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驸马-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亲,大过年的,这些公务就暂时放一放吧!”朱标看到父亲头上的白发,以及微微佝偻的身躯,也不禁有些心疼的劝道。

    “你娘都不在了,过了屁年!”朱元璋却是头也不抬的道。

    朱标闻言却是眼圈一红,自从母亲马皇后去世后,父亲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平时喜怒无常也就算了,越是逢年过节,父亲就越是暴躁。

    其实朱标也知道,这是父亲在想母亲了,以前母亲还在时,每次过年母亲都会亲自下厨,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父亲也很少对他们发脾气,可自从母亲走后,一切都变了。

    “蓝玉那个混账走了?”朱元璋这时忽然开口问道。

    “走了,昨天才走的,本来我想劝他过了年再走,不过舅舅他却说军情紧急,耽误不得。”朱标立刻回答道。

    “哼,这个混帐东西胆大包天,连元主的妃子都抱上了床,导致对方不堪受辱而死,现在一群人等着弹劾他,与其让他呆在京城,还不如滚远一点,免得惹人厌烦!”朱元璋再次冷哼一声道。

    “咳,舅舅在外的确有些胡闹,不过对朝廷、对父亲还是十分忠心的!”朱标也有些尴尬的替蓝玉求情道,毕竟对方是自己的舅舅,而且两人的交情又深,所以朱标自然不希望蓝玉受责罚。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朱元璋这时也终于处理完最后一份奏折,扔下了手中的御笔抬头道,“蓝玉这小子先是跟着遇春,后来又跟着大将军,倒是学了一身带兵的本事,可惜就是性子太差,日后迟早会惹出大祸!”

    开国的功臣中,被封为大将军的有好几位,但是朱元璋口中的大将军却只有一位,那就是中山王徐达,也是朱元璋小时候的玩伴,据说朱元璋儿时与伙伴游戏,自己扮做皇帝,徐达就是他的大将军,结果后来他果真做了皇帝,而徐达也成为了他的大将军,哪怕徐达已经去世了,但只要朱元璋提到大将军,就是特指徐达。

    “父亲说的极是,不过舅舅这些年也收敛了许多,儿臣也劝过他,相信他日后定会注意自己的言行!”朱标也再次为蓝玉辩白道。

    “这倒是,以前他年轻的时候更加混帐,如果不是看在遇春的面子的,老子早就砍了他十回八回了!”朱元璋说到最后也有些恼火的道,蓝玉睡了元主的妃子,这种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元主和他一样都是皇帝,蓝玉敢睡皇帝的妃子,这已经是大逆不道了。

    “对了,蓝玉走之前上了一道折子,说是要朝廷督促燧发枪的打造,好让军中早日装备,这燧发枪就是你上次和我说的那个?”朱元璋忽然又想到一件事,于是再次开口问道。

    “正是,儿臣也准备将燧发枪送给父亲做礼物!”朱标说着让人把装有燧发枪的盒子送了进来,并且亲自送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本就是行伍出身,对火枪也不陌生,当下拿起来打量了一下,也很快就发现了这燧发枪的不同,甚至他还扳起击锤,扣下扳击试了一下,结果发现击锤打在铁砧上时,也击发了不少的火星,显然这些火星就可以引燃火药。

    “试过了吗,性能如何?”朱元璋把玩了几下立刻向朱标再次问道。

    “已经试过了,性能极佳,不但不惧风雨,而且射程也比以前的火绳枪更远,威力更强,再配上特制的纸包弹,使火药不惧潮湿,哪怕是在南方也可以使用。”朱标再次禀报道。

    “很好!看来你还真有眼光,那个李节倒是个人才,竟然立下如此大功,看来得好好的奖赏一番!”朱元璋闻言也十分满意的点头道。

    “儿臣已经提升他为左清纪郎,负责督造燧发枪,以及日后的改良事宜!”朱标听到父亲的夸奖也十分高兴的道。

    “那是你的奖赏,朝廷对此也不能没有表示,我看就让他在工部再兼个主事,这样督造燧发枪也更加的名正言顺,另外再赏赐一些财物田产,并张榜表彰,也好让世人知道,朝廷求贤若渴之心!”朱元璋难得大方一次,主要是他深知军事,对燧发枪也十分看好,所以对赏赐也丝毫不吝啬。

    其它的赏赐倒也罢了,但是当朱标听到父亲要让李节去工部兼任主事,却露出犹豫的神色,自从胡惟庸死后,宰相之权分于六部,工部的职权也得到加强,哪怕一个九品的主事,但依然掌有实权,而且李节又立有大功,日后升迁肯定十分容易。

    如果是之前,朱标肯定会十分高兴,因为父亲的认可代表着他的眼光不错,但是想到李节那天擅自议论朝政,而且还十分冒失的说什么两卫必反,这让他一时间也有些犹豫。

    “怎么不说话了,难道你觉得封赏少了?”朱元璋也发现了儿子的异常,于是眉头一皱开口问道。

    “这个”朱标再次犹豫了一下,最后终于还是实话实说道,“启禀父皇,李节献上燧发枪时,曾向儿臣断言,说是朝廷在草原上设立的应昌卫与全宁卫,必定在一个月内反叛,儿臣觉得他太年轻了,还需要历练一番!”

    朱标毕竟是个宽厚的性子,他隐瞒了李节偷听他和蓝玉谈话的事,从而妄议朝政的事,这样就算朱元璋生气,也不会因此治李节的罪。

    果然,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冷笑一声:“小小年纪口气倒不小,两卫才刚刚设立,他就断言这两卫会在一个月内反叛,难道他觉得自己比满朝的武都要聪明吗?”

