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再起-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保持对军队的影响。

    在最后一天,李郎君派人运送来了大批的酒肉,也算是对新兵的欢迎和对老兵的犒赏。

    当然,以防御野兽的名义招募的军队,自然也需要尽职了,为此开启了一个月轰轰烈烈的的杀行动,宰杀的野兽不计其数。

    甚至,一丈多长的大花蟒,也难逃被杀的下场。

    我们的李郎君在结束对军队的考察后,又开始对农业经济进行考察,第一站,就是邕州城附近最大的村庄上水村。

    此村是他的祖父李尉在邕州开辟的第一个田产,意义极为重大,在为李家服务的众多人员中,大部分都出生在此。

    这是一个青砖绿瓦的南方村庄,约有一百来户,家家比邻而居,缕缕炊烟迎风而直上,似乎飘向那路过的白云,与之比肩。

    门前流淌着一条湍急的小溪,环绕整个赵家村,水流清澈,宽约十尺有余,深约五尺,堤坝高而窄,一架石板架其上,作其道。

    莫看它小,但却是上水村赖以生存的所在,吃喝饮用,灌溉农田,可谓是母亲河,尤其是在这荒芜之地,如此水乡之处,不亚于桃花源也。

    连绵的小雨在南方而言,并不算什么,数十个衣着松垮青色或白色衣裙的少妇少女们,挎着黑色的木盆,跪坐在块块青砂石上,拿着搓衣板及棒槌,奏起了高调的民歌。

    “十八岁那年的雨季,啦啦啦啦”

    唱着着不知名的歌曲,忘记了大半的歌词,李嘉哼了一路。

    一行人胯马而来,踢踏踢踏的清脆马蹄声从石砖路上响起,感觉这难得的平稳,他瞬间舒服了许多。

    这条石砖路是整个村庄男人们农闲时的作品,不止是道路,就连房屋,围墙,都是石砖搭建而成,在这土地贫瘠的岭南地区,拥有一块江南沃土,分外的难得,客家人做了许多工作。

    俊朗的男人们骑在马上,穿着紧身的衣物,戴着斗笠,动作齐整,似乎连马蹄声都整齐划一,吸引了桥下那踏衣的少女少妇纷纷抬起头,双目含光,娇媚地看着。

    当然,也有许多女人不按常理而言,叉着腰,对着路过的骑兵,不顾形象地大呼小叫起来。

    “小猴子,你这小崽子,上次休沐为什么不回家?”

    “二狗,你爹昨天打了一条长虫,我给你煮了肉羹”

    骑兵们身姿端正,不动如山,只是那一双双眼珠子子上下转悠,神色激动。

    沉浸在这乡村美景中的李大少爷瞬间清醒过来,他瞧着那桥下娇媚含春的少女,以及豪放半露而不拘小节的少妇,感叹了摇了摇头:“可惜了,可惜了”

    长得其实还不错的,就是太黑了,岭南的气候太过于炎热,农妇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少女们虽然身姿婀娜,但奈何皮肤粗糙,甚至黝黑,实在令人难以提起兴致。

    都是骗人的。

    “还是富家小姐白嫩可人啊!”想着后世满街的白嫩长腿小姐姐,如今也只有那些富家子弟可以为之相比了,但在岭南,上思州,这个与越南接壤的土地,又能有多少?

    等等,这个时候,小姐好像是骂人的,是对失足妇女的蔑称,自己得注意了。

    “小郎君,您终于来。”耳边传来洪亮的声音,原来骑马走了不到半里地,抬眼就望见了一座祠堂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苍头精神奕奕地站立在大门前,两只眼睛大得似灯笼,腰身直板板的,一丝不苟地行礼。

    瞧着这位老苍头模样,再看了一眼这个座东朝西祠堂,或者说家庙,他李氏家族的家庙。

    “伯叔”李大少爷立刻下马,规规矩矩地回了一礼,一本正经的模样,其他骑兵也立刻下马,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他父亲李维,建武军下辖的都指挥使,镇守邕州,手底下两千五百人,是南汉仅次于禁军的镇军,在建武军节度使空缺多年的情况下,李维在建武军节度里位高权重,一直防御着西南蛮人。

    而,只留下李伯看守重中之重的家庙,足见对李伯的信任。

    当然,这与这位李伯属于世代家奴的身份密不可分。

    李伯面对李嘉的行礼,虚虚一受,然后就让开路,带着李大少爷前去祭拜一下,认真的跪拜了一下,瞧了瞧那一列列排位,次序就位,从李旦李业到李知柔,一代传一代,比什么家谱清晰太多。

 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

    岭南的荒芜,在唐宋之际,一直是中原人心中的重要印象。

    但,不说假话,确实如此,整个邕白麻州,也就是后世的南宁地区,此时竟然没有多少桑蚕业,也就说,建武镇,数州之地,见不到几颗桑树。

    而虽然没有丝绸,但岭南的纺织业依旧发展起来了,尤其是麻布行业,以桂布为代表的贡品,已经名扬四海。

    “郎君,您看,这些白有麻纹麻苎麻已经长成,用不了几天,村民们就能纺织了。”一旁,村里的管事弯着腰,细心地为李嘉指点着眼前的一片绿央央的麻地,双眼放光。

    “咱庄子里,每年纺的麻布,可是鼎鼎有名,邕州城市面上的都是咱家的货!”

    一株株的苎麻,或直或弯地拥挤在一起,高约一至两米,叶圆而尖,呈桃型,面青背白,有麻纹,眼前数百亩的山地上,长满了白麻,犹如一个个挺立的士兵,清风吹拂,荡起层层绿波,看上去极为壮观。

    白麻一般种植在山地上,不占用耕地,平常也可以做成麻绳及衣物,自给自足,种植很广泛,而像眼前这番规模化的种植,在当今,很是难得。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如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看到这番场景,李郎君突然想到了一首诗,白居易咏叹桂布的诗句。

    桂布也算是古代广西为数不多的特产了,尤其是在棉花还没普及的时代,乃是御寒的极佳布料。

    “郎君,您,您刚才吟的诗,说的是桂布?”

