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驸马-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你们认识?”李节这时也有些发懵,虽然他断定沐讲大师来历不凡,却没想到他和汤和竟然认识,而且看他们拔刀相向的模样,肯定不是什么朋友,反而更像是仇敌,这下可难办了!

 第九十七章 元末第一猛将

    汤和拔刀相向,沐讲大师却不屑一顾,李节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想劝都不知道该怎么劝,因为他都不知道两人间有什么恩怨?

    “小子,离他远一点,否则他要是真要杀你,我可拦不住!”汤和扭头看了看左右,却发现自己急着来见李节,护卫都在后面,这时还没有跟上来,更不知道这边发生的情况,这让他心中也一下子没底了,如果对面这老家伙真要发起疯来,别说李节了,就连他恐怕也逃不掉。

    “汤爷爷放心,沐讲大师绝不会伤害我的,刚才若不是大师出手打退了倭寇,恐怕您只能给我收尸了!”李节这时终于有机会开口劝道,沐讲大师真要对他不利,之前有的是机会。

    “大师?”汤和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这才发现,沐讲大师光着脑袋,虽然全都是血迹,但依然能看到头上的戒疤,这让他猛然仰头大笑道,“想不到啊,当年鼎鼎大名的张定边,竟然出家做了和尚!”

    “张定边!”李节听到这个名字也猛然一惊,看向沐讲大师的目光也满是不可思议,没想到他竟然就是号称元末第一猛将的张定边,难怪他杀起倭寇来就像是杀鸡一般。

    张定边是陈友谅的结拜大哥,说他是元末第一猛将可不是吹牛,而是实打实的战绩,当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在战局对陈友谅不利之时,张定边驾船单刀直入,直接杀进了朱元璋的中军,想要于万军之中取朱元璋的首级。

    为了阻拦张定边,朱元璋连派韩成、陈兆先、宋贵等数员大将,却全都被张定边给斩杀,最后更是眼看着就要杀到朱元璋的船前,吓的朱元璋驾船逃跑,却偏偏船只搁浅。

    幸好这时常遇春赶到,用船把朱元璋的船撞出去,随后连射数箭伤到张定边,但就算是受伤,张定边依然从容退走,朱元璋手下的数万大军竟然不敢追击。

    更加牛逼的是,在陈友谅中箭死后,伤还没好的张定边在万军之中抢回他的尸体,护着陈友谅的儿子杀出重围,据说那一战张定边身中百箭,却依然是勇不可挡,这点刚才李节已经从他满身的箭伤得到了证实。

    “哼,你那个朱兄弟不也做过和尚吗,他做得我就做不得?”张定边却是毫不示弱的反击道,结果这下把汤和也给噎的不轻。

    朱元璋做过和尚这件事人尽皆知,而且当初朱元璋未发迹时,与汤和都是兄弟相称,现在张定边用“朱兄弟”这个称呼,即讽刺汤和比不上朱元璋,又讽刺朱元璋做了皇帝就翻脸无情,当初与他称兄道弟的人不知道被杀了多少?

    “咳,沐讲大师慎言,您既然已经是方外之人,当年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今日您立下大功,与汤爷爷又是旧识,不如咱们坐下来好好的喝上两杯如何?”李节这时也急忙劝道。

    这时汤和身后的护卫也终于赶来,这让汤和也有了几分底气,听到李节劝他们坐下来喝酒,汤和却是冷哼一声道:“我从来不会和敌人一起喝酒!”

    “我这个人一向只和自己敬佩的人喝酒,如果常遇春还在的话,我倒是想和他喝上两杯!”张定边同样也针锋相对的道,话外之意就是汤和还不够格,只有常遇春那样的猛将才配和他喝酒。

    汤和闻言也是气的脸色铁青,但却又无法辩驳,因为无论是从个人勇猛还是统军战绩方面,他比张定边都差上一筹,大明这边能与对方相比的,恐怕也只有常遇春和徐达了。

    看到两位老爷子都像是吃了枪药似的,李节也放弃了劝和的想法,当即把汤和拉到一边低声道:“汤爷爷,陈友谅的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而且据我所知,朝廷并没有发榜文通缉张定边吧?”

