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驸马-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马忠也更加的不安起来,毕竟他只是个小小的郎中,按说不应该被卷到这种大案之中,可是现在李节不但找到他,而且还将案情告诉他,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李节似乎也看出了马忠的不安,只见再次笑道:“马郎中是不是在奇怪,我为何要和你说这些?”
“下官……下官的确有些疑惑。”马忠满头冷汗的回道。
“你想不明白也正常,这段时间一直在查看六部与各个衙门的人事资料,其中吏部更是我关注的重点,而你则是我从吏部众多官员中挑选出来的人!”李节目光如炬的看向马忠道。
李节的话也解开了马忠心中的一些疑惑,本来他还以为李节是因为自己与李祝相识,所以才请自己过来,可是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回事。
“那……驸马找我到底所为何事?”马忠这时再次问出了心中的疑惑道。
“我找你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其实就是我要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需要一个吏部的重要官员来协助我,而我选择了你。”李节再次笑道。
“我?”马忠听到李节的话也再次一愣,自己只是个小小的郎中,何德何能被李节这个大人物看中?
“我看过你的资料,论能力论资历,你在吏部的几个郎中都十分突出,按说这次孙会被抓,空出来的侍郎也该轮到你了,不过现在看来,其它几个郎中反而比你更有优势。”李节笑呵呵的看着马忠再次道。
马忠听到李节的话也露出尴尬的神色,毕竟人家把自己调查的这么清楚,让他也感觉像是脱光了衣服似的。
“官场就是这样,不是有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升,我也都习惯了。”最后马忠还是强撑着说道。
“是啊,朝廷对官员的考核与提拔,本来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奈何规定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所以有些时候也无法做到公正。”
李节这时也叹了口气,随后忽然看向马忠再次道:“不过你也不必失望,我既然需要用到你,所以这次的侍郎之职,我可以帮你搞定,不过却需要你做一件事,而这件事很可能会让你背上无尽的骂名。”
李节说到最后时,眼睛也一直盯着马忠,而马忠听到李节的许诺先是一喜,随后又被李节最后的话吓了一跳,连李节都说会让他背上无尽的骂名,这显然不是小事,甚至搞不好,自己的仕途都可能因此而断送。
“你好好考虑一下,对于你来说,我找你来即是个机遇,也有极大的风险。”李节并没有告诉马忠自己要他做什么事,因为如果说了,马忠就别想退出了。
马忠这时也的确十分的纠结,在郎中这个位置上坐了这么多年,他早就该得到提拔了,哪怕做不了侍郎,也应该有外放的机会,而不是一直呆在吏部坐冷板凳。
所以对于马忠来说,李节的招揽的确是个天大的好机会,可是李节所说的风险也让他十分担心,万一李节让自己做的事风险巨大,而且还要背负无尽的骂名,这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简直比死还要难受。
不过马忠在犹豫了好一会儿后,忽然抬起头看向李节郑重的问道:“驸马,您能不能告诉我,让我做的事于国于民有什么影响?”
听到马忠的问题,李节也不禁露出赞赏的神色,随后这才回答道:“这件事虽然会让你背负骂名,但于国于民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甚至会因此被载入史册,你的骂名也只是一时的,日后这件事推广开来,你也会得到应有的评价!”
“好,我答应驸马!”马忠闻言终于一咬牙道。
(
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利国利民又利己,这种事马忠根本没有理由拒绝,当然这件事肯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马忠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他在答应之后,也看向李节,等着对方将这件事的具体情况告诉自己。
只见李节微微一笑,然后伸手拿出一份书交给马忠道:“你先看看这个吧,不过我把丑话说到前面,看到这上面的内容后,你再想退出就不可能了!”
“驸马放心,下官既然已经答应,就绝不会反悔!”马忠神情坚定的道,说完就接过了李节递来的书,然后打开看了起来。
不过马忠刚看了一眼,就不禁全身一震,再往下看后,两只手臂也不禁哆嗦起来,脸上的神色也十分复杂,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看到书上的内容时,还是让他感到无比的震惊,甚至有点无法接受。
“吏吏转官,这只不过是以前的权宜之计,而且也只限于外调官,怎可用于大明国内啊?”马忠声音颤抖的向李节问道,脸上也满是慌张的神色。
李节给他的这份书上,写着一个详细的计划,也就是吏转官,其实这件事已经有先例了,当初朱桢打下安南时,因为官员紧缺,所以李节就提议吏转官,以这些吏转官填充安南。
当时这件事就引起不少官员的激烈反对,毕竟这可是动摇了科举制的根本,只不过当时老朱强势,再加上吏转官也只限于送到安南这些境外,所以后来官员们也终于妥协。
不过现在李节却要将吏转官用于大明境内,而且还是南京与江南这些极为重要区域,这件事若是传出去,李节肯定会背负沉重的骂名,而所有参与这件事的官员,同样也逃不过被骂的命运,所以马忠才会表现的如此抗拒。
“这次的太仓失窃案,牵扯到的官员达到上百人,若是再查下去,牵扯到的人只会更多,到时可能整个江南官场,都会有坍塌的危险,若是把这些人全都抓起来问罪,朝廷又从哪找这么多的官员接替他们的位置?”李节面色严肃的盯着马忠再次道。
天要塌了!马忠听到李节的话也吓的全身一激灵,之前他就知道太仓失窃案牵扯的官员太多,所以也以为李节和朝廷应该不敢大办,可是现在看李节的意思,他竟然要一查到底,吏转官不过是为这件案子托底而已。
“马郎中,我知道你是个有良知的人,对于这些贪官污吏,肯定也十分痛恨,这点我们是一样的,那些人以为朝廷法不责众,所以才会有恃无恐,但我却已经下定决定,这件案子定要一查到底,绝不会放过一个!”李节神情坚定的再次道。
听到李节的这些话,马忠的脸上也满是复杂的神色,对于李节的话,感情上他是十分赞同的,毕竟如果他愿意与别人同流合污的话,何至于在吏部坐了十年冷板凳?
