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三国收义子-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五百四十一章 蔡邕必须死

    王允想要蔡邕死,却不能直接下令杀他,因为蔡邕乃是当世名士,并且负责修撰史书。地位很不一般。如果直接下令杀了蔡邕,那么会引起群臣的巨大不满。

    所以,王允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让蔡邕死在狱中!

    王允与蔡邕并无仇怨,但要杀蔡邕的理由却是很多。首先蔡邕与王允虽然都受董卓大魔王重用,但王允自认为是大汉忠臣,所以一直谋划弄死董卓。

    而蔡邕却不是这样,这些年被举为高第,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

    之前迁都长安之时,又被为左中郎将,封为高阳乡侯。

    这些可不止是董卓单方面看重蔡邕的原因,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蔡邕在这两年内对董卓也是有所回应的。

    比如说,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河内太守王匡的兵马被尽数歼灭,战报送到洛阳之后,蔡邕便曾为董卓写过《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来祝贺董卓的胜利。

    后来董卓的宾客部属想让朝廷尊崇董卓与太公相比,称尚父。董卓心中大为意动,但却不敢贸然提出,便询问蔡邕的意见。

    蔡邕说:“太公辅周,奉命灭商,所以特号为太公。现在您的威德虽高,但相比尚父,我以为还不行。等到关东平定,陛下返还旧京,然后再讨论此事。“

    董卓听后,便息了这个念头。。

    去年六月,发生地震,董卓为此询问蔡邕。

    蔡邕对他说:“地动,是阴盛侵阳,臣下不遵守国家制度引起的。前春天郊祀,公奉车驾,乘金华青盖,爪画两箱,远近都认为不合适。“

    董卓闻言后立刻改乘皂盖车。由此可见,董卓十分的看重蔡邕,蔡邕也在用自己的理念影响着董卓。

    董卓虽然是一个凉州来的大老粗,但却是十分的看重人才,不然也不可能在李儒穷困潦倒的时候,将自己的女儿下嫁与他。

    更不可能在进入洛阳之后,听信大臣所言,任命许多名士为官。

    只是,当时朝中董卓的风评实在不太好,这与董卓的的专权没啥太大关系,主要是跟董卓的出身有关。

    大汉朝的中心一直是关中、关东两大集团,不管是那个皇帝上位,都要依靠他们。

    然而董卓这头来自西北也狼王突然闯进来,整个画风都不对了!

    以前大家争斗都是在暗处,今天阴你一下,明天绊他一脚。结果董卓来后,直接打破了游戏规则,什么,你丫敢阴我。兄弟们,带兵砍了他全家!

    这样一来,那些官员本来就看不上,鄙视董卓这个凉州乡下来的土包子,现在更是兔死狐悲,对董卓不是敬而远之,就是能拖就拖。

    就像刘玄在上党郡遇到的情况那样,你的命令发下去是要有官员去执行的,如果那些官员专门和你不对付,那效率可就慢了。

    更别提,还有许多官员勾结关东诸侯,暗中通风报信。

    所以,董卓遇上蔡邕这么一个对自己有所回应,还能为自己出出主意的名士,心中别提多欢喜了!

    将蔡邕一路高升,看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千金买马骨之举,好让世人看看,只要跟着他董卓混,一定会厚待他们。

    为此,董卓每次举行宴会,往往令蔡邕鼓琴助兴,蔡邕也有心出力。每次都将手下的焦尾琴弹出花来。

    在王允看来,蔡邕和董卓就是一对狼狈为奸、同流合污的好基友。

    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董卓性格刚愎自用,对蔡邕并非言听计从。蔡邕很多进言,董卓都没有采纳。

    这让蔡邕很是担心,曾对堂弟蔡谷说:“董公性格刚烈而容易作恶,终究不能成事。我想东奔兖州,但是道路太远,不易达到,打算暂时逃到山东地区看看,怎么样?“

    蔡谷思忖良久,才委婉的说道:“大哥啊!你的容貌与普通人不同,在路上走,看的人云集,这样,想躲起来,难啊!“

    蔡邕闻言这才记起自己的相貌却是有些出类拔萃。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只是这些私密之事,王允自然是不知道的,而且就算是知道,他依旧会选择杀掉蔡邕。

    即因为因为蔡邕当场为董卓叹息哭泣,也因为王允要如实记载史书,如实的记载的意思就是,王允、吕布合谋杀害太师董卓。

    为此,蔡邕不惜在狱中递上辞表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以求继续完成汉史。这让士大夫大多同情并想要救他,只是王允看得太严没有成功。

    这也是王允反驳太尉马日磾时,说:“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出毁谤的书,流传于后世。现今国家中途衰落,政权不稳固,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这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的真正含义。

    试问,王允自认为是大汉忠臣,密谋杀了专权的董卓大魔王。解救大汉于危难、水火之间,如何肯在史书上背负如此骂名?

    这不是恶心人,欺负人吗,到头来,那些一直摸鱼混日子的大臣屁事没有,专权的董卓大魔王成了忠臣,自己这个拯救大汉的忠臣成了奸臣。

    去他娘的!

    蔡邕必须死!不死不足平我心中之恨!不死不足以震慑朝中宵小。

    于是乎,蔡邕在入狱不久便死在了狱中。这让一直在外面托关系,找人手打算营救蔡邕的崔巨业十分的无奈。

    娘的,老大、主公,不是末将不给力啊!属实是因为蔡邕被在廷尉手里,末将的手伸不进去啊!

    拯救蔡邕是刘玄给崔巨业的另一个重要命令。只是刘玄也没有想到王允杀蔡邕之心如此坚定。下手如此迅速。

    这让崔巨业这个外地臣子的使者没招啊!

