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再起-第5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他又看了一眼长公主李薇儿,快十三了,假小子模样,该找婆家了。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齐国长公主,食邑两千户的李薇儿,突然感觉到一股恶意的目光,她扭头一瞧,竟然是皇帝哥哥,她瞬间迷糊,弄不清楚是何名堂。

    而李嘉,又看向了自己弟弟卫王李宾以及养子李黑牛,这两人也十二岁了,已经可以开府独立了,十六岁结婚也不迟,最好找个大一年半载女子。

    其中,邢王郭宗训,作为宣王的女婿,也参加的家宴,与之一起的,还有长沙王,如今改为武陵王的周保权,也入列其中,毕竟他的姐姐是皇后。

    李嘉双眼一眯,他看到了另一个丰腴的少妇——周严氏。

    算了——

    心中感慨一声,皇帝目光恢复了正常,他笑容满面,那么一大家子,长子李复歆都已经快八岁了,时间过的太快。

    用不了几年,就有夺嫡的风险了……

    这日子,真是越想越糟心。

    李嘉饮了几杯酒,就晃悠悠地解散了宴会,颤巍巍地被搀扶着,独自一人就寝。

    这可让那些争奇斗艳的妃嫔们,气得直咬银牙,今天白忙活了。

    第二天,一觉醒来,神清气爽,李嘉扫除了所有的疲倦,又恢复了精神,充当抱枕的几个大胸脯宫女,也脸红着起来,帮助皇帝更衣。

    刚在书房处理朝政,突然射声司的吴青跑了过来,一脸凝重地说道:“陛下岭南有要事传来!”

    “说——”

    李嘉轻声道。

    “钟相公已与八月初一病逝在邕州,享年六十八。”

    “哎——”

    听闻到这件事,李嘉叹了口气。

    当初他顺利的夺下广州城,多亏了这位老乡的帮助,才能顺利的掌握朝政,奠定了根基。

    当然了,这也与刘鋹太作有关,哪怕随便换了一个国家,李嘉也不敢用万八千人,夺下一座都城,更遑论掌控朝政。

    钟允章虽然一副中规中矩,毫无配合的模样,但他这般循规蹈矩的动作,就是对李嘉最大的配合。

    “怎么去的?”轻叹一声,李嘉问道。

    “启禀陛下,本来七月十六日,乃是其的寿诞之日,其精神健旺,府中大开流水席间,还和学生子弟有说有笑,不料乐极生悲,用过晚饭,送走贺客之后,其只觉头重脚轻,自以为是喝多了一点寿酒,又不愿意在这样的好日子惊扰家人,便早早传下人洗漱,休息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已经过了起床的时辰,兀自不见房门开启,等到打开房门,只见床上枕边呕吐,人早就没了!”

    吴青轻声说道。

    “哎!”再次感叹一声,李嘉摇摇头,说道:“我这位老乡也算是有始有终了,朕知道了。”

    “让政事堂草拟谥号,恩赏,隆重些,也算是对他的褒奖,补缺遗憾吧!”

    一旁,田福连忙应下。

    钟允章算是南汉旧臣的代表人物,旗帜人物,乃是对抗宦官势力的文官代表,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这位宰相,将会全家覆没,被宦官斩草除根,彻底让文官势力衰退。

    不过,随着李嘉的到来,这位人物,也算是改变了命运,得到了善终。

    “时间不饶人啊,我都已经二十九了,都快成为中年人了,统一天下,还是得加快脚步才是啊!”

