和袁绍造出箭楼、堆起土山玩箭雨互射的时候,帮着王彧把秋收、以及后面的赋税给收完了!

    本来以为能休息几天,结果在前面和袁绍玩菜鸟互嘬的刘玄又发来消息了!

    这次是要筹备冬衣和修建过冬的军营,附带的,还有刘玄的各种要求,以及火炕的建造图纸。

    其他的都好说,但于禁盯着火炕图纸半天,愣是没太搞明白刘玄的用意,不就是建造火炕吗?说一声不就行了,何必还再画个图纸。

    原来大汉这个时期,北方已经有了火炕的建造之法,只是刘玄不知道罢了。

    壶关县很大,这是比照刘玄那个时代的县来说,壶关县很小,这是对现在的刘玄来说。

    小小的壶关县压根供应不了他麾下这么一支大军,就算是上党郡也不可能长期供养。因为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实在太低了!

    税是收上来不假,但收上来的那些粮食,最多也就够刘玄的大军嚯嚯一个月的。

    现在刘玄是一直在吃老本,也就是从胡轸、李肃、吕布那里抢来的粮草。倒是可以坚持几个月。

    粮食暂时不缺,但过冬的物件,他刘玄是真的很缺啊!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四百六十章 疯的这么严重还有救吗

    他抢来的那些粮草辎重里面,没有冬衣!没有过冬的棉鞋。至于手套帽子,更是不可能有的。

    眼看赋税都收完了,冬天马上就要过来了。刘玄心里很焦急,抓紧准备上过冬的物资。

    刘玄深知以壶关县义一县之力,绝对不可能给他凑齐上万大军的冬衣,尤其是他吞了壶关原来的一千守军,以及麴义的两千兵马。

    总兵力都快到一万五了。就算刘玄把那些狗大户给砍了也凑不齐。所以他便将过冬的希望,放在了火炕上。

    嗯,军营里有了火炕,只要老子冬天不出门,严寒就会离我而去!

    再尽量筹备一些冬衣,供驻守壶关的将士们使用,今年这个冬天还是可以过得去的。

    一时间,壶关那边,刘玄和袁绍演的热火朝天,王彧、于禁是干的热火朝天。

    因为这次是修筑过冬的军营,自然不可能随便找个地方扎几个帐篷那么简单。好在刘玄给于禁标明了各个军营的位置,不然于禁还要再骑着马瘦上一圈。

    上万大军,驻扎在一个小小的壶关县,那是有很多不方便的。

    就像刘玄和胡轸、吕布、李肃等人被十八路诸侯围在城里一样,他们可是占据了许多民宅的。而且那么多人,士兵的居住环境可想而知。

    这次刘玄不打算把大军放在县城安置,而是分兵各处驻扎。

    壶关县对外明面上的道路只有壶关关卡这么一条路,但实际上,还有四条显而易见的道路,只不过这四条道路都不是给人走的,而是给水走的!

    三支河流从西面的山脉峡谷流入壶关县,又因为地势东高西低,所以三支河流逐渐汇聚成一条。

    而三条河流汇聚之地,恰好就在壶关县城的西面,想来壶关县一开始也是看中了这个好地方,这才在此设立的县城。

    河流受东面地势所堵,只要不甘心的顺着东面向北流去,最后再通过一个峡谷,流出壶关县。

    刘玄选定的这几个军营,都在那几个大峡谷附近。

    一是靠近水源、取水方便。二是靠近山脉,即可避风、又可砍柴。最后还能防备敌人趁着冬季枯水期沿着河道摸进来,或者滑着冰溜溜达达的就进来了!

    于禁很忙,之前是他帮着百姓收粮食,帮着王彧收赋税,现在,呵呵呵,没人帮他造军营。

    呸!一帮没良心的。

    于是于禁特意在百忙之中跑去壶关找自家老大刘玄告状去了,或者说是进言:“老大老大,我们可以征召壶关县的工匠、百姓过来盖军营!”

    刘玄一想,也是这个理,他手里缺布匹、缺毛皮、甚至粮食都不富裕,但他就是不缺钱。

    倒不是钱多,而是因为都被袁绍堵在壶关里面了,有钱也花不出去啊!

    还不如搞搞工程,然后发发工资,让这些钱财在壶关内部流通一下,那句话咋说的来的,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于是刘玄毫不犹疑的同意了,但他不知道的是,于禁嘴里的征召工匠、百姓,是属于徭役的一种,是压根不给钱的。

    也就是所谓的徭役!

