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再起-第4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所周知,天子脚下的人,对于政治具有别样的热情,又是首善之地,官衙不敢乱动,所以百姓们格外的喜欢言语。

    言论自由方面,唐朝不遑多让,更是没有欺君之罪,唐初世家门阀大盛,皇帝权威不振。

    人主以天下为家,乘舆巡幸,不敢指斥尊号--唐律疏议。

    所以,大不敬之中,有个指斥乘舆的罪名,但《唐律疏议》又对此做了法律规范和说明,“若使无心怨天“,“不入十恶之条“,“盖欲原其本情,广恩慎罚“。

    比较有名的犯人,则是岳飞。

    岳飞曾说:“我三十二岁上建节,自古少有。“此语被引申和篡改为“自言与太祖俱以三十岁为节度使“。

    为莫须有罪名之一。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的政治氛围较为轻松,唐朝又是自信心爆棚,胸怀宽广的,只要不当街骂皇帝,基本上没事。

    此事传出,街头巷尾皆议论纷纷。

    虽然是冬日,但大家热情不减,饮热茶,兴高采烈地讨论起来,哪里顾及到寒风。

    “听说了吗?圣人准备将宗庙移到长沙,以后我们就是正儿八经的国都了!”

    街头茶摊,某个大汉脚踏桌椅,神气昂头地说道。

    “这点事,谁不晓得?”

    某人接过话,饮了口茶,言语道:“这风水轮流转,从关中,来到了咱湖南,咱们这国都,是当定了!”

    人们喜不自胜,终于能确立名分了,要知道长沙府担任临时行在,可是有好几年了!

    而在富丽的酒楼,包厢内,许多文人学究,则美酒佳肴为伴,他们自然不会与普通人一般见识,只在乎国都,他们在乎的是道统,法统。

    当坐中间的那位,则浑身书卷气,衣衫古朴,齐齐整整,端坐着,胡须修长,身材颇为削瘦,腰板笔直,自有一股精神气,五十多岁,乃是石鼓书院的山长,杨文靖。

    其人名满湖南,神武元年,皇帝北上平定湖南,荆南,仰慕其名声,特地拜访,请为石鼓书院的山长,可谓是地位极高的。

    一旁的,则是国子监祭酒田晗,身材较为宽阔,穿着黑色长袍,面带笑容,他地位隆高,不亚于杨文靖,但却推崇其名声,又尊其年岁,所以敬陪礼让。

    对面而坐的,则是礼部左侍郎,张汀,年岁四十来许,为人古板,望之就好似一块石头一般。

    其他陪坐的,都是长沙府的文人雅士,清流御史,都有些许名声,地位却差这几人些许,但也聊得来。

    某种意义来说,他们代表着清流,仕林,乡望,哪怕宰相见到这几人,也不得不尊敬几分。

    “如今宗庙迁移,市井小民不知,我等却不得装傻!”

    张汀眉头一皱,望着杨文靖、田晗二人,沉声道:

    “陛下如今也不给个信,政事堂的装聋作哑,一味的媚上,置朝廷体统于不顾,咱们却要商议一番该如何了!”

    “从这些时日来看,圣人料是继统不继嗣了,不然怎会到今日,才想到迁移宗庙!”

    田晗摇摇头,叹了口气。

    “圣人乃睿宗苗裔,举大唐之旗,岂能继统不继嗣?那么岂不是小宗代大宗,乱了法统不成?”

    张汀摇摇头,严肃地说道:“这岂能这般,昔日汉光武皇帝,也是如此,后来朝堂的贤臣大儒再三规劝,才有大汉四百年的江山,这般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陛下还年轻,对于这些还不算太懂,咱们可是饱读诗书的,岂能自个乱了阵脚?”

    “万不可草率行事!”杨文靖捏了捏胡须,沉声道:“陛下不过二十有四,正是果敢无畏,年轻气盛之时,且自古开国者,皆一往无前,毫无畏惧,咱们若是规劝过甚,反倒是起了反作用,这事得从长计议!”

