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驸马-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误会了,我并不赞成陛下的做法,只不过我记得陛下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为何殿下以前不拦着呢?”李节却是笑呵呵的再次反问道。

    “谁说我没有拦着,只不过只不过没拦住罢了!”朱标说到最后也有些不好意思。

    迁移富民进京这种事,老朱可以说是经常做,比如当初把金陵设为国都时,老朱就把江浙一带的富户迁到金陵,充实金陵城的人口。

    后来老朱打算迁都凤阳时,同样也将不少富户迁到了凤阳居住,当然这帮富户才真正的倒霉,因为等他们迁过去了,老朱却没能迁都,结果凤阳就成了一个坑爹的地方,许多富户在这里置办的产业都亏的底朝天。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凤阳还爆发了当地人与外地人的冲突,为此老朱还亲自下旨调解,总算是把事情压了下去。

    这次老朱迁都北京,再次故计重施,要将天下的富户迁到北京,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所以李节也丝毫不惊讶。

    “我想问一句,殿下反对的理由是什么?”李节笑着向朱标问道。

 第三百六十四章一举多得的好事

    “这不是明摆着吗,迁移这么多富户,要引起多大的震荡,又有多少人要背井离乡?我当然要反对!”朱标十分坚决的再次道。

    不得不说朱标反对的理由还是十分充分的,毕竟老朱每次迁移的人口都不是小数目,一般都是上万户,多达十万之众,而且这些富户在地方上也都是盘根错节,动一发而达全身,所以每次迁移都是大动干戈,甚至因此引发地方上的动荡。

    “那太子您知道陛下为何要迁移这些富户入京吗?”只见李节这时再次笑着反问一句道。

    “这个我当然知道,不就是为了补充京城的人口,让京城以最快的速度繁华起来吗?”朱标再次回答道,只不过说到最后时,他脸上的表情也有些不太自然。

    其实朱标的话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老朱迁移富户入京这件事,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都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老朱仇视富人,毕竟他从小就是个穷人,吃了不少的苦头,所以他对富人带着一种天然的仇视。

    哪怕是老朱做了皇帝,他骨子里依然对富人十分仇视,其实不光是富人,连官员也被老朱十分仇视,所以他才会制定那么苛刻的律法,甚至用剥皮实草这种酷刑来恐吓官员,至于那些有钱无权的富人,更是多次被老朱折腾,光是几次将富户迁移入京,就让不少富人破产。

    李节通过朱标脸上的不自然,也看出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只见他也是微微一笑道:“我知道殿下在想些什么,虽然外界的传言也不无道理,但如果他们以为陛下仅仅只是因为仇视富人,就下令让他们迁移入京的话,那可就太小瞧陛下了!”

    “哦?此话怎讲?”朱标闻言也露出惊讶的神色问道,其实他对老朱仇视富人的说法一直很介意,因为在他看来,一个帝王就要有帝王的胸襟,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是大明的子民,身为皇帝也自当一视同仁,不能因财富的多寡而刻意去针对打压。

    “殿下请想,以陛下的雄才大略,怎会因为自己的喜好,去做这种可能引发动荡的事?”李节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开口引导道。

    “对啊,父皇虽然霸道,但做事都有自己的理由,特别是这种国家大事,更是十分慎重,按理说不应该做出这种事才对啊?”朱标这时也皱起眉头自语道。

    “正是如此,所以陛下的此举其实颇有深意,殿下您只是被外界的流言带偏了,所以才没有想到!”李节再次一笑道。

    “你快说,父皇到底有何深意?”朱标这时也等不及催促道。

    “其实陛下的用意也并不复杂,陛下使其之后,总结历代兴衰得失,再结合自己亲身的体会,从而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历朝历代的灭亡,几乎都与后期的土地兼并有关!”

    李节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那些富户其实就是地方上的地主,他们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而真正需要土地的贫民却无立锥之地,只能靠着租种地主的土地糊口,而只要稍有灾荒,这些贫民就可能变成饥民,到时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会酿成一场灭国之祸!”

    朱标听到这里也露出沉思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你的意思是说,父皇将天下富户迁移入京,就是为了避免土地被这些富户垄断?”

    “不错,那些富户的根基就是土地,可是当他们离开土地来到京城,与土地之间的联系也就断了,虽然可以派人代管,但并不是长久之计,想必其中大部分人都会慢慢的把手中的土地卖掉,而富户都被迁到京城了,所以他们只能将土地代价卖给那些贫民,如此一来,真正需要土地的人也就有了土地,从而稳定了地方。”李节笑着回答道。

    “有道理,富户们不但有钱,而且在地方上往往都是家庭庞大,甚至与当地的官员勾结,可以说不少人都是当地的土皇帝,这些人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无人敢惹,但一旦将他们迁入京城,那就什么也不是了!”朱标也不笨,这时也立刻想到了老朱更多的用意。

    “殿下英明,陛下出身乡里,自然知道这些土皇帝的危害,所以才多次将地方上的富户迁移入京,一来可以填充京城,二来可以消除地方上的隐患,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李节说着也向朱标行了一礼道,朱标只是被带偏了,否则他肯定能明白老朱的用意。

    “等一下,刚才你不是说,并不赞同迁移富户入京的事吗?可是现在听你这么一解释,我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甚至我都想赞同这件事了?”朱标这时忽然反应过来,当即再次惊讶的向李节问道。

