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三国收义子-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套示之以弱的法子,还是成功的降低了马腾、韩遂的一些戒心,同意了第二天一早便入城参加朝会。

    次日一早,马腾、韩遂便带着亲兵护卫进了长安城,一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走到了皇宫大门。

    在那里,也是起了一个大早的刘玄第一次与两个西凉军阀见了面,在刘玄刻意屈尊迁就之下,三人相谈甚欢。

    只不过马腾、韩遂心中都是松了一口气,既然刘玄如此作态,想来李儒昨日所言都是真的,刘玄之前只是董卓帐下一个不知名的校尉。

    只不过是借着为董卓报仇的机会,一跃窜到了西凉众将之上,成了大司马!也难怪西凉诸将心中多有不服。

    当日朝会,在刘玄的主持之下,马腾、韩遂入殿见驾,口称罪臣。痛哭流涕的哭诉当年叛变之事都是被边章、王国等人裹挟。

    这便是韩遂、马腾的聪明之处,坚决不做出头鸟,给自己留下了后路。

    然后就是刘玄的表演了,待韩遂、马腾刚刚哭诉完,刘玄一派的将领就开始带节奏,说什么韩遂、马腾不是首恶,现在诚心归降朝廷,当予以安抚重赏。

    最后在满朝文武看猴戏的眼神中,刘玄这个沐猴而冠的大司马上前一步,掏出了早早就写好的奏折,上表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驻守。马腾为伏波将军,屯于鹛县。

    如此一来,龙椅上的小皇帝还能说什么?你丫都已经安排好全套了,还问老子干什么。老子只有点头了作用了呗。

    于是乎,这次朝会,刘玄与马腾、韩遂皆大欢喜。

    实际上,从两个人兵马驻扎的地点便可以看出刘玄对马腾、韩遂的一些不同安排。

    韩遂是直接返回金城郡,继续做自己的土皇帝。而且这次还从叛军首领转正成了大汉将军,更能名正言顺的掌控金城郡。

    而马腾则是屯兵在右扶风的鹛县,这一点上比韩遂更靠近长安。

    马腾之前的活动范围主要是武威郡,因为他之前是凉州刺史的军司马、偏将军,而凉州的治所就在武威郡的姑臧城。

    所以在叛乱结束之后,马腾再次返回了武威郡,盘踞在那一带!

    但是马腾并没能全部占据武威郡,因为武威郡是凉州最大的一个郡,同时也是凉州的治所所在。其中势力盘根错节。

    这次刘玄将马腾迁到更为富饶的右扶风,其实也算是一场交易,因为不管是谁都会明白,朝廷势必会重新掌控凉州。

    就算是不能完全掌控,至少那也是要在名义上掌控凉州,所以,凉州刺史府所在的武威郡,自然不能再让马腾蹲下去。

    对于马腾来说,这一次他不但从叛军首领转正成了大汉的将军,还继承了祖先伏波将军的位子,更是从荒凉的凉州迁到了富饶的右扶风。

    可谓是三喜临门。

    而且下朝的时候,刘玄还透露出要征召自己的长子马超入朝为官的意愿,马腾心中不由欢喜。

    他倒是没有担心刘玄会对他不利,因为他的兵马到时候就屯驻在右扶风的鹛县,进可攻打长安,退可返回凉州。

    至于右扶风的兵马,呵呵呵,这次他和韩遂过来,就没有受到啥阻拦。

    这也是他与韩遂赶在长安城外驻扎不走,这么久的原因。

    究其根本都是因为刘玄派去的钟繇刚刚接手右扶风,才刚刚开始掌控右扶风,到处都是漏洞!哪里能防得住马腾和韩遂的兵马?

    就算是钟繇彻底掌控了右扶风,恐怕也是防不住马腾和韩遂的强大兵马,只有背后的刘玄出手,调兵遣将过去砍他们。能不能砍死还是两说。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六百一十章 卫觊

    韩遂、马腾来了一趟长安可谓是捞足了好处,没几天就带着兵马屁颠屁颠的离开了。

    而与此同时,日理万机的刘玄也迎来了自己的另一位谋臣。

    卫觊、字伯觎,今年三十有六,少年早成,以才学着称。出身河东豪族卫家。没错,就是蔡文姬嫁过去的那个卫家。

    之前刘玄大范围的撒网,可是征召了不少的名士为官。卫觊便是其中的一个,因为刘玄对蔡文姬的特殊照顾。

    卫觊的家族遭到了徐晃的友好拜访,再加上刘玄如今把持朝政,又能控制一直劫掠河东郡的白波军。

    于是乎,就在刘玄眼皮底下的河东卫家知道自己如果拒绝刘玄的征召,那下场一定不会太好。

    所以,卫觊背负着家族安危和利益,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那速度当真是一骑绝尘!成为了第一个响应刘玄征召的名士。

    对此,刘玄自然是笑的连眼睛都弯成了一个月牙,卫觊这个家伙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才。

    在历史上历任茂陵县令、尚书郎、治书侍御史。负责镇守关中,为曹操平定中原、底定关中做好准备。

    魏国建立后,担任侍中,主掌典礼制度,后迁魏国尚书,准备汉魏禅让之事。

    曹丕称帝后,拜为尚书,封为阳吉亭侯,负责监修国史和谏议朝政?。

    简单的来说,这也是一个能臣干吏!更别说他后面还站着河东卫家。卫觊这次来,搞不好还背负着投资自己的家族使命。

    不过即便是知道卫觊的才能很不错,但刘玄依旧没有立刻给他加官进爵,而是将卫觊征召到了自己的大司马府中担任属吏。

    这也算是考核了,因为刘玄的大司马府目前就是一个空架子,所以之前干活的就李儒一个人,现在好了加上一个卫觊打下手。李儒那边也可以轻松一些。

    之前因为马腾和韩遂的事情,刘玄忙的不可开交。甚至于将长安城中许多空出来的位置都忘了安插人手。

    这次卫觊前来,立刻给刘玄献了一计,那就是利用这些位置来拉拢一些中立派。

    其实按照刘玄的想法,这些位置都应该任命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至少也该是有才能的人。但是卫觊的一番说辞让刘玄改变的主意。