 第三十九章 锦衣卫急报

    “蓬”一丛烟花在天空中炸开,无数孩子惊叹喧嚣,李节抱着笛儿站在人群中,欣赏着夜空中的美景,不过他也暗叫可惜,大明这个时代对火药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连火枪都应用到军中,他也少了一个装逼的机会。

    今天是上元节,相比过年,上元节更加热闹,整个京城到处都是彩灯,有些大户人家门前还有专门订制的大灯笼,有些还是可以转动的走马灯,流光溢彩精彩绝伦。

    李祝早就带着李夫人和赵姨娘出门了,于是笛儿就被丢给李节,刚好李节也对古代的上元节十分好奇,所以也带着笛儿出了门,看着人流涌动的街道,恍惚间李节也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哪怕穿越这么久了,他有时还是无法接受自己身处古代的事实。

    “表弟,快上马车,咱们去皇城那边,那里才热闹!”正在这时,忽然只见刘义乘着马车前来,他和李节早就约好了在这里见面,然后一起去内城赏灯。

    李节带着笛儿上了马车,不过笛儿坐不住,直接把车窗打开,爬在窗口看着街道上的景色,李节看到有人卖糖葫芦,于是给她买了两根,这丫头一手一串,左舔舔右舔舔,像个小猫似的。

    “表弟,你的燧发枪都已经献上去这么久了,朝廷的赏赐还没有下来吗?”刘义与李节闲聊了几句,忽然问起燧发枪的事,他这段时间也经常来找李节,自然对燧发枪的事十分清楚。

    “可能是因为过年,官署都放假了,许多事情也都耽误下来了,不过我也不急,反正我和我爹的俸禄也下来了,也足以应付家里的用度了。”李节微微一笑道。

    大明官员的俸禄一般都是过年前才发,而且大都是布匹、粮食之类的实物,真正的现银很少,而且朱元璋十分扣门,大明官员的俸禄几乎是历朝历代最少的,偏偏他对贪污又抓的最狠,剥皮实草就是为贪官准备的,所以许多官员的生活其实也十分清贫。

    “表弟,最近有人找到我,想找你谈点事情。”刘义忽然凑到李节身边低声道。

    “是为了玻璃镜子来的吧?”李节微微一笑道。

    “你还真猜对了,你献给韩国公的那面天下第一明镜,早就传遍了京城,只是之前因为寿宴上的事,许多人怕得罪韩国公,所以也不敢找你,但现在你被授官,许多人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只是他们不知道你住在哪,所以只能找我,想让我搭桥引线,找你买镜子的制作方法。”刘义实话实说道。

    “他们都愿意出什么价钱?”李节好奇的问道,卖不卖的两说,但他倒是好奇古人的眼光怎么样,毕竟玻璃镜子在这个时代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我也帮你问了,不过这帮人出价高低不一,有人愿意出价上万贯,有人却只愿意出价几百贯,这种就是没眼力劲的,我直接就把人给轰走了。”刘义虽然不懂做生意,但基本的眼力还是有的,几百贯就想买玻璃镜子的制造之法,简直就是打发叫花子。

    “上万贯也不多,这些人简直太扣了!”李节听后也是连连摇头,几百年后,欧洲制作出玻璃镜子时,法国的国王甚至愿意拿出几座城来换一面镜子,相比之下,这帮人出手就太小气了。

    “表哥,制作镜子的玻璃你能找到稳定的货源吗?”李节思考了片刻开口问道,朝廷的俸禄微薄,只能糊口却不能富贵,他也不想让一家人一直住在那个小院子里,所以必须找到其它的财路。

    “表弟你问这个,难道是想”刘义双眼一亮。

    “不错,这么好的生财之术,与其便宜别人,不如咱们自己来做。”

    “太好了,我也是这么想的,玻璃是我找一个商人买的,这两天我再找他联系一下,如果能有稳定的货源,咱们就自己来做!”刘义当即兴奋的道。

    没有人会嫌钱太多,虽然大明律规定官员和勋贵不得经商,但也不是没有应对的办法,比如从家族或身边的仆人中找个人挂名就行了,京城不少勋贵都是这么干的。

    说话之时,马车也来到了皇城附近,两人带着笛儿下了马车,只见皇城正门前的大街上到处都是灯火,来往的行人如织,两侧也都是做生意的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时不时有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引得行人一阵阵欢呼,好一幅盛世景象。

    三人边走边玩,很快来到皇城的正门前,这里是一片不小的广场,可惜有侍卫把守,严禁任何人靠近,游人也都躲着这边走。

    “听说皇城门口每年都设有大灯,而且还会让百姓靠近城门游玩,为何今年没有?”李节看着皇城门前的广场也好奇的问道,这些还是今年守岁时,他听父母闲聊时说的。

    “表弟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以前咱们大明刚立国时,皇城门前每年的确都会设有有大灯,而且十分的壮观,最大的灯甚至有三层楼高,陛下也会率领皇子公主来到城门上,与百姓同乐,不过”

    刘义说到这里看了一下左右,随后这才压低声音道:“不过自从孝慈皇后去世后,这皇城门前就再也没有制过大灯,陛下也没有再来过城门与民同乐。”

    李节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神色,孝慈皇后正是马皇后死后的封号,史书上说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感情很深,看来应该是真的。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一骑飞驰而来,边跑边大喊道:“锦衣卫急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

    一听到来人是锦衣卫,街道上的行人立刻向两边躲避,生怕被马匹撞上,因为他们知道,遇到这种急报,哪怕被撞死也是白死,一时间街道上鸡飞狗跳乱成一团。

    “糟糕,出大事了!”刘义听到锦衣卫急报时也脸色一变,因为他知道这种急报非要事不得动用,而且又是上元节,这恐怕是天大的事情才会让锦衣卫在大街上纵马狂奔!

 第四十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