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再起-第6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湖旁,一座酒楼中,顶楼处的包厢中,一个胡须发白的老者,见到这一幕,不由得眉头一皱,言语道:“这是哪一家的子弟?如此放肆。”

    “府君,乃是钱氏庶支!”

    一旁的文臣闻言,不由得轻声道。

    “嫡支去了洛阳,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元德昭冷哼一声,气恼地说道:“去,你身为杭州刺史,将这几个目无王法的少年,全都打板子去,狠狠的给我教训一番!”

    “简直是给钱氏丢脸!”

    “是!”鲍修让闻言,点点头,连忙应下。

    “府君,您真的要去洛阳吗?”

    “不得不去啊!”

    元德昭闻言,不由得叹了口气,感慨万千:“我替常山王(钱弘俶)收了几年的尾,也护佑了浙江钱氏数年,已经到了极限了。”

    “洛阳不会任由我继续当下去的!”

    说到这,元德昭继续道:“我不在杭州,钱氏子弟,你就看顾一二了,对于那些横行霸道,目无王法的,任由他们去吧,只是莫要牵扯到常山王才是。”

    “诺,下官知晓了!”鲍修让点点头,犹豫一会儿,这才说道:

    “洛阳传来的消息,魏相公已经病重,如今召您前去,怕是宣麻拜下了!”

    “早着呢!”

    元德昭笑了笑,摇头道:“正食堂里的位置是有数的,谁都想掺和一脚,一切全凭皇宫里圣人的心思。”

    “我一个老头子,早就不期盼那么多了,去往洛阳养老,怕也是不错。”

    闻言,鲍修让不由得眼神黯淡了许多,让元德昭不由得笑了:“你这小子,年岁不过四十,想那么多做甚?”

    “杭州刺史上去,就是通判,转运使了,你想去哪一任?”

    这句话,让鲍修让大为惊喜,神色掩饰不住。

    “我去洛阳,再不济也是个京官,平调是侍郎,右迁就是尚书或九卿,别的不提,让你升迁一道,还是可以的。”

    “多谢府君!”鲍修让大喜,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个惊喜着实让他意料不到。

    “下官对于赋税之事,也无多少庙算,倒是对于通判,略有些许信心。”

    “通判——”

    元德昭点点头,说道:“掌管监察、司法之事,虽然不起眼,但权势却不小,比转运使好些,免得让你忍不住伸手,断了前途!”

    通判一职,虽然名义上是知府的属官,但却是以小制大,对于知府有监察之权,司法上就不用说了,各种诉讼案件,都是由他处理,可以说是亲民官。

    当然,通判到了府这一层,多是审核案件,对于监察上,更倾斜一些。

    一时间,两人相顾无言,对于西湖美景欣赏起来,元德昭的眼眸中,满是眷恋之色。

    而就在另一层楼种,某个儒雅随和中年人,看到这般横行霸道的场景,忍不住地气恼道:“他元德昭的治下,就是这般的刁民,任由狂妄的衙内肆意横行?”

    “郎中勿恼,钱氏在浙江府,盘库数十载,树大根深,元德昭年逾八旬,依然是老糊涂了,极为恋旧,导致整个钱氏,在浙江府,几乎是难以制衡!”

    浙江通判在一旁煽风点火道,语气上十分的愤恨,显然是记挂良久了。

    “钱氏嫡系去往了洛阳城外剩下的旁支竟然这般猖狂?”

    萧善文皱起眉头,颇为不解。

    萧善文作为神武元年的榜眼,可以说进步速度飞快,十年时间,就已经到达知府的位置,惹得一旁的通判止不住地羡慕。

    “郎中有所不知,也正是因为是旁支,与常山王扯不上关系,又姓个钱字,所以在浙江府颇为猖狂,几乎无人所制。”

    通判弯着腰,连忙道:“时至今日,钱氏已经是浙江府一害。”

    萧善文目前还只是吏部的郎中,圣旨并未下达,但他却提前踩点,探究一二。

    “钱氏旁支,在浙江府,有多少人?”

