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驸马-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大把,所以他实在不知道老朱指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这些读书人太过好斗!”老朱也没难为李节,当下直接说出答案道。

    “好斗?”李节听到这两个字也是一愣,读书人身上的问题有许多,比如自视过高、抱团排外、打压异己等等,但说到“好斗”这两个字还是让人十分意外,毕竟读书人又不是公鸡,怎么和好斗扯上了关系?

    老朱也看到李节意外的表情,当下也呵呵一笑问道:“怎么,是不是觉得朕说反了,明明武人才应该更加好斗,可朕却说读书人更加好斗?”

    “臣的确有点想不明白。”李节实话实说道。

    “你想不明白也正常,也许只有站在朕的这个位置上,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老朱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萧索的神色,帝王站在高处,虽然风光无限,但却也是孤独的。

    “武人好斗,那也不过是逞匹夫之勇,哪怕做了将军,也不过是将好斗用于战场上,但读书人却不一样,他们简直是我见过的最好斗的一群人!”

    老朱说到这里眯起了眼睛继续道:“这帮读书人做官后,就会抱成一团与武将斗,打着武人误国的旗号,想方设法的要将武人压下去,甚至他们还要和朕斗,朕戎马半生打下来的江山,他们却想从朕手中分权,甚至限制朕的权力。”

    “更可恨的是,这些读书人还要把人分为士民工商四等,把自己的地位排在最高,农夫、工匠和商人全都要接受他们的管束,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太平,才能大治,甚至他们早早的就将这些东西塞到人们的脑袋里,似乎天下离了这些读书人就无法运转一般。”

    老朱说到这里忽然又叹了口气,然后这才继续说道:“但你又不得不佩服,这些读书人不但好斗,而且还十分能斗、敢斗,农夫人数最多,商人最有钱,工匠心灵手巧,可他们统统不是读书人的对手,武将也只能在乱世时嚣张一时,等到战乱结束,武将迟早才会被读书人打压下去,甚至就连朕……”

    老朱说到最后忽然停了下来,脸上也露出几分无奈的神色。李节听到这里也同样叹了口气,他现在也终于明白了老朱的意思。

    事实上老朱说的很对,读书人的确十分好斗,而且他们的战斗力也十分强劲,而他们战斗力的来源,就是因为他们用儒家来武装自己,对外有着统一的思想。

    所以读书人也许不如农夫人数多,不如商人富有,不如工匠灵巧,更不如武人勇猛,但他们却能够站在最顶端,将其它阶层按在地上摩擦。

    这就好像后世的教员,一直在要求党内与军中统一思想,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相比之下,对面的运输大队长却完全没有重视这方面,所以就算他们占的地盘再大,武器再先进,军队数量再怎么庞大,最后依然是一败涂地。

    “我明白陛下的意思了,这次的科举案,其实就是这些读书人一次反扑,他们针对的不是北方人,而是陛下,虽然这次陛下暂时将他们打压下去了,但日后他们迟早都会卷土重来!”李节也叹了口气说道。

    “不错,朕就算是英明一世,可依然逃不过生老病死,而那些读书人却是一代传一代,时间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朕的时间却是不多了!”老朱说到最后也不禁露出几分沮丧的神色,遇到这么一个打不败也杀不死的敌人,哪怕以老朱的坚韧,这时也有种灰心丧气的感觉。

 第四百七十章 普及教育

    李节也是第一次在老朱脸上见到如此沮丧的表情,不过想想也正常,哪怕老朱再怎么英明神武、精力过人,可他毕竟是个凡人,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规律,现在他拖着衰老的身躯也许还能暂时压制那些读书人,但如果等到他不在了,恐怕他的儿孙就没有这个本事了。

    想到这里,李节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随后只见沉思了片刻之后,这才忽然抬头吐出两个字道:“学阀!”

    “学阀?”老朱听到这个陌生的词汇先是一愣,随后仔细的琢磨了一下,当即一拍桌子道,“这个名字取的太妙了,古有门阀与天子共天下,隋唐后以科举制慢慢的消灭了门阀,却慢慢的形成了现在的学阀,这些人身居高位,垄断学识,称他们学阀简直再贴切不过了!”

    “陛下英明,学阀与门阀虽然有一些区别,但本质上就是一种对政治、文华等资源的垄断,而且学阀不再以家庭的形式传承,这使得学阀的生命力更加顽强,除非陛下屠尽天下读书人,否则绝不可能消灭他们!”

    “正是如此!”老朱听到这里也不禁露出颓丧之色,他有时真想屠尽天下的读书人,但这根本不可能,毕竟读书人已经将自己与国家牢牢的捆绑在一起,哪怕老朱再怎么霸道强势,也不敢真的把读书人怎么样,除非他不要这个江山社稷了。

    “陛下,想要消灭学阀的确难比登天,但也并非没有别的办法来削弱他们的力量!”李节这时忽然开口道。

    其实所谓学阀,无非就是那些儒家门生,不可否认,儒家的确有积极的一面,但儒家垄断中原官场一千多年了,却已经造成许多恶劣的影响,现在也是时候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哦?你有什么办法快说!”老朱听到李节的话也立刻追问道,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在自己最后的这段时间里,他也想为自己的儿孙再做一点事情。