    “这宗庙之事,北唐又如何?”某个文人弱弱的问道。

    所谓的北唐,自然指的是李存勖建立的后唐,以唐人的视角来说的。

    当然,那是宋朝以后的称呼的,如今若是称后唐,则是李嘉这个唐,一如前汉和后汉的称呼。

    “北唐不过是沙陀贱种,赖皇帝赐国姓,谈何入祭宗庙?”

    张汀立马眉头一皱,脸色越发的难看,毫不犹豫地起身呵斥道。

    “就连江南国,虽然其称为宪宗之后,但犹未可知,也不能入祭宗庙,在这方面,陛下还是有所保留的!”

    “若是陛下不愿继嗣,定然是想效仿汉昭烈了,另立宗庙,各自祭祀!”

    田晗读书多,不由得说道。

    “万不可这般,昭宗、熹宗岂能断嗣?”张汀摇摇头,坚定地说道。

    “按照辈分,陛下与敬宗、文宗、武宗一辈,可继穆宗之统!”杨文靖思量着,随即轻声道:“吾观陛下,其类太宗皇帝,是个能纳谏的主,如今之计,仅仅凭借我们几个,哪里能让陛下动摇?”

    “还得宣扬开来,让大家一起努力,总得有几个有份量的,才让陛下改变主意!”

    “近年了,也不急于一时,宗庙扩建也需要几个月功夫,时间还来得及!”田晗点点头,应道。

    “罢了,年后再言语吧,不过大家一定要记住,继嗣才是王道!”张汀望着众人,沉声道。

    一场宴会,就这样散了。

    不过,长沙城作为帝居,自然逃不出李嘉的掌控,得知到这些消息,他对于这个固执文人哭笑不得。

    “罢了,继续监控吧,过节期间,尤不能放松!”

    李嘉摆摆手,让皇城司的人退下,他望着寒风凛冽的门外,不由得笑道:

    “朕若是被你们说服了,还叫做皇帝吗?到时候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乾坤独断!!”

    随着元正的临近,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各衙门也都开始封衙了。

    唐时,衙门是按“元正前后各三日”放的。

    以大年初一为中心,初一之前放假3天,初一之后放假3天,加上初一,刚好7天假。

    但高层官员,却是休一天,上一天班,腊月28放年假,腊月29上班,大年30继续放假,大年初一接着上班,初二又放假,初三又上班……

 第八百一十章 大朝会

    虽然有点烦心事,但李嘉已经打定主意,定然如刘备一般,继统不继嗣。

    他准备立两个宗庙,一个让前唐的皇帝,另一个则是自己家的,包括自己老爹在内的几个追封皇帝,各不耽误,也算是成全孝道,祖宗们都不会饿肚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武四年过去,来到了神武五年(公元964年),声势浩大的元旦大朝会,已然举行。

    平日的朝会,基本上五品以上的官吏才能参加,而到了大朝会,只要有品级的,都会参与,仰慕圣颜。

    可怜这些低品小官,一年到头,也只能在大朝会见皇帝一面,平日里毛都看不到,不比百姓强多少。

    权力一向具有集中性,这般上千人的大朝会,纯粹是个形式问题,议论不了什么事,名义上给予小官们议事的权力。

    相当于画个大饼在这。

    别看你官小,但你实际上与宰相们一样,也是朝廷的主人之一,好好努力办事,以后你就能天天参加了。

    年轻的官吏们自然热血沸腾,珍惜这次机会,但年迈的官员们,则叫苦不迭,守岁结束就得上朝,熬一夜再站半天,身体差的根本就坚持不下来。

    今年的大朝会,没有去年灭二国显国威的热闹,但随着国土的广袤,百官们的精气神越发的昂扬向上。

    毕竟蜗居在岭南,和盘踞南国,窥伺北方比起来,声势不可言道,人皆喜气洋洋,精神饱满。

    李嘉身着衮冕,绛纱袍,戴着通天冠,眼前垂着白玉珠串十二旒。,看人都有点模糊,御座南向坐端坐着接受朝拜。

    符宝郎奉宝玺等置于皇帝前方,公王以下及诸客使等以次入就位。

    所谓的符宝郎,就是掌宝玺,并掌金银等牌的官。

    主持仪式的典仪,膀大腰圆,目不斜视,洪亮的声音:‘拜’。

    赞者承传,所有人皆拜下。

    然后就唤某些人过来,其北面跪贺,称:‘某官臣某言:元正首祚,景福惟新,伏惟陛下与天同休。’

