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驸马-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很可惜的是,张士诚并不是一个做大事的,特别是在称王时,当时许多幕僚都劝说他不要太急着称王,以免做出头鸟,可张士诚就是不听,这让罗贯中也看清了张士诚的为人,于是就心灰意冷的离开,后来张士诚果然败于朱元璋之手。
离开张士诚后,罗贯中曾经去过太原老家,后来又回到杭州,当时的他也开始把兴趣转向杂剧话本,于是就将自己的一些经历注入书中,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更是耗费了他大半生的心血,前几年也终于完成,现在他则开始帮着去世的老师施耐庵修订《水浒传》。
不过这几年罗贯中生活的并不如意,写书只是他的兴趣,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太大的收入,特别是他在写完三国后,曾经想找人印刷成书,为此他也特意去了福建的建阳,那里是印刷业最为兴盛的地方,可惜因为他没钱,又找不到有钱的人赞助,结果那些印刷作坊根本不愿意帮他印刷。
多年的颠沛流离,早就让罗贯中耗尽了家财,最近几年他更是只能靠着给人写信为生,偶尔也会接到一些小话本的活,根本挣不到什么钱。
不过就在去年时,罗贯中忽然接到李洪派人送去的消息,说是李善长的孙子李节想要找他,而且这个李节也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他在写的三国与水浒,竟然许诺可以出钱帮他将两本书印刷发行。
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李节,罗贯中一开始也有些怀疑,不过李洪却是他当年在张士诚府中认识的老熟人,两人虽然没什么太深的交情,但也彼此算熟悉,就算双方这么多年没见面了,对方也没必要骗他。
在这种情况下,罗贯中心中也有些动摇,他已经到了花甲之年,而且这两年身体越来越不好,再加上写信的收入微薄,靠他自己根本不可能把两本书印刷出来,现在有人愿意出资,正是罗贯中寻找多年的机会。
另外最重要的是,就在罗贯中接到消息后不久,李节的大名就传遍了大明沿海,主要是他与汤和一起剿灭了为害多年的倭寇,江浙、福建甚至是广东一带,都在传颂着两人的大名,毕竟倭寇对这些沿海地区造成的危害实在太大了。
得知了李节的名气,罗贯中也终于下定决心,他卖掉了最后一点家当,然后背着一箱子书稿离开了建阳,他没钱坐车,于是就徒步北上,有时候盘缠用光了,他就在路上摆摊挣点盘缠再上路。
期间罗贯中还听说李善长满门抄斩的事,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本以为李节也被杀了,为此也大哭一场,他不是为别人哭,而是为自己哭,本以为这次是个机会,却没想到老天连这个机会都不愿意给他,难道自己和老师一生的心血真的再无出头之日了吗?
不过万幸的是,后来又有消息传来,罗贯中这才知道原来李节竟然没死,这让他也再次振作起来,一路跋山涉水,足足花费了一年时间才来到金陵,这对于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简直是个奇迹。
只不过来到金陵城后,罗贯中的盘缠也花光了,金陵城中什么都贵,他也没钱住店,于是就厚着脸皮求龙王庙的老庙祝收留,老庙祝看他可怜,于是就让他在庙里暂时住下。
罗贯中有了住处后,并没有急着去拜访李节,毕竟他对李节了解不多,另外金陵城这么大,他连李节住哪都不知道,于是他白天在城中摆摊帮人写信,一边挣点钱糊口,一边打听李节的情况,结果越打听越让他兴奋,没想到李节竟然已经被封为靖海伯,而且还和太子的女儿订婚。
更让罗贯中高兴的是,李节竟然还和那个有名的求真书院有关系,据说这个书院就是他创办的,为此罗贯中还找机会去书院听了两节课,虽然书院里讲的东西有许多他听不明白,但还是觉得这所书院颇为不凡。
一个年少显贵,又愿意治学的人,应该有很大可能愿意出点钱帮自己印刷,这个想法也让罗贯中终于下定决心,于是在今天下午时,他特意换上自己最新的一件衣服,然后来到李节家中登门拜访。
然而可惜的是,李节当时并不在家中,而且李家的管事看他衣着寒酸,连杯茶都没有请他进去喝,这让罗贯中也感觉一腔热血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不过想想也正常,人家李节年少得志,早早的得到陛下的重视,而且自己也屡建奇功,小小年纪就被加封为靖海伯,更是太子的女婿,大明未来的驸马,当初他请自己来,也许只是一时兴起,事后可能就把自己的事抛之脑后,甚至早就忘了自己的名字了。
想到这里,罗贯中也更加沮丧,想他一生漂泊,年轻时也曾经有过雄心壮志,但现在年纪大了,只想把自己一生所写的书稿印刷成书,却没想到蹉跎了这么多年,还是没能完成这个心愿,以他现在的身体情况,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也许他到死都见不到书稿成书的那一天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罗贯中低声将杨慎的这首临江仙再次诵读了一遍,他对这首词极为喜爱,所以也将它做为自己三国的开篇,只不过他在读到“白发渔樵江渚上”这一句时,也不禁潸然泪下,他的胡子头发早就白了,可惜他却做不到将一切都付之笑谈的潇洒。
“罢了,时也!命也!想我一生坎坷,也许是上天也不愿意让我达成这最后一个心愿吧!”罗贯中再次低语一声,随后抬起袖子擦干了眼泪,深呼吸几次振作起来,然后再次捡起笔,把目光投向未修订完成的书稿。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龙王庙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这也让罗贯中疑惑的抬起头来,都这么晚了,龙王庙这里本来就十分荒凉,怎么会有人骑马前来?
