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再起-第7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随着被封为薛王,他的待遇显著提升。

    比如,封王后,三品以下的官吏,见到他都得行礼,除了寥寥几位宰相,以及转运使司等,都位于百官之上。

    仪仗上,简略的就有十六人,大规模出巡,就有三百三十三人。

    而且,亲兵上,规定也有六百六十七人,普通的武力,就超过了千人。

    而像王太傅,王友,王参军等等官吏,有的是辅佐亲王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王爷,包括治理事物的能力、学修养等等各方面;有的是礼仪指导

    凡此种种,在他封王的那一刻,朝廷就急忙地开始安排,为明年的出宫就府做准备。

    昨日今日,虽然只有区区一日之别,但依旧具有莫大的差距。

    来到上书房,那些先生们,甚至都客气了几分。

    皇子们整理心情上学,而皇帝,对于教育事业,也是同样的认真。

    普通的人的县学,州县学不论。

    像是国子监旗下,对于教育资源的划分,就极为赤裸裸。

    其下的国子学,学生300,皆三品以上官员子弟。

    太学,学生500,皆五品以上官员子弟。

    门学,学生1300人,其中500为七品以上官员子孙,800为庶人之俊异者。

    也就是说,官吏的子嗣,在教育资源上,就领先普通一大截,甚至在前唐时,进士的名额都多有照顾。

    他作为皇帝,寒冬腊月的,对于官员的子嗣,哪有什么需要操心的,值得担心的,是那些庶民。

    如今的庶民,又与往日不同,就读的多为秀才举人,都是有功名在身,说白了,就是预备役官吏。

    这种情况下,拉拢还来不及。

    洛阳初雪,路旁的人们各扫门前雪,然后在巡捕司衙门的组织下,一同丢到了护城河。

    看着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李嘉不由得感叹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他地界某不清楚,但洛阳是绝不会有的。”

    “父皇,这是为何?”

    一旁,蜷缩的薛王李复沐,被皇帝拉过来,积攒人缘。

    虽然说没有太子的名义,但太子的实力,却一定要有的。

    “身强体健者,被洛阳府尹李怀恩拉去铲雪,瘦弱残疾,则去糊灯笼。”

    李嘉颇为赞许道:“自入冬以来,整个洛阳就难见到一具尸骸了。”

    李复沐不由得牢记于心,洛阳府尹李怀恩,看来是皇帝亲信的人。

    “那是什么?”

    李复沐指着一旁屋檐下的男人说道。

    “嗯?”李嘉眉头一皱,这打脸有点快,不由道:“去看看,一二什么人!”

    “陛下,此地距离国子监不过数百步,怕是国子监生酒醉吧!”

    负责护卫工作的张虎子,不由得沉声道。

    “去看看!”

    随即一番折腾,果然是国子监生,喝多了半路就倒下了,再睡一会儿人命就没了。

    “哼!”这会儿,打脸没了,但李嘉依旧生气:“国子监,就是这般语材的?”

    虽然是一堆勋贵百官的后代,废柴比例较高,但松弛到这个地步就离谱了。

    晴天白日的饮酒,卧倒街头,毫无读书人的风范。

    李复沐大气不敢喘,皇威如斯,让人胆颤心惊。

    整个朝廷,简略来说,就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一台九寺五监。

    而国子监,就是五监之一,乃是大唐的最高学府以及教育机构,其地位可见一斑。

    国子祭酒,乃是从三品,理论上来说,与六部平级,地位崇高。

    皇帝一来,正副祭酒,以及国子学、太学、广馆、四门馆、律学、书学、算学等门类博士,一一相迎。

    比之官吏,这些人也算是不卑不亢,外露人的矜持。

    皇帝冷冷看了一眼众人,仪驾直接入了国子监,让众人面面相觑。

    不过,带他们看到被带来的醉酒监生时,一个个面红耳赤,羞愤不已。

 第1348章

    入了国子监,一片心旷神怡,让李嘉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后的学校。

    这里房间林立而简陋,教室宽敞而漏风,花草树木很多,但同样,读书人也是极多的。

    对于国子学,太学等勋贵子弟,李嘉只是草草地看了两眼,就没了兴致。

    这群官二代们,怎么可能忍受得住国子监的苦楚,冬天一来,立马就跑回来了家,美名其曰寒病假。

    所以,看了几眼空旷无人。

    皇帝就直接去了门学,八百的俊逸秀才举人,果然泰半都在。

    或头悬梁而读书,或站立走动,使得冰冷的脚暖和一点。

    有的桌前的粥,已经结成了冰,有的抱着硬邦邦地炊饼,舍不得放手,一边看一边啃食。

    皇帝如此大的仪仗,一到来,立马就惊扰了这群读书人。

    面对皇帝,以及其身边一个着王袍的少年,众人哪里不识趣。

    一个个激动万分,脸色潮红,嘴巴不断地动着,就不知,也不敢喊出什么。

    恭敬有礼,不敢逾越。

    读书人的礼节,更加的充沛。

    皇帝颇为平静,脸上带着笑意,挥舞着手,看了看周边的居室环境,随即离去。

    刚走开,他不由得皱起眉头,道:“国子监,每日与碳多少斤?”

    一旁的国子监祭酒,忙不迭道:“监生每舍与碳三十斤。”

    “不可能!”

    皇帝摇摇头,说道:“每舍虽然堆积了不少的石碳,但却只有两个火盆,一个深些,一个浅些,显然平日里只有一个火盆。”

    “三十斤的石碳,怎么可能如此吝啬?不外乎碳不足,只能省点用了。”

    一旁的国子监祭酒,瞬间汗如雨下,不敢争辩:“微臣驭下不严,愧对陛下!”

