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驸马-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朱玉宁听到老朱的话再次淡定的一笑道:“如果皇爷爷一定要我来处置李节的话,那不如这样吧……”

    朱玉宁说到这里忽然停顿下来,然后扭头看了一眼李节,而李节这时也再次紧张起来,只见朱玉宁冲他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随即这才向老朱开口道:“那位胡家小姐既然因父之因受到牵连,被罚入了贱籍,刚巧孙女身边缺个贴身的宫女,不如就请皇爷爷将她赏赐给孙女!”

    “呃?”

    “啊!”

    老朱和李节几乎同时露出惊愕的神色,李节更是一脸的不敢相信,自己这个未婚妻还真是不走寻常路,这些古灵精怪的想法都是从哪来的?

    “胡闹,你要那个胡家女子做什么?”反应过来的老朱也立刻有些生气的道。

    “皇爷爷不是怕李节喜欢那个女子吗,现在我把她要过去当做侍女,这样她的生死都掌握在我的手中,皇爷爷也就不必再担心了!”朱玉宁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听起来似乎还真有道理,公主身边的侍女其实和一件物品差不多,如果朱玉宁不喜欢,甚至随时可以把这件物品给毁掉。

    “这个……”老朱也被孙女的这番说辞搞的哑口无言,因为朱玉宁的这些话的确没有任何的漏洞,她把人要过去,也的确算是一种处罚李节的方法。

    李节这时也反应过来了,虽然朱玉宁的这个方法看起来有些胡闹,但却解决了眼下的问题,因为李节虽然把胡家小姐救出了教坊司,但并不能帮着她们洗脱罪名,名义上她们依然属于罪犯,如果老朱真要是较起真来,完全可以把胡小姐母女从李节身边带走,到时李节想拦都拦不住。

    不过若是胡小姐去了朱玉宁那里,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前提是朱玉宁对胡小姐没有恶意,对于这一点,李节还是对朱玉宁很有信心的。

    “皇爷爷不说话,那我就当您是同意了,我这就回去派人去把胡家女子接到宫里来,到时皇爷爷您也不必担心她和李节再见面了!”朱玉宁这时再次开口道,直接就把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这下老朱也不好再反对,毕竟是朱玉宁本来就是他叫来的,结果现在她提出这么一个处罚,虽然听起来有点儿戏,但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罢了,你们两个年龄也不小了,我也打算等过了年就让你们完婚,这件事就当是你们夫妻间的家里事,随便你们自己去处置吧!”最后老朱大手一挥终于同意了朱玉宁的话。

    听到明年自己就要和李节完婚,朱玉宁的一张脸也立刻羞的通红,李节则是精神一震,订婚这么久,总算是从老朱嘴里听到一句确切的话了。

    “谢皇爷爷,孙女告退!”刚才还落落大方的朱玉宁这时羞的不敢再呆下去,于是向老朱行了一礼后,立刻就转身离去,走的时候都没敢看李节一眼。

    李节目送着朱玉宁离开,心中也十分激动,自己总算要成家立业了,特别是朱玉宁的表现更让他对婚后的生活十分期待,哪怕还没有完婚,他就已经有种“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之感了。

    老朱看着下面的李节却是一脸的不爽,因为他叫来朱玉宁的目的并没有达到,李节也没受什么实质上的惩罚,不过他既然已经答应孙女了,这时也不好反悔。

    本来事情已经结束了,李节也应该知趣的主动告退,不过让老朱没想到的是,李节却站在原地露出沉思的表情,好半天都一动不动,这让他也没好气的再次问道:“你还有什么事情?”

    只见李节再次犹豫了一下,随即上前行礼道:“启禀陛下,臣的确还有一事要禀报!”

    “什么事?”老朱耐着性子再次问道。

    “臣在闯进教坊司救出胡氏母女时,也见到许多与她们一起被押进教坊司的女子,其中有不少应该都是官宦人家出身,见到我时也都是跪倒在地苦苦哀求……”

    “混帐东西,你抢了胡家母女还不算,难道你还想把有人都抢出来?”没等李节把话说完,就被怒火万丈的老朱怒声打断道。

    “陛下息怒,臣不是想救人,只不过这种情况有些不妥!”只见李节再次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一咬牙郑重的道,虽然当时他很绝情的说自己救不了那些女子,可这件事依然让他心中受到很大的震动。

    “朝廷一向如此处罚犯人,有何不妥?”老朱再次怒气冲冲的质问道。

    “罪不及家人,若是犯人的家属也参与了犯罪,直接将他们依法处置就是,可为何要将那些无罪的家属也一并处罚?另外陛下您可曾想过,连官员的家属都落到如此凄惨的下场,会对天下的官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李节这时也站直身子直视着老朱反问道。

    “哼!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严刑峻法本来就是为了震慑那些不法之人,特别是那些官员,他们本身是执法之人,但也最容易知法犯法,朕之所以要处置他们的家人,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如果敢犯法,不但他们自己要死,连背后的家人也要跟着他们生不如死!”老朱的目光也如同利剑一般直视着李节道。

    “陛下,任何事都有一个度,律法也同样如此,有时候律法过严,非但不会起到效果,甚至可能还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李节苦口婆心的劝道,教坊司的事只是一个引子,却让李节想到了历史上明朝的一大弊病。

    “能有什么后果,自从朕将贪官剥皮实草后,天下的吏治为之一清,据这些年锦衣卫的禀报,已经很少有官员再敢贪污受贿了,由此可见,这些官员本来就是畏威而不怀德,只有严刑峻法,才能让他们老实下来!”老朱这时反而不生气了,难得有人敢当面指责他颁布的律法太严苛,所以他倒是想看看李节能有什么高明的见解?

