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再起-第7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非我中了举人!”

    青年直言道:“多高的地位,才能有多少土地,秀才顶多两百亩,再多,就会被排斥,谋夺。”

    “而且,就算是这两百亩地,也起码要耗费十年之功。”

    说着,这位秀才继续普及知识,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

    开垦荒地,起码要积攒一年的粮食,全家上阵,加上耕牛,一年才能三五十亩罢了。

    而,为了今年的开荒,他们家已经准备了足足三年,才妥当。

    至于普通的佃户,只能在农闲时开垦,区区十亩地,都要耗费二三十年的功夫。

    从佃户爬到自耕农,没有两代人辛苦劳累,是绝难的。

    “而我,中了秀才,才把五十年,缩短到三年罢了。”

    坐上了马车,李复沐陷入了沉思。

    他从来没有考虑到,原来,土地竟然如此的重要,竟然可以决定一个家族的生死。

    如果这位秀才没有考取,那么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到他这一代,甚至连婚配都没有。

    自然人死族灭。

    而,土地兼并,自然会导致大量的流民。

    土地越重要,这些人心中的怨恨就越厉害。

    由此,自然就会爆发出天翻地覆的力量,甚至推倒某个朝廷。“这又是为何?”李复沐的脸上,满是疑惑不解。

    在他看来,朝廷虽然限制土地买卖,但归根结底,土地还是可以流转的,并没有完全堵死。

    钱财买不到土地,显得很是荒谬。

    青年摇摇头,不由说道:“所以地契变更,须去衙门,我这个秀才身份已经够了,但本地却难有一分地卖。”

    说着,他不由得给这位年轻的衙内,普及了下地方上的规矩。

    无论是在城内,还是乡村,买卖房屋,以及地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东西,虽然理论上是你的家产,但却不是想卖就能如,卖房子,你必须优先考虑自己的亲戚,宗族,如果他们不想买,你才能找外人。

    之后,你还得问问四方的邻居,你变更了房屋,已经影响到他们了,他们也具有优先的购买权。

    如果他们着实都不想买,你才能找外人,而且还是得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行。

    所以,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近邻,有时候甚至比亲戚还是重要。

    尤其是在这个地方自治浓厚的时代。

    至于买卖土地,更是如此,宗族同意,邻居同意,甚至变卖时,还得优先考虑乡人。

    直到无可奈何的时候,才能卖给外人。

    当然,如果你是权贵,这就另当别论了。

    而这也是,为何古人热衷于购买老家的土地,而不是外地的。

    无他,无论是规矩,还是人情世故,或者长久考虑,家乡的土地,总是最好的之后,你还得问问四方的邻居,你变更了房屋,已经影响到他们了,他们也具有优先的购买权。

    如果他们着实都不想买,你才能找外人,而且还是得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行。

    所以,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近邻,有时候甚至比亲戚还是重要。

    尤其是在这个地方自治浓厚的时代。

    至于买卖土地,更是如此,宗族同意,邻居同意,甚至变卖时,还得优先考虑乡人。

    直到无可奈何的时候,才能卖给外人。

    当然,如果你是权贵,这就另当别论了。

    而这也是,为何古人热衷于购买老家的土地,而不是外地的。

    无他,无论是规矩,还是人情世故,或者长久考虑,家乡的土地,总是最好的

 第1355章山民

    岂止是李复沐察觉到了,对于李复歆来说,这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李复沐去了偃师县,而他,却来了嵩县。

    其得名与嵩山。

    相当于偃师县,嵩县格外的不一般。

    这里了平原少而山岭多,有“九山半陵半分川”之称。

    如此地方,百姓的穷困可见一斑。

    偌大个县城,也不过千户罢了,普通的市集都不如。

    全县的丁口,加在一起,不过两三万人,泰半的民户以打猎为生,草药,兽皮,木材,以及核桃木耳等山货,倒是颇为有名。

    但,这有何用?

    没有几处农田,嵩县就不可能长久的安稳的发展下去。

    由于是皇长子,相对于其他的弟弟而言,他是最懂的皇帝心意。

    这次任务,中规中矩也不是错,但若不出彩,对他而言就不值得了。

    “殿下,此次春耕,对于别的县来说,万分重要,但本县耕地不过数万亩,泰半百姓为猎户,春日万物生长,不捕不猎,所以丁口还很富裕。”

    嵩县县令一脸苦笑道:“若是徭役,只要舍得钱财,那些山民们自然愿意,两三千人还是可以的。”

    “两三千人?”

    李复歆问道:“按照规矩,嵩县所贡多少徭役?”

    “本县徭役,农闲时,可募千人,而一旦出县,就须钱粮供给,朝廷体谅,只须三百即可。”

    嵩县令不由道:“即使这三百人,每月所需稿费两三百贯,若无朝廷,本县着实为难。”

    听到规定只有三百人,李复歆微微皱眉,颇有些喜意。

    自己要是招募两千徭役,岂不是数倍与任务?

    不过,随即又甩去了。

    这么简单,朝廷恐怕早就已经想到了。

    哪里轮得到自己?

    不过,这件事,很有可能是皇帝的考校,做还是要做的。

    只是,春耕一途,着实没有什么突破口。

    “本县可有什么荒地吗?”