    皇帝这样的观察入微,让一众的国子监官吏吓了一跳。

    “你不是对不起我,而是对不起那些读书人。”

    皇帝扭过头,说道:“他们再不济,也是地方的秀才举人,百里挑一的人才,而你们,却只照顾那些勋贵子弟,甚至克扣其炭火。”

    “何以育材?何以出才?”

    管中窥豹。

    光是监生白日酗酒,克扣炭火,令李嘉明白,这个国子监,已经烂了,崇权而欺弱,完全没有了其设立的初衷。

    皇帝厌恶的看了一眼众人,不由得直接离去。

    而李复沐,则轻轻回头,看着满脸巴望的众人,只能随着皇帝远去。

    “父皇,他们还跪着呢!”

    “让他们跪着!”

    看着其拉开了窗帘,李嘉不屑地说道:“这个时候,对他们的宽容,就是对那些读书人的残忍。”

    “国子监糜烂如斯,这群人就得背下这个锅,跪着算什么?”

    皇帝轻声冷笑道:“他们当然知道我的手段,这个时候跪下来,希望我动一下怜悯之心,将他们宽恕。”

    “可,难道皇帝真是傻子吗?或者说,他们以为我真的什么都不明白?只是有时候装糊涂罢了!”

    一旁的李复沐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皇帝的话,极为深刻。

    “你猜猜,他们的结局如何?”

    李嘉不由得问道。

    “孩儿猜不出来!”李复沐哪里敢瞎猜,只能这么做不知道。

    雷霆雨露,皇帝一言以决。

    重罪能轻判,轻罪也能重判。

    “哼!”李嘉沉声道:“祭酒以下,有一个调查一个,凡是贪污受贿者,要么流放,要么撸去官身。”

    区区的贪污,竟然要处置那么多人,而且还是仅次于死刑的流放,这让李复沐深刻的意识到,皇帝对于贪污,是多么的憎恶。

    “你要记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听几条意见,无论是做什么事都有好处。”

    李嘉不由得说道:“而且,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需要拥有细致的观察力,管中窥豹。”

    “一个人的言语,动作,东西,乃至于亲友,都能看出不少东西,你要多多学习才是。”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区区火盆,再加上醉酒路边的监生,就能看得出来,国子监的烂透。”

    “儿臣谨记!”李复沐大开眼界,忙不迭的应下。

    回到宫中,被影响到心情了,李嘉颇有些烦躁,他直接召见大理寺卿:

    “派些人手,直接给我调查整个国子监的官吏,有罪的判罪,无罪的放过,今个,我就要好好治一治这个糜烂的地方。”

    “微臣遵命!”大理寺卿忙不迭地应下,口中叫苦,但又有些欢喜。

    虽然这是得罪人的活计,但干好了,也是立功的。

    在唐时,三法司,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其中,大理寺负责处理官吏,勋贵风犯罪的事情,刑部则负责重刑犯,以及天下死刑的复核,还有制定及解释法律。

    至于御史台,也负责弹劾,调查,监督。

    所以这叫做三司会审。

    而这样来说,真正意义上的最高法院,其实是刑部,而不是大理寺。

    皇帝自然不会怄气太久,他想了想,国子监那么糜烂了,那其他的教育又如何?

    “来人,摆驾——”

    李嘉轻呼道。

    相较于普通人,宗室的教育,总是让李嘉更加记挂。

    这种皇族贵戚的学校,分为三种。

    一是像皇子等近支,基本上在上书房学习,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中。

    而其余的远支宗室们,则就学于宗正寺中,也就是所谓的宗学,族学。

    另外,特别的弘文馆,崇文馆,招收学生38名,都是皇亲国戚、一品官、宰相和功臣的子弟,入学年龄为14…19岁。

    而其,更是以宰相兼领馆务,称馆主,可见其一斑。

    而弘文官与崇文馆的区别,只是前者是门下省之下,后者,则隶属于东宫。

    这两馆,李嘉也是粗略看看,反正摆设什么,都是顶流,光是藏书,就超过了20万卷。

    而宗正寺的宗学,则比较简陋。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皇帝一直被诟病的吝啬,对于他们这些远支,一直很苛待,封爵的极少。

    或许也正是太穷了,宗学的氛围看上去竟然很不错,上百名孩子朗读书籍,或者看书。

    而在校场上,竟然还有人在练习骑射。

    在这种天气,属实难得。

 第1349章小子

    宗学,在整个勋贵教育体系中,属于底层。

    外戚勋贵,在弘文馆,崇文馆,要么就是国子学,对于安置在宗正寺的宗学,格外的看不起。

    当然,这个鄙视,也不过是高楼俯视罢了。

    宗学再差,但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依旧是遥不可及的。

    比如,教学免费,不需要什么昂贵的束脩,即使请来的是翰林,进士,也不需要钱财。

    这样的教育资源,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

    而且,还免费供应吃食,保证少年的营养。

    奖励上,只要考中秀才,奖励五十贯,中举人,两百贯,甚至可以有宗正推荐,直接补缺入仕。

    可惜,即使有这般好的条件,但这些年来,秀才举人只有寥寥几人罢了,进士一个没有。

    当然,就读的宗室子弟,拢共不过两三百人,能有这样的成绩,属于正常,自己人的内战,也很惨烈。

    尤其是京城的竞争。

    李息对于宗学的条件,万分的满意。

    作为远支宗室,他家庭并不富裕,若不是宗正寺强制要求所有的适龄孩童入学,他可能还在家里耕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