    然后退下,再唤某人。

    其实套路与明清差不多,就不再一一言语了。

    其实,重头戏在于,大朝会过程中,皇帝要接见诸番使臣。

    今年朝拜的有,渤海国高丽国吴越国大理国真腊国等,还有一些南洋小国,高原番部,衣着服饰各异,使臣团皆百人上下,可谓是隆重至极。

    甚至大食国也派遣使臣过来朝贺,可见随着海军的强大,其也听闻大唐的威名。

    所有人皆跪拜皇帝,唱喏,表面上上,心悦臣服。

    唯独大食国使臣平立不拜,傲然而立裹着白色长袍,那是极为碍眼的。

    “在我们大食,只拜啊拉,哪怕是阿里发,也不曾跪拜,还望陛下见谅!”

    御史们怒目以视,待纠之,但皇帝则摆摆手,笑吟吟地说道:“今日为正旦,朕不难为人,风俗也罢,礼仪也罢,既然大食使臣入中国,自当以中国礼,如今竟然不遵,那就赶出去吧,省得碍眼!”

    “到时候贵我两国海面上出点事,就由使臣多担待了,后果自负!”

    “尊敬的陛下,几百年来,大食朝使大唐,也不曾下拜啊!”

    见到元从军真的过来了,一脸胡子的大食人,瞬间就慌了,急忙解释道。

    “那是之前,现在是我是皇帝,自然规矩变了,来人送使者出去吧!”

    李嘉冷笑一声,顾忌着眼前晃悠的十二旒,不敢有大动作。

    “陛下,陛下……”元从军自然听话,在其叫嚷中,将其拖走。

    大臣们面面相觑,吴越国等使臣更是被吓的不轻,皆以为是杀鸡儆猴。

    “这等蛮夷,不守规矩,开元故事竟然敢再提,诸位勿要乱动,朝会继续!”

    赵诚连忙站出来,大义凛然地解释道,以他首相的身份,众人这才收拾心情,继续朝会。

    而所谓的开元故事,就是开元初年,大食帝国遣使来朝,进马及宝带等方物;在朝见玄宗时,发生了值得关注的“礼仪之争”:

    大食使臣谒见玄宗,平立不拜,宪司(御史别称)立马准备呵斥,中书令张说则奏说:“大食殊俗,慕义远来,不可置罪。”玄宗这才应许。

    之后,大食又遣使朝献,自云在本国惟拜天神,虽见王亦无致拜之法。

    在御史的屡次诘责之下,使臣遂请依汉法致拜。

    说白了,什么风俗习惯,都是扯淡,最后不是还拜下。

    李嘉一眼就看出,这是大食人的试探,如今大唐重商,又拿下占城,海上丝绸之路盛行,汉商侵吞了大食人的利益,所以有了这次试探举措。

    作为皇帝,以及列位外使的面前,为了利益,他怎么可能会怂,只能强硬,他就不信打不过。

    这番一个波折后,且不提百官们的心思,反而大朝会总算是顺利进行,直到中午方休。

    李嘉作为主角,也起了一大早,身着一番重物,着实劳累许多,做皇帝也挺辛苦的,不仅劳烦腰,还得劳烦精神。

    卸下繁重的衮冕,李嘉换上了常服,在宫女的捶打下,这才缓了口气。

    “让宰相们来见我!”李嘉饮了杯热茶,浑身舒坦许多,半躺在榻上,轻声道。

    很快,身着礼服的宰相们快步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