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疯王-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南军和湖广军?

    黄得功忍不住好奇道:“毕大人,西南军和湖广军原来是干什么的,现在又在哪里镇守?”

    他真没怎么听说过西南军和湖广军,因为这两大军团基本就没参战。

    毕懋良耐心的解释道:“西南军就是原来播州、叙州和水西等地的土司叛军,湖广军就是张献忠手下归顺的贼寇。这会儿西南军负责镇守巴蜀、汉中和南阳等地,湖广军则负责镇守湖广、江西和南直隶部分地方,他们基本不用参与大战,你们没怎么听说过也正常。”

    原来是叛军和贼寇!

    这些人唐王殿下都能放心大胆的任用,他手底下本来就是京营和屯卫,自然更没问题。

    黄得功闻言,连忙拱手道:“多谢毕大人和史大人解惑,皇上如此英明神武,黄某自当追随左右,为拯救大明尽一份心力。”

    这就对了嘛。

    黄得功这里总算是说服了,问题浙江和九江却是不好办啊!

    浙江是阉党余孽浙党的老巢,据传马士英已经逃到浙江去了,也不知他是什么想法,总之,永盛朝派去的使者根本就见不到马士英。

    九江是左良玉的驻地,这家伙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对于他们永盛朝的招抚一直都没有答复。

 369 疯王登基天下却尚未归一

    丙戌年六月初八,乃是难得的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南阳唐王朱器圾在金陵城正式登基,继承大明正统,改元永盛,立马瑞伶为皇后,立朱聿钛为太子,封范心怡和宁秀儿为贵妃。

    其他诸如马千乘、戚金、秦邦翰、李万雄等有功之臣皆位列公侯,内阁、六部、都察院,五寺、六科、翰林院等皆由其亲信毕懋康、宋应星、王徵、孙传庭等统管。

    新皇登基,天下大吉,金陵城那就如同过年节一般,着实热闹非凡。

    不过,朱器圾却有点高兴不起来。

    因为,这天下尚未归一,大明两京十三省有大半仍在别人手里。

    他该先收拾哪股势力呢?

    按理来说他应该先南下浙江,去清理浙党,收拾马士英,干翻南边这唯一一股反对势力,以便掌控福建和两广,然后大力推广土豆、红薯和两季稻,甚至是三季稻,鼓励生产。

    这样一来,困扰大明的粮食危机便能逐步解决,老百姓都有饭吃了,天下才能太平不是。

    但是,有件事却打乱了他的规划,因为左良玉快扛不住了。

    左良玉,字昆山,东昌府临清州人,行伍出身,早年一直在辽东军中任职,崇祯元年便已管至辽东车右营都司,但很快就因宁远兵变而去职。

    后来,他受到兵部右侍郎侯恂的提拔,跟随猛将曹诏与建奴作战三年有余,屡立战功,又逐渐升至副总兵,而后,他又奉命率军南下,围剿反贼,并多次击败有名的反王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累积军功升至总兵、平贼将军。

    应该说,左良玉这个人前期还是有功于大明的,他久经沙场,有勇有谋,建奴和反贼都在他手里吃过大亏,那军功的确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

    不过,很多人是得志便猖狂,他也一样。

    大明内忧外患不断,忠臣良将不断被自己人陷害,满桂、赵率教、曹诏、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等,但凡有点本事,能领兵对抗建奴,剿平贼寇的不是被整死了,就是被整的死去活来,生不如死,唯有他还领兵在外征战。

    或许,正是因为忠臣良将被整死的太多了,他害怕自己有朝一日也会莫名其妙死自己人手里,所以,他开始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

    说实话,臣就最怕这种手握重兵不听号令的人,惹毛了人家,人家可是会率军造反的!

    最终,左良玉凭借手中紧握的十余万明军熬过了崇祯朝,成了一个独霸一方的大军阀。

    这会儿他号称手握重兵八十万,战将上千!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他手里头真正能上战场的也就是那十余万明军,其他估计都是抓来的青壮,充数的。

    不过,这样一股实力却必须争取到手。

    如果如同历史上那般,左良玉死后,其子左梦庚直接率军投降螨清,那可就麻烦了。

    朱器圾收到消息,当即率御林军、戚家军和禁卫军直奔安庆府。

    至于朝堂大事,他直接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朱聿钛,名曰太子监国。

    其实,他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治国理论,他的儿子朱聿钛才是正儿八经经过严格培养的,正好,趁着机会还能让其练练手。

    左良玉这里,他是不得不来,因为据密卫探报,建奴已经派人暗中接触左梦庚了,这家伙可是左良玉唯一的继承人,如果这家伙如同历史上一般率军降清,那等于是给敌人凭舔了十几二十万甚至是七八十万兵力啊!

    还好,他率军抵达安庆府的时候左良玉还没死,左梦庚还没掌权,而且,不知何故,左良玉都快死了,左梦庚还在彭泽“前线”坐镇,好像一点回九江府城的意思都没有。

    历史上有记载的,左良玉也就一子一女,因为当初许州兵变,左良玉的家人都被反贼杀害了。

    而左良玉剩下的这一子一女后面的境遇却有着天壤之别。

    其长子左梦庚率军投降螨清,被授一等子爵,延续了十余代,并一直任汉八旗之一的正黄旗都统领,乃是螨清有名的世家。

    其女左羡梅却自入qg楼,意图刺杀螨清高官,为左良玉报仇!

    这事着实有古怪,很有可能,左良玉并非正常死亡,左梦庚之所以待彭泽不回九江很有可能是忌讳什么。

    朱器圾思虑再三,还是决定,亲赴九江城,见左良玉一面!

