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驸马-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允熥不知道的是,朱玉宁抢回镜子跑进卧室时,竟然一头扎进被子里,并且还用被子把自己的头给蒙上了,就像是只鸵鸟一般。

    过了好半天,朱玉宁这才悄悄的把被子拉开一条缝,然后把房间中的宫女全都赶了出去,这才将手中的镜子轻轻打开,只是当看到镜子中自己羞红的脸,她却又一下子把自己蒙在被子里,根本不敢再看自己的脸。

    与此同时,李节哼着小曲回到家里,结果没想到家里又有客人,他父亲李祝也正陪着对方在客厅喝茶。

    “沐兄?你怎么来了?”客厅中的人正是多日不见的沐晟,自从李节告诉沐晟,他的大哥沐春很可能没有子嗣后,这小子立刻斗志昂扬,一直泡在军营里操练着手下的火枪手,现在新式的燧发枪已经优先装备给沐晟的手下试用。

    “李兄,后天我父亲就要到京城了,到时会检阅燧发枪的三段击,今天我也是正式想邀请你一同参加,我也想将你介绍给父亲,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沐晟激动的上前道,有了燧发枪和纸包弹,他手下火枪军已经操练出成果,到时肯定会让他父亲大吃一惊。

    “好啊,我也久闻西平侯大名,到时我一定去!”李节闻言也十分高兴的道,沐英可是使用火器的专家,三段击就是他发明的,李节本就是以火器起家,当然也想结识一下这位西平侯。

    看到李节答应,沐英也十分高兴,当即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本来李节要留下他吃饭,不过沐晟却说军中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准备,所以也匆匆忙忙的告辞离开了。

    送走了沐晟后,李节与父亲李祝回到客厅,看着自己的儿子越来越有出息了,李祝也有些感慨的道:“节儿,你现在已经是太子伴读,而且又结识了西平侯这样的军中权贵,日后的前途无量,比我这个当爹的强多了。”

    “父亲您说这些做什么,我再优秀,那也不还是您教出来的吗?”李节最后笑着打趣道。

    听到儿子的话,李祝也是哈哈一笑,不过随即他又露出犹豫的神色,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节儿,今天你五叔来找我了!”

    “五叔?”李节听到这里先是一愣,随后略一思量也不禁笑道,“是五叔自己找您,还是祖父让五叔来找您?”

    李节估摸着也是时候了,毕竟他已经做到了太子伴读,虽然现在的官职不高,但谁都知道他未来的前途无量,自己那位祖父恐怕要坐不住了。

    果然,只见李祝也露出几分苦笑道:“你啊,真是越来越聪明了,不错,就是你祖父让你五叔来的,他想让咱们回去一趟。”

    “不去!”李节想都不想就拒绝道。

    上次寿宴,李善长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他们父子赶出家门,现在看到自己有前途了,却又要让他们回去,简直就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把自己当成什么了?孙子吗?好吧,自己还真是他的孙子,但他早就打定主意不要李善长这个祖父了。

    “节儿不要说气话,我了解你祖父的性子,他能让你五叔来找咱们回去,已经十分难得了,而且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咱们回去说几句好话,到时”

    “父亲,您难道忘了当初我说过的话了吗,韩国公府大难临头,咱们现在回去,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啊!”没等李祝说完,李节就打断他道。

    “这”李祝闻言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了,虽然他觉得李节的判断很有道理,但他还是放不下骨肉亲情,而且他现在还存着一丝侥幸心理,万一陛下并不打算动韩国公府呢?

    “父亲,您可千万不要心怀侥幸!”李节也看穿了李祝的想法,不过他也能体谅父亲的纠结,于是最后再次道,“父亲您若是想去的话,那就回去一趟,不过您要记住,一定要劝祖父他早点离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逃过一劫,否则谁也救不了他!”

    “这好吧!”李祝终于被李节说动,不过想到劝说父亲离京这件事,李祝却忽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上次他不听李节的劝,跑去劝说李善长,结果被打了一巴掌,这次去说同样的话,不知道李善长会不会再次发火?

 第六十二章 插手皇孙的教育

    清晨阳光正好,李节再次来到大本堂,不过还没等他坐下,却没想到朱标派人召他前去议事,这让李节也是一愣,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黄子澄该不会真的去找朱标告状了吧?

    带着心中的疑惑,李节也快步来到文华殿,春和宫是太子的住处,大本堂是读书的地方,文华殿则是朱标平时处理政务,接待大臣的地方。

    李节进到殿中后,也立刻看到了正在处理政务的朱标,虽然他只是太子,但朱元璋早早的就开始让他接触政务,现在朱标也帮朱元璋分担了相当一部分政务。

    “参见太子!”李节上前行礼道。

    “不必多礼,今日召你前来,是制作千里眼的作坊那边出了点问题,所以想问一下你的意见。”朱标立刻放下手中的奏折笑着向李节道。

    上次李节献上千里眼后,朱元璋立刻下令设立一座专门的作坊制作,准备让军中的将领都装备上,毕竟这东西在军事上的用途可太大了。

    “千里眼有什么问题吗?”李节闻言也急忙追问道,原来不是黄子澄告状,不过他若真有胆子告状的话,李节倒是会高看他几眼。

    “千里眼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却缺少原料,也就是玻璃,朝廷虽然向一些胡商订购,但数量太少,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朱标说到玻璃时也皱起眉头。

    大明不产玻璃,有需要只能从胡商那里订购,可玻璃的产地太过遥远,以前玻璃制品都是当做奢侈品,需求量也不大,现在想要大量订购,胡商根本供应不上。

    “果然如此!”李节却是心中暗笑,之前刘义说造镜子就找不到玻璃,当时李节就已经猜到朝廷在制作千里眼时,肯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他也想好了对策。

