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再起-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在椅子上,赵匡胤叹了口气,缓缓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多谢陛下恩德!”

    石守信等人哪里再敢有其他想法,见皇帝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而且当时皇帝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皇帝恩德。

    赵匡胤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又喝了几杯酒。

    而这些将军们,则味同嚼蜡,上好的酒,如今比马尿还不如。

    第二,石守信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

    皇帝欣然同意,令罢去诸将禁军职务,去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令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

    赵匡胤也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许多人以为,杯酒释兵权,就是花钱来收买将领们的权力,罢免他们当富家翁,从而造成禁军实力大降。

    这种法是错误的,赵匡胤只是为了进行禁军改革,从而将这些禁军大将们赶出京城,送到地方任节度使。

    如,石守信任平军节度使,石守信为平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皆罢军职。殿前副点检自是亦不复除。

    又派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镇守易州何继筠镇守棣州郭进镇守西山武守琪镇守晋阳李谦溥镇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赵赞镇守延州姚内斌镇守庆州董遵诲镇守环州王彦升镇守原州冯继业镇守灵武……

    基本上都是边境。

    为了收买这些禁军将领,赵匡胤花了大手笔:“管榷之利,悉以与之,其贸易则免征税”

    而且,赵匡胤极为宽容,甚至到纵容的地步。

    比如,猛将王继勋“专以脔割奴婢为乐”,所谓脔割,就是将肉割成一块块零碎。

    某日,王继勋府中围墙因大雨坍塌,大量奴婢逃出牢笼,跑去官府求助。事情闹到赵匡胤那里,他“大骇”之下,对王继勋下达了一份看起来特别狠的判决:“削夺官爵,勒归私第。仍令甲士守之。俄又配流登州。”但这份判决只是做样子给外界看,并未真的落实,没等王继勋启程上路前往流放地,他已被改授为右监门率府副率。

    之后,又被就任到洛阳,吃人变本加厉,“强市民家子女备给使,不如意,即杀食之,而棺其骨弃野外。”

    乃至于,人贩子和棺材商踏破了门槛,门庭若剩

    洛阳百姓无奈,听由命。

    直到赵光义不待见武人,又忌惮前朝武将,所以就斩了他。

    官方统计得到的数据是:自开宝六年到太平兴国二年,短短五年时间里,王继勋前后亲手杀掉和吃掉的奴婢多达一百余人。如此丧心病狂之人,却可以在赵匡胤时代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在权力面前,百姓的命不值一提。

    赵匡胤时代,这些武人们人人自晦,皇帝位置稳了,下百姓可就遭了秧。

    当然,这些人要是明太祖时代,这位狠起来自己侄子都能活活鞭死的人物,肯定会被剥皮抽筋,以儆效尤。

    对于文人,赵匡胤却要求极高,英州知州王元吉一月内贪污受贿七十余万(与武将们疯狂的敛财相比,不值一提),赵匡胤亲自下达特别诏书,将之处死(按律罪不至此),以示惩戒。

    到了赵光义时代,鱼肉乡里的权力被文人继承,武将靠边,稍微犯点事就是斩杀。

    北宋的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赵匡胤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龋任禁军将领。

    如此一来,赵匡胤全面掌控了禁军,没有一个威望高大将领,能威胁到皇权。

    杯酒释兵权适合赵匡胤,因为他是众将领抬上位的,名义上来,只是禁军的代表。

    而对于李嘉而言,则不需要,下是一步步亲自打下来的。

    况且,杯酒释兵权的代价,实在太大。

 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题

    对于中原发生的事,到了六月中旬,李嘉才确切知晓,心中感慨。

    杯酒释兵权终于发生了,只是,这与自己所想的禁军大幅度削弱不一样,兵卒还是原来的兵卒,只是将领换了一波。

    “如此,才能解释,杯酒释兵权后,为何北宋依旧能横扫下!”

    李嘉感叹道,期望落空,着实有些难受。

    他这些时日也在安排,军队的事,不能大意。

    如果迁都长沙府,至少,禁军大半就不愿意,毕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况且,禁军打仗多年,获得的功勋田地,都在岭南,要是去了长沙府,须得重新安排。

    当然,这样的摸排都是默默地进行,不敢有声张,等到长沙府的田地核算清楚,足够置换,就可以动身了。

    而越王刘鋹,长沙王周保全,荆国公周保勖,都要一起迁徙到长沙,就近看押,才算方便。

    “楚王府虽然漂亮,但久不修葺,也需要大修,不然不符合朕的身份!”

    李嘉望着窗外,感受着炎热的空气,单薄的丝衣已然黏在了后背,汗水颇多,酷热难耐啊!

    他心中瞬间坚定下来:“待到冬日,就去往长沙,这岭南,着实恶劣,不可久居!”

    “皇后也怀孕了,到时候若是赶不及,就留下广州,春暖花开时节再去也不迟,冬日比较寒冷,也不适合大规模迁徙!”

