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三国收义子-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刘玄知道王允的成长历程,一定会吐槽,这就是套用了文武双修的主角模板。难怪最后能送走董卓大魔王。董卓死的不怨啊!

    王允19岁便出任太原郡吏,同年因指责太守王俅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被并州刺史邓盛聘为别驾从事。

    王允为官初露锋芒,不仅赢得了州郡官吏和当地百姓的赞赏和钦佩,而且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下焚香

    鉴于他的才能、表现以及家族的活动,不久便被朝廷三公同时征召,以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从地方州郡迁到中央朝廷。

    七年前黄巾起义,更是出任豫州刺史,征辟尚爽、孔融等名士担任别驾从事,率领重兵讨伐黄巾军。

    初次领兵打仗,王允便充分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文韬武略。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彻底击溃豫州一带的黄巾军。

    之后,王允又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共同受降数十万黄巾起义军。

    在这个过程中,王允搜查到了大宦官张让与黄巾军勾结的书信和证据,然后直接将这些捅到了朝堂。

    王允与张让一顿砍砍砍,随后在老皇帝拉偏架中落马,张让得势不饶人,要砍死王允。

    幸得当时朝廷大将军何进、三公袁隗、杨赐等人联名上书,这才救下了王允。只是当时宦官势大,王允出狱之后只得改名换姓,离开都城洛阳,辗转于河内、陈留之间。

    不久灵帝驾崩,王允急忙赶赴洛阳吊丧。一到洛阳,就被大将军何进紧急召见,王允很感激何进对他的救命之恩,便担任从事从郎一职。

    后来何进被张让伏杀。袁绍、袁术攻进宫内诛杀十常侍,董卓带兵入京。情况混乱无比。朝中公卿大夫被急变的局势吓得不知所措,他们都不敢护卫少帝。

    王允则是立刻带着一部分士兵跟随尚书卢植一起保护少帝,路遇董卓之后,又奉迎少帝回宫。

    也是因此,刚刚入京的董卓把王允记在了心里。之后废掉少帝,献帝刘协继位,王允便被董卓拜为太仆,不久迁任尚书令。

    在去年,更是让王允替代杨彪担任司徒职务,同时兼任尚书令。

    可谓是一步登天!

    与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的蔡邕一样,都是董卓十分重用的人才。

    可是人各有志,蔡邕那个满心一肚子学问才气的人或许对董卓的专权没啥感觉。但王允可受不了这个。

    于公于私,王允都很想弄死重用他的董卓。于公,董卓废立皇帝,逼杀太后,肆意专权。

    于私。董卓以袁绍之故,杀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馀人。

    袁隗可是他王允的救命恩人啊!,当初要不是大将军何进、三公袁隗、杨赐等人联名上书为他求情,他王允早就被大宦官张让杀了!

    王允自知自己这三个儿子虽然有些才能,但还担不起这么重的担子,所以一直也未曾与三个儿子言说过此事。

    对自己的两个侄儿王晨,王凌,更是没有透漏出一点风声。

    “黄巾妖人刘玄、义女貂蝉、董卓。”

    清冷的月光下,王允在院中漫无目的的踱着步子,嘴里喃喃自语道。他总觉得这三者之间有些某种联系。但却又想不通。

    在他看来,在朝中一时之显赫其实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远没有兵马在手来的实惠。看看董卓便知道了。之前只不过是地方上的一个将领罢了。

    可是一旦领兵进京,戳破了洛阳那纸糊的壳子。便大权在握,生杀予夺尽在手中。

    本以为十八路诸侯带兵能攻杀董卓,拨乱反正。却不成想居然成了一个虎头蛇尾的闹剧,一场政治作秀。

    果然人都是会变的吗?

    王允思忖着,那十八路诸侯中他可是有很多旧相识的。在他看来那些人都是大汉的忠臣。可是为何不过短短两年时间。就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呐?

    喟然长叹之间,王允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一处从未来过的院落。在院落的一颗大树下一道俏丽的身影正跪在地上焚香祷告上天。

    王允眉头微皱没有声张,脚下无声缓缓的走了过去。

    这个府邸是来到长安后,董卓送给他的。所以很多地方他也没有来过。这并不稀奇。但稀奇的是。

    大半夜的,如此冷的天,居然会有一位女子在月下焚香祷告上天!

    王允的脚步虽轻,但如今毕竟是深夜,万籁无声之下,那一丝脚步声还是惊动了跪着的女子。那女子惊慌的抬起头往王允这边望来。

    月光映照之下,那美丽妩媚的面孔映入眼帘,王允心中微热,随即便见面前一暗,面前的美人已经看清了来人,急忙起身对着他盈盈下拜。

    王允却对眼前行礼的美人宛若未闻,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一片恰好遮住明月的乌云,楠楠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闭月羞花。闭月!”

    心念至此,王允便回过神来,缓声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孤身一人在这月下焚香?”

    那女子心中慌乱,知道若是将实情相告,必然会受到责罚,心念急转直下已然亲启朱唇:“小女任红昌,本是宫中女官,因十常侍之乱,随陛下避难出宫,幸得司徒大人相救。便留在府中做了一个歌女。”

    这么一说,王允想起来了,当初他带兵前去保护出逃在外的少帝时,确实在路上救下过一些宫女,

    只不过后来因为董卓入京之后的一系列操作,他忙于应对,居然把这些女子给忘了。

    正想着,便又听那女子说道:“小女子今夜月下焚香,实是感念司徒大人的恩德,想要为大人祈福。又感念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故而悲戚出声。惊扰了司徒大人,还请大人责罚。”

    王允听到这女子这番解释,心中那一丝模糊的想法更加清晰了起来,当下说道:“难得你心念天下苍生,老夫欣慰不已,老夫有心收你为义女,不知你意下如何?”