    “殿下,玻璃的烧制并不复杂,而且玻璃的用途广泛,光靠从外界购买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臣以为,应该建造专门的玻璃作坊,让我大明自产玻璃,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李节开口建议道。

    “自产玻璃我也想过,可是咱们大明并没有烧制过玻璃,也不懂怎么烧制啊?”朱标再次皱起眉头道。

    “殿下,玻璃的产地在极西之地,许多色目人的老家就在那里,我相信只要朝廷下达榜文,肯定有懂这方面的色目人愿意应征的!”李节再次笑着建议道。

    当初蒙元重用色目人,所以有许多色目人在中原定居,后来朱元璋驱逐蒙元,少部分色目人跟着蒙古人逃到了草原上,大部分却成了大明的俘虏,而朱元璋对这些色目人也没什么好感,于是许多色目人都被贬为贱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色目人只是一个统称,他们中有些来自中亚,有些来自西亚,有些甚至来自欧洲,比如与李节一起上天的那个马哈麻,他们一家就来自东罗马帝国。

    当初马哈麻的父亲带着他们兄弟来投靠蒙元,结果走到甘肃时,就被大将军冯胜给俘虏了,不过冯胜倒是慧眼识珠,与马哈麻的父亲交谈后觉得对方是个人才,于是就将他们一家献给朱元璋,这也使得马哈麻的父亲担任了回回司天监的监正一职。

    “有道理,我倒是忘了这帮色目人!”朱标闻言也眉头一展道,其实这也不怪他,自从朱元璋夺得天下后,处处都要求恢复华夏正统,除了像马哈麻这种少数的色目官员外,朝堂上再也没有色目官员,所以朱标也根本没想到启用色目人。

    “敌有所长,我有所短,我大明居于天下之中,当有海纳百川之心胸,取长补短方为善!”李节满嘴跑火车的拍马屁道,反正脚下是个球,哪怕说南极是天下正中也没问题。

    “此言有理,我立刻就让人去办!”朱标闻言也连连点头道,这点小事根本不用禀报朱元璋,他这个太子就能做主。

    谈完了正事,朱标又问起李节这几天在左春坊的情况,特别是关于两个儿子的学业,李节也一一做了回答,当然在回答的时候,他也特意夸奖了朱允熥几句,对此朱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

    “对了,殿下可知西平侯要回来的消息?”李节忽然想到昨天沐晟来找自己的事,于是向朱标问道。

    “这个我当然知道,前两天我还接到沐大哥的书信,说是明天就到京城,我也准备去亲自接他。”朱标提到沐英也露出兴奋的神色。

    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比朱标大十一岁,朱标小的时候,经常跟在沐英的屁股后面,两人虽然不是亲兄弟,但却情手足。

    在原来的历史上,沐英也是因为朱标的突然去世深受打击,从而得了重病,仅仅比朱标晚了两个月就去世了,由此可知两人的感情之深。

    “那太好了,昨日沐晟找到我,说是明天要请西平侯检阅他操练的火枪手,准备给西平侯一个惊喜,不知殿下可有兴趣?”李节也笑着邀请道。

    “哈哈,原来是这件事,你说晚了,沐晟那小子已经邀请了我,明日我会与沐大哥一同前往!”朱标听到李节的话也是大笑道,这件事沐晟早在几天前就已经邀请他了。

    李节听到朱标的回答也并不意外,毕竟沐晟与朱标的关系可比自己亲密多了,不过他说这些却有其它的用意,于是只见再次一笑道:“殿下既然要去,能不能将两位皇孙也带去?”

    “咦?带他们去?”朱标闻言也是一愣,在他心中,自己的两个儿子年纪还小,带他们去军中看将士们打打杀杀的,哪怕是操练,是不是也有些不合适?

    “殿下,有些东西是书本上学不来的,当初陛下教导殿下与众皇子时,曾经命殿下带着众皇子出城行军,甚至还让殿下等人在中都居住数年,这些游历与生活的经验,殿下定然深有体会!”李节看朱标犹豫,当即就把朱元璋搬出来道。

    朱元璋对儿子的教育极其上心,除了读书外,还有严格的军事教育,比如朱标年轻时,就要带着几个兄弟出城行军,其中有七成的路程骑马,三成的路程步行。另外朱元璋为了让他们体会民间疾苦,还让他们在老家凤阳居住了三四年。

    也正是在老朱的这种教育下,他众多的儿子中还真的出现了不少人才,朱标就不说了,朱樉、朱棣、朱权等全都战功赫赫,特别是朱棣,以北京一隅之地对抗掌控全国的朱允炆,结果还让他赢了,遍观整个中国历史,藩王造反能成功的也只有他一个。

    朱标听到李节的话也想起当初与众兄弟们一起读书习武时的场景,他从小就胖,出城行军时老是跟不上,许多的时候都他的那些弟弟们背着他前行,特别是老四朱棣,壮的像头牛似的,背着他都比其它兄弟跑的快。

    想起当初的情景,朱标的嘴角也泛起几分温馨的笑容,于是他也很快点头道:“好,明日带上允炆与允熥,他们也不小了,是时候见识一下我大明的武德了!”

    看到朱标答应,李节也是心中暗喜,沐晟的驻地就在军器局旁边,明日朱标他们检阅过火器后,肯定会顺道去军器局,朱允炆就算了,朱允熥却是李节的目标,毕竟他想要娶朱标的女儿,可不能光靠送点小礼物,最关键的还在朱允熥身上。

 第六十三章 给朱允熥开小灶

    “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