    李节这时也冷静下来,于是只见他长吸了口气再次道:“陛下想知道严刑峻法的坏处,那我们就以教坊司的这件事为例,犯罪的官员不但自己要被依法处置,连他们的家眷都要没入教坊司任人凌辱,要知道杀人不过头点地,可家人受此凌辱,简直比杀了他们更加难受,臣也是官员,陛下可知道我会怎么想吗?”

    “你怎么想?”老朱也立刻问道,他也很想知道李节的回答,因为几乎不会有臣子会在这种事上发表真实的看法,不过李节好像是个例外。

    “臣会感觉这是一种对臣的羞辱!”李节再次郑重的回答道,说到这里他也再次长吸了口气,因为接下来他还有一大段话要讲!

 第两百五十九章 皇权与相权之争

    “羞辱?难道你以为朕立下的律法就是为了羞辱你们吗?”老朱听到李节的话却有些生气的反问道,他之所以将律法设立的那么严苛,主要还是用于震慑,如果那些官员不想着犯法,根本没必要在意刑法是否严苛。

    “我当然知道陛下的用意,但陛下的震慑却已经超过了一个度,比如我身为官员,本来应该兢兢业业的为朝廷卖命,就算是真的犯了法,大不了让朝廷依法处置自己就是了,但现在陛下却牵连到他们的家人,而且还要送到教坊司任人凌辱,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羞辱,而这也必将对官员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

    李节说到这里长吸了口气接着道:“对于官员来说,朝廷的这条律法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底线,使得他们很难与朝廷同心同德,甚至会让官员从内心对皇权产生极大的警惕,在这种情况下,陛下可知道会发生什么?”

    “会发生什么,难道他们还要造反不成?”老朱冷哼一声十分不屑的反问道,他还真不怕有人敢造反。

    “造反他们当然不敢,可是他们会有意或无意的联合起来,想办法来限制皇权,这很可能会成为所有官员的共识,也许陛下在位时不需要在意这些官员的想法,可陛下您想过没有,日后您的儿孙还会有您这样的能力吗?”李节最后抛出一个十分长远的问题道。

    这下老朱也愣住了,的确,他不怕下面的官员搞事,甚至他直接把宰相给废了,以便于自己大权独揽,可是他的儿孙们却没有他这样的威望与能力,别的不说,朱标的身体就承担不了太过繁重的政务,日后也势必需要大臣的辅佐,到时也必须给大臣们放权,而一旦大臣掌握了实权,也就有了与皇权对抗的资本。

    “陛下!之前的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即相辅相成,又互相牵制,最理想的状态是达到一种平衡,陛下现在虽然废弃掉了宰相一职,但相权并没有消失,因为所谓相权,说白了就是天下官员共有的权力,除非陛下能以一人之力治理天下,不需要依靠任何官员,否则相权永远都不会消失!”李节这时也一咬牙说出了一段心理话。

    老朱废掉了宰相,但等到他的儿孙登基时,大学士却成为了新的宰相,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大明恰恰是历史上皇权与相权争斗最激烈的朝代,甚至皇帝为了从大臣手中夺权,不得不依靠身边的太监与特务机构,这也导致了明朝的太监当政,以及锦衣卫与东厂等机构的强盛。

    不过就算是这样,大明的皇权也几次被大臣们给压了下去,曾经有三位皇帝都是常年不上朝,特别是那位万历皇帝,更是二十八年都不上朝,但大明的朝廷依然照常运转,这对于老朱来说,估计都是无法想像的。

    只见老朱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抬头道:“你的意思是说,因为朕的严刑峻法,那些官员日后可能会联合起来,从而限制帝王手中的权力?”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皇帝就算是拥有天下,但依然需要依靠官员来治理天下,这些官员在见识到皇权的可怕后,必须会想办法一点点的限制皇权,甚至这可能会成为天下读书人心中的一种共识,而且时间越久,他们对皇权的限制就越大,最后很可能会造成皇帝的政令不出皇城的情况!”李节十分肯定的道。

    李节说的这些也都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明朝中后期时,皇帝的权力已经受到极大的限制,上面说的三位长年不上朝的皇帝,都出现在这个时期,他们不上朝本身也是一种对大臣不满的反抗。

    甚至到了大明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是崇祯皇帝时,竟然连税都征不上来,堂堂一个帝王,竟然要求着官员们捐钱,但官员们却只捐了二十万两银子,结果等到李自成杀进京城,却从这些官员家里搜出数千万两白银,虽然明朝的灭亡与崇祯皇帝的乱来也有很大的关系,但当时皇权被压制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听到“政令不出皇城”这六个字,老朱也一下子瞪圆了眼睛,一股火气也直冲顶门,做为皇帝,这种情况是他最无法容忍的,甚至一瞬间他有种杀掉天下所有官员的冲动。

    然而很快老朱就冷静下来,就算他把天下的官员全部杀光,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他依然需要新的官员来替他管理天下,到时这些官员依然会想办法来限制皇帝,而且他们完全不用急于一时,只需要一点点的来蚕食皇帝手中的权力,迟早会成为李节说的那种情况。

    “也许你说的有道理,但就算朕把律法变得宽松,那些官员就不会对皇权产生警惕了吗?”老朱沉默良久最后再次问出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

    “会!但事情都是相互的,陛下恩威并重,自然比一味的示之以威要强得多,即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