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再起-第7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国之主,作威作福,听上去挺美,但是哪里及得上洛阳的逍遥自在?”

    “但,那前途怎么说?”张齐贤忍不住问道。

    “藩王,虽然说也是自在,但却不是一手遮天的,国相,国尉,都得是朝廷任命,如此才能有限度的称王!”

    李威随即严肃道:“对于张兄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跳板,只要能吃得苦,耐得住寂寞,立下一些许功勋,日后的转进是非常快的。”

    “除此之外,你也是知晓的,虽然科举制盛行,但朝廷之上举荐依旧许多,卫王对你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

    “日后他要是美言几句,你的前途不可限量,也能入得陛下法眼。”

    “这倒也是!”

 第1288章父子

    舆论吹起来,分封蕃国,已经成了既定现实。

    说实在的,这场分封盛宴,某种程度来说,对于官场也是一种清理。

    前面也说了,在短短的十年中,李嘉从南到北,就统一了整个中国。

    灭亡的国家,有南汉,周楚,漳泉,吴越,南唐,后楚,赵宋,北汉,足足八个政治实体。

    地方官无论,而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中枢官吏,八个国家,加在一起,中枢朝官是最多的。

    如,到了现在,如果加上一些闲散官吏的话,大唐的中枢朝官,已经超过了四千人。

    地方上,则是达到了数倍,约莫一万五千余人,官吏总数,约莫两万。

    这对于三千万人口的大唐来说,地方官员反而不足够,中央官吏则显得累赘。

    虽然用不到这些人,但也不可能尽数的辞官,用点俸禄养着,也算是不错了。

    这与盛唐时期相差无几。

    而历史上,北宋初年,官吏就达到了三万人,到了后期,则是五十万人。

    宋真宗一次裁汰亢吏,就达到了十九万余人。

    所以,北宋的冗官,是极其严重的,到了不得不改,改无可改的境界。

    那么多的官吏,自然而然压迫极甚。

    初唐时,整个天下的官吏,合计起来也不过七千人。

    所以,面对这样的重包袱,缓缓地卸下,李嘉已经等不及了,他想要快速的进行。

    这时,如果把这些官吏们安置在蕃国,即使每国两百人,也足以安置四百人。

    中枢就能卸下重大的包袱。

    不去?那么重用你,你竟然不领情,那么就辞官吧!

    不过目前不急,至少等明年两人成婚再说。

    中秋后不久,燕国长公主李薇儿,就与鲁国公潘崇彻之子,十六岁的周文订婚。

    成婚倒是不急,两人的年纪还比较小,还得长成一些。

    这件喜事,彻底地冲淡了分封建国的热潮,洛阳百姓们又开始追逐这样的喜事。

    由于潘崇彻的地位,所以公主府并没有另行建造,而是在鲁国公府后,打通一条街,再建公主府,相当于就隔了一扇门墙,近的很。

    李薇儿别看在皇宫中威风地紧,但出了皇宫,却有些胆怯。

    看着金碧辉煌的公主府,她颇有些不是滋味,空荡荡的。

    在皇宫之中,那些侄女们,大大小小,跟着她一起疯,一起玩。

    上有太妃疼爱,下有皇帝兜底,可以说是让她毫无忌惮。

    而一出皇城,她感觉自己就像是离了群的大雁,孤独的很。

    再是宽敞,也弥补不了她心中的空缺。

    “走,回宫——”

    李薇儿看了好一会儿,愣了愣神,这才说道。

    “殿下,这才走了两步,再多看看吧,听闻陛下从内库中,拨下万贯,还请了工匠,材料什么的也是从少府出,在偌大的京城,也是少有的。”

    “我现在不想住这,过些时日再说吧!”

    李薇儿摇摇头,有些落寞道。

    随即,甩了甩马鞭,然后骑上马,潇洒地离去。

    而道路百姓侧目以视。

    巡捕们感受到了挑衅,迫不及待地追逐起来,反而吃了不少的灰。

    “哈哈哈——”李薇儿则响起了一阵脆铃般的笑声。

    “长公主走了吗?”

    鲁国。公府,潘崇彻低着头钓鱼,随口问道。

    已经六十余岁的潘崇彻,平定后蜀,湖南后,已经功成身退,多年的战争生涯,让他疾病缠身。

    如今,就挂着五军都督府职位,也不怎么管事了,威望够了,权力够了,自然潇洒无所追求。

    “走了……”潘文低着头,面色平淡地说道。

    “看来公主府还是不被满意,你再城外,把咱们的一处庄子,改成马场,长公主喜欢骑马,那就让她有一处地界,自然就欢喜了。”

    潘崇彻轻声道。

    “儿子明白!”潘文点点头,随即眼眸中有些落寞。

    “让你娶长公主,有些委屈你了!”潘崇彻摇摇头,说道:“知晓你想要参加科举,但,咱们这样的勋爵之家,陛下,那些朝臣,怎么允许你参加呢?免不了罢黜的命。”

    潘文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儿子知道了,只是,读了十年书,进士及第而不得,属实,属实……”

    一时间,他竟然骂不出脏话来。

    “艹蛋的玩意!”

    潘崇彻扭头,帮他骂了出来,他粗糙的脸上,也是一脸愤怒道:“咱潘家,祖坟冒青烟,好不容易要出个进士,就这么毁了,他娘的真是滚蛋玩意。”

    虽然属于被阉割,但潘崇彻年少从军,染了一股子军气,粗犷的很。

    当然,对于文人他是钦佩的很,所以让养子自幼学文。

    “不过,你能尚长公主,也确实不错!”