    “陛下,从汉代独尊儒术时起,儒家门生就开始步入官场,并且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用人规格,将其它人全都排斥在官场之外,无论朝代再怎么更替,对他们的影响都不是很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的这套用人规格却已经形成严重的积弊,臣以为现在必须对这套规格进行革新了!”李节十分郑重的向老朱道。

    老朱听到李节的这些话也吓了一跳,他万万没想到李节的野心比他想的还要大,竟然要挖儒家的根子,这件事若是让外面的人知道,恐怕李节就要面临举世皆敌的局面了。

    想到这里,老朱也立刻十分严肃的道:“李节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臣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所以这些话,臣也只敢和陛下说!”李节面色凝重的道,这些话他可是连朱玉宁都没有说过,平时也只敢在自己心里想想,不过现在老朱已经看到了大明的困境,所以李节才会和他说这些。

    只见老朱也是面色凝重,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只不过儒家垄断官场这么多年,早就将官场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你又该如何打破这种局面?”

    “只靠臣自己,肯定没办法打破这种局面,但如果有陛下的点头,臣就有几分把握,而且臣已经想好了内外两方面的策略!”李节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

    “内外两方面?快说来听听!”老朱看到李节似乎真有几分信心,当即也露出感兴趣的表情问道。

    “学阀的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比如这次的科举案,就可以看出江南一带的学阀强势,远非其它地方的读书人可比,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江南的学阀肯定会遭到其它地方读书人的排斥,臣以为可以从他们身上做一些文章!”李节说到最后也阴险的笑道。

    “说详细点!”老朱眼睛一亮再次道。

    “这次科举时,身为考官的刘三吾等人,明显偏向于江南举子,那么下次科举时,考官就可以从北方出身的官员挑选,另外再加一些湖广、四川、广州等地的官员,他们对江南的读书人心生怨恨,所以下次科举时,江南读书人的名次肯定十分难看,到时江南举子肯定也会闹事,陛下只要掌握其中的平衡,很容易从中取利。”

    “当然这只是上不了台面的手段,毕竟就算打压下江南的学阀,还会有其它地方的学阀崛起,所以这些手段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李节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而想要动摇学阀的根本,其实就是打破他们对读书权利的垄断,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普及教育,如果人人都能识字读书,那么天下间又学阀也就没有了垄断知识的手段,如此一来,他们也就彻底的失去了根基。”

    “普及教育?可是朝廷一直在做这件事啊,只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老朱说到最后也再次皱起眉头,各地的县学、府学也都一直开着,甚至还有专门管教育的官员,可说到教育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投入很大,收益却没有多少。

    “陛下说的教育,与我说的教育并不相比,如果让全国的孩子都去学什么经史子集,哪怕朝廷出钱出人,最后的效果恐怕也有限,甚至不如一些有名大儒教出来的弟子,毕竟他们都是传承多年,早就将儒学经典给研究透了,一般人根本不可能与他们相比。”

    李节说到这里忽然一顿,随即这才眯起眼睛笑道:“但如果我们不教这些儒家经典呢,比如教一些实用的学问,如此一来,各的儒家学阀可还有什么优势吗?”

    “实用的学问!”老朱听到李节的话却是一惊,随即脑子中就闪过一道灵光,这让他也不禁惊声叫道,“你难道是想说……求真书院?”

 第四百七十一章 求真书院与吏转官

    “陛下英明,臣说的正是求真书院,之前挑拨儒家内斗,而现在则需要引入外部的威胁,也就是求真书院!”李节微笑着上前一步道。

    求真书院从建立之初,李节就对他它寄予了厚望,所以才从一开始就对求真书院十分上心,不过这么多年来,求真书院却一直只是安静的发展,在别人看来,书院里教的都是一些奇谈怪论,但因为背后有钦天监的支持,所以倒也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反对。

    不过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李节也觉得是时候让求真书院发扬光大了,书院中的各个学科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当然主要还是他的推动,现在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完全可以推广开来了。

    “等一下,你不会是想让朝廷出面,然后开办公学,并且在公学中教授求真书院里的那些东西吧?”老朱这时却皱紧眉头问道。

    不是老朱不愿意,而是这么做的阻力实在太大了,如果只是一座求真书院,影响倒还不大,但如果朝廷开办公学,并且公然讲授儒学之外的东西,那影响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到时各地的儒生恐怕会疯了一样强烈反对,毕竟这可是触及到了他们的核心利益。

    “我知道陛下在担心什么,不过陛下放心,我并不是让朝廷直接教授求真书院里的内容,事实上书院里现在学的东西,也需要一定的基础才能听懂,而朝廷开办的公学,完全可以教授这些基础。”李节再次微笑着解释道,这个时代还没有升学的概念,更别说小学和中学、大学之分了。

    “基础?”老朱还是有些不太明白,“那基础都教些什么,总不能只教识字吧?”

    “当然不是,识字肯定要教,顺便也可以学一学论语之类的,但除此之外,还要学习算学,毕竟君子六艺之中就有算学,而在此之外,还需要加一门自然科学,其实就是讲一些自然之间的道理,比如水为何会流动,云为何会漂浮等等。”李节再次解释道。

    “自然科学?这有什么用?”老朱听到李节的解释却再次不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