    萧善文问道。

    “启禀郎中,钱氏盘踞七十载,历经五代有余,旁支庶系,加在一起,超过了五千余人。”

    “怎地这般多?”萧善文忍不住说道,这也太能生了。

 第1244章治浙

    钱氏好像在吴越,只是待了六七十年,从钱镠到钱弘俶,虽然只有三代人,却历经了五主。

    五位吴越王虽然只是三代人,但却架不住会生啊,尤其是后三位,钱佐,钱综,钱弘俶三人,乃是兄终弟及,旁支加在一起,规模越发的壮观。

    当然,如今的宗室,效仿是前唐,对于女子那一支,也是包括的,如果说妾生了子,也会加入族谱。

    五千多人,真正的男丁不超过两百。

    听到这番话,萧善文这才松了口气。

    他言语道:“治浙,先得治钱啊!”

    一旁的通判连连点头,表示赞许。

    不过,萧善文并没有听他一面之词,他抬起头,说道:“走,去看看钱塘江吧!”

    初春时分,钱塘江颇为温顺,水位也在低谷,平缓,许多小船在江面划行,颇为悠闲自在。

    萧善的目光,则看向了阻碍海潮的大堤坝,钱塘江沿岸的捍海石塘。

    钱塘江原称罗刹江,一听名字就不是善茬。尽管钱塘江潮令人叹为观止,但同时海潮也侵蚀农田,吞没农舍,使得杭州在唐以前的发展极其痛苦。

    钱镠一边下令修筑海堤,从六和塔到艮山门长达一百多公里,牢不可摧;另一边又建造了龙山闸、浙江闸,阻止海潮内灌。开始建海堤时,刚建好就被冲了,于是钱镠“因命疆弩数百以射潮头”。

    这在五代乱世中,花费巨资而修建水利工程的,唯独吴越国,是极为稀奇的。

    “百里海堤,吴越王真是有本事啊!”

    萧善文颇为遗憾道。

    岂止是海堤,像是太湖,苏州、嘉兴、长洲等地,设置了撩湖军,专门负责浚湖、筑堤、疏浚河浦,一时间,浙江府开垦数十万亩良田,民心大悦。

    在南方,最大的政绩就是筑堤、疏浚河浦,虽然耗费大,但浙江府颇为宽裕,想必是不介意的。

    只是,这般的行为,几乎已经让吴越国干没了,让他这个知府,颇有些无所适从,没有政绩干了。

    “难道,某就萧规曹随不成?”

    萧善文颇为无奈,他着实不想这般干,这不就凸显他无能了吗?

    忍住心中的不耐烦,萧善文行走在街道上,赏悦着杭州城的繁华。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即使在洛阳,依旧有许多人禁锢于跪坐,对于高脚板凳颇为不喜。

    但他一路走来,街面上的茶坊,酒肆,小食糕点等店铺,几乎是家家都必备高脚板凳,人们也乐意接受,着实新奇。

    他好奇地问了一句。

    一旁的通判,则轻声道:“郎中有所不知,前几十年,吴越与契丹来往甚密,为了获得战马,隔几年就派遣使团而去,只是从石晋自称儿皇帝后,就关闭了通向。”

    “虽然只有那么几十年,但却对吴越国影响深远,高脚椅子板凳,平常百姓也见怪不怪了,反而更为胡化一些。”

    见此,萧善文倒是没有那么拘泥这些,只是点点头,问道:“邸报,在杭州如何?市井小民克愿购之?”

    “邸报在杭州,也是极受欢迎的,周边的数府之地,唯独杭州,每次超过了三千份,运送的船只,忙碌的很!”

    “这般就好!”

