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疯王-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还是朱器圾和范荣合力,拼命从承天府往过运粮,不计利润的抑制粮价,才达到的效果,要不然,临近南阳的州府粮价恐怕都要涨到三两多了,西安府,最少得四两往上。

    不过,一旦萨尔浒战败的消息这粮价就怎么都抑制不住了,乱世抢购粮食,自古皆是如此。

    因为老百姓怕啊,建奴都将明军主力打败了,入关劫掠,那是迟早的事,万一粮运因此停了,上哪儿买粮食去!

    到时候,西安府的粮价涨到四两以上都是少的了,临近南阳的州府粮价最少都要涨到三两多。

    也就是说,现在,每多囤积一石粮,就能多赚一两银子,杨镐在辽东每多坚持一个月,他就能多赚二十万两银子!

    当然,期望无休止的坚持下去,那是不可能的,杨镐这货,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而朱器圾也没这么多银子屯粮,因为十多万流民和上万私军的消耗,他一个月也就能盈利几万两,而且,造船厂他都投下去几十万两了。

    这会儿,他手里头总共也就一百多万两,要不是梁忠那死太监给他贡献了将近一百一十多万两,他都没什么银子屯粮。

    也就是说,杨镐只要能坚持半年,他就发大财了,手里的银子,最少会翻一翻。

    如果杨镐能坚持更久,他也不是没办法,他可以跟范荣借银子,他还可以让范荣跟南阳的商贩筹集银子,实在不行,他还可以跟那些地主乡绅借点,甚至他还能去老唐王那里借点。

    总之,来钱的法子很多,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疯狂屯粮,越快越好。

    为此,他又给每艘船加了一组两个青壮,让他们尽量日夜兼程,争取六天打一个来回,这样的话,一个月又能多囤积十万石粮。

    郧阳造船厂那边,他不但没让宋应星停工,反而催促其加班加点,尽量赶工,如果能赶在开战前再造五十艘车轮舸,每个月,又能多出十多万石粮来。

    他这么疯狂一搞,原本不是很繁忙的汉江水道顿时船流如梭,河岸两边的老百姓几乎天天都能看到一溜长长的船队疾驰而过,郧阳府码头和承天府码头也繁忙的不行了,几乎每天都要装卸几万石的粮食。

    所谓忙中出错,很快,各种问题便冒出来了。

    最先出现的问题是两边码头的苦力,要知道,郧阳府码头和承天府码头本就不是什么大码头,吞吐量本就不大,原本两边都是几十个苦力在抢饭吃而已。

    朱器圾开始转运粮食之后,两边码头的苦力是暴增了不少,不过,也就增加到百来人而已。

    百来人,一天装卸两万多石粮勉强还可以承受,忙的时候,一天装卸五万石粮,谁受得了,五万石,那可是七十多万斤,每个人每天要扛将近七千斤粮食上船下船,谁能扛得住。

    苦力扛不住了,粮食装卸的速度明显就变慢了,船队往返的速度也随之越来越慢。

    朱器圾收到消息,当机立断,派出五百密探,伪装成苦力,赶往两边码头。

    反正大家都是光着膀子扛粮食,身上什么武器都没带,他倒也不担心这些人会暴露什么。

    苦力的问题一解决,货源的问题又来了,承天府虽然盛产粮食,也禁不住这么疯狂进购啊,像范荣这样的,南阳最大的粮商,生意几乎遍布南阳附近州府所有城池,一个月的出货量其实也就十多万石。

    承天府这边,一个月进购二三十万石,都持续一年多了,这边粮商再多的存粮也要被掏空了啊,现在倒好,需求量不但没有减少,每个月反而暴增了将近一倍,谁接得住?

    当然,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他们可以去周边的武昌府、长沙府、常德府等地收购粮食,这些地方粮食充足的很,粮价也不高,路途也不是很远。

    问题,他们扛不住各地巡检司屯卫的吃拿卡要啊。

    没办法,他们只能找范荣派来的掌柜,商量涨价的事情了,原因他们也说得很清楚,各地巡检司都得孝敬,不然,粮食拉不过来。

    朱器圾收到消息,顿时火冒三丈。

    踏马的,这帮东西,翻了天了,陈禹谟治下的湖广行都司就没哪个巡检司屯卫敢跟他玩什么吃拿卡要。

    他当即写了封密信,让陈禹谟给湖广都司那帮贪官污吏发了份公文,警告他们,如果再在承天府周边吃拿卡要,讹粮商的钱,以致郧阳府粮价上涨,激起民变,就上奏朝廷,把他们饭碗全砸了!

    这些家伙,被抚治大人这么一通警告,才知道收敛,承天府周边的粮道才开始畅通,粮商这才没再提什么涨价的事情了。

    唉,这年头,做生意是真不容易,屯个粮也不容易。

    要不是朱器圾这样实力雄厚的疯王,想这么疯狂囤积粮食,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079 疯狂的杨镐

    兵部侍郎杨镐经略辽东,与后金之主努尔哈赤大战,能坚持多久呢?

    这个问题,如果问杨镐,他肯定会说,我希望能坚持到年老致仕!

    他的策略,就一个字,守。

    他就没打算主动进攻。

    万历四十六年六月,他便率北直隶和山东先期抵达的万余援军出发了,经过山海关,他又带上了山海关总兵杜松及其手下两万人马。

    这一路三万大军万历四十六年七月便已经抵达辽东重镇沈阳,然后,他就守那儿不动了。

    他是想以逸待劳,等努尔哈赤来攻。

    他指挥作战是不行,但是,他并不是个对兵法一窍不通的傻子,相反他对历代兵法都颇有研究,要真谈起兵法来,纸上谈兵的赵括估计都不是他对手,这也是浙党首脑沈一贯对他如此器重的原因之一。

    这家伙,真的读过很多兵法。

    如果是在沙盘上推演,以嘴巴决胜负,十个努尔哈赤都不是他的对手!