    李复歆依旧不死心。

    “殿下,本县着实贫瘠,山上的那些坡地,反而得不偿失,只有那些小山谷,有几亩可种之地?但路途狭窄,只有山民可种了。”

    嵩县令无奈道。

    嵩县属于山区,耕地少,人口少,财政却颇为富裕。

    盖因为山民们的山货,皮草,以及木材,草药等,皆属于受众较广的东西,山底下渐渐形成了市集。

    两三个月,偶尔还抬出一只老虎,虎皮、虎骨,虎鞭,价值数百贯。

    转运使司收到不少的赋税,再加上嵩县人少,自然宽裕。

    “带点人,咱们去山区瞧瞧!”

    “啊?”嵩县令呆了。

    无奈,皇子做出了决定,他只能听从。

    带着百八十个巡检兵,浩浩荡荡去往了山区。

    也是知晓这位齐王的心思,所以嵩县令带着他,只是去了边缘山区的几个小山寨。

    说是山寨,其实不过是在狭窄处,搭建了木墙罢了,百八十人生活其中的山谷。

    相较于农夫,山民们身上赋税轻,没有贪官污吏的剥削,较为轻松自由。

    孩子们三三两两的打斗着,渴了直接喝山泉,热了就去河里游泳,农妇们则缝补着兽皮,砍柴,以及侍弄那些蔬菜。

    自给自足,看上去极为快活,自由。

    但是生活状况,却远远不及农夫。

    普通的孩童,披着破旧的皮毛,瘦骨嶙峋,身上满是虫蚁啃食过的痕迹。

    猛兽,虫蚁,甚至是一场小山洪,就能将这处山寨给消灭个干净。

    而且,生活器械极为缺乏。

    家里没有几个铁器,锄头都没一把,最多的就是自制的弓箭。

    甚至,整个村寨,几乎不见几个老人,要么是早早病死,要么与野兽搏斗而死。

    所以几十年来,人口始终不曾增添。

    而,在李复歆看来,最缺乏的,就是食盐。

    “能不能让他们下山?”

    李复歆叹道:“知晓他们在山中,所以商人们食盐昂贵,不得不买之,受尽了剥削。”

    “殿下,山下并没有多余的土地!”嵩山令对这番言语颇为无奈。

    “不过殿下您要是多招一些徭役,怕是能改善他们,必定与猛兽搏斗相比,徭役得钱不少,更为安全。”

    “只能解决一时,而无法变一世!”

    李复歆多年的学,还是没有白上的,他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没有耕田,等若无根之萍,不会长久的。

    “山货不常有,兽皮须搏命,药材长生险峻之地,而且这些都是需要奔袭的,无法定居下来,成为治下以及民。”

    随时迁徙的山民,无法提供徭役,赋税,自然而然被朝廷鄙视,忽略。

    所以,需要与之一个长久的活计,让他们安定下来,户籍稳定。

    ……

    洛阳。

    随着春耕的结束,皇帝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反馈。

    九个儿子,分安排到了巩义、登封、渑池、偃师、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这九个县。

    可以说,不仅有王溥贴身指导,还有射声司皇城司,仔细地观察。

    目前来说,基本上属于李复歆与李复沐,最为出彩。

    其他的皇子终究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能够定下心来,已经算不错的了。

    而对于这些资料,摘句,李嘉认真地看了起来。

    总结来说,李复沐的出彩,还是在于其拥有一颗仁心,体恤百姓,哀民生之多艰,虽然举措中规中矩,但这个心思,就非常值得赞叹。

    李复歆呢,则比想象中的还要出彩。

    他根据嵩县的钱粮充沛之故,要求其购买了大量的牛羊,然后借贷给归顺,知根知底的山民,让其蓄养。

    嵩县耕地少而丘陵多,不适合耕地,却适合蓄养牛羊,毕竟草料多,爬坡什么的很容易。

    这举措一出,虽然嵩县的府库一空,却获得近五百户山民,平白增添两三千百姓。

    而且,有了牛羊之后,就可以纳税,从而真正的把山民,化为了良民。

    这着实把李嘉给惊到了。

    因地制宜啊!

    虽然说,借贷很可能造就衙门剥削山民,或者山民带着牛羊逃窜。

    但是瑕不掩瑜。

    能够获得那么多的户口,对于朝廷来说,都是值得的。

    (

 第1356章

    当然,借贷给百姓牛羊,自古到林,都属于正常的朝廷行为。

    比如,朱温,这家伙贫寒出身,对于百姓的情况再了解不过。

    所以,他不断地安抚百姓,甚至在缴获大量的牛马后,并没有照例归为国有,或者是宰杀,赏赐。

    而,他将数万头牛,借贷给贫穷的百姓,每年交出一点利息就好了,负担完全不重,这跟后世的房贷异曲同工。

    这本来是一件善政。

    中原地区的百姓,因此恢复了不少的元气。

    可以这样说,五代中,除了后周时期,就属朱温时期百姓日子最好了。

    可惜,本是善政,这样的牛贷,哪怕是后唐,后汉,后晋,依旧照收不误。

    哪怕牛已经死了几十年了,但百姓们依旧要缴纳牛贷,连本带利数十倍。

    这种,借贷,朝廷总是占据最大的优势。

    李嘉见此,笑了笑,在其批注上:此贷者,息利不得超过一成,年不得过五。

    如此算是堵上了纰漏。

    到了五月,洛阳府的县,基本上都出色的完成了春耕任务,徭役也很顺利。

    可以这样说,皇子们虽然没有干成什么事,但是他们的出现,却是督促了地方官吏的行为。

    光是身份,就足以让人畏惧了。

    皇子们回来复命,李嘉一一嘉许,每个人都增添了一千户食邑。

    就是说,平均每个人都是4000户食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