    骂骂咧咧了几句,潘崇彻这才又坐下,恢复了悠闲模样:“长公主脾气对我胃口,风风火火,麻利的很,虽然有点骄横,但无伤大雅,就适合咱们潘家。”

    潘文听着这番话,颇有些无语。

    作为读书人,他自然喜欢文静贤淑的女子,长公主也未免太活泼了。

    “你这小子,尚了长公主,对于潘家来说,可是福荫不浅!”

    见儿子一副无所谓地模样,潘崇彻忍不住放下鱼竿,认真道:

    “据我说知,长公主在宫廷中,人缘颇好,就算是陛下,也是爱护有加,更遑论太妃了。”

    “对于你的前途,你的子女,咱们潘家,有些莫大的好处!!!”

    “日后,哪怕是新帝什么的,岂能不给长公主的面子?”

    听到这,潘文恍然大悟。

    “况且,你也莫被长公主骗了,行为有些无礼,但她内心细腻,所以宫廷内外,才都喜欢她,能让大部分人喜欢,也是一种本事啊!”

    潘崇彻不由得感慨道:“我这是废了好大的本事,才与你的得来的,你要善待长公主。”

    潘文闻言,不由得点点头,眼眸有些黯淡:“父亲要不是为了我,也不会那么快退下来……”

    “别他娘提这个!”潘崇彻无奈道:“老子退下来也是应该的,借坡下驴罢了,年岁那么大了,早就应该享福了,借机能为你尚个公主,保佑三代人,已经足矣。”

 第1289章心情

    蕃国官吏的选拔,自然是暗中进行,属于半自愿的范畴。

    李嘉发觉,此时的民风,与前唐时,极为不同,

    在书本诗集中,前唐时期的文人都喜欢往边疆跑,于是就诞生了边塞诗人。

    但如今的读书人,官吏,都崇尚享福,繁华的洛阳生活而畏惧苦寒。

    像李宾,李复文叔侄,就不怎么想去吐蕃,哪怕在洛阳当个闲散亲王,也比那里强。

    例如,历史上北宋,有的官员为了留在汴梁,甚至杀了父母,只为贪恋汴梁的繁华。

    仔细调查,其实就会发觉,这与长达上百年的战乱有关系。

    长时间的战乱,让百姓苦不堪言,自然而然人生苦短,及时享乐,也是佛教兴盛的原因之一。

    厌恶战争,甚至会拒绝战争。

    这种风气好吗?

    某种意义来说,还是挺好的,至少不用在担惊受怕改朝换代了。

    但对于开拓进取的大唐来说,就又属于不合时宜了。

    如此,皇帝某种情况感觉,颇有些蛋疼。

    这种社会风气问题,具有很大的社会性,一时间还真的难以扭转。

    内敛,保守。

    像是北宋,一百多年,豪放派也只有苏轼一人而已,其风气可见一斑。

    不过,与之相反的是,前唐时期的豪放却并没有杜绝多少,坊市中,女子摔跤也是屡见不鲜,人们乐于去看。

    士大夫们的底线,也越发的低下,对于青楼也是家常便饭,甚至成为美谈,享受这一行,是不输与前唐的。

    皇帝则在中秋后,又回到了老君山,躲避最后的秋老虎,直到十月底,秋税的征收完成,他才回到了洛阳。

    那么多的钱粮,可得仔细的勘察。

    而,值得夸赞的是,河南知府黄德彰,经过数个月的专研,终于弄出了一条长约三十里的木轨。

    松木,蒸干,刷油,固定,几乎可以坚持一个月,承担千余次的奔波。

    如此,勉强也算是收回成本。

    而实验的范围,就是从光化军到邓州,这数十里的距离。

    在马夫的操控下,两匹骏马在木轨两边奔走,而马车,则在他们的带动下,不断地向前进发。

    由于是两匹马,载重自然多了些,达到了十五石,接近一千六百斤。

    骏马奔驰的速度极快,马夫几乎是没有操控,马车就瞬间地奔跑而去,似乎并没有什么重力一般。

    三十里,几乎不到半个时辰。

    这一番实验,吸引了数千百姓观看,地方的乡绅豪强也纷纷侧目以视。

    按照这个速度,不需两日,即可到达洛阳,这可比走路快多了。

    “地上铺枕木,上面放木轨,陛下可谓是天纵奇才,如此自然就稳当了。”

    黄德彰亲自送皇帝回京,在路上,他连连说道:“只是可惜,木轨还不算坚韧,还需要钻研一些法子,想想秘籍,才能算是真正的弄好。”

    “这东西,并不能太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皇帝全程看完了实验,他可以说是最激动的人了,如今这个木轨,虽然说,运送粮食有些力有所逮,但别的方面却具有极大的意义:

    “千次,对于运粮来说不值一提,但却对于运人,可是极好的。”

    皇帝颇有些兴奋,他拍了拍黄德彰的肩膀,说道:“一年三百六十天,即使每天两趟,也足以坚持一年。”

    “百姓们进京城格外的方便,自然而然,咱们出兵用兵,也是很快的。”

    次数上的限制,对于运粮这种重劳力来说,有些不划算,但对于战争,或者战略上来说,反而是极为适宜的。

    自古以来,那些起义军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就是因为朝廷调控不当,无法及时镇压的缘故。

    亦或者说,多年来的腐败,让中枢腐朽,内耗加剧,很难及时出兵。

    想到这里,李嘉的兴奋竟然突然就消退了。

    即使有那么好的运输工具,等到了王朝末期,恐怕就已经被废止了,或许还存在,但腐朽的中枢,也很难利用上了。

    该死还得死。

    “陛下圣明!”黄德彰此时恍然大悟,他也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等利器,对于中央来说,运人更比运粮重要,

    “你去办吧!”

    皇帝轻声叹了口气,在黄德彰一脸迷糊中,慢慢离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