    徭役是历代朝廷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

    咋说呐,说白了就是百姓应尽的义务。

    只不过刘玄那个时代即和平又强盛,大家都缴税,然后国家用这笔钱来搞事情。

    有啥工程都是大车小车,各种车。不管是劳动强度,还是工作环境,都比历朝历代强多了。

    最重要的,给钱!发工资的了!

    所以刘玄那个时代很多人,对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感触不多,因为国家在无形之中,就用票子引导了这一切。

    唯一让人有点感觉的可能就是服兵役,早些年还有为了逃避兵役往自己身上刺青的。现在吗,当兵的待遇可好上太多了。抢着当兵的大有人是。

    当然,这里面不乏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孩子太皮,所以交给国家好好调教的。

    反正是和平事情,又不打仗。去军队历练两年回来,不良少年就成了棒小伙。就业找媳妇都好找。何乐而不为呐?

    国家动一动就是流水一般的花票子,自然要多赚票子,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于是乎,各种赚钱的法子就出来了,比如大家常见的,高速公路费,也被大家戏称为买路钱。再比如石油、烟草、盐业等等。

    这些都是最常见的一些赚钱大户。

    就更别提那令所有富豪都头大的分阶段税收制度,赚的越多,给国家的就越多。反倒是每个月赚三四千的,不用给国家纳税。

    这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财产的二次分配!

    这里最能明确的一点是,国家也要学着理财,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的一贯作风。可以财富像滚雪球一样滚起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修高速公路。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花个五六年、花个几十亿,修一条高速公路。

    然后即方便的交通,拉动了商业贸易,还能收过路费回本。国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所以,刘玄就是想套用这种模式,只不过他会错意了,或者说于禁会错意了。

    徭役一出,刚刚忙活完的百姓叫苦不跌,然后王彧就骑着战马跑来告状了!

    叭叭叭一顿说,刘玄头都大了!

    然后顶着袁绍的箭雨好说歹说,把自己原本的意思一说,这才把王彧打发走了。

    王彧走下城头时,人还是蒙的。

    啥叫徭役?

    奥!多大点事。

    咱们给过来做工的百姓发钱,管不管吃住,发多少钱你丫自己看着办。

    别来烦老子。烦死了!

    卧槽,这箭是哪个王八犊子射的,挺刁钻啊!

    就这样,王彧悟了,自己这个老大是要疯啊!居然痴心妄想要给百姓发钱,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天辟地独一份了!

    疯的这么严重,还有救吗?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臣才是大汉的忠良啊

    王彧走了,骑着自己心爱的小骏马走了,只留下刘玄在城墙上跳脚骂娘。

    刘玄这边都开始准备跟袁绍打持久战了,前前后后打了一个多月。双方加起来的伤亡愣是没死够一千人。

    这是对粮草、士气的大比拼。

    结果,袁绍走了!当真是轻飘飘的来,轻飘飘的走,不带走上党郡的一点东西。只是留下了一点东西而已。

    袁绍与刘玄在这磨蹭了一个多月,眼瞅着就快要过冬了,终于是走了。只留下张杨这个上党郡太守,以及交由张杨统领的三千兵马。用来防备在壶关做缩头乌龟的刘玄。

    一开始刘玄是不相信袁绍就这么走了的,所以好几天都没出来。而张杨也是一个鸡贼的,自家袁老大走了,只给自己留了三千兵马镇场子。

    所以他立刻在壶关周围布下了无数的探马暗哨,直接把刘玄派出的游骑探子给砍了一个凄凄惨惨戚戚。

    搞得刘玄更疑神疑鬼了,还以为袁绍这货是故作疑兵之计。打算给自己来个引蛇出洞,直打七寸!

    于是张杨和刘玄就这么一内一外的对峙了起来。最后还是天气越来越冷。张杨才罢兵返回了长子县。

    但是有个毛线球的用,长子县离着壶关关卡太近了!刘玄骑着战马小半天就能跑到。

    所以在发现壶关外好几天都没敌人冒头之后,探马游骑畅通无阻后,刘玄就带着几十名骑兵护卫出去浪了。

    一顿嚯嚯就跑到了长子县,这么一打听。喝!好悬没把刘玄鼻子给气歪了!

    原来袁绍这货早就跑的没影了,因为公孙瓒和韩馥把入侵的青州黄巾给砍翻了。

    张饶所率的三十万青州黄巾军,被公孙瓒率步骑两万人在东光南大破之,斩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