    于是,李嘉又投入到了朝政之中,南方按部就班就行,唯独北方流民太多,土地荒芜,户籍短缺,朝廷对于人力物力的控制很低,需要忙活到太多。

    而且,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秩序不存,那些本应该维持的沟渠,河道,渐渐堵塞,也需要重新疏通,运转。

    道路上,官道的修建,也提上了日程,搭桥铺路,设置驿站,这是最基础的公共设施。

    所有的一切,只有两个点,人事和钱财。

    用对人,才会干成事,而钱财则是基础,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让朝政顺利铺开。

    关于洛阳城的修建,也是如火如荼,每月至少吞掉二三十万贯钱财,城墙基本完工,现在修宫殿,以及铺设青砖道路,挖地下沟渠,成为主要工程。

    而黄河的治理,也不容马虎,多年来这条大河,一直无人治理,一拖再拖,泥沙堆积,已经成了悬河。

    换句话来说,汴梁这座城池,已经受到了威胁。

    无奈,只能尽力治沙,将这条母亲河,尽量的摆平。

    不过,在李嘉看来,关中乱世并没有多少人,所以黄河上游破坏不强,所以下游就比较安生,到了宋朝太平年间,人丁兴旺,所以导致黄河泛滥,不可收拾。

    只要维持关中的人口,就可让黄河安歇。

    但,关中的人口太低,又势必难以维持对于西北的统治,更遑论日后的西域了,所以加强人口势在必行。

    总而言之,早早的治理,还是比较好的。

    到了九月,夏老虎远去,而秋老虎盛行,在这个日子中,上书房总教习,王坤,突然就生病了。

    这个关口,鉴于其是皇子的启蒙老师,李嘉自然派遣御医前往,又赏赐了许多药材,可谓是皇恩浩荡。

    除此以外,李嘉还意识到,王坤的病,也是一场很具有宣传意义的事。

    于是,他将读书启蒙的七八个皇子,一股脑的叫来,沉声教导道:“国语有云:民性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

    天地君亲师,师虽然排在后头,但却是教诲尔等识字明礼的之人,人不知礼,岂不是如禽兽之般?”

    “尊师重道,此乃世常,就算是皇子也不能例外,今日你们王师病倒,你们作为学生,岂能拿捏身份,不去探望?”

    见到这几人都在认真听,李嘉倒是讲的痛快,给人洗脑,为人师,果然是具有愉悦感的:

    “所以,今日,尔等就以学生的身份去探望师傅,不可妄言,须谨慎小心,切莫因皇子身份而妄自尊大,记住了吗?”

    “儿臣记住了——”小人们纷纷应下,不管理不理解,反正一脸认真像。

    见此,李嘉笑了笑,说道:“至于礼物,让你们母妃去挑吧,莫要太贵重了。”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谢师

    九月初八,中秋节虽然过去二十来天,但汴梁依旧未摆脱喧嚣,市井之间尤其热闹,摔跤斗鸡者,不可胜数,洋溢的节日气息,久久不曾散去。

    这也难怪汴梁的百姓们如此的欢愉。

    从淮南到汴梁的运河,前不久再次进行疏通,来自于江南,甚至是岭南的稀罕物见,源源不断地涌入汴梁,粮价已经三连跌,每斗只有二十钱。

    而例如必须的盐,更是跌落到了二十五钱每斤,茶,酒,醋等日需物料,也应声下跌,收入不变,物价下降,这不是间接的提高水平吗?

    王乾晃悠着从西街买来了糟羊蹄,小步正快地跑着,然后又去买了点冰镇酸梅汤,急匆匆地往府里赶。

    他本也是个读书人,但却久久不曾考上举人,时间越拖,读书人越多,无奈地只能跟随弟弟,在京城衙门找个书吏的事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一路从长沙迁徙到了汴梁,本以为长沙房价已经算高了,不曾想,汴梁的房价更是吓人,没有几十万钱,根本就买不着庭院。

    见此,一家人十余口,只能租了个两进的小院,这般,每个月得要三千钱,虽然两人为官,但日子依旧紧巴巴的。

    “希望,去洛阳能好点,只是吃食玩乐没有汴梁多咧!”

    王乾又想起弟弟的病情,太医说是水土不服,还得多修养才是,一家人可指望着他爬升,可不能出事啊!

