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驸马-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王,您不能这么说,我这次出去也长了不少的见识,别的不说,光是松江府那边的海军就让我大开眼界,以前我还不觉得咱们的水军有什么问题,可是现在一看,却发现以前自己简直是个井底之蛙啊!”朱孟熜却是振振有辞的再次道。
朱桢在兄弟中虽然排行第六,但前五个都是嫡子,所以朱桢也算是庶长子,而且他的性格也比较像朱标,为人比较宽厚,所以朱孟熜这个做儿子的也不怕父亲,反而还会和朱桢顶嘴,朱桢虽然骂归骂,有时候也会打人,但一般也不会拿儿子怎么样。
“海军再好那也是人家的,不归咱们管,而且咱们这边只有江和湖,根本用不着海军,别的不说,海船吃水太深,也只能在海上行动,如果让他们把海船开进江里,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搁浅!”朱桢耐着性子驳斥道。
“海船的性能是一方面,但人家海船上的武器也比咱们强啊,比如火炮,一条船上装有十几门火炮,齐发之下能将山石击碎,更别说敌人的战船了,咱们水军的战船什么时候才能装备那么多火炮?”朱孟熜再次不服气的道。
“废话,人家海船高大坚固,当然能装那么多火炮,咱们江上的战船只有这么点大,如果也装那么多火炮,恐怕一次齐射,就能把整条船给震塌!”朱桢再次白了儿子一眼道。
其实朱桢对海军也并非一无所知,武昌虽然位于大明的腹地,但湖广南部,以及贵州、广西、江西等地也并不太平,特别是当地的那些蛮族,时不时就会起兵造反,所以朱桢也掌握着实权,随时可以调动周边的兵力平叛,比如这几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带兵打仗,呆在武昌的时间反而不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朱桢对大明的军事情况还是十分清楚的,各种新式火器也被引入南方诸军之中,至于海军那边的发展,朱桢也十分清楚,特别是海军在倭国的战绩,更让他十分惊讶,而且他还知道,南方沿海的几个大港口中,也开始驻扎海军,据说朝廷那边似乎还会有更大的动作。
朱孟熜也不傻,当然知道长江上的战船装不了那么大炮,但是一想到那些威武的海船,他就感觉眼前这些长江上的战船怎么看都不顺眼。
也许是受到儿子这些话的影响,朱桢也开始感觉眼前的这场演练有些无趣,最后好不容易等到分出胜负后,朱桢这才打起精神勉励了几句,随后就带着朱孟熜等人打道回府。
回去的路上,朱孟熜骑马走在朱桢的旁边,这时也再次忍不住问道:“父王,上次我和您商量的事,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什么事?”朱桢面无表情的问道。
“就是上次我说想去求真书院学习的事,我可是给堂哥写过信,打听了一些求真书院的事,那里教的东西十分新奇,我也十分感兴趣,所以想去南京学两年,您不会给忘了吧?”朱孟熜说到最后也露出焦急的神色。
朱孟熜和朱允熥的感情不错,双方经常有书信上的往来,所以朱孟熜也听说了不少求真书院的事,这让他也产生了去求真书院求学的念头,上次朱桢没有出征前,他就和对方讨论过,不过当时朱桢说要考虑一下,然后就没有下了。
朱桢听到这里也猛然想了起来,他把这件事真给忘了,毕竟当时他脑子里只有平叛的事,根本没把朱孟熜的话听进去,当然这也不能怪他,毕竟朱孟熜思维跳脱,有时候想一出是一出,朱桢也以为他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所以根本没放在心上。
当然朱桢这时也不敢表现出来,否则肯定又会被朱孟熜一阵纠缠,所以只见他沉声道:“这件事我考虑过了,不过父皇早就有过旨意,亲王不能擅自离开封地,你是王世子,自然也受一定的制约,之前你偷跑出去已经有些违矩了,至于去南京求学,估计父皇肯定不会答应。”
“皇爷爷只是说亲王不许擅离封地,又没说我们不能离开,而且我去南京是为了求学,又不是去胡闹,说不定皇爷爷知道后还会十分高兴呢!”朱孟熜却再次叫道。
“好了,等回去我给父皇写封信,询问一下他的意见,如果父皇同意,我当然也愿意让你多学点东西!”朱桢也顺势说道,不过话虽如此,他对这件事还是不抱什么希望。
说话之时,朱桢父子也回到了楚王府,不过刚进府门,就有人飞奔来报,北京有圣旨送到,召朱桢进京议事!
第三百七十九章 进度
李节来到求真书院,找了老半天才找到郭正林与马哈麻,只见两人正窝在书院后面的一个作坊里,正在看着几个工匠打磨一件东西,而且两人还不时在讨论着什么,竟然没有发现李节的到来。
李节也先打量了一下这个正在被工匠们打磨的东西,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这个气缸到现在还没有造好吗?”
听到李节的声音,郭正林和马哈麻这才发现了他,这让两人先是一喜,随后又苦笑道:“李兄你倒是轻巧了,之前扔了一堆图纸资料给我们,可是其中的难度之大,却让我们都快挠破头了,特别是这个气缸,这已经是我们第一次重铸了!”
