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再起-第7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藩王们神色各异。
齐王目瞪口呆,不可置信,但很快又恢复过来,面露喜色,但眼眸中却是一片冰冷。
其余的诸王,则早就就藩多年,死了继承大统的心。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藩王们再次跪下,行匍匐大礼。
这是定君臣之义,太子也是君,储君。
“平身——”
强忍着激动,李复沐抬手,轻声道。
“谢太子殿下!”
藩王们礼仪规范的很。
“至今日始,东宫有位,朕也能放心许多了。”
李嘉点点头,嘴角含笑:“开宴吧,中秋佳节,可不能耽误了。”
一时间,藩王们这才笑出声来,一时间,张灯结彩,皇宫似乎都明亮了许多,灰白一扫而空。
政事堂。
神武三十年,宰相们换了数拨。
首相孙钊去后,王溥继任,数载后病退,邓斌继任。
而到了神武三十年,首相的位置,迎来了胡宾王。
其余的宰相,则是吕余庆,萧善文,唐复,共有四人罢了。
年岁最年轻的,反而是唐复,神武二年的恩科状元,年不过五十来岁。
“老咯!”
抱着孙儿,胡宾王望着天上的明月,不由得感叹道:“再过三年,就年满六十了。”
“阿爷不老呢!”怀中孙儿憨声道。
“哈哈哈!”胡宾王闻听这稚嫩的声音,不由得开怀起来。
一时间,满堂笑声。
作为大唐的首相,胡宾王一举一动都牵扯人心,即使在家人,也没有敢乱言语。
“咚咚咚——”
突然,一阵脚步声,贴身的仆役神色紧张:“相公,宫中传来了消息!”
“嗯?”胡宾王眉头一皱,在坐众人瞬间就提起了心。
“哈哈哈!”看了书信后,胡宾王这才大笑,直到咳嗽起来,缓了好一会儿:“东宫空旷多年,终于有了归属了。”
“父亲,是薛王?”大儿子谨慎地问道。
“当然!”胡宾王呵斥道:“除了薛王,还有第二人选吗?”
这下,众人才松了口气。
虽然说薛王一直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但,随着其弟晋王的册封,则又起了波澜。
前唐,以及乱世,晋王可也是储君的热门封号。
“皇后去世,人心不稳,也只有册封太子,才能杜绝某些人的心思。”
胡宾王心道,口中的菜肴,越发的美味起来。
……
薛王府。
由于薛王去了皇宫,其一家人,则留在府中,等待薛王的归来。
“母亲,我饿了!”薛王妃正端坐着,耳听女儿的声音,不由地心疼道:“乖,等父王回来,你先吃点月饼垫垫吧!”
而一样,几个庶子,则眼巴巴地看着,吞着唾沫,不敢言语。
薛王妃进府多年,只诞下一个女儿,之后却无一个儿子。
相反,几个侧妃,妾室,加一起有两三个儿子,让她一顿好气,对于女儿则越发的宝贝疼爱。
而,年仅十岁,乳名明哥儿的庶长子,则端坐着,无有垂涎。
让几个妃嫔不由得正色起来。
而薛王妃见之,则心生妒忌,这要是我的儿子该有多好?
可惜,肚子不争气啊!
叹了口气,薛王妃越发的伤神。
“王妃,宫里来人,有圣旨到了!”
宦官忙不迭地跑来,提醒道。
很快,大桌子的人忙起身,恭迎天使到来。
一个年轻的宦官,喜气洋洋地跑了过来,瞅见众人,笑道:“天大的喜事呢!”
众人满脸茫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
皇孙邦茗,孝友宽厚,温文肃敬,行有枝叶,道无缁磷。践君子之中庸,究贤人之义理,情惟乐善,志不近名。”
“宜分建茅土,卫我邦家,叶於展亲,永固磐石。是用举其成命,锡以徽章,皇孙邦茗,封以薛王……”
“邦茗?”薛王妃惊了。
“哦,这是陛下赐名,乃是府上的明哥儿!”宦官谄媚道。
第1404章 喜忧
满府皆惊。
薛王妃忙道:“那,薛王又如何?”
“皇七子荣封太子,恭喜太子妃,贺喜太子妃!”
宦官笑嘻嘻地说道。
这下,真可谓是惊喜交加,薛王府瞬间喜气洋洋。
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受封薛王至今,过去了十几年,天晓得薛王府上下是如何的煎熬。
诸王好不容易就藩,但又皇二十七子,受封晋王,某种意义上对于太子之位进行冲击。
今年,皇后病逝,更是增添了许多飘渺,人心浮动。
皇后可谓是薛王府的定海神针,若是皇帝再立后,薛王的嫡长子之位,还能保吗?
“阿弥陀佛,道祖庇佑!”
薛王妃连忙嘀咕了起来,随即满脸喜色道:“明哥儿,快领旨吧!”
“嗯!”李邦茗点点头,然后接过圣旨,郑重其事地抓紧,小脸满是笑容。
十岁的年纪,启蒙了五年,早就知晓了薛王的重要性,更是明白,这对于自己的意义所在。
一旁的母妃,则捂着脸,哭笑着,情难自禁,这对于她来说,何尝又不是一场惊喜。
毕竟,自己的儿子虽然占据一个长字,但到底不是嫡子,一旦王妃有所出,怎能有世子之位?