    能救出一个董白,都是刘玄给崔巨业的时间准确,让崔巨业在董卓死的那天先去鹛邬猫着,然后等待时机,如果有人攻打鹛邬,就看看能不能趁乱把董白给救出来。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五百四十二章 吕布 为毛日子更难过了

    为此,崔巨业已经对刘玄佩服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他之前是被刘玄派到颍川,打算给刘玄把唐妃骗回来。

    结果无论他用啥办法,唐妃都是一招,以死相逼。这让唐妃的父亲是无可奈何。崔巨业带的人也不多,又没办法直接硬抢。

    于是乎,事情就这么一直拖着。

    或许是刘老大那边对他的办事效率十分的不满,便又给他安排了一个活。让他带人去长安,汇报一下刘玄在外面的工作成果。

    比如已经平定河内郡,比如已经搞定了白波军等等一系列不靠谱的事情。

    然后就让崔巨业在长安待着,执行秘密任务,其中包括拯救董白、拯救李儒、拯救蔡邕、和李肃、胡轸、徐荣等人再联系联系感情。

    至于吕布,算了吧。刘玄害怕吕布直接把崔巨业给砍了!毕竟上次,自己可是在信中调笑了吕布几句,说自己打算求娶吕布的宝贝女儿,送过去的礼物都是聘礼云云。

    这也是上次吕布一怒之下,带着人追杀崔巨业、李威等人到洛阳的原因。实在是因为刘玄嘴上没个把门的,瞎哔哔!

    长安城内,吕布府中,本该意气风发的灭爸狂魔、三国第一大孝子吕布,如今却是怒气勃发一连打碎了数件珍宝。

    “王允老儿真的以为杀了董卓之后便万事皆休,天下太平?不但拒绝了本将的提议,还要将西凉军中的将领赶尽杀绝。真是蠢货!”

    吕布在诛杀董卓之后,便已经是加官进爵,任职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

    所以他吕布自认为可以参与朝中大事,但现实狠狠的给了他一巴掌,不但那些大臣们没有多少人理他。

    就连王允这个盟友也在董卓死后,对他也轻视了起来。常常以剑士待他。典型的过河拆桥。

    吕布只觉得自己砍死董卓之后,虽然加官进爵了,但日子貌似比以前更难过了!

    今日朝中议事,吕布提出董卓刚死,天下局面动荡,应该把董卓这些年收敛的钱财分发给有功的将士们。用来稳定军心。

    这本是稳成持重之言,只要是带过兵的将军,都应该明白的道理。

    可是王允这个带过兵、打过仗的文武双修大佬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如今董卓已死,剩下的人翻不起什么大风浪。

    自己没有追究那些士兵这些年跟随董卓作恶就已经是对他们最好的奖赏了,还要啥自行车!

    一时间,跟随吕布、李肃等人冒着巨大风险砍死董卓的并州兵马,都是哀声哉道!怨气冲天。

    早知如此,还不如跟着董卓混呐,虽然经常和凉州的混蛋打架,但至少董卓很大方,没缺着他们的。

    另一方面,此次朝中议事,王允不知怎么的,在处理西凉军的问题上居然反复无常,态度极不慎重。

    王允先是想全部赦免董卓的部下,对此吕布是举双手双脚同意,别看并州和凉州兵马平日斗的凶。有不少的仇怨。

    但吕布不傻,如果真的要把董卓的旧部都赶尽杀绝,那绝对是会出大问题的!

    可是王允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居然又对群臣说:“本来,西凉军的将领是没有罪的,只是身不由己,跟随董卓,所以不得已听从董卓差遣,犯了错误。”

    “现在如果给他们突然加上恶逆的罪名,而且特定赦免他们,恐怕反而使他们猜疑恐惧,心理承受不了,所以,赦免他们无罪不是使他们安心的上上之策,还不如让他们承受惩罚。“

    道理说的是这个道理,但是落在地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王允这是对董卓留下的兵马动了心思。这是要夺取凉州兵将领的兵权,取缔全部凉州兵。

    防止凉州军尾大不掉,死灰复燃,日后再出一个董卓。

    凉州兵是董卓的嫡系部队,战斗力强,而且对董卓最忠心。如果这些凉州兵马对董卓之死心存怨恨,却是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所以王允企图削夺凉州兵将领的兵权,取缔全部凉州兵,并且计划利用关东兵去控制他们。

    可是群臣中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凉州兵素来害怕袁绍,畏惧关东兵,而今,如果派关东兵去解散他们,凉州兵人人都会担心性命不保。

    这样很容易引起兵变和混乱。还不如任命皇甫嵩为将军,去担任凉州兵的统帅,并让他长期留在那儿,以便安抚军心。

    这个建议不得不说很妙,因为皇甫嵩是名将,也是大佬。如果由皇甫嵩带着军队过去,凉州军畏惧皇甫嵩的威名,很可能会老实一点。

    可是这个建议却遭到了王允坚决反对,王允认为关东兵是反董卓的义兵,与他是同一条路线。

    现在董卓已死,如果继续把他们屯驻在险恶之地,虽然安抚了凉州兵,但是关东兵将领会疑心朝廷不重视他们。

    这就是大人的脑回路,去他娘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老子都要!

    吕布对此很无奈啊!眼见王允独断专行,越发的像之前的董卓靠拢,不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人家董卓是拳头大,能震得住场子。

    你丫麾下有兵马吗?就这么狂?

    不对,王允麾下貌似是有兵马的,不就是我吗?

    等吕布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和王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