第两百四十二章 盛情邀请
李节骑着马一路狂奔,本来金陵城都已经宵禁了,城门也关上了,不过李节却有夜间通行的腰牌,当然这种腰牌动用一次很麻烦,事后也需要向朝廷报备,所以李节以前从来没用过,不过今天却不一样,他急着要见罗贯中,生怕对方再走了。
说起罗贯中,当初李节第一次去宁波时,就想到了对方,后来更是见到邹普胜和李洪等人,特别是李洪,他和罗贯中一样,都曾经是张士诚的部下,所以李节也曾经在私下里向李洪打听过罗贯中的情况。
不过李洪和罗贯中也许多年没有联系过了,对罗贯中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但还是答应替李节寻找一下,如果能找到他的话,就让他来找李节,毕竟李节答应要帮罗贯中印刷他所写的书籍。
本来刚开始李节对这件事还十分期待的,可是等了好久也没等到罗贯中的消息,再加上李洪等人又忙着出海的事,现在都快过去两年了,李节自己都快忘了这件事了,却没想到罗贯中竟然忽然登门拜访,这让李节也立刻心急火燎的出门寻找。
幸好罗贯中走的时候留下了他在城外的住址,所以李节出了城之后,也是一路飞奔来到定淮门外的龙王庙,然后甩鞍下马上前敲门。
庙中的罗贯中听到外面的马蹄声本就已经有些意外,现在听到敲门声更是十分惊讶,老庙祝耳背根本听不到外面的敲门外,依然在隔壁的房间鼾声如雷,于是罗贯中快步出了房门。
当罗贯中打开大门时,只见门外竟然站着一个身穿华服的年轻人,身后还有数个护卫牵着马车,一看就知道是富贵人家出身。
“敢问可是罗本罗老先生?”只见李节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
罗贯中也没想到对方竟然一口叫出自己的名字,当即再次一愣这才回答道:“老朽正是罗本,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在下李节,今日听闻先生登门,特地赶来与老先生相见!”李节得知眼前的老者竟然就是罗贯中,当即再次行礼道,说话时他也在打量着对方。
只见罗贯中须发花白,肤色黝黑,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普通的老农而不是一个大文豪,身上穿着一袭破旧的长袍,已经浆洗的有些发白,下摆的位置还打了几个补丁,配上他干瘦的身材,看起来颇为寒酸。
“你……你竟然就是靖海伯?”罗贯中听到李节的身份也吓了一跳,他做梦也没想到,李节竟然会亲自登门拜访,这让他一时间也有些手足无措。
“罗老先生,在下早就对您慕名已久,今日一见,也是三生有幸,不知可否请您过府一述?”李节这时主动邀请道,他本想见到罗贯中后与对方彻夜长谈,可没想到对方竟然住在这种破庙之中,所以还是回家再聊也不迟。
“这个……”罗贯中闻言当即想要点头,毕竟他还指望着李节帮自己印书,不过却又有些犹豫的道,“靖海伯相邀,老朽当然是求之不得,只是我寄住在庙里,要离开也要和庙祝告别一下,另外我还有一些书稿要收拾一下,所以……”
“这个无妨,我来帮老先生一起收拾,老先生尽管去向庙祝辞行!”李节当即再次道,他也很想看一看罗贯中的书稿上都写着什么,三国等书的内容与后世又有什么不同?
看到李节如此的热情,罗贯中再无任何犹豫,当即请李节他们进来,然后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李节亲自动手帮忙,甚至都没让护卫动手,因为罗贯中的东西本来就不多,主要就是书稿,李节怕护卫们粗心给弄坏了。
等到东西收拾完了,罗贯中也叫醒老庙祝辞行,李节也让人拿出百贯宝钞送给庙祝,虽然现在宝钞贬值了许多,但上百贯宝钞也不是个小数目,都够把整个龙王庙重新翻修一遍了。
老庙祝接钱时都有些晕晕糊糊的,随后狠狠的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头,结果痛的惨叫一声,这才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
李节带着罗贯中进城,回到家中已经是半夜了,他也立刻让人给罗贯中安排房间休息,当然也没敢和对方彻底长谈,毕竟罗贯中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万一真的累病了可就糟糕了。
第二天一早,李节特意请了一天的假,等到罗贯中吃过早饭后,他这才再次前来拜访,这时罗贯中也换上了李节为他准备的新衣服,洗漱过后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
“老朽拜见靖海伯,多谢靖海伯的盛情款待!”罗贯中见到李节反倒是主动行礼道。
“罗老先生太客气了,当初我曾经向李洪李老爷子打听你的下落,可是却长时间没有消息,没想到这么久才找到你!”李节也急忙搀扶起对方道。
“实在惭愧,老朽这几年居无定所,四海为家,李兄也是去年才找到我,当时我也犹豫了一下这才决定来金陵见一见靖海伯,可惜昨天登门时靖海伯你却不在。”罗贯中说到这里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这两年的生活实在太窘迫,昨天更让李节亲眼见到他的情况。
李节也看出罗贯中的窘迫,当即转移话题道:“罗老先生,听说您已经写完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不知可否让我一观?”
“当然可以!”罗贯中闻言也急忙起身,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书稿拿出来交给李节,对于李节知道自己写三国这件事,罗贯中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当初为了印刷,他曾经找了许多人,多方介绍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