不过,王妃十几年无所出,想必是不可能了。
在场的妃妾,则心思各异。
……
皇宫中的宴会很是热烈,藩王们到底是亲兄弟,又无利益冲突,唯一的矛盾点,太子位,也早就被定下,他们自然喝的痛快。
而齐王,则迥异与常人,独自一人饮着酒,醉醺醺的,显得格外的独特。
皇帝目光何其敏锐,怎能不知其想法,但他依旧置之不理。
学习朱棣?
从齐国,除了跨海外,只有陆路,必须通过蜀国(都平壤,鸭绿江以下五百里),然后辽东,再是幽州,数千里,比朱棣难上数十倍。
更何况,武德充沛的大唐,怎会被藩国打败?
“老子才五十岁,还能活几十年,怕个甚?”
李嘉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慢悠悠的品尝起来。
来自安西的葡萄酒,果然不错。
“怎地?”中山王突兀来到齐王桌前,皱着眉头:“你这是给谁脸看?父皇,还是太子?”
“兄长?”李复歆忙停下,惊诧道。
“多年的国王,竟然白当了!”李复文摇摇头,失望而去。
李复歆忙收敛表情,跟了上去……
翌日,邸报刊登东宫太子正位的消息,瞬间引起抢购狂潮,十万份被销售一空。
伴随着邸报,这则消息,也传遍了全国,文武百官,平头百姓,几乎都知晓了太子已立,国本固远。
受封太子后,李复沐连忙入宫,求见宝嫔娘娘。
与之同行的,还有蜀王,六(陆)王。
蜀王李复沅,皇五子,年岁三十,宝嫔所生,所封蜀国,在于齐国之北,鸭绿江以南,都平壤。
六王,皇十七子,李复淇,宝嫔第二子,年岁二十七,所封六国,在幽州西北,居庸关之西三百余里,诸葛失部所在,都绥远城。
太子并二王求见,让宝嫔喜不自胜。
虽然一把年纪,但宝嫔依旧满脸红光,皮肤细腻,她望着两个儿子,又看着太子,笑道:“太子怎地就来看我,真是让人喜不自胜。”
“母后去世前,就嘱托我,把您当做亲生母亲侍候,昨个封了太子,孩儿自来报喜。”
李复沐笑着说道。
“哎!”听到这话,宝嫔颇有些哽咽起来:“我与你母后相伴数十载,谁料竟弃我而去,我早就说了,让她少窝在房里看书,多出来走动,就是不听……”
啰嗦了一阵,宝嫔这才收敛起心情,望着精神奕奕的太子,不由道:
“如今,你成了太子,你母后也算是得偿所愿了,但切要记住,东宫不比王府,也算是宫墙之内。”
“都说是隔墙有耳,如今,隔着三步,就有耳朵了!”
“孩儿知道了!”李复沐心头一凛,喜悦散去泰半。
一旁的蜀王则嘻嘻哈哈道:“过两日,太子册封典礼就得举行,到时候定然热闹的很。”
六王李复淇也笑道:“第一次见,我得好好看看。”
宝嫔则无奈:“你们两个惫懒的,幸亏几个孙儿在京中,若是在你们封国,指定被养坏了。”
一时间,满殿笑意。
皇孙年满十二岁,就得送至洛阳读书,皇帝多子,如今的上书房,积累的皇孙,已经超过了三十,可以说是热闹的很。
齐国世子李邦德,放学后,归于齐王府邸,见到了自己的父王。
年仅十四的李邦德,已经宛若大人,他规规矩矩地行礼,察觉父王心情不好,他自觉地侯立在一旁。
“你回来了?”
李复歆略微抬眼,见到了嫡长子,不由得说道:“个子长的倒是挺快的。”
“父王,你心中烦忧?”世子轻声问道。
“何以见得?”李复歆笑道。
“子甚知父,儿就是知晓。。”
“不,我无烦忧也。”
李复歆摸了摸儿子的头,不由得说道:“多年来的期盼,终于等来了结婚,夙愿已解,还有什么不值得高兴的呢?”
“你在洛阳,好好学习,将来回平壤,也建一座学宫!”
李邦德点点头,就这样看着自己的父亲。
皇室子弟,他又怎么不会知晓父亲对于太子之位的期盼?
他深切地感受到父王的痛苦,发自内心深处的痛苦。
但,这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即使父王干的再出色,也抵不过嫡庶之别。
小小的齐国,不及朝廷万一。
没有言语可以表述,唯有陪伴。
而这一天,皇宫中再次传来消息,皇帝召见年仅十岁的薛王。
还未搬迁至东宫的薛王府,闻言大喜,华贵的衣裳皆让其穿戴,颈带金环仍嫌不够。
薛王于是言语:“皇祖父见我,所为在心,而非表样。”
后,以常服而入。
帝见之,果大喜,喜其以静,聪慧果敢,言语赞道:“果真类我!”
日后,每尝与言,皆盛赞薛王,每日数见,细细教之。
时人皆言,帝心在孙,而非太子也。
太子心甚喜。
第1405章 大动作
神武三十二年,夏七月。
帝乏,游于南阳,薛王从之,太子监国。
除薛王外,其余未就藩的亲王,也一个个跟了过来,在老君山,避暑山庄,进行一番游玩。
如此热闹的景象,使得皇帝倍感欣慰。
虽然说,五十多岁,李嘉自我感觉并不大,但在皇子,百官们看来,已经属于老态龙钟了。
大唐皇帝人均五十,七十以上的,唯独一个玄宗,六十以上,只有高祖和德宗。
简而言之,皇帝的寿元,在他们看来,已经到了尽头。
一群人围绕着湖面散开,陪皇帝钓鱼。
心静者少,急切地多。
年以十八的吕王,则左右晃脑:“父皇年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