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三国收义子-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卓的西凉军中,其实是有很多好手的,比如牛辅、胡轸、徐荣、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

    至于吕布和李肃,这两个就是杀害董卓的元凶。

    其实,刘玄一直都没有搞明白吕布和李肃这对好基友的爱恨情仇。太乱了!剪不断、理还乱!

    刘玄之所以写这些书信,其实就是为了混个脸熟。方便自己带头搞事情!至于这些书信和厚礼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那就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之后,刘玄便在淇县稳坐钓鱼台,一边观望局势,一边威慑东郡的曹操、最后就是蹲着这里等于毒率兵赶回老巢自投罗网。

    期间,刘玄早早的便开始部署河内郡的防务,不管董卓死不死,这件事情刘玄都是要尽快做完的。

    期间为了安抚河内郡的民心,主要是官员和世家的民心,刘玄又装作没事人一样,向朝廷、或者说董卓上表河内郡当地官员的功绩。

    另外又给自己麾下一大票将领请封,什么校尉啊!将军啊!中郎将啊!等等等!乱七八糟的一大堆。

    其实都是刘玄故意放出去的烟雾弹,他早就知道董卓和朝廷那边不会通过这些请求。但无所谓啊!

    虚名而已!

    正儿八经的论功请赏,自然是由自己这个老大来做,啥时候需要董卓和朝廷来点头了!

    刘玄一边论功行赏,一边暗自集结调动兵马,已经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与此同时,仿佛是上天垂青,就在刘玄准备乘船西上离着长安更近一点的时候,于毒终于是姗姗来迟。带着麾下的兵马返回了老巢朝歌山。

    于毒不是不知道刘玄就在淇县,但他对自己多年经营打造的朝歌山老巢十分的有信心。自持就算刘玄提兵来攻,也奈何不了他。

    再者说了,自己目前和刘玄的关系还算可以,至少表面上还过得去,刘玄又怎么可能会与自己为敌?他疯了吧。

    于毒打算先回到朝歌山老巢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然后再找个时间与刘玄会面。至少这样他的面子上会好看一些。

    只不过于毒没想到的是,就在他步入朝歌山的于毒寨的当天晚上,便被那些早已经叛变的手下给绑了一个结结实实。然后连夜送给了刘玄邀功。

    带头绑于毒的,自然是刘玄麾下建义中郎将——陶升!刘玄虽然很不齿陶升的二五仔行径。

    但自己是得益的那一方,再得了便宜卖乖,嫌弃别人,就有些当了婊子、力牌坊的感觉。

    所以对于陶升将于毒连夜绑了,走了几十里山路。次日中午便将人送到自己面前的邀功表现,刘玄自然是拍掌欢迎,对陶升大加赞赏!

    陶升许是苦日子过够了,不想再在外征战。在刘玄主动许诺日后由他统帅于毒兵马时,陶升断然拒绝,并且表示自己并不想继续征战。其中言语,多有养老之意。

    刘玄听完之后,盯着陶升看了许久,见陶升不似作伪,便给了他一个典农中郎将的职位,命他带着一家老小前往上党郡,主持南部四县的屯田工作。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五百三十六章 论功

    这是一个趋势,陶升既然数次立下大功,那么自然是不能亏待的。总不能把人家的建义中郎将换成一个校尉、都尉吧。

    而如果把陶升丢在地方上担任地方官,那按照中郎将这个级别平调的话,至少也该是个太守。

    就像董卓帐下那些将领一样,胡轸不就是东郡太守吗?

    可是问题来了,刘玄手底下没有那么多的地盘,他现在就只有上党郡、河内郡、以及只有两个县的乐平郡。

    其实把陶升丢到乐平郡当个太守是不错的,就算他不会治政,自己派些文臣过去辅助就是了。

    不要怀疑,虽然刘玄手下有名有姓的文臣只有一个王彧,但别忘了,上党郡和河内郡的官府体系还没崩盘。再加上还有平家、包家、冯家这些郡望世家。

    只要刘玄丢出一个位置,自然会有人冒头去抢。或许是官员想升官、或许是世家想投资。

    而刘玄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则是因为,乐平郡距离张飞燕的常山郡黑山有点近。刘玄害怕派陶升过去,张飞燕会带着大军来砍死他。

    没办法,谁让刘玄把自己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黄巾老大哥形象给亲手毁了呐!之前刚刚有些雏形的黄巾联盟,如今已经成了一个笑话。

    现在的刘玄有些明白,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袁绍的心理感受了!

    怪不得当初没咋看见袁绍出力,反而整天利用盟主的权柄大肆招揽人才,扩充实力。

    刘玄这次不也是利用手中的权柄把徐晃给招揽过来了吗,最后还吞并了于毒的兵马。收获可以说不是一般的大。

    出兵一个多月,攻克河内郡、招揽了徐晃,劝降了赵浮、陈涣,吞并了于毒的兵马。

    刘玄觉得自己牛逼到爆了!颇有点二战德国闪电战的风采。实际上,这还是刘玄刻意拖延时间,要不然,嗯,要不然最后于毒这条大鱼可能就跑了!