    “陛下,从占城交州等地购来的万头水牛,已然到了广州城了!”一旁,曾经太上皇宫中服侍的大宦官刘文,曾经的建武镇监军,此时正轻声道。

    “是吗?分往各田庄,按百亩一牛来发!”李嘉点头吩咐道。

    农业社会,牛的属性,代表着生产力的增加,从中南半岛进口水牛,这只是第一步,若是适应气候,李嘉准备从印度进些。

    既然岭南的人口不足,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那就只能从生产力上做功夫了。

    铁锹铁犁还不够,水车筒车也不许,只有水牛,才是最大的生产力,一头牛,抵得上五个上好的壮劳力。

    “诺!”刘文代替李安国掌管皇城司,难怪明朝又设东厂,毕竟大老爷们跑皇宫,指不定就淫秽宫廷了。

    至于李安国,回到少府寺,担任官职了,比之前自在的多。

    刘文的能力,李嘉是信得过的。

    “夏收后,粮价如何?”

    “跌了几文,如今斗米二十七钱,约莫跌落了五钱!”刘文认真道,他晓得,这位皇帝对于粮价,一向重视。

    “盐呢?”

    “每斤盐仍须五十钱,比数月前,降了十钱!”刘文发觉皇帝的语气有了变化,瞬间打起精神。

    “哼,这盐和粮,都是百姓们的必须,一日也离开不得,盐之价,竟然还是如此之高,可想而知,在地方又是怎样!”

    李嘉越想越气,宫女的凉风都善不及,一旁的刘文连忙遣人端来一碗冰镇酸梅汤,这才让皇帝缓解过来。

    这官方的盐价越是虚高,私盐就泛滥,对于朝廷而言,损失就越大,皇家位于徐闻的几个盐场,损失也是越大。

    去年开始,皇帝就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盐场杜绝私盐售卖,参与到打击私盐的活动中去,但收效却不大。

    自前唐刘宴改革,朝廷掌握制造个批发两个环节,然后又在批发环节收税,从而让朝廷大得其利,在丧失中原富饶之地后,唐朝又支撑下来。

    “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

    盐税收的越高,自然盐价越高。

    各地的盐场批发价没点,盐税却降了不少,但销盐的盐商,却是继续涨价,未曾跌落多少,这与李嘉的意愿相背。

    皇帝很不爽。

    自己都降价了如此之多,价格竟然如此虚高,一斗盐,批发价只是两百钱,一斤不过十钱,如今,这市价,膨胀了五倍,果真是下乌鸦一般黑。

    “陛下,这夏日,气燥热,盐销的也多些,自然价格不好降下来!”刘文轻声解释道。

    “刘汉时,每斤盐,都得上百钱,多亏了陛下的福,让百姓们日子好过了不少!都为陛下祈福!”

    “这些不值一提!”李嘉笑道:“与前唐盛世相比,如今这些,算不了什么!”

    皇帝挥挥手,似乎这件事就转过去了。

    没那么容易,若是这时候表露出去,就不大好了,对于盐政,须得心再心。

    常平盐政不错,储存些盐,以备不时之需。

    加大对盐户收盐钱,提高他们都生活水平,从而杜绝私盐的流出。

    也可以实行盐价浮动指,官方制定盐价,比如,每斤盐的官方价格,最低不过每斤二十五钱,最高不过三十五钱,从价格上,对于私盐进行碾压。

    这些政策,每一样,对于盐商而言,都是不的冲击,百万贯钱的买卖,真的是要人命的。

    华灯初上,金陵吏部侍郎韩熙载家里的夜生活又要开始了。宾客们正在厅堂里肆无忌惮地和韩熙载家的妾调笑,或坐在一起高谈阔论。

    “武昌节度使林仁肇也到金陵来了哩。”有人高声道。

    “地方武将未奉召,可以随便离开节镇?”有人问道。

    “有本事的就可以。”

    “反了了,竟然如此跋扈,真是岂有此理!”

    有人生气道:“新君初立,正是重整朝纲之时,林仁肇这等武夫目无国法,明日我就参他一本,哼哼!”

    而高坐在台上的韩载熙,则闭眼不语。

    “这伪国,如今声势浩大,不亚于中原,先克湖南,又至南平,又曾数次败我军,真是我国劲敌!”

    “此言过了,只有中原才堪大敌,的伪国,兵不过十万,哪里低得过我们正朔!”

    “好了,诸位,我们只是消遣找乐罢了,不言朝政!”

    韩熙载一嘴双鬓和胡须很长,到了胸口上,长得高大魁梧,不过却举止却拿捏得十分儒雅。

    “诺——”所有人都尊敬这位老者,纷纷行礼。

    而韩载熙则看着歌舞,悠哉悠哉。

 第四百二十五章 韩熙载

    韩熙载是后唐同光四年(926年)进士,后南奔归吴,因着名文学家韩愈自称“郡望昌黎”,遂使昌黎韩氏声名远播,二韩又可能同一远祖,好事者,便称其为昌黎人。

    之前李璟素不听谏言,导致尽失淮北十四州,于是目睹国势日蹙,且以北人南来,身处疑难,遂广蓄女乐,彻夜宴饮以排遣忧愤。

    李煜初立,威望不足,难以压倒群臣,所以准备提拔先主老臣,来平衡现在朝局,面对这般权术斗争,韩熙载敬而远之。

    饮酒作乐,好不快哉!

    “叔言兄,真是好不快活啊!”正欣赏舞姬之际,此时,一个端庄大方的老者走了进来,身着素衣,齐整,但寒酸,而穿在此人身上,却甚是妥当。

    “正之怎么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