    “通缉是没有,可他毕竟是张定边,当初差点伤到陛下的人,以前没见到也就罢了,现在见到后若是放任不管,恐怕也没办法向陛下交待。”汤和这时也沉声道。

    别看汤和刚才与张定边针锋相对丝毫不让,但同为武将,他心中对张定边还是十分佩服的,只是周围这么多人看着,他又要考虑到朱元璋的态度,所以才必须做出姿态来。

    “汤爷爷您这话可就不对了,如果陛下真的记恨张定边,为何这些年一直没有派人搜捕他?”李节却微微一笑反问道。

    当初陈友谅战死,他的儿子陈理年幼,根本扛不起陈友谅留下的担子,所以最后只能向朱元璋投降,但张定边却不愿意做投降,冒死突围依然反抗,可惜大势所趋,他也无力改变,最后只得解散军队,他也不知所踪,而朱元璋竟然也没有让人追捕过他。

    “你的意思是说,陛下他”汤和不愧是最了解朱元璋的人,听到李节的提醒也立刻猜到了朱元璋的一些心思。

    “不错,我估计是陛下起了爱才之心,可惜张定边为人忠义,哪怕陈友谅死了他也不肯另投二主,陛下估计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也没有强求,否则以锦衣卫无孔不入的能力,如果陛下一心想要杀他,又哪会等到现在?”李节再次一笑道。

    汤和也是连连点头,以他对朱元璋的了解,恐怕这正是他对张定边的态度,说起来朱元璋不爱财,不好色,宫中的美女虽多,但除了马皇后,其它人都是朱元璋生儿子的工具,以此来稳固大明的江山。

    不过朱元璋却是个惜才之人,只要你有才能,他就敢重用,比如说李节,如果不是他才华过人,以他作死的手段,恐怕早就被朱元璋给砍成肉泥了。

    “那你说怎么办?”最后汤和看向李节再次问道。

    “之前若不是张定边,恐怕我和金塘岛的百姓早就死了,所以我无论如何做不出恩将仇报的事,不如这样,咱们就当做没见过他,让他自己离开算了,如果陛下真要怪罪,那就由我来一力承担!”李节说到最后也拍着胸脯道。

    “好,这话可是你说的!”汤和等的就是李节最后那句话,不过随即又笑道,“你小子还真是头铁,上次顶撞陛下,陛下都舍不得杀你,估计现在也不怕再多一个张定边!”

    看到汤和答应,李节也是松了口气,对于他的调侃也并不放在心上。其实以李节对朱元璋的了解,就算他们把张定边的事报上去,对方应该也不会追究,汤和现在也只是做个顺水人情而已。

    李节再次转身来到张定边身边,只见对方身边的几个僧人全都是凝神戒备,对周围的明军也满是敌意,他们都是张定边当年的亲兵,对张定边也是忠心不二,哪怕张定边出家做了和尚,他们也都一直陪伴左右,若是现在明军要对张定边不利,他们也定要拼死一战,绝不会投降。

    “张老将军,我已经劝过汤爷爷,您随时都可以离开!”李节上前低声道。

    “你还是叫我的法号吧!”张定边闻言依然十分平静,随后这才看了看李节又道,“李副使你对汤和一直以晚辈自居,想必也是出身不凡吧?”

    “嘿嘿,这小子的爷爷是李善长!”没等李节开口,汤和却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一指李节道,“不过这小子脾气硬,与他爷爷闹翻了,但却又凭着自己的能力成为了太子的女婿。”

    说到这里时,汤和故意顿了一下,接着再次冲着张定边一笑道:“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后悔没有杀了这小子?”

