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疯王-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器圾一看这两人的态度就明白了,秦佐明应该是跟他们谈妥了,他们已经决定归附了。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亲切道:“两位将军辛苦了,不必多礼。”

    众人又寒暄了几句,朱器圾便有些迫不及待的提议,让他们带路,去附近的草原看看了。

    秦佐明之所以让高跻泰和杨之明把临时码头建在这里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附近就有一片不小的草原。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翻过江边的几座大山,一片硕大的山谷便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里就是天全六番招讨司的草原了,不过,这里的草原跟关外的草原还不一样,关外的草原基本都是一马平川,而这里的草原却是一片片斜坡和谷地,而且,这里并没有成片的牛羊和马匹,除了临时搭建的营地旁有上千匹壮硕的战马,其他地方,甚至连牛羊都看不到。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朱器圾忍不住问道:“高将军,你们的马场不在这边吗?”

    高跻泰连忙解释道:“是啊,我们的马场在紫石关那边,离这里还有好几十里呢。”

    卧槽,好几十里!

    朱器圾顿时感到一阵手脚发软,刚刚他只是翻过了几个山头,走了大概几里路就已经有点受不了了,再走几十里,那不要命啊!

    看样子,马场怕是看不成了。

    他颇有些遗憾的跟着高跻泰等人走进营地中最大的帐篷,刚刚坐下来,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道:“高将军,秦将军应该跟你说了吧,我们需要战马,有多少要多少,当然,我们也不白要,就按现在的时价,一百两一匹跟你们买,你们能提供多少战马啊?”

    高跻泰殷勤的献上一杯奶茶,这才略带激动道:“我们大概能提供上万匹战马,不知道皇上要不要这么多。”

    上万匹战马那就是上百万两银子啊,这对于困守在西北边陲,穷得叮当响的天全六番招讨司来说已经是一笔庞大到恐怖的财富了。

    朱器圾闻言,却是整个人都愣住了。

    天全六番招讨司可有几个县那么大,这么大的地盘,竟然只养了万余匹战马!

    万余匹战马能干什么?

    他想要的是上十万匹!

    他愣了一下,这才略带失望道:“就这么点吗?”

    上万匹还就这么点?

    这可是他们天全六番招讨司用百余年时间积累起来的,要不是他们的族人也需要用马,他们还不会养这么多呢。

    高跻泰不由目瞪口呆道:“皇上,上万匹还不够吗,您想要多少?”

    朱器圾毫不犹豫的道:“最少也得十来万匹吧,你能想办法搞到吗?”

    传闻这边可是有数千万亩的草原,十来万匹战马应该有的吧?

 285 茶马古道

    十万匹马,这数量听上去好像很恐怖,不过,这点数量对于一个大型牧区来说并不算什么。

    高跻泰是有办法弄来十万匹战马,问题,买马却涉及到天全六番招讨司的一个秘密,如果说出来,祸福难料啊!

    他皱眉沉思了一阵,这才小心的问道:“皇上,听秦将军说,如果我们天全六番招讨司举族归附,您会给我们提供粮饷,不知这事是真是假?”

    这个当然是真的。

    朱器圾郑重的点头道:“你们在此为大明镇守边疆,大明自然要给你们发放粮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们饿着肚子在此镇守边疆的。”

    多少年了,朝廷终于又给我们发粮饷了!

    高跻泰闻言,不由热泪盈眶。

    他们真的不容易啊,这边疆苦寒之地根本就没法种粮食,族人想要不饿死,唯有拼命放牧,饲养牛羊马匹。

    问题,这高寒之地饲养牛羊马匹本就不易,再加上他们草场也就那么多,所以,冬天的时候,经常有族人饿死!

    他们天全六番招讨司的人口也因此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从鼎盛时期的十来万,到现在都不到五万人口了。

    这也是他决意跟着唐王造反靖难的根本原因。

    造反靖难怎么了?

    反正原来的朝廷又不管他们,不给他们发粮饷,反了又如何。

    唐王虽然还不是真正的皇帝,但是,唐王答应给他们发粮饷啊,就凭这点,他们就跟定唐王了,哪怕是造反,也跟着干!

    高跻泰偷偷抹了把泪,又小心的问道:“皇上,末将斗胆问一句,不知您打算给我们发多少人的粮饷,具体粮饷又是多少?”

    这些人必须拉拢啊,战马就靠他们了。

    朱器圾不假思索道:“这个就要看你们的人口数量了,要不这样,你给我交个底,你们到底有多少人,又能出多少兵,总之,一句话,我不会让你们饿着肚子镇守边疆!”

    太好了!

    高跻泰忍不住激动道:“皇上,不瞒您说,我们天全六番招讨司的人口已然不到五万,不过,我们青壮较多,征召五千人马出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这个,也太夸张了吧?

    天全六番招讨司的地盘可有四五个县那么大,总人口还不到五万!

    不过,这点人,要想养活倒不难。

    朱器圾只是稍微估算了一下,便拍板道:“这样吧,五千人马就按普通边兵算,每人每月粮一石,饷一两。另外小旗、总旗、百户、千户等军官你自己定,我额外再给各级军官每月粮五千石,饷五千两,这些怎么分配也由你们自己定,至于你和杨将军,每人每月再加粮两千石,饷两千两,你看够了吗?“

    我的天,这么多!

    光是粮食就是一万多石一个月,省着点吃,再加上野菜和肉食完全可以养活所有族人了。

    如果再加上饷银,大家都能勉强混个温饱了。

    大家终于不用再挨饿了,族人们终于不会再饿死了!

