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驸马-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末群雄并起,除了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城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反元势力,这些势力可能没有朱元璋等人那么有名,但实力却一点也不弱。

    比如方国珍本是私盐贩子,因被人诬告不得不率亲族逃入海中,后来干脆起兵反元,率领着手下水军纵横东南沿海,后来又率兵攻打张士诚,竟然七战七捷,逼得张士诚不得不投靠元朝自保,而他也借机占据了浙东一带。

    方国珍为人极其圆滑,时而向元朝请降,时而又再次反叛,后来他投靠元朝时,一面将张士诚献上的粮食送往蒙元,另一面又讨好朱元璋,后来甚至接受了元朝加封的官职,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封衢国公。

    然而方国珍左右逢源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朱元璋的坐大,他也很快失去了墙头草的资格,最后被朱亮祖、汤和、廖永忠三人率兵攻打,结果方国珍战败后投降,朱元璋倒也没杀他,反而还授予官职,后来方国珍死的时候,朱元璋还亲自设祭,算是得了一个善终。

    “方关这小子比他爹还要精明,当初方国珍还不想投降,正是方关劝他爹上了降书,另外方关精通水战,他手下的水军也是当初方国珍的老底子,战力颇为不俗!”这时汤和再次介绍道。

    其实在来之前,汤和就已经打听清楚方关的消息了,也知道这次巡视海防,方关手下的水军极为重要,否则他和方关十几年没见,根本不可能一眼就认出他来。

    李节听到汤和的话也感觉心中有底了,本来他最怕大明的海防糜烂,到时手中没有可用之兵,现在有了方关手下的水军,倒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从金山卫那边调兵。

    天色不早了,李节聊完了正事也感觉有些累,毕竟这一路行来也十分辛苦,所以他也向汤和告辞,准备回房间好好的休息一下,明天再商量具体的事情。

    不过汤和却叫住他道:“别急着走,等下还有一个重要的人要来见咱们!”

    “还有人?是谁?”李节闻言也十分惊讶的问道。

    “等他来了你就知道了!”只见汤和却故意卖了个关子道。

    这让李节也更加好奇,只得耐心的等候,汤和让孙子汤晟泡了茶端来棋盘,然后让李节陪他品茶下棋,这让李节也有些无语,看样子那个人一时半会还来不了。

    一直等到掌灯时分,窗外都已经完全暗下来了,这才只见汤晟进来禀报道:“祖父,他来了!”

    “让他进来吧!”汤和头也不抬的道。

    汤晟答应一声,随即就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只见这个人不胖不瘦,身材中等,五官长相几乎没有什么特色,就是属于那种扔到人堆里都找不到的人。

    “锦衣卫千户蒋瓛拜见信国公、李伴读!”来人快步上前行礼道。

    听到对方竟然是锦衣卫,李节也一下子反应过来,难怪汤和要特意等着对方,估计是想从锦衣卫这里了解更多的情况,毕竟之前官场上的那些应酬得到的消息还是很少,而且都是表面上的,真正想要了解当地,还是需要向锦衣卫询问。

    “等一下,你叫蒋瓛!”李节忽然又有些惊讶的叫道,刚才他只顾着注意对方锦衣卫的身份,现在才忽然注意到蒋瓛这个名字,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个蒋瓛好像就是接任毛骧,成为锦衣卫第二任指挥使的人。

 第九十二章 疍民

    “下官就叫蒋瓛,李伴读认识下官?”蒋瓛看到李节对自己的名字似乎十分惊讶,于是也好奇的问道,不过他记得自己好像与这位李伴读没什么交集吧?

    “咳,没什么,只是觉得你的名字很特殊!”李节借干咳掩饰了一下自己的尴尬道。

    这个蒋瓛现在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千户,但日后却成为锦衣卫都指挥使,而他最有名的事迹,就是掀起了蓝玉案,把骄横不法的蓝玉拉下马,不知有多少人牵连被杀,从这一点上来看,他丝毫不比现在还活着的毛骧差。

    不过蒋瓛听到李节的话却更糊涂了,他的名字的确有些特殊,瓛这个字很少见,本是指一种玉器,与“环”同音,所以很多人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都以为他叫蒋环,难道这位李伴读光听读音就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

    “好了,别废话了,宁波这边的情况你应该最清楚,现在给我讲一下当地官场的情况!”汤和这时打断两人道,巡视海防需要当地官员的配合,所以与官场有关的情报也极为重要。

    只见蒋瓛也立刻从怀中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奉上道:“国公请看,这就是宁波各级官员的详细情报,知府王论精明强干,为官清廉,将宁波治理的井井有条,卫指挥使方关手下的水军战力强悍,足以清剿倭寇之用”

    蒋瓛不愧是锦衣卫,整个宁波官场的情况他都是如数家珍,汤和边听他讲述,边打开情报观看,李节也凑了过来,结果让他吃惊的发现,这份情报还真是详细,甚至每个官员家里有多少人,这些人与官员的亲疏远近都记录的一清二楚。

    汤和把这份情报大概的看了一遍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再次开口问道:“倭寇那边呢,有没有什么情报?”

    听到汤和问起倭寇的事,蒋瓛也一下子变得有些不淡定了,只见他犹豫了一下这才回答道:“启禀国公,据属下接到的消息,倭寇最近一次出现在宁波南部沿海,但并没有上岸,现在又不知所踪!”