    那女子心中一惊,随即便是狂喜。本以为会被责备一番,不成想却因祸得福,成了司徒大人的义女。

    当下便对王允行了一个大礼拜倒:“小女任红昌见过义父。”

    王允上前一步,亲手将美人扶起,温声说道:“以往种种,皆是过往云烟,你如今既然做了老夫的义女,便换一个名姓。日后便唤作貂蝉!”

 第四百七十九章 光速打脸

    并州,上党郡,长子县。

    刘玄听着朝廷使者的宣读,眉头一跳一跳的。真的是很想一刀砍死眼前这个目中无人的家伙。

    但是思来想去,刘玄还是忍住了。眼下自己还有许多事情要去做,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不可因小失大。

    等一脸倨傲的朝廷使者把旨意宣读完毕,刘玄便向边上的王彧丢了一个眼色,王彧会意立刻上前几步,笑吟吟的把那个朝廷使节引了出去。

    再别的房间里早有备下的酒宴、美人,等着使者享用。

    王彧是在刘玄巡视完上党郡班师回朝的时候,从上党郡顺回来的。本来以王彧能担任别驾从事的能力,放在壶关县做县令就是大材小用。

    现在刘玄又已经将整个上党郡纳入囊中,王彧再待在壶关县就有些浪费了。于是刘玄决定使劲压榨自己麾下这唯一一个文臣的剩余价值。便将上党郡的民生大权丢给了王彧。

    对此,王彧表示干不了!真当自己是铁打的,不用休息的吗?整个上党郡,就自己一个人干活,做梦呢?

    刘玄对于王彧这种消极怠工的态度十分的不满,强烈谴责了王彧的借口。什么叫就你一个人干活,上党郡的整个官僚体系不是还在吗?

    你就动动嘴而已,跑断腿的是那些官员、小吏。在这装什么可怜!矫情。

    然后,刘玄就被光速打脸了!

    王彧都快被气笑了,没错,上党郡的整个官僚体系确实都在,可是你能保证他们都认真干活?

    最重要的是,就算他们都认真干活,你特娘的也不看看你吩咐下来多少活?那是这么一点人能干完的吗?

    等不依不饶的王彧拽着刘玄去衙门里蹲了两天,刘玄就没话说了。

    说啥啊!

    有句话说的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治政方面,刘玄可以说是毫无经验。但是架不住他眼界开广,又有系统查资料辅助。

    这就形成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毛病,往往郡吏们刚刚干完一件事,刘玄就跑过去吧啦吧啦一顿说,什么这件事不能这么处理,应该这么这么干。

    就这样,衙门里被刘玄搞得鸡飞狗跳,一点安生日子都没有。

    王彧抱着膀子呵呵冷笑,一点都不待见这个人见人嫌、狗见狗叫的老大。折腾,继续折腾,你就在着待着,看看你这么折腾,那些官员小吏能不能把你安排的活干完。

    刘玄这种老板,可以说是每一个职场人最反感的一类人,往往是站在一旁瞎哔哔,然后想起一个活就吩咐下去。往往你干完了一个活,那边又多出五个活。

    最最重要的是,刘玄还不给加班费!

    官员、小吏是什么身份?从事什么工作?说白了就是后世的国家公务员!事业编!

    平日里活少事少,责任少。福利多、收入广。旱涝保收。这一点看看后世考公务员的热度就能知道。

    难道那些去考公务员的,都是奔着做人民公仆去的。扯淡玩意!一千个公务员里,能出一两个这种人就已经是老天爷开眼了!

    与后世相比,大汉的官员、小吏事情更少!

    平日里那是优哉游哉,上班煮煮茶、摸摸鱼。出去欺负欺负老百姓,下班在路上的店铺里拎些不用掏钱的食物回家。那都是日常操作!

    现在可好,城头变换大王旗。

    刘玄这个工作狂人,杀人魔头来了!天天给他们安排活,还不提高待遇。换成谁谁愿意?

    撂挑子不干吧,还不敢。谁敢拿自己的人头去试一试刘玄的刀快不快?

    所以,这些官员小吏,干活那是真的在干,但效率那就呵呵呵了。

    而刘玄又是一个事逼,各种事情没完没了,所以王彧才说自己干不了!王彧并没有指责刘玄事逼的想法。

    因为刘玄交代的事情虽然多,但没有一件事是无理取闹的闲事。都是利国利民的实事。

    可是,咋说呐,大汉的工作节奏是很慢的,就好比一个人优哉游哉的骑马前行,到了刘玄这里,就是一路策马疾驰,吃喝拉散睡全在马上。

    节奏快了不止一点半点!

    颇有些一万年太短,只争朝夕的意味。

    类似刘玄这种情况的统治者,实际上是有很多的。比如修长城的秦始皇、修京杭大运河的隋炀帝。以及举国之力治理黄河的元朝。

    反正吧,下场都不太好。就是操之过急,适得其反。

    刘玄现在也是这么一种情况,不过不同的是,他手下干活的官员和小吏太少,就算他天天盯着,那些家伙也干不出多少活。自然而然的就没有过多的折腾百姓。

    现在能完成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字面上的工作,还没有落实到地方上去实施。

    所以,在王彧拉着刘玄在衙门里待了两天之后,刘玄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因为他又不是一个傻子,或者黑心的老板。

    已然明白了自己一下子搞出太多事情,把手下的人折腾的不轻。

    痛定思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