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驸马-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车一路驶进皇城,朱元璋本来在华盖殿设宴为李节他们四人接风,但是当看到袁监正他们三人病的病、伤的伤,所以就取消了酒宴,改为三日后再设宴,然后安排御医为袁监正他们诊治,并送到家中休息。

    不过李节却被留了下来,然后与朱标一起,陪同着朱元璋来到东暖阁。

    “赐座!”朱元璋大手一挥道,立刻有人给李节搬来椅子。

    “谢陛下!”李节也没有客气,行礼后坐了下来。

    “你在天上有没有遇到神仙,天上是不是有神仙的住所?”朱元璋两眼泛着神光,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呃?”李节也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问出这么一个不着调的问题,当下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回答道,“启禀陛下,臣等并没有遇到神仙。”

    “没有神仙?”朱元璋闻言却是露出失望的神色。

    李节不明所以,据他所知,朱元璋虽然做过和尚,但并不是一个崇信神佛的皇帝,可是现在他为何又对神仙一事如此执着?

    相比之下,旁边的朱标却知道父亲的心思,于是这时也轻声劝道:“父亲,神仙行踪飘渺,一般人哪里能轻易得见?母后在天有灵,肯定能体会到父亲的苦心!”

    李节听到朱标的话这才猛然醒悟,老朱这是想念马皇后了,若是这世上真有神仙,说不定朱元璋还能见到马皇后的在天之灵。

    只见朱元璋沉默半晌,最后这才长叹了口气,也没有再追问神仙的事,而是打起精神看向李节道:“李节,你之前献上火器与千里眼,今日又有飞天之举,数件功劳加在一起,朕也必有重赏,你若是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出来!”

    李节听到朱元璋的话也是心情激动,他等的就是这一刻,只不过随即他又有些纠结:现在提出尚公主的要求是不是有点早?万一老朱不答应怎么办?

 第五十三章 臣请尚公主

    东暖阁,兴奋中的朱元璋竟然让李节自己提条件,正所谓金口玉言,一般只要李节提的条件不是特别离谱,朱元璋肯定会答应,可偏偏李节想要提的条件就是有些离谱。

    朱元璋还在等着,李节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思考,所以他也很快做出决断,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热气球的影响巨大,甚至超出了他的意料,朱元璋也正在兴头上,如果现在不说的,恐怕日后很少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想到这里,李节也终于面色郑重的上前一步行礼道:“启禀殿下,臣请尚公主!”

    本来笑呵呵的朱元璋却一下子僵住了,朱标更是猛然抬头,一脸的不敢相信,甚至他这时都想掏掏耳朵,看看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

    “你再说一遍?”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有些转不过圈来,他活了六十多岁,从乞丐做到帝王,可以说见识了人间百态,却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敢当着自己的面说要娶公主的。

    要知道在选驸马这件事上,一般都是等到公主到了婚嫁的年纪,由朱元璋自己亲自挑选,然后再以赏赐的形式选定一个驸马,而这些驸马的人选要么是勋贵子弟,要么就是出色的新科进士,这也是明初的特色,不像明朝中后期,驸马的出身都不高。

    “臣李节,请尚公主!”李节再次郑重的开口道,他当然知道提出这种要求在别人看来十分离谱,但他也没有办法,毕竟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哪怕他还准备了其它一些立功的机会,但却未必能有热气球这么轰动,所以这个机会绝对不能放过。

    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后,朱元璋也有些懵了,本来挺高兴的一件事,可是现在李节竟然提出这么一个离谱的要求,这让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发怒不对,高兴更不对。

    “咳,李司谏你再好好考虑一下!”这时朱标出来打圆场道,哪怕真的要封李节为驸马,那也必须由朝廷决定,而不是由李节自己提出来,所以李节的这个举动已经有些犯忌了。

    “臣考虑的很清楚,请陛下恩准!”李节说完跪倒在地行了一个大礼道,他也豁出去了,若是真的因此惹怒了朱元璋,最糟糕的情况也无非是提前几个月砍掉脑袋罢了。

    朱元璋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看向李节的目光也十分复杂,眉头也紧紧皱起,似乎是在考虑着李节这么做的原因?

    旁边的朱标也满脸紧张,他即为李节的冒失而生气,却又担心父亲因此而怪罪李节,毕竟他还是十分看好李节的,可是以父亲的脾气,万一真的因恼火而杀人,恐怕他也拦不住。

    过了好一会儿,只见朱元璋的脸色变得有些冰冷,随后忽然站起来道:“朕累了,这件事日后再说吧!”

    朱元璋说完一甩袖子,竟然转身离开了暖阁,而跪倒在地的李节却是如坠冰窟,心中也满是苦涩:自己终究还是失败了!

    旁边的朱标先是松了口气,随即又万分恼火的一把提起李节怒吼道:“李节!你在搞什么鬼!知不知道你要是惹怒了父皇,连我也救不了你?”

    李节这时却是万念俱灰,过了片刻这才无力的一笑道:“娶不到公主,还不如让陛下杀了我!”