    当然,如果是沙场对阵,一百个他遇到努尔哈赤也会掉头就逃,因为他怕死,他没有与敌人正面对决的勇气。

    这也是他采取守势的根本原因。

    因为安全啊!

    沈阳城高壕深,乃辽东最有名的重镇,而且,城中本就有将近三万辽东军驻守,如果再加上他这三万援军,那就是六万,而努尔哈赤这会儿全部兵力加起来都不一定有六万。

    就算努尔哈赤现在六万兵力吧,六万对六万,他敢来攻城,那简直就是寻死。

    《孙子兵法》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没有五倍以上的兵力,想攻下沈阳这样的雄城,那是不可能的。

    大明各路援军一到,就是他的死期!

    应该说,杨镐这个策略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努尔哈赤真的冒冒失失来攻打沈阳,那就真的死定了。

    可惜,他这就是在纸上谈兵。

    努尔哈赤不是傻子,他也学过兵法,他也知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一比一,去攻城,脑子进水了吗?

    他本来在攻打沈阳北面开原附近的叶赫部一支呢,听闻大明援军一到,他当即便率军退回了老巢赫图阿拉。

    他的策略也是以逸待劳,杨镐是想利用沈阳的城高壕深,他是想利用萨尔浒附近的山高林深。

    如果单从策略来说,两人是半斤八两,谁也奈何不了谁。

    谁都想以逸待劳,谁都不想进攻,自然是谁都奈何不了谁。

    奈何,万历不是让杨镐来跟人对峙的啊,万历那是个急性子,要么不开打,一旦开打,那就要一举把敌人干趴下。

    在万历的催促下,宣府、大同、山西三镇,每镇一万精骑,很快赶到辽东。

    紧接着,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镇两万五千步卒也赶过来了。

    随后,刘綎又率一万川军将士赶到。

    还不到五个月,万历便调来了将近八万援军,再加上原本驻守在辽东的将近七万辽东军,杨镐手下能调动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五万。

    如果杨镐需要,还有江浙的戚家军,还有石柱的白杆兵、还有广西的狼兵、还有湖广的苗兵,都已整装待发,随时可以奔赴辽东支援。

    万历还命属国朝鲜出兵一万五,海西女真叶赫部出兵一万,随时准备围殴建奴。

    也就是说,万历已然准备了将近二十万大军,想一举消灭建奴,杨镐,你还不赶紧动手!

    杨镐不想动手,他想守!

    他已然把手下人马布成了一个倒三角阵型,开原、沈阳、清河、宽甸到处都是明军,只要努尔哈赤攻过来,立马就会被团团围住。

    他的本事,也就这么多,不打,纸上谈兵,排兵布阵,他近乎无敌。

    一旦开打,他就是盘菜!

    问题,这种形式下,不打不行啊,将近二十万明军,一个月光是粮饷就是将近五十万两,你不打,朝廷的税赋全填进来都不够啊!

    方从哲都急了,八百里加急文书那是一天一封,使劲的催,拼命的催。

    杨镐被逼无奈,只能准备开打了。

    他要是个正常人,或者说,他要是个人,这场国运之战,大明十有九不会输,毕竟,这么大的优势摆这呢。

    可惜,他不是人!

    他制定了一个相当疯狂的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消灭努尔哈赤,而是干掉他的死对头刘綎!

    蔚山之战,大败亏输,他可是被以刘綎为首的宿将给骂惨了,他俩的仇,结大发了。

    而且,这次,清流还支持刘綎跟他唱对台戏,欲夺他的主帅之位,简直就是新仇旧恨,不共戴天啊!

    行,刘綎,你是主将是吧,那你率四万大军,从宽甸直扑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去干掉努尔哈赤,我会令总兵马林、杜松和李如柏分别从开原、沈阳、清河出兵策应。

    这,是他上报朝廷的作战方略。

    实际上,他是让刘綎率孤军从南面直插努尔哈赤的老巢,吸引努尔哈赤的主力,送上去给努尔哈赤围殴!

    随后,马林和杜松便会率军从北面扑过来,给努尔哈赤来个内外夹击,拼个你死我活。

    最后,李如柏和李如梅兄弟率军去捡现成的功劳就行了。

    这,才是他的真正计划,他就是要让刘綎去当炮灰,去送死,让马林和杜松去拼命,然后让李如梅兄弟去捡现成的功劳!

    他为了干掉刘綎,还跟朝廷玩了个障眼法。

    他给刘綎调派的四万大军,是一万川军,一万五千朝鲜军,还有总数约一万五千的戚家军、白杆兵、狼兵和苗兵。

    这会儿,属国朝鲜的一万五千人马还在路上,戚家军、白杆兵、狼兵和苗兵都还没开拔呢!

    也就是说,刘綎手里头实际上就一万川军!

    如果,他真给刘綎四万大军,刘綎还真有可能一个人干翻努尔哈赤,拿下赫图阿拉。

    如果,努尔哈赤中了他的计,全力围殴刘綎这一路孤军,那努尔哈赤估计也完了。

    可惜,战场上没有如果,他这种拙劣的伎俩也迷惑不了努尔哈赤。

    而且,天公还不作美,他定下的出征日期,二月二十一日,天降大雪,根本无法出征。

    四路大军足足等了四天,等到二十五日,雪停了,才出发。

    而这时候,努尔哈赤已经完全洞悉了杨镐的计划,定下了相应的策略。

    万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刘綎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还是率一万孤军出发,直扑努尔哈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