    这样做可能有点危险,不过,他有马千乘、马祥麟、秦邦翰、秦民屏、戚金、宁丑旦等高手护驾,又有九江城的密卫作为内应,左良玉手下人马再多应该也困不住他,而且,他手中的水师天下无敌,九江城又在长江边上,如果有什么危险,他还是能及时逃脱的。

    说实话,左良玉也没想到刚刚登基不久的永盛帝会亲自跑过来见他,当亲卫来报,唐王求见的时候,他吓得差点没从床上蹦起来。

    唐王是谁他当然知道,那就是永盛帝啊!

    当然,这会儿他是蹦不起来了,因为他就快挂掉了,喘气都费劲,又怎么可能从床上蹦起来呢。

    人家永盛帝来了,他能不见吗?

    他当然要见!

    很快,朱器圾便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来到他的卧房之中。

    我的天,马千乘、马祥麟、戚金、秦邦屏。。。。。。。

    万历末年,他还只是军中一个小小的总旗呢,这些可都是他只能仰望的绝世猛将。

    看到这一张张遥远而又熟悉的面孔,他不由陷入回忆之中。

    这二十多年,他经历了太多太多事情了,一回忆起来,那简直没完没了。

    这家伙怎么一直瞪着眼睛不说话?

    不会要挂了吧!

    这事整得,左良玉要是在这个时候挂了,那可就麻烦了。

    朱器圾见状,连忙上前急声道:“左将军,左将军,你还好吗?”

    左良玉闻言,这才回过神来虚弱的道:“末将重病在身,不能行礼,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

    这意思,左良玉有意投诚!

    朱器圾心中一喜,假意关切道:“左将军,这些俗礼就免了,你养病要紧。”

    唉,这病是养不好了。

    左良玉沉思良久,这才轻叹道:“皇上,末将其实早有意前往金陵,奈何犬子梦庚,唉,一言难尽啊!”

    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一言难尽,你倒是说完啊!

    朱器圾颇有些急切道:“梦庚怎么了?”

    左良玉微微摇头道:“梦庚这孩子,唉,末将着实有点难以启齿,还望皇上海涵,末将斗胆问一句,如若末将交出兵权,皇上可否让梦庚继承爵位,毕竟末将就这个儿子了,如果左家绝了后,末将实在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

    这家伙好像什么都知道啊!

    可能,历史上,他就是不想让左家绝后,所以,默默咽了气,什么都没说,默许了左梦庚投降螨清的举动,毕竟,那时候螨清势大,大明已然没什么希望了。

    不过,这时候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永盛朝明显强于螨清!

    这家伙,精明着呢。

    一个侯爵换几十万大军,这买卖,值!

    朱器圾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没问题,朕可以下诏书,封你为世袭宁南侯,封梦庚为宁南侯世子。”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左良玉不由感激道:“多谢皇上恩典。”

 370 平南策

    左良玉临死投诚,盘踞九江的几十万大军接受整编,永盛朝终于解除一个大隐患,朱器圾辖下的领地也连成了完整的一大片。

    至此,四川、湖广、江西和南直隶这三省一京已基本纳入永盛朝的版图,而浙江、福建、两广和云贵却因为阉党余孽的阻隔迟迟未曾宣称效忠新皇。

    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要知道,这六省之地差不多占据了大明面积的一半,而且南方四省基本没有遭遇旱灾和兵祸,乃是大明最大的税赋来源和产粮之地,收回来,永盛朝基本就稳固了,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跟建奴展开决战了。

    问题阉党余孽占据浙江,对永盛朝的政令不理不睬,怎么办呢?

    难道,调集大军一路杀过去?

    这乃是下下之策,毕竟人家有没投降建奴,又没揭竿而起,摆明了造反,就这么率军打过去,那等于是逼人家造反啊!

    以永盛朝现在的实力,收拾这些阉党余孽自然是绰绰有余,而且,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有些地方官员也可能会迫于压力而归顺,但是,如果别有用心的阉党余孽蛊惑人心,组织大军拼死抵抗,到时候好好一个江南就要打得乱七八糟了。

    朱器圾思虑再三还是无法做出决断,无奈之下,他只能召集群臣商议了。

    这天早朝过后,毕懋康、宋应星、孙传庭等六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和马千乘、戚金、马祥麟等军方将领便被召集到了乾清宫主殿,除了这些铁杆亲信,另外还有两个新人,这俩就是新任的兵部左侍郎史可法和礼部左侍郎吴伟业了。

    群臣齐聚,朱器圾又皱眉沉思了一阵,这才威严道:“党争祸国,纵观大明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弘光五朝,大家都在干什么?满朝文武,不想着怎么收拾建奴,不想着怎么赈灾救民,不想着怎么平定天下,就想着怎么争权夺利!争来争去,争到最后是什么结果?大明都差点亡了!更有无耻之徒,为了个人私利,为了荣华富贵,弃家国于不顾,争相归附建奴!你们说,这样当官是救国救民还是祸国殃民?”

    呃,这个。

    这是怎么了?

    皇上今天是要训诫大家吗?

    群臣听永盛帝这么一说,都吓了一跳,尤其史可法和吴伟业,他俩可是多多少少参与了党争。

    没想到,朱器圾紧接着又叹息道:“唉,阉党余毒未了,这会儿马士英和那些浙党还在蛊惑浙江地方官员不听朝廷号令呢,你们说怎么办?”

    哦,原来是这事啊。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囯丈马千乘被拱出来,鼓起勇气道:“皇上,马士英手底下最多也就十来万人马,我们挥师南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