“第三次?前两次都失败了?”李节闻言也再次惊讶的问道,虽然他知道气缸是整个蒸汽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制造的难度也很大,但这都过去几个月了,郭正林他们还是没有搞定气缸,这也有些出乎李节的意料。
“李兄你过来看!”郭正林这时却拉着李节来到作坊的一边,结果只见地面上摆放着两个已经气缸,猛一看似乎都没什么问题,可当靠近仔细一看,却会发现气缸壁上已经出现了裂缝,有一个甚至破了一个大洞。
“怎么会这样?”李节看到这两个气缸的惨状也不由得震惊的问道。
“蒸汽机的其它部件倒是不复杂,我们已经制造出来了,而且也组装好了,这两个气缸就是之前试验用的,结果就成这样了!”郭正林说着又带李节来到作坊旁边的一个院子,只见这里的工棚之中,一个蒸汽机赫然立在那里。
李节看到这个半完工的蒸汽机也十分激动,当即走上前仔细的观察了起来,很快他就发现,虽然这个蒸汽机看起来与自己设计的差不多,但其中有不少的细节都做了修改,使得它变得更加实用,毕竟他前也只是纸上谈兵,有些方的设计可能有些想当然了。
“不错不错,现在就差气缸了,不过这第三个气缸能成功吗?”李节激动着向郭正林两人问道,已经失败了两个了,所以李节对这第三个也有点担心。
“这个我们也说不准,不过经过两次失败,我们也吸取了不少的教训,比如第一个气缸爆开,主要是材料不过关,所以我们换上最好的钢铁,第二个则是气缸的内壁不够光滑,所以我们现在用手工一点点打磨,虽然很消耗时间,但应该可以解决之前的问题。”郭正林这时也有些不太确定的回答道。
“其实就算是再次失败也没什么,毕竟李兄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大不了我们再想解决的办法就是了!”这时旁边的马哈麻也开口表态道。
“马兄这话倒是让我放心了,你们有这份不怕失败的心,日后定然能够将蒸汽机制造出来!”李节闻言也再次笑道。
马哈麻闻言也大笑一声,随后三人又讨论了一些技术上的细节问题,比如李节对他们做出的一些修改就十分感兴趣,所以趁着这个机会也请教了一下,郭正林他们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难题想问李节,虽然李节也未必能回答出来,但至少能帮他们提供一些思路。
最后李节在书院呆了大半天才离开,经过这大半天的交谈,也让他对整个蒸汽机的计划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其实除了气缸这个大问题外,蒸汽机还面临着一些其它的小问题,说是小问题,并不是说这些问题不严重,只是有其它解决的方法,只是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
不过虽然有这些问题,但总的来说,蒸汽机的研制还是十分顺利的,毕竟求真书院集中了大明最顶尖的一批人才,而且他们还能动用朝廷的力量,将一些手艺精湛的工匠召集起来,研制一台蒸汽机自然也不在话下。
李节离开书院时算了一下时间,南京那边的解缙应该也接到自己送去的资料,并且开始研制蒸汽机了,不过以现在的进度来看,估计郭正林他们会先行一步,将蒸汽机研制出来。
不过蒸汽机的研制并非是一步到位,而是需要一点点的改进,比如后世历史上的蒸汽机,其实从发明之后,就一直被许多人改进,使得蒸汽机的效率不断提升,要知道刚开始的蒸汽车,甚至都没有一匹马的力气大。
所以解缙那边也并不是在做无用功,等到他们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后,完全可以让两边合作,将双方的研究取长补短,尽量的提升蒸汽机的效率,免得日后蒸汽机研制出来了,却连个火车和轮船都带不动。
这时天色已经不早了,李节也准备回家,不过就在他刚上马车,却见一骑飞奔而来,见到他也立刻大声道:“驸马留步,太子请您到南城会合!”
“南城?”李节听到这里也是一愣,这眼看着天都快黑了,朱标怎么会忽然跑去南城?
虽然心中奇怪,但既然是朱标相召,李节也不得不去,所以他也吩咐车夫调转马头,直奔南城而去。
等到李节出了正阳门,很快就见到了前方的朱标,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除了朱标外,还有一些东宫的官员都在这里等候,似乎是像在准备迎接什么人似的?
“参见太子殿下,您这是准备迎接什么人?”李节也好奇的上前问道。
“不错,今天六弟就要到京城了,我替父皇出来迎接一下,你不会忘了当初的那件事吧?”朱标笑呵呵的回答道。
“楚王真的来了!”李节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时他才想起来,上次他和老朱聊到安南情况时,曾经建议老朱再派个儿子去安南,当时老朱和朱标一致认为楚王最合适,却没想到老朱的动作这么快,竟然把楚王给召回京城了。
“事关重大,父皇当然要亲自对六弟叮嘱一番,另外六弟之前屡立战功,父皇也想亲自嘉奖他几句,免得让他误会父亲派他去安南的用意!”朱标再次笑着解释道。
第三百八十章 松江好玩吗
太阳西下,远处的官道上终于传来轰鸣的马蹄声,紧接着一支人马出现在远处,站在官道上迎接的朱标也露出激动的神色,当即率人上前迎接。
“大哥!”有一人骑马排众而出,当见到朱标也激动的大叫一声,随后甩鞍下马向朱标行礼。
朱标也急忙上前扶住对方道:“六弟你这一路辛苦了,快随我进宫,父皇也在宫在等着你呢!”
不过就在朱标的话音刚落,只见朱桢身后有一个少年快步上前,同时向他行礼道:“侄儿拜见大伯!”
“你是孟熜吧,上次见到你时,你还是个小不点,没想到再见到你,却已经是个翩翩美少年了!”朱标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随即就大笑着开口道。
朱孟熜见到朱标也十分高兴,听到他的夸奖,更是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多谢大伯夸奖,堂哥在京城吗,我早就想和他好好的聚一聚了!”
“当然在,允炆和允熥都在京城,只是平时都比较忙,今天你们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