    这一次收获巨大,论功行赏时,刘玄自然不会吝啬,陶升千恩万谢的带着一家老小,以及在淇园变卖的家当,屁颠屁颠的赶往上党郡赴任去了。

    这样一来,刘三刀、潘凤、俞涉、于禁等人算是失业了。

    刘三刀、潘凤、俞涉三个人还好点,至少人家跟着刘玄时间长,刘玄交给他们统帅的兵马也多。

    可是于禁就有点惨了,毕竟他的兵马大部分来源于屯田的青壮。这一下可是被陶升带走了一大半。

    不过很快的,于禁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因为刘玄把陶升的兵马丢给了他!

    陶升作为一名黄巾渠帅,黑山军将领,于毒手下大将,自号平汉将军,手里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次他前往上党郡担任典农中郎将,刘玄自然不可能让他把本部兵马带过去。

    笑话,让陶升自己过去,那是没啥问题的,要是陶升有啥心思,都不用当地的驻军出马,那些屯田的青壮士兵,就能把陶升给撕了。

    可要是让陶升带着兵马过去,那事情就有些大条了,绝对的是个隐患。

    所以,这次陶升赶往上党郡,只是带了五十名部曲。这五十名部曲,也就是私兵,是刘玄特许的。

    为了就是让陶升把军队中最忠心与他的骨干亲信都带走,方便自己接管军队。

    就如当初的孙观一样,陶升瞬间明白了刘玄的意思,非常爽快的达成了交易。挑选了五十名最忠心,最能打的部曲去上党郡过好日子去了。

    如果刘玄这个老大一直不倒,那么几十年下来,陶升便可凭借着典农中郎将的官职,以及这五十名部曲建立自己的小家族。

    毕竟前面有个孙观做榜样,已经搞得有模有样了。

    也亏得上党郡目前算是地广人稀,有许多土地都荒废了,孙观深知刘玄的脾性,也没敢抢占百姓的土地,只是开始在那些荒废的土地上圈地而已。

    虽然圈的地方是挺大的,但这明显还没触及到刘玄的底线,所以刘玄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能耐,你丫就把这些土地都开垦了!就算你不用缴纳赋税,那至少粮食是多种出来了,老子大可以运用经济手段让粮食流动起来。

    这样总比没粮食吃要强!

    至于后期,孙观就算在几十年内疯狂膨胀,也不可能赶得上一个郡望世家,刘玄真要解决这些事情,只要孙观不作死,第一刀是不会落在他头上的。

    这一次夺取河内郡,孙观积极请战,奋勇向前,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所以刘玄也不吝啬,将他升为了校尉。

    而孙康有押运粮草,保障后勤,以及引荐平家归降的功劳,所以也被刘玄升为都尉。

    至于刘三刀、潘凤、俞涉三人,刘玄也各有财物封赏,只是官职并没有往上升。毕竟他们这些都尉都是熬资历熬出来的。目前还没有立下升职的功劳。

    倒是于禁,终于是后来居上,被刘玄升为校尉,并将陶升留下的兵马以及于毒带来的一小部分溃兵交给他来统帅。

    说是一小部分,但以于毒麾下兵马体量来说,人数还是挺多的。

    刘玄又将诸将报上来请功名单里,挑选了许多立有功劳的中下层军官一起打包给了于禁。如今于禁麾下足有五千兵马。

    实力可谓是急剧膨胀!

    再加上他如今又刚刚升为校尉,超出刘三刀等人一级,追赶上了孙观。所以在军中风头一时无两。

    其实这也是刘玄有意为之,内部也是要有竞争力的,不然有些将领总是划水可是不好的。

    而且,该如何吞并消化于毒的兵马,这也是刘玄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如今于毒被刘玄派人打包运回了上党郡软禁了起来,与于毒有相同待遇的还有白波军的杨奉。

    也不知道两人相见之后,会不会惺惺相惜,搞基成功。然后策划着推翻刘玄大魔王的残暴统治,恢复大汉的朗朗乾坤。

    咳咳咳,刘玄自然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是对杨奉和于毒是分开软禁的。像养猪一样好吃好喝的供着。

    而且刘玄还打算在一些重要场合,让他们盛装出席。用来安抚他们的旧部。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五百三十七章 立夏称人

    这一招,其实是有原型的,刘玄只不过是照抄而已。

    这个原型,其实是来自一个有趣的三国小故事,或者说是后世流传下来的一个风俗。

    名曰:立夏称人!

    也就是在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

    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

    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

    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

    而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

    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

    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

    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

    这个故事自然是无稽之谈,只是百姓口耳相传的小故事罢了。

    毕竟刘备死的时候,阿斗都16岁了,再加上当时与东吴的关系那么僵。

    嗯,关羽被东吴杀了,张飞去给关羽报仇,路上被手下杀了。而杀张飞的那几个人都投降了东吴。

    刘备带着大军去给兄弟报仇,然后被陆逊火烧连营,病故白帝城。

    就这么一个情况,阿斗怎么可能不立刻继位登基,反倒是屁颠屁颠的去东吴找自己的后妈?

    而且,故事中的阿斗,明显就是一个弱智儿童,可史书上的阿斗虽然无能,但人家并不弱智啊!

    虽然槽点很多,但刘玄还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到了一手。

    到时候在一些重要场合让于毒、杨奉出席,让那些将领看看自己并没有亏待他们。确实能安抚不少人。消除不少的隐患。

    于毒这个头号人物被刘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