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驸马-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相比盆地中的尸体,更让沙哈鲁绝望的是,周围到处都是明军,而他带来的人马大部分都已经投降,只剩下他身边的这点人还在顽抗,而他们这点人,可能根本扛不过明军火枪的一次齐射。
明军其实也早就注意到了沙哈鲁,毕竟他是将军,身上的铠甲与普通士卒不同,更何况又有那么多人投降,只要明军愿意问,肯定会有人出声沙哈鲁的,所以他的身份恐怕早就暴露了,这也是明军暂时没有对他们开枪的原因,因为他们想要抓活的。
就在这时,只见明军也忽然闪过一条通道,紧接着只见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将走出来,打量了一下包围圈中的沙哈鲁这才高声道:“沙哈鲁,你投降吧,我可以保证留你们一条活路!”
听到对方一口道出自己的名字,沙哈鲁也是心中一沉,自己的身份果然暴露了,不过他倒也十分光棍,当下捂着胸口驱马上前道:“你是何人?”
“本将宁夏总兵官宋晟,之前那个哈里勒就是被我生擒活捉的,现在又多了你一个,倒是可以让你们叔侄二人团圆!”宋晟笑呵呵的回答道,说到俘虏哈里勒这件事时,脸上也满是得意之色。
说起来宋晟也是一员老将了,他还没成年时,就跟随父兄投奔了红巾军,后来他兄长战死,父亲年老,家里也只剩下他一人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也曾经立下不少的功劳,只不过宋晟一直没能封爵,这也是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本来宋晟以为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不可能再封爵的机会了,毕竟现在大仗都打完了,结果没想到帖木儿来袭,他身为先锋官也接连参与数场大战,立下的功劳无数,之前全歼了哈里勒,现在又灭掉了沙哈鲁,光凭这两件功劳,封爵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得知眼前这个宋晟竟然是全歼哈里勒五万大军的人,这让沙哈鲁也大为吃惊,不过想到自己的处境,他也不禁叹了口气,随后对身边的护卫吩咐道:“放下武器,投降吧!”
看到沙哈鲁如此知趣,宋晟也不禁大笑一声,当即让人把沙哈鲁这些人控制起来,然后指挥着手下打扫战场,同时抓紧时间休息,因为按照命令,他在歼灭了这些敌人后,也必须尽快赶回大营,毕竟这次他可是带走了八万大军,大营那边的兵力也因此有些空虚。
趁着休息的时间,宋晟也亲自审问了一下沙哈鲁,毕竟他们也只是知道帖木儿要分兵撤退,至于具体的撤退计划却并不知道。
沙哈鲁身为俘虏,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而且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不配合的话,肯定会吃到更多的苦头,所以也将帖木儿的计划合盘托出。
沙哈鲁交待完后,最后也好奇的向宋晟打听道:“宋将军,我已经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了,不过我想问一句,你们是怎么知道我们撤退的消息的?”
得知沙哈鲁是最后一支转移到这里的军队,宋晟也十分高兴,听到沙哈鲁的问题也得意的一笑道:“不要以为你们做的很隐秘,这里毕竟是我们大明的边境,周围的部落也都更愿意听从我们大明的调遣,我们从他们那里得知一些消息也十分容易。”
原来前段时间帖木儿忽然派出使者求和,当时就引起了朱棣和傅友德的怀疑,于是加派人手查控,结果很快发现了帖木儿在悄悄撤退的事。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和傅友德这才决定分兵,由宋晟统领八万大军,悄悄的杀向这边的盆地,将撤退到这里的帖木儿军队消灭掉,然后以逸待劳等着后面的大军上钩,除了第一批撤退的太早的帖木儿军外,后面的几批军队全都被宋晟截获消灭掉。
其实朱棣分兵的决定还是十分冒险的,毕竟帖木儿就算撤出十三万人,手下依然有将近二十万大军,而明军一共才二十多万,分出去八万后,兵力几乎比帖木儿少了一半。
不过朱棣和傅友德认为,帖木儿现在军心已失,按照常理来分析,应该不可能主动攻打明军,甚至明军不攻打他们就不错了,而且帖木儿也不知道他们分兵的事,所以更不可能主动攻打明军。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朱棣和傅友德还是叮嘱宋晟,让他完成任务后尽快回去,到时两路大军合为一处,再次消灭沙哈鲁这支撤退大军的消息散播出去,帖木儿的大军定然崩溃,那时也就是彻底消灭帖木儿的时候了。
然而宋晟和沙哈鲁都没有想到,就在他们这边交谈之时,远处的明军大营却已经陷入到一片战火之中。
第六百五十五章 诱饵
“妈的,中计了,帖木儿这老家伙好阴险,竟然用这种办法诱导我们分兵!”
明军的大营中,朱棣也一脸愤怒拍着桌子吼道,相比前段时间的从容,他现在也是一脸的疲惫,眼睛中满是血丝,似乎这段时间都没怎么休息好。
“不愧是枭雄人物,为了打赢我们,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儿子送出去当诱饵!”傅友德这时也赞叹道,相比于朱棣,他现在更加疲惫,毕竟一连两天的不眠不休,也让他感觉有些撑不住了,幸好还有朱棣帮他分担,否则说不定他就要倒下去了。
“报~”忽然只听帐篷外一个探马飞奔而来,冲进来大声禀报道,“将军,帖木儿再次组织兵力猛攻北营,范将军那边已经撑不住了,请求支援!”