    “殿下,这的确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可就算是做好事,也要考虑到得失,比如像迁移富户入京这件事,虽然有很多有利的方面,但也同样有弊端,比如像殿下说的,它会引发地方的动荡,甚至严重一些,可能还会闹出人命来,所以我对它并不怎么赞成!”李节开口解释道。

    “那你有没有把握说服父皇放弃这个想法?”朱标再次沉思了片刻后,这才抬头问道。

    “我可以试一试!”李节想了想回答道。

    老朱的用意虽然是好的,但这个方法却实在太过简单粗暴了,而且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加糟糕的是,想要实施这种事,也只有老朱这种强力的帝王才能做到,换其它人根本做不成,比如朱标,别说朱标不想做,就算他日后登基想做这种事,也根本没能力做成。

    “好,那我们现在就去见父皇!”朱标当即也做出决定道,他召李节前来,目的就是为了和李节商量一下,该怎么劝说老朱放弃迁移富户入京的想法,现在李节既然说可以试一试,以朱标对他的了解,想必李节肯定也有一定的把握。

 第三百六十五章 土地兼并

    朱标带着李节来到老朱的暖阁外,却发现这里竟然站了不少的大臣,比如那位詹徽詹尚书,此人深得老朱的信任,现在大明虽然没有宰相,但他已经隐然成为百官之首。

    “拜见太子、驸马!”詹徽等人见到朱标两人也急忙上前行礼道。

    “不必多礼,父皇连你们也不见吗?”朱标看到这些人也立刻猜到了是怎么回事,詹徽这些人肯定和他一样,都是反对迁天下富户入京这件事。

    “是啊,我们本来是想劝陛下三思,毕竟现在天下初定,如果贸然迁移那么多富户入京,这些人在地方上又颇有影响,平时也能帮着官府稳定地方,现在贸然迁走,说不定会引发地方上的混乱啊!”这时另一个大臣也一脸痛心疾首的道。

    对方的话音刚落,就见另一个大臣就接着说道:“我们刚才劝了陛下几句,却没想到陛下就大发雷霆,将我等全都赶了出来,现在我们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大家稍安勿躁,现在殿下来了,定然能帮我们劝一劝陛下的!”最后詹徽出面制止了都想要向朱标诉苦的众位大臣,然后又向朱标行了一礼道,“殿下,我们实在是劝不动陛下,现在也只有您和驸马出面,说不定才能让陛下回心转意啊!”

    “请殿下为我等做主!”其它大臣这时了跟在詹徽身后一起向朱标行礼道。

    面对群臣的请求,朱标也是好言安慰,不过后面的李节却是在心中冷笑,朱标想要阻拦老朱,可能是完全出于国家考虑,可是这些大臣就未必了,因为据他所知,这些大臣大都是出身于地方上的豪族,他们的家族肯定是第一次迁移的对象,所以这些人话中有多少私心,恐怕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当然上面这些话也只是在李节心里想一想,他肯定不会说出来,反而还和朱标一样,都是出言安慰了一下这些大臣,然后两人这才结伴走进了暖阁之中。

    当李节和朱标两人进到暖阁时,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批阅奏折的老朱,而老朱听到他们的脚步声,连头都没抬就开口道:“怎么,你们也想劝朕收回成命吗?”

    “这个……”朱标闻言也一下子露出迟疑的神色,本来他是想直接劝说的,可是刚才和李节聊过之后,李节似乎有更好的办法,所以他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就扭头看向李节。

    李节也立刻会意,只见他上前一步向老朱行礼道:“陛下,臣并不是来劝说陛下,而是想和陛下讨论一下历朝历代施政的得失!”

    “哦?”老朱闻言也终于停了手中的笔,然后抬起头惊讶的看着李节问道,“你想讨论什么得失?”

    “土地兼并!”李节言简意赅的直接道出来意。

    老朱听到这四个字也目光一凝,当即坐直身子道:“你详细说一下!”

    “朝代兴衰的问题,历史上也有无数人研究过,而且许多人也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历代之亡,几乎都与土地兼并有关,这似乎是每个朝代都无法避免的问题,虽然也有不少人想要着手解决,可现在看来,却没有人成功过!”李节面色郑重的开口道。

    李节最后的那句话一出口,老朱也是脸色一沉,他虽然自负,但也并不认为自己是古往今来的第一聪明人,哪怕是在帝王之中,汉武唐宗等人的功绩也丝毫不比他差,这些人肯定也考虑过土地兼并的问题,然而无论是强汉还是盛唐,全都消散于历史的尘埃之中,自己的大明真的能摆脱这个规律吗?

    “真的没有人成功过吗?”老朱最后还是不甘心的问道,虽然他知道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成功的人的确没有,但却有一个朝代差一点就要成功了!”李节呵呵一笑再次道。

    “哪一朝?”老朱闻言也不由得探出身子激动的问道,若是能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那他又何必顶着朝堂上的压力,将天下富户迁移到京城?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会引起地方上的动荡吗?

    “宋朝,确切的说是北宋!”李节再次微笑着回答道。

    “北宋?”老朱露出惊愕的神色,其实在历朝历代之中,他是很不喜欢宋朝的,主要是宋朝实在太弱了,不但抵御不了金辽,甚至连小小的西夏都打不过,最后更是被蒙古人灭国,导致中原大地陷落到异族近百年之久,所以他对宋朝甚至有些鄙夷。

    “陛下,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