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再起-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争进行预备储存。

    粮食反而是简单的了,大量豆油应用,以及肉食的普及,导致粮食的消耗逐步降低,比如大米,肉和油总归是轻便运输的。

    这也是李嘉一直要求的。

    开支的第二大,则是对于官吏的俸禄。

    与军队发钱不同,所有的官吏,以及勋贵们,一律发放粮食。

    没办法,国家赋税就是以粮和钱为主,而且粮占据大部分,至于一直广泛的布帛,只是作为赏赐来用。

    由于编制的缘故,地方州县的官吏数目是可查的,所以可以直接从夏税中提前扣留一部分下来,作为他们的薪俸发放。

    朝廷中枢的官吏,则按月来发放,每个月由司农寺主持。

    大唐的官吏数目每年都在增加,比如之前设立的巡检司,通判等都是独立于州府,需要建立自己的衙门。

    这般一来,截止到神武四年,中枢文武百官,包括那些闲散官吏,总数超过一千一百多人,地方官吏则九千人,总数约一万一千人。

    而要知道,在神武二年,也不过五千人左右,如今仅过两年灭亡两国,官吏就翻倍了。

    即使如此,广大分布在十一府,每个县的编制人员,也不过是三十人,虽然比前唐时十几人强,但实际上来说,掌控整个县城都有些勉强。

    经过之前的俸禄改革,废黜了职田公廨钱等一系列杂七八拉的福利,一律归置为俸禄,减少了其上下其手的空间。

    官禄分为五等。

    一品为一等,年入二千五百石;二品三品以二等,年俸为二千石;四品、五品以为三等,年千石;六品、七品为四等,年俸五百石;八品、九品为五等,年俸百石。

    基本上官级与俸禄是相符的,如七品的县令,年入五百石,可以保证衣食无忧,八九品则属于广数,大部分的胥吏就在九品,百石虽然看起来很少,但根据其人数,不能再多了。

    这样计算,朝廷光是百官俸禄上的支出,就有八百多万石,折合铜钱,就是三百万贯左右。

    与一年两千八百万的两税相比,约莫三分之一左右。

    若是计算商税,养军加上官俸,也仅仅占据了财政收入的两成五左右,绝对的属于财政优良。

    而对于北宋,李嘉根据射声司的消息,粗略估算,其军政耗费,占据了财政的八成,仅余的两成,还得奖赏将校,百官,备军,谈何来兴修水利。

    “咱们一年间,除去水利维修,道路休整,军队抚恤,以及备军外,还能存有钱五百万贯,粮九百万石有余,这可真是府库充盈,盛世之相啊!”

    李嘉非常高兴,这样多的存余,对于古代这种脆弱的社会来说,朝廷就具有极大的应对能力。

    一场水灾,祸害数县,抚恤赈灾,就得耗费数十万石粮食,长江在此时,也不过比黄河温顺些许罢了。

    有了这些钱粮,哪怕全国都有灾害,李嘉依旧不惧,可以从容的进行赈灾。

    宰相们自然夸赞不已,李嘉含笑以待。

    这般积蓄,不出意外,到了神武七年,起码聚敛两千万贯钱,以及近三千万石的粮食。

    哪怕三十万大军齐出,也能坚持一年半载。

    到时候就是赵黑子的死期。

 第七百八十八章

    不过,北方残破,不及南方地方肥沃,气候丰润,可以说,统一后,虽然拥有了巨大的人口地盘,但每年的盈利肯定不升反降。

    某种程度来说,拿下北方,就等于是拿下了巨大的包袱,不仅需要面对契丹人、党项人,北汉的军事威胁,还得面对嗷嗷待哺的数百万饥寒百姓。

    北方实在太穷了,几乎成了负资产。

    这也是为什么唐朝后期,依靠整个南方的供养,依旧能够存活的所在。

    指不定自己刚打下来一地,准备征粮,结果人家还苦巴巴地等自己救济,不仅不赚,还得倒贴。

    尤其是河北之地,几乎被打烂了,再也不是两汉时期的富庶冀州了。

    “不过,若是单纯的这样算账,就需要放弃太多的地方,这不是一个政治家的思维!”

    “若是打通了西域,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可比海上搞钱的多,能赚不少的钱,而且,有了北方广泛的人口,对于南方的商业扩张,也是极为有利的,某种情况来说,利弊犹未可知!”

    李嘉摇摇头,这般苦日子以后再说吧,如今能快活,就快活一时吧!

    未来的事,交给未来吧!

    国库如此充盈,实际上少府寺也收获不浅。

    总数加在一起,钱六百万贯,粮三百八十万石,其他的布帛,香料无算,可以说是大丰收。

    每年的祭祀,宫廷俸养,修缮等,元从军的开销,百官的赏赐,军队的犒赏,总数也不过三百万贯。

    内库每年起码存在近八百万贯钱,以及数百万石的粮食,比户部更加有钱。

    这是个丰收之年。

    也对,除了明朝,也没见哪个朝代的皇帝缺钱过,户部才是最经常缺的。

    李嘉喜不自胜,大手一挥,准备在正旦日,赏赐后宫、百官、军队、僧道众等,近五十万贯的布帛、粮食、香料等物品,作为整个神武四年的结束,以及神武五年的开端。

    讲武堂。

    作为皇帝亲自设立的最高学堂,汇聚了全军上下精锐的兵卒,约莫五百多人。

    他们在这座学堂里,不仅需要进行识字,武力培训,更是对于战略眼光,兵书,练兵方面,有些特别的培训。

    更关键是在他们心中建立起对皇帝的权威,以及效忠思想。

    这些人只要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就能返回军队,最次也能当个都头,营正,是皇帝伸向军队最好的触手,保证对三十万人的军队合理控制。