    卫觊的意思很简单,与其让这些位置空闲太久,被朝廷那边的大臣占据,不如丢几个尸位素餐的人上去占着。等什么时候刘玄这边有了合适的人选,再找个由头将他们替换下来。

    于是乎,刘玄开始了一波谜之操作。

    城门校尉直接都丢给了董承,这货是老皇帝母亲董太后侄子,小皇帝嫔妃董贵人的父亲。

    但是董卓入京之后,一顿瞎几把乱认亲戚大法,就认下了董承这个亲戚。所以董承初次出道就归入了西凉军,为董卓女婿牛辅部曲。

    后来王允砍死了董卓,并没有把董承给砍了,毕竟大家都知道他和董卓的亲戚关系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刘玄攻入长安之后也不怎么待见这个两面三刀的货。

    别看董承这货在《三国演义》里被描绘成对小皇帝汉献帝无比忠诚的大臣。

    什么汉献帝东归洛阳,郭汜欲劫献帝至郿县,而护卫献帝的杨奉战况不利,危急时候身为国戚的董承率兵救驾,击败郭汜。

    什么后来李傕、郭汜合力前来追赶献帝,董承与杨奉竭力死战,成功护卫献帝东归洛阳。

    又是什么曹操接献帝回许县后,专国弄权,擅作威福,献帝血写诏书密付董承,望董承能诛杀曹操,匡扶汉室。

    所以董承与马腾、王子服、种辑、吴硕、吴子兰、刘备共谋杀曹操。

    后得太医吉平帮助,欲在治曹操头风病时下毒杀之,不料家奴秦庆童因不满董承将密谋告知曹操,董承全家因之全被曹操诛杀等等。

    这些里面,其实有五成都是假的,现在一直都在查资料的刘玄,也算的上是熟读史书了。太了解这货是个啥人。

    护送小皇帝东归是真的,但是那是为了争权夺利,最直白的一点就是当时汉献帝东归,李傕、郭汜等追击打败汉献帝于曹阳,汉献帝于夜晚偷渡黄河到山西境,六宫妃嫔都步行出营跟随。

    伏皇后手持细绢数匹,董承见到之后立刻叫符节令孙徽持快刀威胁夺下,并杀小皇帝和伏皇后的左右侍者,血液飞溅到伏皇后衣上。

    等到达安邑,汉献帝穿的衣服都烂了,以枣栗为粮。

    这种货能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扯淡呐。

    倒是衣带诏,在史书上有这么一回事。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当时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朝中牛叉的人物都死的差不多了,董承这货终于熬资历升任车骑将军,并得以开府。

    可是自汉献帝定都许昌之后,朝廷实际为曹操掌控。

    对此董承很不甘心,因为曹操是他下诏请过来的砍韩暹的,没成想,赶走了韩暹,曹操居然不走了,引狼入室了!

    所以董承声称自己领受献帝藏在衣袋中的密诏,借以联合刘备诛杀曹操,但刘备是个多鸡贼的人啊!直接不鸟他,并无行动。

    直到后曹操与刘备从容论述天下英雄,刘备恐曹操不能容己,所以才加入了董承等的密谋集团。

    但还没开始行动,刘备即接到曹操的命令领兵征讨袁术。于是连夜扛着战马跑路了!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董承密谋诛杀曹操的事情泄露,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以及董承的女儿董贵人皆为曹操所杀。

    董承等密谋诛杀曹操的事情泄露,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以及董承的女儿董贵人皆为曹操所杀。

    《通鉴辑览》中对董承的评价非常的贴切:“董承智不及王允,而欲效图卓之举,非独自杀其身,适足以危其主,所谓志可矜而智不逮者也。然操之得入,本由董承,与正名讨贼者不可同日语矣。”

    简单的来说,这是一个没啥本事,偏偏还觉得自己很牛叉的家伙。在刘玄的评价中,这货就是袁术的青春低配版。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六百一十一章 生擒诸葛玄

    除了城门校尉之外,还有太常、太仆、大鸿胪、越骑校尉等人。

    其实越骑校尉、长水校尉等官职都是存在的,这一点实在是出乎刘玄的预料,不过也就是那个样子。都是麾下没有多少兵马的清闲官职。

    而且刘玄最近也一直在重新组建北军八校,将北军八校真正意义上复活过来,所以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位置让人家给占了。

    毕竟最近自己和朝廷的默契还可以,那边知道将领的职位,基本上都是刘玄的。所以只要刘玄想要把这些旧臣撸下来,那就能给撸下来。

    至于太仆的位置,当时已经让朝廷那边把赵岐老爷子给推了上去,那就只剩下太常、大鸿胪。

    太常、大鸿胪都是九卿之一,

    东汉九卿分别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九卿分属三司。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并太尉所部;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并司徒所部;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并司空所部;

    九卿为中二千石之官,多进三公,各有署曹掾史,随事为员。

    这种位置,即便是刘玄现在把持朝政,也不是说想用谁,就用谁的。所以刘玄一开始确实想的脑仁疼。

    可是等看明白太常、大鸿胪的工作职责之后,刘玄就笑了,毛毛雨了,谁想要谁要的了!

    刘玄之所以会表现的如此豁达,是因为太常,掌管的是礼乐社稷、宗庙礼仪。

    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不单单为皇宫内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