    “就这些?你们锦衣卫每年花费那么多的银钱,就只查到这么点消息?”汤和闻言也露出恼火的神色,他们这次巡视海防,主要的目标就是倭寇,现在锦衣卫却只查到这么点消息,倭寇的去向却一无所知,这让他们也陷入到被动之中。

    “国公息怒,非是属下不尽力,实在是倭寇行于海上,就算我们派人打入他们内部,也没办法把消息传递回来,而且倭人狡诈,派出去的细作一不小心就会暴露身份,最近半年我们已经有七八个探子死在倭寇手中!”蒋瓛急忙为自己叫屈道。

    “哼!狡辩,你们锦衣卫什么时候学会给自己理由了?”汤和却是毫不留情的再次质问道,来之前他得到朱元璋的授意,可以直接调遣锦衣卫。

    “属下该死,请国公责罚!”蒋瓛闻言急忙认错道,汤和可是陛下最信任的大臣,如果他回去告他们锦衣卫办事不力的话,恐怕他就要倒大霉了。

    “汤爷爷,倭寇出没于海上,的确不便监视,这也不能全怪蒋千户他们!”李节这时却开口替蒋瓛求情道,虽然他对锦衣卫没什么好感,但眼前这个家伙日后却是掌管整个锦衣卫,现在与他结个善缘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听到李节为自己求情,蒋瓛也对他露出一个感激的眼神。汤和其实也知道,这件事不能怪锦衣卫,如果倭寇的踪迹那么容易查清楚的话,恐怕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被大明的水军消灭了。

    于是汤和这时也借坡下驴道:“罢了,看在李伴读的面子上,这件事就暂且记下,你们锦衣卫这段时间就跟随在我左右,随时听候调遣!”

    “谢国公、谢李伴读!”蒋瓛看到汤和暂时不追究这件事,当即也大喜道。

    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早上刚起床,那位知府王论又亲自前来拜访,汤和与李节也刚好要去检阅一下方关手下的水军,所以就请王论一同前去,另外蒋瓛也一直跟随在他们左右。

    一行人再次来到码头,清晨时分的码头最为繁忙,船主们忙着装卸货物,力工们光着膀子,吃力的扛着货物为自己的生活打拼,周围还有各色摊贩们吆喝着招揽生意,港口中的船只也是进出个不停,这里应该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港口之一了。

    然而就在李节他们登船时,却忽然只见不远处一队小船中传来一阵骚乱,紧接着就有人哭喊起来,然后又人跳下水,似乎是有人落水,这些人也在忙着施救。

    李节他们的船高,离的也不远,所以很快就看到有人将一个小孩子从水中救了上来,不过这孩子似乎已经陷入昏迷,被拉到甲板时也一动不动,旁边有一个妇人和几个孩子在哭嚎。

    落水的孩子情况危急,船上的人也立刻划船到岸边,似乎是想上岸找大夫施救,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船刚一靠近岸边,立刻就被周围的其它船给挡住了,然后有人叫嚣着禁止他们靠岸,甚至还用船桨把载着孩子的小船推离岸边。

    “岂有此理!光天化日之下,他们这是要杀人吗?”李节看到那些驱赶船只的人万分恼火的道,人家的孩子都要死了,他们却还不让船靠岸,这根本就是在故意杀人。

    旁边的知府王论也有些尴尬,不过他还是小声的解释道:“李伴读有所不知,那些是疍民,按照沿海一带的风俗,是禁止他们上岸的!”

    所谓疍民,其实也叫蛋民,是指沿海一带生活在船上的人,平时以打渔、运输为生,他们平时驾着小船,遇到海浪翻滚时,犹如蛋壳浮于水上,随时都有倾没的危险,所以才被人称为蛋民。

    疍民来源很杂,有人说他们是前宋遗民,有人说他们来自于海外,甚至有些沿海破产的百姓,也会成为疍民,甚至据说当年张士诚兵败时,有些不愿意投降的旧部,也干脆下海做了疍民。

    李节来之前听说过疍民的事,不过他可不管什么风俗不风俗,在他眼里,天大地大人命最大,所以只见他迈步来码头,对那些驱赶疍民小船的人大吼一声:“住手!”

    李节身穿官服,身边又有护卫跟着,那些正在驱赶疍民的人也被吓了一跳,当即也停下手来,毕竟普通人最怕官,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惹怒了这位年轻的官人?

    李节可没空理会这些人,当即跳上了这些人的船,然后又快步走到船头,前面就是疍民的小船,他一个箭步又跳了上去,把船上的疍民也吓了一跳,特别是看到李节身穿官服,更让这些人露出畏惧之色。

    只见李节来到落水的孩子面前,伸手在他鼻子下试了一下,却发现这孩子连呼吸都没有了,随即他又试了一下胸口,心跳也似有似无,再不施救的话,这孩子就死定了。

    李节倒是知道落水后施救的步骤,但他从来没有实践过,不过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伸手将这个孩子的下颌抬高,然后开始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

    船上的疍民虽然看不懂李节在做什么,但能感觉到他应该是在救人,特别是孩子的母亲,这时也压抑着哭声跪坐在一边,双手合什似乎是在向上天祈祷。

    李节的施救还是十分有效的,不一会的功夫,只见孩子猛然间喷出一股浊水,随即“哇”的一声哭出声来,这也让周围的疍民全都松了口气,那位母亲更是猛然间扑上去,抱着孩子就痛哭起来。

    看到孩子醒了,李节也是松了口气,当即就准备离开,不过却只见旁边又有几艘疍民的小船围了上来,其中一个为首的老者站在船头向他行礼道:“多谢恩公向我等疍民施以援手,还请恩公告知姓名,我等疍民虽然卑贱,但也是知恩图报之人!”

    “老丈不必客气,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在下李节,是陛下亲封的浙东巡察副使,跟随信国公前来巡视海防,你们要谢的话,就谢陛下天恩吧!”李节笑着报出身份,说完就迈步跳上旁边的船只,然后迈步上岸离开了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