    高跻泰闻言,颤抖着爬到朱器圾跟前,使劲磕头道:“多谢皇上恩赐,多谢皇上恩赐。”

    朱器圾见状,连忙把住他的胳膊,把他扶起来,随即郑重的道:“这是你们应得的,我还是那句话,我不会让你们饿着肚子为大明镇守边疆的。”

    真是个好皇帝啊,比以前那些狗皇帝强多了。

    这样的好皇帝,为之抛头颅洒热血都值!

    您想要战马是吧?

    好!

    我豁出去了!

    高跻泰暗自咬了咬牙,随即郑重的问道:“皇上可知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这个好像听说过,不过,很模糊,也不知是前世听说的还是这世听说的。

    朱器圾愣了一下,这才尴尬道:“茶马古道一词我是听说过,不过,具体指的是什么我就不清楚了。”

    果然,这皇上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

    高跻泰想了想,随即解释道:“茶马古道源自唐朝,特指我们这些边镇为了与边疆游牧部族互市而开辟出来的商道。游牧部族需要茶叶,而我们需要战马,双方以此为主互市,故称茶马互市,茶马古道之名也由此而来。”

    我们需要战马,这个很好理解,这次我就是为了战马跑这里来的。

    问题,游牧部族为什么需要茶叶呢?

    茶叶这东西好像也就能提提神,解解乏,当然,这年头也有很多有钱人把好茶当高档饮品在喝,也就是所谓的茶道,问题,这些好像都跟游牧部族没关系吧?

    游牧部族也喜欢玩茶道吗?

    这个怎么都有点不靠谱啊!

    朱器圾忍不住好奇道:“游牧部族需要茶叶?他们也喜欢喝茶吗?”

    这皇上果然对这些一无所知。

    高跻泰耐心的解释道:“游牧部族喝茶并不是因为癖好,而是为了身体,因为草原常年干燥,而且游牧部族又以腥臊的肉食和奶油为食,吃多了,肚子便会不舒服,而茶叶能消食、止渴、去腻,正是游牧部族的天然良药,只要常喝,草原的干燥对他们来说就不算什么了,天天吃肉食和奶油也不会肚子不舒服。所以,游牧部族盛行酥油茶、奶茶和甜茶,大家都喜欢喝茶。”

    原来是这么回事!

    看样子,这个高跻泰对这方面很懂啊。

    茶马古道,茶马互市,意思就是茶叶换马吗?

    或许,不止茶叶能换马。

    而且,这年头军需物资也不止战马,比如皮货什么的,也很重要。

    这个互市很重要啊,需得细细了解一番才行。

    想到这里,朱器圾饶有兴致的问道:“我对这个茶马古道和茶马互市很感兴趣,你能细细为我讲解一番吗?”

    这个当然没问题。

    高跻泰稍微整了整思路,随即便悠悠的道:“传闻,茶马互市始于唐朝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那场大婚,正是因为文成公主把茶叶带入了雪区,游牧部族才知道了这茶叶对他们的重要性,先祖高卜锡公也是在唐朝领兵征战西域,因功留镇此地的,皇上,不瞒您说,我们整个部族其实都是江南水乡人,只是在此镇守以将近千年了。这千百年来,我们正好见证了茶马互市的兴起、兴盛与衰落,茶马互市是兴起于唐朝,不过,那个时候互市的茶叶和马匹并不是很多,到了宋朝,才是真正兴盛的时候,据族中先辈记载,宋朝的时候,光四川一地茶叶产量就达到了三千余万斤,每年光是从雪区换来的马匹就多达一万五千余匹,而后,蒙元横征暴敛,茶马互市开始衰落,到了大明洪武年间,茶马互市又开始兴盛,四川的茶叶产量一度达到了两千万斤左右,只可惜,英宗正统年间一场土木堡之变,我们边镇和游牧部族之间的茶马互市全被禁了!“

 286 重铸大明荣光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大明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这段历史,朱器圾自然听说过。

    明英宗这个糊涂蛋,竟然听信太监王振谗言,玩什么御驾亲征,而且还把数十万人马交给王振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太监指挥,结果被王振带得到处乱转,直接转人家包围圈里面去了。

    堂堂天朝上国的皇帝竟然莫名其妙的成了人家的阶下囚,受尽屈辱。

    大明也因此一蹶不振,直至最后灭亡。

    土木堡之变后,边关的互市的确全关了,大明自此丢了天朝上国的自信,连生意都不敢跟人家做了。

    以前是,你向我称臣纳贡,我就跟你开通互市,卖点东西给你。

    后面却是,门都不敢开,生意也不敢做了,就怕人家打上门了。

    其实,越是这样,人家就越打你。

    嘉靖朝的南倭北虏就闹了几十年,鞑靼部为了逼大明开通互市,几乎年年寇边,不断侵扰,搞得大明烦不胜烦。

    最后还是隆庆皇帝答应了鞑靼部的请求,给俺答封贡,册封顺义王,开通十一个茶马互市,这才作罢。

    这段历史朱器圾也是知道的。

    他忍不住好奇道:“隆庆朝的时候互市不是又开了吗?”

    高跻泰摇头叹息道:“唉,那只是对蒙元鞑靼部开通了互市,其他地方,还是禁止互市啊,原本我们天全六番招讨司凭借互市还能赚取些微薄的利润养活族人,这互市一关,再加上朝廷也丢下我们不管了,我们直接就断了生计,原本,我们的族人足有十余万啊,结果,百余年时间,不但没有丝毫增长,反而不知饿死多少,到现在都不到五万人了。”

    唉,大明王朝的衰落的确害惨了很多人,尤其这些远镇边疆的宣慰司,宣抚司,长官司,招讨司什么的,那真叫一个惨。

    这天全六番招讨司还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