    上水村的管事年纪不过四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留着胡须,身躯有些肥大,眼睛眯成一条细缝,双目极其有神,如同个市侩的商人一般。

    “怎了?”李郎君有些疑惑,自己难道说错了?

    “郎君,咱这些白麻,所产的,都是精细的白麻布,一般那些人们装笔杆,皇帝装圣旨的,就是咱这地里产的。”

    “每绢白麻出来,至少要三个女子,花费一个月的功夫侍弄,精贵的很!”

    说到这,胖管事挺起来胸膛,不无得意地说道。

    “您说的那桂布,哪里比得上咱的白麻,它们不过是冬日,那些寻常人家畏寒,买上一些罢了,价钱与咱,可是天上地下。”

    “您不知道,几百年前的那个宋皇帝,就明确下旨,不许咱侍弄白麻布,说它耽误农活,其实,就是咱这布太贵重了,赏赐下来,国库吃不消而已。”

    说到这,胖管事一副以为得意的表情,仿佛能穿透历史,读懂那些皇帝的心思一般。

    对此,李嘉笑了笑,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管事,竟然懂得还不少呢!

    他说的没错,南朝宋武帝明确告戒过不准再生产白麻布,这也算是岭南在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露脸吧。

    唐六典中明确记载:邕州贡银赋、布,将邕州的白麻布纳入了供奉之列,其奢侈品的地位,展露无遗。

    “我们庄里,有没有桂布?”李嘉好奇道。

    “您说的桂布,其实以前也是弄过的,听庄里老人说,高祖刘岩早年,特地让咱们弄桂布,去送给中原的皇帝后梁朱温,之后,不知道为啥,就当皇帝了。”

    胖管事说的这个,李嘉看过书,知道一些,当时刘岩刚继承父兄的南海王,嫌弃王号太低了,比周边的楚王、闽王差太多,外交上都不好交往,想求个南越王。

    结果,朱友贞收了东西,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刘岩脾气上了,直接选择称帝,改国号为大越之后又变成汉。

    “以后,庄子里多种些桂布,我有用!”思虑着桂布御寒能力的强大,在这没有棉花的时代,可谓是最好的保暖手断了。

    北方人南下南方痛苦,南方人去北方也痛苦,光是寒冷,就不知道要折损多少兵员,这也是为啥北伐不成的原因之一吧。

    “郎君,可是,可是咱人手不够啊,光侍弄这些白麻布,已经让咱庄里的青壮都不得闲。”

    胖管事急了,他不清楚,这郎君是啥心思,好好的白麻布不种,去弄桂布,十亩桂布,都不及一亩白麻布,这不是瞎胡闹吗?

    “郎君,郎君,咱可不能随便胡闹啊!”

    “行了,我说什么,你照做就行了,明年,我希望能仓库里能有三千匹桂布,到时候若达不到数目,有你好果子吃!”

    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个有些得意忘形的家伙,李郎君心情不爽地呵斥道,老子哪一点胡闹了,连基本尊卑都忘了。

    用不客气的话来说,他们这些人不过是李府的家奴罢了,竟然对主子这样说话,要不是看他辛劳多年的份上,早就打板子了。

    “你年纪大了,若做不到,我可以换个人做!”撂下这句话,李嘉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郎君,郎君”眼看着李郎君生气而走,胖管事这次急了,小眼睛更是不见了踪影。

    这算什么事?咱也是为了李府好啊,咋就得罪了郎君呢?这该如何是好

    “罢了罢了,损失些钱就是了,咱就照着做是了,不过,咱可不能不跟老郎君说下!”思虑了片刻,他叹了口气。

    行走在这石板路上,欣赏着这岭南少有的江南田园风光,李嘉心中的气突兀地就消散了。

    “记一下,回到城内后,要求田管事掌管田庄规划一下,明年府库里,至少要有一万匹桂布。”回过头,李嘉想了想,对着身旁的书说道。

    “是”年轻的书不过十八九岁,书卷气很浓,但却显得很稳重。

    作为一个大土豪,拥有一个书毫不过分。

    随后,李郎君又开始欣赏起上水村的景色了。

    作为李家的第一个根据地,上水村建设地宛如一座小城,大部分的建筑都是用石块堆彻而成,充满了一种特殊的彪悍气息。

    上水村不过三百来户,人口却有近两千人,人来人往,宛若一个小镇,在人烟最少的村西头,这里是数条溪流交汇的地界,一艘艘木舟聚集而来,形成了一座墟市,端是繁荣无比,热闹程度与邕州城不遑多让。

    对此,无聊至极的李郎君,毅然决然地找寻而去

 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

    墟市亦称“墟虚”,南方农村的定期市集。

    吴处厚青箱杂记:“岭南谓村市为虚。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粤谓野市曰虚”。

    如今,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乡村集市还多称“墟”。

    这种定时而法的市集,李嘉也是只是听闻而未曾参与过的,毕竟心中想着,再热闹的市集,哪有现代城市热闹,除了些许新奇,并无他样。

    可是,亲自过来看上,颇有种出乎意料的感觉。

    作为新时代的四有青年,李嘉自然学过鲁迅先生的社戏,而此时,却眼前的场景与书本上描绘的却别一无二。

    数十上百只小舟,载着人或物,密密麻麻地停放在这河流交汇处,河流两旁的歪脖子树,成了最好的刹车片,中间的河水肉眼可见地缓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