但是想到吏转官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马忠也十分犹豫,毕竟这可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他也是读书人出身,也最清楚这些读书人骂人的手段,也许现在有李节保着,他可能不会有事,但绝对会留下一世的骂名。
李节也一直在观察着马忠的神色变化,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收集各个衙门的人事资料,特别是那些牵扯到案子中的官员,全都是他调查的重点,而想要替换掉这些官员,就必须有吏部的参与,所以他才找到了马忠。
马忠的神情也多次变幻,心中也在犹豫不决,毕竟这件事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甚至一个搞不好,他可能会落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李节似乎也不着急,就这么静静的坐在一边品着茶,他根本不担心马忠会反悔,毕竟从他打开手中的书时开始,就已经上了自己的贼船,根本不可能再下来了。
过了好一会儿,马忠这才一脸苦涩的抬起头,然后向李节问道:“驸马,下官想问一下,吏转官这件事,日后会不会推广到各地,甚至是像科举一样形成常例?”
李节的这份书他看完了,书上写的都是针对这次涉案的官员被抓之后,提拔各个衙门的一些吏员而做出的计划,整个计划十分的详细,甚至直接列出各个衙门适合提拔的小吏名字,这些都是李节这段时间收集总结出来的资料。
不过马忠却从这份计划中看到了更长远的东西,毕竟他也不傻,李节之前就推行过吏转官,现在又借着这次的案子,将吏转官在大明境内推行,野心绝对不小,日后甚至会形成常例,从而与科举制分庭抗礼。
李节听到马忠的话也再次微微一笑,随后这才回答道:“马郎中果然是个聪明人,那我也就实话实说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仅仅是读书人的天下,所以科举制早就应该改一改了!”
李节说到这里看了马忠一眼,这才接着又道:“马郎中你是陕西人,也应该知道之前科举舞弊案,某些人胆大包天,甚至连太祖皇帝都敢糊弄,虽然被太祖皇帝杀了一批,可根子还在,所以大明需要一个更加合理的选官途径!”
听到李节提到之前的科举舞弊案,马忠不由得神情一振,那件案子可是闹的人尽皆知,特别是引起了南北两地读书人的对立,哪怕到了现在,南北两地的读书人也都在互相敌视,马忠是陕西人,又在南边为官,身边大部分同僚都是南方人,所以他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排挤。
“下官明白了,请驸马吩咐,下官一定竭尽全力,协助驸马将此事办成!”马忠最后终于长吸了口气,然后站起来向李节郑重的行礼道。
看到对方终于下定决心,这让李节也满意的一笑道:“很好,马郎中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给你的这份书你先拿回去好好的研究一下,过两天就会有你的新任命,到时自然会让你着手办理此事!”
第五百五十三章 接连死亡的高官
阳光明媚,天空中万里无云,气温也开始转暖,大地上万物复苏,增添了不少的绿色,南京城中也一切安好,前段时间太仓失窃案引发的风波,似乎也已经慢慢的平静下来,除了偶尔街头巷尾还有好事之徒讨论,除此之外再也无人关注了。
说起来自从迁都之后,整个南京城都安静了许多,不但官员和勋贵们走了,连一些流言蜚语也少了大半,比如像这次的太仓失窃案,如果放在以前,恐怕过了三两天就会被人遗忘,但现在却传了快一个月了,还有人聊的津津有味。
杜正坐着轿子出了府门,看着外面晴朗的天气也感觉心情大好,伺候他的管事看到自家老爷的模样,也是感觉心中一松,在杜正身边伺候多年的他知道,自家老爷平时虽然看起来笑呵呵的,但未必是真高兴,不过现在的老爷绝对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杜正的轿子慢悠悠的离开府门,不过却没有直接去户部,而是拐了个弯,来到户部附近的一座茶楼里,杜正习惯在这里吃过早点再去衙门里。
说起来自从迁都之后,南京留守的各个衙门也都轻松下来了,特别是像六部这种老年人比较多的地方,他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天不亮就要赶到宫里参加朝会,也不用处理全国各地送来的各种事务,甚至有人因此而感觉十分的不适。
不过在适应了这种悠闲的生活后,不少人也开始享受起现在这种生活,比如杜正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每天都是慢悠悠的吃过早点去户部,而且遇到下属迟到早退,他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他自己也经常这么做。
当然了,因为杜正不怎么管事,直接将户部的事务交给下面的侍郎和郎中,这也导致一些人觉得杜正老迈糊涂了,平时对他也不怎么尊重,但杜正却完全不在乎,这也使得杜正这个户部尚书几乎成了一个虚职,实权全都掌握在两个侍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