“给卢方传令,命他率本部人马前去支援!”傅友德当即命令道,传令兵当即领命而去,而在掀开帐篷离去时,隐约可见北方的大营那边火光冲天,喊杀声也连成一片。
之前帖木儿求和,傅友德和朱棣以为对方是想暗渡陈仓,表面求和,暗中却想悄悄的撤军,所以他们也立刻派人监视帖木儿那边的动向,果然发现帖木儿在暗中调集兵力离开。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傅友德和朱棣也很快决定分兵,派宋晟率领八万人去拦截帖木儿撤往国内的军队,虽然分兵会削弱他们这边的实力,但在他们看来,帖木儿已经是拔了牙的老虎,根本不可能主动进攻自己这边。
宋晟那边倒是进展顺利,而且通过俘虏之口,也知道帖木儿这次撤兵以他的儿子沙哈鲁为主,这也让他们更加坚信,帖木儿是想自己留下来亲自断后,从而给沙哈钱创造安全撤军的机会。
然而傅友德和朱棣却万万没想到,就在宋晟那边截杀沙哈鲁时,帖木儿却忽然亲率大军,对明军大营发起了猛然的进攻。
也不知道帖木儿用了什么办法,竟然将低落的士气提升到顶点,这些帖木儿的大军一扫之前疲软的态度,竟然像疯了一样,对明军大营展开了悍不畏死的进攻。
要知道明军的兵力本来就牌劣势,现在又因为分兵,被宋晟带走了八万人,整个大营之中也只剩下十万出头,毕竟之前的战争也让明军减员严重。
相比之下,帖木儿手中却有二十多万大军,在这种猛烈的进攻下,朱棣与傅友德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毕竟人数的差距在那里摆着,时常让他们有捉襟见肘之感。
“大将军,我去北营看一看,你先休息一下,别把自己累坏了!”朱棣是个坐不住的性子,现在北营那边正在承受着帖木儿的猛攻,所以他也想亲自去看看。
傅友德本想一起去,可是当站起来时,却感觉眼前的些发花,这让他也暗叹一声,自己真的是老了,精力不能和年轻人相比,想当初他年轻的时候,为了打仗可以骑在马上狂奔三天三夜,然后还能一举夺旗,灭掉敌人的主力。
“好吧,大营的安危就交给殿下你了!”傅友德终于放弃了强撑的打算,当即点头道。
朱棣答应一声,随即迈着大步离开了帐篷,而当他来到外面时,只见北营那边已经是浓烟滚滚,外层的防线似乎已经被敌军攻破。
看到这里,朱棣也更加着急,当即骑马奔向北营,等到他来到这里时,驻守北营的范将军,以及前来支援的卢方已经合兵一处,正在拼命的抵挡帖木儿的骑兵冲进大营。
因为兵力不足,朱棣与傅友德也不敢选择野外与帖木儿决战,所以只能借助坚固的营盘困守,毕竟军营可不仅仅是让军队休息用的,同样也是一座临时的军事堡垒,所以如何安营扎寨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营盘的坚固与否,也是考验一员将领真正的才能。
“参见殿下!”得知朱棣前来,指挥大军固守的范将军也匆匆前来,这位范将军名叫范正,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个头不高,但却极为粗壮,十分擅长防守,所以朱棣和傅友德才会把北营的防守任务交给他。
“不必多礼,敌军这次派了多少兵力,能守得住吗?”朱棣直接开口问道。
“外面的敌军约有十万之众,刚才的猛攻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外围的防线全部失守,幸好卢将军率兵来援,这才挡住了敌军,现在已经开始稳固防线,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范将军立刻回答道,说话时他也攥紧了拳头,因为这次对方的猛攻也让他损失极大,手下不少兄弟都倒在了战场上。
“帖木儿呢,他有没有出现在军中?”朱棣再次追问道,这段时间帖木儿的大军疯狂无比,虽然还不知道原因,但每次帖木儿都是亲临战场,这也给了明军很大的压力。
“没有见到帖木儿,所以我怀疑这次进攻只是为了吸引我们将兵力集中在北营,然后他们趁机从其它方向攻打大营。”范将军也再次回答道。
“办法虽老,但却很有用,这也是我不敢随意调兵来支援你们的原因。”朱棣闻言也叹了口气道,虽然傅友德后来调卢方来支援,但卢方手下也只有五千人,所以范正接到支援后也只能稳固防线,而无法进行反攻。
“大将军和殿下的难处属下知道,请殿下放心,只要属下还活着,就绝不会让敌军踏入营盘半步!”范正这时大声向朱棣保证道,他已经与敌军厮杀了半天,这时不但又累又饿,而且身上也带着伤,但就算是这样,他的眼神也依然坚定如故。
听到范正的保证,朱棣也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次辛苦你们了,不过只要再坚持几天,宋晟就会率领大军回援,两路夹击之下,帖木儿的大军必定崩溃,到时我与大将军亲自向陛下为你们请功!”
“谢殿下!”范正闻言也是精神一震,为将者,求的就是封妻荫子,这次他的功劳虽然比不上宋晟,但换个伯爵肯定没问题了!
。
第六百五十六章 焦灼的战事
帖木儿骑在马上,满是血丝的双眼盯着手中的作战地图,而在他正对的前方,则是明军的大营,这段时间他拼了命的攻打明军大营,为的就是要在明军的援兵回来之后灭掉他们的主力。
沙哈鲁的确是帖木儿撒出去的诱饵,这件事甚至连沙哈鲁自己都不知道。
不过这也不能怪帖木儿心狠,在他的计划中,沙哈鲁如果能率领十三万大军顺利撤退的话,帖木儿也会按照原来的计划,留下判断与明军决一死战。
但是如果明军派兵拦截沙哈鲁,定然会削弱他们的主力大军,这对沙哈鲁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所以哪怕他明知道沙哈鲁会遭遇不测,他也没有提醒,更没有派兵救援,而是组织兵力反扑明军的大营。
可以说是一个阳谋,关键在于明军如何选择,所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