    尤其是蜀中,由潘崇彻统帅的八万禁军,更是重中之众。

    沈立就是这样的一个军官,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射术高,从而被举荐为入讲武堂。

    所有教习,突然宣布,根据皇帝的命令,讲武堂的所有学员必须跟国子监的学生一起前往长沙、湘西、荆南三府,配合地方州县,进行度田检户。

    此言一出,瞬间让数百人沸腾起来。

    “我等若是去阵前拼杀,绝无二话,若是让我们去为胥吏,此万万不能的!”沈

    某个大块头带头嚷嚷道。

    这一瞬间激起了众人的共鸣。

    沈立也是如此。

    他堂堂一个未来的营正,与县令官位差不多,在这乱世,甚至远远超过,岂能去远山涉水,去做那辛苦的勾当,这岂不是与胥吏为武。

    他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哪怕罚他禁闭,去打扫厕所,也不去度田,听从州县的指挥。

    “尔等莫要喧哗!”教官很了解这些人,立马板着脸,大声说道:

    “我知晓你们的心思,堂堂的都头,营正,与泥腿子为伍,跋山涉水,极为辛苦,而且还与你们没有丝毫的利益关系,即便是我,我自然也不愿意!”

    听到这番话,遵循着以前的规矩,所有人都静下心来,等候着他的但是。

    沈立也不例外。

    “但是!”教官朗声说道:“陛下与朝廷也知道大家的辛苦,所以有了以下的条件!”

    “其一,只要你们去往地方,好好的配合地方进行度田检户,每个人回来,不仅奖赏二十贯钱,而且还年费配发你们喜欢的武器,无论是铠甲,亦或者弓弩!”不过,北方残破,不及南方地方肥沃,气候丰润,可以说,统一后,虽然拥有了巨大的人口地盘,但每年的盈利肯定不升反降。

    某种程度来说,拿下北方,就等于是拿下了巨大的包袱,不仅需要面对契丹人、党项人,北汉的军事威胁,还得面对嗷嗷待哺的数百万饥寒百姓。

    北方实在太穷了,几乎成了负资产。

    这也是为什么唐朝后期,依靠整个南方的供养,依旧能够存活的所在。

    指不定自己刚打下来一地,准备征粮,结果人家还苦巴巴地等自己救济,不仅不赚,还得倒贴。

    尤其是河北之地,几乎被打烂了,再也不是两汉时期的富庶冀州了。

    “不过,若是单纯的这样算账,就需要放弃太多的地方,这不是一个政治家的思维!”

    “若是打通了西域,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可比海上搞钱的多,能赚不少的钱,而且,有了北方广泛的人口,对于南方的商业扩张,也是极为有利的,某种情况来说,利弊犹未可知!”

    李嘉摇摇头,这般苦日子以后再说吧,如今能快活,就快活一时吧!

    未来的事,交给未来吧!

    国库如此充盈,实际上少府寺也收获不浅。

    总数加在一起,钱六百万贯,粮三百八十万石,其他的布帛,香料无算,可以说是大丰收。

    每年的祭祀,宫廷俸养,修缮等,元从军的开销,百官的赏赐,军队的犒赏,总数也不过三百万贯。

    内库每年起码存在近八百万贯钱,以及数百万石的粮食,比户部更加有钱。

    这是个丰收之年。

    也对,除了明朝,也没见哪个朝代的皇帝缺钱过,户部才是最经常缺的。

    李嘉喜不自胜,大手一挥,准备在正旦日,赏赐后宫、百官、军队、僧道众等,近五十万贯的布帛、粮食、香料等物品,作为整个神武四年的结束,以及神武五年的开端。

    讲武堂。

    作为皇帝亲自设立的最高学堂,汇聚了全军上下精锐的兵卒,约莫五百多人。

    他们在这座学堂里,不仅需要进行识字,武力培训,更是对于战略眼光,兵书,练兵方面,有些特别的培训。

    更关键是在他们心中建立起对皇帝的权威,以及效忠思想。

    这些人只要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就能返回军队,最次也能当个都头,营正,是皇帝伸向军队最好的触手,保证对三十万人的军队合理控制。

    尤其是蜀中,由潘崇彻统帅的八万禁军,更是重中之众。

    沈立就是这样的一个军官,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射术高,从而被举荐为入讲武堂。

    所有教习,突然宣布,根据皇帝的命令,讲武堂的所有学员必须跟国子监的学生一起前往长沙、湘西、荆南三府,配合地方州县,进行度田检户。

    此言一出,瞬间让数百人沸腾起来。

    “我等若是去阵前拼杀,绝无二话,若是让我们去为胥吏,此万万不能的!”沈

    某个大块头带头嚷嚷道。

    这一瞬间激起了众人的共鸣。

    沈立也是如此。

    他堂堂一个未来的营正,与县令官位差不多,在这乱世,甚至远远超过,岂能去远山涉水,去做那辛苦的勾当,这岂不是与胥吏为武。

    他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哪怕罚他禁闭,去打扫厕所,也不去度田,听从州县的指挥。

    “尔等莫要喧哗!”教官很了解这些人,立马板着脸,大声说道:

    “我知晓你们的心思,堂堂的都头,营正,与泥腿子为伍,跋山涉水,极为辛苦,而且还与你们没有丝毫的利益关系,即便是我,我自然也不愿意!”

    听到这番话,遵循着以前的规矩,所有人都静下心来,等候着他的但是。

    沈立也不例外。

    “但是!”教官朗声说道:“陛下与朝廷也知道大家的辛苦,所以有了以下的条件!”

    “其一,只要你们去往地方,好好的配合地方进行度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