    萧善文点点头,他身边跟着几个人,穿着宽松的圆袍,行走在杭州的街道上,络绎不绝的行人,商贩,吵闹声不绝。

    他一边听着,一边走动,心中却想,洛阳坊市隔绝,管理万民而不不乱,可是在杭州,坊市的界限已经突破,如同汴梁一般,着实让人头疼。

    听闻,当时杭州内,数以万计的百姓喧闹,士兵弹压不得,五野王这才不得不归降。

    但若是实行坊市隔绝,偌大的杭州商业,恐怕就毁于一旦了,到时候管理可行,赋税却减少,不值得啊!

    伤脑筋。

    萧善文皱起眉头。

    抬起双眼,这一路上,他自顾自地走着,思虑问题的时候,倒是不曾发觉,如今突兀的一瞧:

    不知何时,眼前就出现了一座寺庙。

    他仔细想了想,走了不过数里路,杭州城十未去一,但是这一路下来,却不下十座庙。

    这未免也太过于密集了吧?

    “杭州百姓信佛,可知多少座庙宇?”

    萧善文轻声问道。

    “约莫三百座寺庙,百余座塔幢!”

    “怎地那般多?”

    “武肃王(钱镠)在任时,多有修建,其笃信佛、道,洒下了不少的钱财,历代先王也不断地增建,三百之数,已经少矣!”

    萧善文无语了。

    杭州城不过是四五十万人,也就是说,几乎是每万人,就有一座寺庙,其中的虚耗,难以计量。

    “按照朝廷的规定,一州之地,百人以上的寺庙,只能有一座,府者,五百人以上,也只能有一个。”

    萧善文摇摇头,冷笑道:“崇福司的制度,在浙江府,看来形同虚设啊!”

    “郎中,杭州百姓信佛,这般限制,怕是得引起民愤啊!”通判忧心忡忡道。

    “民愤我倒是不怕,唯独畏惧朝廷下发的斥责,对于浙江府的优待,已经够久了,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心中有了计算,萧善文回到了自己暂住的地界。

    过不了两日,朝廷的天使到达了杭州,萧善文也总算出现,正式露面。

    儒雅随和的新任知府,让众人松了口气。

    这是近百年来,第一次由外人担任这等官职,浙江府的官吏们,可谓是七上八下。

    元德昭一走,可就真没人帮助他们了。

    萧善文上任前,早就通过密匣,书写自己的意见,送与洛阳。

    “其一,浙江民风散漫,律法松弛,民富而慵懒,上令下悖,须得从严治之,一如诸葛亮治与蜀。”

    “其二,浙江寺庙盛行,小小的杭州城,数百座寺庙,就连道观,也超过了百座,吸食民脂民膏……”

    “最后,常山王虽然率领嫡系去往了洛阳,但长年累月留下来的旁支,依旧无比庞大,在各州县繁衍壮大,难以计量。”

    “故,微臣以为,欲治浙必先治其三者,三者不除,浙江府就不会有变,更不会成为朝廷的浙江。”

 第1245章无题

    听闻到萧善文的治浙疏,可以说,让皇帝颇为的振奋。

    他也是如此的全面了解到,浙江府在此时的缺憾。

    毕竟,在他的印象中,浙江府赋税多,百姓富裕,应该是没多少缺点的,只要好好治理就行了。

    但,一篇奏疏,就让李嘉立马就改观了。

    崇佛风气,法度松弛,以及豪族,这三个浙江府的小毒瘤,可以说立马就暴露出来了。

    “能解决这三个问题,浙江府才能算作是真正的大治啊!”

    皇帝感慨之余,又不免想起来元德昭。

    这位年近八十的长者,早就应该退休致仕了,但为了平衡,让他入政事堂,也算是暂且待上几年吧!

    当个工具人不错。

    政事堂如今,孙钊、邓斌两人勉强算作一伙,而王溥,赵普,魏仁浦,三人才勉强支应。

    魏仁浦如今病重,所以安排一个工具人,就能勉强保持正常的平衡了。

    不过,面对浙江府的三大难题,李嘉觉得,不能全部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