    脸上满是担忧,心事重重之下,不知不觉,他就来到了自家的门前。

    这时,突然有几个七八岁的小人,穿着锦衣,如小大人般,提溜着礼物,在几个健仆的护卫下,来到他的跟前。

    一个似乎比较年长,他拱手,有模有样地行了一礼,文绉绉地说道:“这位丈夫有礼,请问此乃王教习家吗?”

    “小郎君有礼!”一见这般,王乾立马知道他们背景不一般,连忙回了一礼,态度很好地说道:“正是上书房王乾,王教习家,不知几位郎君来自何处,我好通禀一声。”

    “王教习家好破哦——”

    “是呢,又小又破——”

    一旁的几个小孩,则对着王宅指指点点,嬉笑着,议论着,王乾听闻,虽然脸上带笑,但心中却有些不喜。

    我兄弟,好歹是上书房教习,皇子之师,就算是宰相面前,也有几分薄面,这几个顽童,忒不识礼了。

    况且,这府第,可是每月三千钱,算是中上人家,哪里算差了。

    “莫要乱说!”领头的男孩似乎有些威望,喊了一声,几个小人这才止声,其对着王乾恭敬地道歉道:“几位弟弟年岁太小,不识礼数,还望莫要怪罪。”

    “孩子的话,哪能当真!”王乾连忙摆摆手,心道,此子年岁不大,但有礼有节,谦虚大方,看来背景不一般,我有一女年纪相仿,若是联姻,怕是做梦得笑醒。

    脸上笑容日盛,王乾连忙说道:“小郎君无有拜帖,那还望告诉姓名,我好通禀一声。”

    “正是这般!”男孩犹豫片刻,点头道:“就言语李复歆,携数位幼弟前来看望教习。”

    “少待!”王乾一听姓氏,就以为是宗室子弟,毕竟是皇子身份贵重,出门礼仪排场极多,哪能是几个健仆陪同。

    心想是宗室中前来巴结的人物,自己不好出来,就让孩子前来,倒是有几分机智。

    回到家中,他将吃食放在几案上,看着躺卧的弟弟,病中依旧不忘看书,不由得责怪道:“你病还未好,正要修养,怎可又动心神。”

    “哎!”王坤不过三十来岁,本是太学博士,爱书如命,听闻兄长言语,不由笑道:“命再多,也不过四五十年罢了,但书可看之不尽,温故而知新啊!”

    “我说不过你!”王乾摇摇头,这才说道:“对了,似乎知晓你病了,有几个宗室子弟来看望你,年岁七八,有礼有节,怕是宗室中的望户。”

    “哦?”王坤疑惑道:“我乃上书房教习,与宗室的少府寺宗学并无联系,怎会过来看过,姓甚名谁?”

    “领头的孩童,其自言,姓李,名复歆,携幼弟来看望与你。”

    “什么?李复歆?”王坤手中的书都惊掉了,满脸的不可置信:“快,快去迎他们进来,大开中门——”

    “不至于吧,几个宗室子弟。”王乾疑惑道。

    “你懂个甚,赶快去,若是得罪了贵人,咱们吃不了兜着走——”王坤满脸的焦急。

    王乾这才作罢,连忙大开中门,将一行小家伙迎来进门,他们仿佛见怪不怪,步伐齐整,有序,进了病房。

    “先生有礼了——”李复歆带着几个弟弟,看着病榻上的教习,行礼鞠躬,说道:“父亲说教习乃是我们的师傅,不可无礼,所以让我等亲自而来看望,这些是我母妃带来了礼物——”

    “这是我的……”

    “我母妃也选了——”

    小家伙们叽叽喳喳地说着,然后还拿起来抬高给王坤看,小脸红彤彤的,四处张望,第一次见到这般环境,他们满脸的好奇。

    一旁的王乾听到母妃二字,瞬间恍然,背靠着门,双腿发虚,嘴边呢喃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