    “你你就这么想娶公主?”朱标这时也愣住了。

    虽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娶公主似乎是一件莫大的荣耀,但朱标却知道,许多有资格娶公主的人,其实并不怎么情愿,一来这些人要么是勋贵之后,要么是才华横溢的进士及第,哪怕没有驸马的身份,他们的仕途依然十分坦荡。

    二来娶了公主后,驸马的身份也让他们少了许多的自由,比如不能纳妾,不能与公主居住在一起,平时想见公主,还需要到公主府上报备,更别说公婆之类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娶公主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反而更像是娶了个祖宗回家供着。

    “是,我宁愿不要那些功劳,也要娶公主!”李节再次坚定的道,这关系到他们一家老小的性命,虽然这让婚姻看起来有些像赤裸裸的利益交换,也没有任何的男女感情在其中,但他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

    “你”朱标闻言也有些哭笑不得,他没想到李节竟然如此的固执,不知道自己那些未出嫁的妹妹如果知道有人这么想娶她们,会是什么反应?

    “父皇虽然没有答应,但也没有明言拒绝,这样吧,你先回去,我找机会再给探一下口风!”朱标无奈之下只得开口安慰道。

    “殿下觉得这件事还有转机?”李节闻言也眼睛一亮,虽然刚才朱元璋的反应十分冷淡,但他的确没说拒绝,只说要考虑一下,这也让李节生出一丝希望。

    “我可没说会有转机,只是帮你探一下父皇的口风,毕竟公主下嫁这种事,也只有父皇才有权决定,我这个太子也帮不上什么忙。”朱标急忙解释道。

    虽说长兄如父,但朱标上头的老爹还没死呢,所以家里也轮不到他做主,而且从刚才朱元璋的反应来看,这件事几乎没什么转机了。

    李节闻言也猛然醒悟过来,刚才朱元璋虽然说是要考虑一下,但更像是推脱之辞,这让他心中刚生出的那点希望也像是被泼了一盆凉水似的,整个人也再次沮丧起来。

    看着沮丧的李节,朱标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最后只得安慰了几句,然后就让人送他回家休息。

    李祝夫妇早就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为李节接风,前天李节乘着热气球上天,别人只觉得惊叹,李祝夫妇却是担心的两天没睡好觉,幸好李节安全回来,而且还得到陛下的重视,这也让李祝夫妇与有荣焉。

    只不过让李祝他们没想到的是,李节回来时却有些失魂落魄,这让夫妇二人再次担心起来,几次询问李节就是不说,而且饭菜也只吃了几口就说饱了,随后就把自己关到房间里。

    直到三天之后,瘦了几圈的李节这才出了房门,因为宫里派人通知他去宫中赴宴,到时肯定也会有正式的赏赐,而李节这时也抱着最后一丝奢望,如果赏赐中没提娶公主的事,也就代表着他的计划彻底失败了!

 第五十四章 另一条路

    华盖殿大排筵宴,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朱元璋也亲自主持这场盛大的酒宴,李节与袁监正四人做为这场宴会的主角,自然也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只不过许多人看向李节的目光中却十分复杂,因为这些人绝大部分都参加了李善长的寿宴,也亲眼见到了李节父子被露出寿宴的狼狈,却没想到才仅仅两个月不到,李节却一鸣惊人,不但得到陛下的器重,而且还是东宫的属臣,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节儿,你可是立了大功,怎么感觉你有些心不在焉的?”正在这时,刘英凑到李节的身边低声问道,他本来是个闲散侯爷,平时也很少进宫,不过今天是自己外甥的庆功宴,所以他当然也要出场,刚才他可没少向别人吹嘘。

    “没什么,舅舅您少喝点,别伤到身子!”李节看到刘英也勉强一笑道,刘英两颊酡红,本来精明的双眼中也满是醉意,看样子应该被灌了不少酒。

    “无妨,今个咱们高兴,当然要多喝几杯,你现在出息了,你娘嗝,你娘肯定也十分欣慰!”刘英拍着李节的肩膀吐着酒气道,自己最器重的外甥得到朝廷的重用,他这个做舅舅的当然比谁都高兴。

    “宣旨”正在这时,忽然只听殿上的宦官高喊道,这让所有人也都放下了酒杯。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左司谏李节改良火药、制火器、献千里眼,又以热气球朝于上天,有大功于国,授承德郎,工部员外郎,伴读东宫”

    宦官宣读了对李节的赏赐,除了官职的变动外,还有许多额外的赏赐,比如金银、田地之类的,不过这些根本没有人注意,因为当“伴读东宫”这四个字出现时,所有人看向李节的目光都变得炙热起来。

    李节的官职变动很大,承德郎是文散官,意义不大,工部员外郎掌有实权,但也不算什么,可唯独这个伴读东宫,意义却完全不一样。

    在明朝之前,太子一般都有自己的一套领导班子,独立于朝廷之外,但这也容易出问题,比如东宫属官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会离间太子与皇帝,甚至鼓动太子造反,这在历史上时常发生。

    朱元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让朝中大臣兼任太子属官,比如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等等,可以说东宫重要的官职,几乎全都由朱元璋指定,也只有一些不太重要的官职,才由朱标自己决定,比如李节的左司谏一职。

    不过在这些与太子有关的官职中,却有一个十分特殊的职位,那就是太子的伴读,说起来伴读并不算一个正式的官职,因为它根本没有品级,但却又太子身边最亲近的人,若是日后太子登基,肯定会重用这些最信任的人。

    朱元璋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太子伴读也都是由他亲自指定,而且每一个都是才智卓绝之辈,明眼人都知道,太子伴读其实就是陛下留给太子,未来辅佐太子主政的重臣。

    也正是知道上面这些,所以大殿武百官的目光全都集中到李节身上,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更多的人则是盘算着该怎么与李节这个年轻人拉上关系?

    然而面对这么多人的羡慕嫉妒恨,李节却是感觉手脚冰凉,因为这份圣旨宣读到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