    张定边听到李节的身份也是眉毛一挑,他还真没想到李节的身份竟然如此显赫,最关键的是他年纪轻轻,竟然能凭自己的能力得到朱元璋的青睐,又娶了太子的女儿,这可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如果他想报复朱元璋,杀掉李节无疑是个很好的办法。

    “汤爷爷不要开玩笑,沐讲大师慈悲为怀,身为出家人,为救下百姓不惜大开杀戒,又岂会和我这个晚辈计较?”李节白了汤和一眼道。

    不过让李节没想到的是,张定边听到汤和的话却开始打量起他,这让李节心中有些发毛,两人离的这么近,万一张定边暴起发难,恐怕谁也救不了他。

    然而张定边并没有动手,反而面色凝重的对李节道:“你们奉命清剿倭寇,最大的问题是不是找不到倭寇的踪迹,更不知道他们的老巢在哪里?”

    “没错,如果能找到倭寇的老巢,以朝廷的水军定然能将他们一举荡平!”李节立刻点头道。

    “好,我信你,对于寻找倭寇踪迹这件事,也许我可以帮上忙!”张定边沉思片刻再次开口道。

    本来张定边是不愿意与大明朝廷打交道的,不过李节竟然愿意放他离开,丝毫没有为难他的意思,这让他颇为感动,再加上今天也见识到倭寇的凶残,也让他十分恼火,所以才产生要帮李节他们一把的念头。

 第九十八章 旧部

    天已经黑了,码头旁边的龙王庙中,李节与张定边围坐在火堆旁,商量着倭寇的事,之前张定边说过要帮李节清剿倭寇,不过他却信不过汤和,只肯和李节谈,甚至都不愿意登上大明的战船,所以李节只得陪着他来到这龙王庙详谈。

    “李副使,你可知道倭寇为何难以清剿?”张定边伸手将一根木柴添进火堆中问道,火上吊着一口铁锅,里面煮着村民送来的海鱼,说起来张定边这和尚做的可不怎么合格,又是杀人又是吃肉,李节都怀疑他头上的十二菩萨戒疤应该是自己用香头烫的。

    “倭寇在海上来去自如,行踪难以捉磨,再加上大明的海岸线这么长,根本防不胜防,朝廷又不能在第一处海岸都布置重兵把守,所以才让小小的倭寇搞的海岸不宁。”李节沉声回答道。

    “不错,倭寇最大的依仗就是行踪诡秘,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这里明明是大明的海岸,为何他们能来去自如,甚至把你们这些官兵玩弄于鼓掌之中?”张定边再次反问道。

    “这个”李节闻言也是无奈的一笑道,“我听说沿海有不少人与倭寇私通,为他们能风报信,比如那些生活在海上的疍民。”

    听到李节提起疍民,张定边却是冷笑一声:“你们大明不把疍民当成人看,不但禁止他们上岸,而且还对他们课以重税,每年还要服沉重的劳役,导致许多疍民根本活不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疍民对你们当然满心怨恨,若你是疍民,你会怎么做?”

    张定边的话也让李节沉默不语,不是所有人都是圣人,疍民的苦难他也知道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疍民保持对大明的忠诚简直难比登天,凭心而论,如果把他放在疍民的位置上,说不定他早就受不了这种压迫起来造反了。

    “疍民也是我大明的子民,他们的事我也定然不会坐视不管,等到回去之后,我就会想办法向陛下建议,改变疍民的现状!”李节最后抬起头郑重的道,他也算是看明白了,疍民的问题一日不解决,倭寇就难清剿干净。

    “你有这个心就好。”张定边闻言却只是叹了口气道,不是他不相信李节,而是疍民的问题实在太复杂了,别说李节了,就算是朱元璋,恐怕也很难解决疍民面临的问题。

    “其实疍民的来源很杂,即有前朝遗民,又有一些因各种原因下海逃生的百姓,而在这些疍民中,我倒是认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